數學概覽XIX 非歐幾何並不神秘!(一)

2021-02-13 數學經緯網

非歐幾何學是一門大的數學分支,一般來說,它有廣義、狹義、通常意義這三個方面的不同含義所謂廣義是泛指一切和歐幾裡得幾何不同的幾何學,狹義的非歐幾何只是就羅氏幾何來說的,至於通常意義的非歐幾何,就是指羅氏幾何和黎氏幾何這兩種幾何。

羅氏幾何學的公理系統和歐氏幾何學不同的地方僅僅是把歐氏平行公理用「從直線外一點,至少可以作兩條直線和這條直線平行」來代替,其他公理絕大部分相同。由於平行公理不同,經過演繹推理卻引出了一連串和歐幾裡得幾何內容不同的新的幾何命題。兩條直線或者相交或者平行。如果平行,它們在一側漸近地逼近,而在另一側則無限地分離。

同一直線的兩條垂線,它們是離散的。

三角形兩邊中點的連線常和底邊是離散的。

三角形各內角之和總小於兩個直角,而且不同的三角形有不同的內角和。

任何凸四邊形的內角和小於四個直角,因此,不存在矩形。

三角形面積和兩直角跟它的內角和的差成正比。如果以S(△)表示三角形的面積,以a、b、c分別表示三角形的三個內角,那麼S(△)=K(Π-a-b-c)。

這裡,Π-a-b-c叫做「虧損」。可以看到,三角形內角和對x的虧損因它的面積增大而增大。

另一方面,我們知道,羅氏幾何除了一個平行公理之外採用了歐氏幾何的一切公理。因此,凡是不涉及到平行公理的幾何命題,在歐氏幾何中如果是正確的,在羅氏幾何中也同樣是正確的。在歐氏幾何中,凡涉及到平行公理的命題,在羅氏幾何中都不成立,它們都相應地含有新的意義。

羅氏幾何中的一些幾何事實沒有象歐氏幾何那樣容易被人們接受。但是,數學家們經過研究,提出可以用我們習慣的歐氏幾何中的事實作一個直觀「模型」來解釋羅氏幾何是正確的。

相關焦點

  • 古希臘數學大家歐幾裡德的《幾何原本》,被稱為是千古奇書!
    歐幾裡德是位古希臘幾何學家,憑著一本《幾何原本》而流芳千古。雖然像拿破倉、亞歷山大和馬丁·路德這樣的人物,其有生之年的名氣要比歐幾裡德顯赫得多,但是,從歷史的視角來看,歐幾裡德應該比他們要流傳久遠。關於歐幾裡德的生平,我們幾乎一無所知。
  • 並不神秘的非歐幾何,它究竟講的是什麼?五分鐘帶你搞懂
    歐氏幾何第五公設問題掀起的風波歐幾裡得的《幾何原本》標誌著非歐幾何的誕生,在《幾何原本》裡,歐幾裡得給出了 23 條定義、5條公理、5條公設,由此推證出48個命題。公理是指在任何數學學科裡都適用的不需要證明的基本原理,公設則是幾何學裡的不需要證明的基本原理。近代數學則對此不再區分,都稱「公理」。
  • 從歐式幾何到非歐幾何
    數學自誕生以來,便作為一門理論科學的分支,從起初簡單的數學運算開始,數學的發展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很多的便利。
  • 兩條平行線必相交——非歐幾何的創立
    細心的學者發現,在《幾何原本》中,歐幾裡得直到第二十九條命題才使用第五公設,也就是說,不依靠第五公設就已經能推出前二十八個命題了。而且二十九命題之後也沒使用過第五公設。如此看來,將其置於公設的位置未免有些浪費,能不能降個檔次,作為定理使用呢?這就是幾何史上著名的「平行線理論」,這一爭議持續了很久,長達兩千多年,並引出了非歐幾何學這一門分支。
  • 絕世傳奇——非歐幾何還原為歐氏幾何
    如果新的理論,既不能決定論式地推導,也不能回溯,但通過數學建模建立公理體系之間完備的映射關係,從而也可以建立完全不同公理體系之間的還原關係。例如非歐幾何和歐氏幾何的關係。非歐幾何向歐氏幾何的還原是映射式還原的典型案例。
  • 非歐幾何學是怎麼從歐式幾何學的夾縫中誕生的?
    這看起來就不像是一個簡單的公理,仿佛可以由另外4條公理推導而來。歷史上很多著名的幾何學家都幹過這事,不過,從來都沒有成功過。於是人們開始領悟到,也許這第5公理,只是在歐式幾何世界裡的一個特性,並不是幾何學的全貌。如果我們創建一個別的第5公理,也許就可以推演出一門全新的幾何學,也就是非歐幾何學。
  • 絕世傳奇,怪誕的非歐幾何
    自從數學誕生之日起,什麼是它最偉大或者說最引人注目的發明呢?可能的答案有兩個:一個是微積分,另一個是非歐幾何。其中非歐幾何對我們的觸動也許更大。因為它太不平常了,它的發現有如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弗洛伊德發現無意識,在人類的視野中打開了一片廣闊的新天地,一片無人走過的、肥沃的處女地,人類在這裡可以盡情地耕耘、收穫。
  • N維空間一——歐幾裡德空間
    歐幾裡德空間簡稱歐氏空間,或平直空間。在數學中,它是對歐幾裡德所研究的2維和3維空間的一般化。就是把長度和角度轉換成任意維數的坐標系。這是有限維、實內積空間的「標準」例子。 歐氏空間是一個特別的度量空間,內積空間是歐氏空間的一般化。約公元前300年,古希臘數學家歐幾裡德建立了角和空間距離之間聯繫的法則,現稱為歐幾裡德幾何。
  • 非歐幾何的創始人——歐幾裡得
    這些公理和公設是全書的基石,其他的命題和定理都是這些定義、公理和公設的邏輯推理在五條公設中,前四條都容易驗證如兩點之間可以連一直線。但是,第五公設「通過直線外一點,能並且只能作一條平行於原來線的直線很難驗證歐幾裡得本人也懷疑這一點,總是儘量避免引用它。
  • 幾何學遠不止歐幾裡得這麼簡單,非歐幾何才是現代幾何學的重點!
    幾何學包羅萬象,分支眾多,其分類其實並不是絕對的,我們從幾何學的發展大致可以將它分為歐氏幾何與非歐幾何,非歐幾何又分為羅氏幾何和黎曼幾何、仿影幾何和拓撲幾何等.人們已經開始涉及微積分的概念.笛卡爾引入坐標系之後,代數與幾何的關係變得明朗,且日益緊密,這就促使了解析幾何的產生,從解析幾何的角度出發,幾何圖形的性質可以歸結為方程的分析性質和代數性質.總體來講,歐氏幾何的幾何結構是平坦的空間結構背景下考察,沒有真正關注彎曲空間下的幾何結構.歐幾裡得幾何公理本質上是描述平坦空間的幾何特性,特別是第五公設引起了眾多數學家對它的質疑.由此,人們開始關注彎曲空間的幾何即非歐幾何
  • 蘇淳老師歐(非)之旅攝影作品欣賞
    提倡「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為數學的普及與提高貢獻一份力量。曾任第31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IMO)協調委員會副主席、第33屆IMO中國國家隊領隊兼主教練,並參加第35屆IMO選題委員會工作。在第33屆IMO上中國國家隊不僅獲得團體總分第一,而且在IMO競賽史上首次創下6名隊員全獲金牌的紀錄。翻譯和介紹了大量俄羅斯的數學奧林匹克試題。
  • 陰陽師非酋的三大錯覺 想要脫非入歐是不可能的
    非酋能夠順利的脫非入歐嗎?非酋會產生哪些錯覺?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下非酋的三大錯覺,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一.馬上就脫非入歐了 很多玩家對於自己非洲人的身份那是相當的不認可,每次在抽卡的時候都心存僥倖的抱著希望,總是覺得自己馬上就要脫非入歐了,下一抽肯定就能出貨,完全不用苦哈哈的再去祈願拼碎片,式神已經在面前向著自己招手了呀,可惜把藍票和勾玉都用光了也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不過後悔的記憶只持續到到下一次抽卡活動之前,再抽起卡來這個錯覺又會再次上演。
  • 學而不已 | 一周講座概覽[1019-1025]
    原創 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講座須知《一周講座概覽》向您推介下一周北大主要的講座信息。校外人士的入校規則,請大家留意保衛部網站,按學校相關規則執行。由於疫情防控的需要,也懇請大家更多關注相關的線上資源。
  • 幾何的前世今生(三):非歐幾何的先行者——第五公設證明的探索
    非歐幾何的發展源於2000多年前的古希臘數學家的歐幾裡得的《幾何原本》。這一公設引起了廣泛的討論,因為它不如其他公理、公設那樣簡明,歐幾裡得本人也不滿意這條公設,他在證完了所有不需要平行公設的定理後才使用它,懷疑它可能不是一條獨立的公設,或許能用其他公設或公理代替。從古希臘時代到19世紀的2000多年來數學家們始終對這條公設耿耿於懷,孜孜不倦地試圖解決這個問題。
  • 讓我們來談談歐氏幾何是如何發展成非歐幾何的
    在數學上,歐幾裡得幾何是平面和三維空間中常見的幾何,他基於五個一般公理和五個幾何公理。數學家對幾何學的前四條公理沒有異議,但反對第五條平行公理,也就是說在數學史上,兩個人改變了幾何學中的第五公理,然後根據邏輯創造了一套自洽的新幾何系統。
  • 19世紀幾何學的革命,非歐幾何如何塑造了哲學、科學、文化和藝術
    卡爾·弗裡德裡希·高斯,正是這一事實的發現者之一,不過害怕這種理論會遭到當時教會力量的打擊和迫害,沒敢公開發表自己的研究成果。但是,正如數學家波恩哈德·黎曼(Bernhard Riemann)以及其他人所證明的那樣,除了雙曲拋物面以外,還有更多非歐幾裡得空間,包括正彎曲空間和三個或三個以上維度的空間。
  • 歐非高峰會:這不是最後的鬥爭
    但自去年以來,這一天的意義悄然變化:自德國女總理默克爾推動歐洲-非洲高峰會誕生以來,歐盟一直不遺餘力推進所謂「平等夥伴關係」,按照這種「平等」的原則,歐盟各國不應單方面給非洲各國提供優惠稅率、勞務市場開放等便利,非洲各國也應給予相應的回報,為讓這一原則得到切實落實,它們希望以"經濟夥伴協定"(APE)李代桃僵,取代「不合時宜」的舊優惠協議。
  • 明星大偵探之神秘來電:數學世界裡,因愛而犯下的罪行
    本周新一期的《神秘來電》大家及時收看了嗎?在這一期節目中,參與推理遊戲的人員發生了很大變化,加入了很多年輕的鮮肉力量,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一期有哪些精彩內容吧。故事發生在一個時空交錯的年代,撒德巴、何猜想和歐助理在因吹四艇書店碰面,書店的店長甄加正在進行甩賣。
  • 學而不已 | 一周講座概覽[1109-1115]
    講座須知《一周講座概覽》向您推介下一周北大主要的講座信息。校外人士的入校規則,請大家留意保衛部網站,按學校相關規則執行。、DuPont、Wilmington Delaware主持人:Lucas Carey時間:11月9日 9:00形式:Zoom線上會議會議ID:627 9242 4126【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Long-time Dynamics of the Sine-Gordon Equation
  • 數學到底重不重要?愛因斯坦告訴你:不懂數學,別想理解相對論
    數學家的質疑源於代數一元三次方程的求解問題而引入了虛數,而其實際意義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不為人們所了解,這一點從「虛數」這個名字上也可見一斑。直到19世紀初,數學家給出了虛數的幾何解釋,才開始受到廣泛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