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氫科學1200問之009組:從卡爾文循環到景天酸代謝

2020-11-22 吾谷網

圖一光合作用示意圖

圖二光合作用示意圖

081.光合作用的基本定義是什麼?

答:光合作用的定義包括含義和功能兩層意思:

(一)光合作用的含義:光合作用通常是指綠色植物(包括藻類)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CO2)和水(H2O)合成富能有機物,同時釋放氧的過程。

(二)光合作用的功能:綠色植物利用太陽的光能,同化二氧化碳()和水()製造有機物質並釋放氧氣的過程,稱為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所產生的有機物主要是碳水化合物,並釋放出能量。

圖三光合作用中供光呼吸的氣孔

082.光合作用的兩大意義是什麼?

答:一是能量轉換。二是調節大氣。

轉換能量:植物在同化無機碳化物的同時,把太陽能轉變為化學能,儲存在所形成的有機化合物中。每年光合作用所同化的太陽能約為,約為人能所需能量的10倍。有機物中所存儲的化學能,除了供植物本身和全部異養生物之用外,更重要的是可供人類營養和活動的能量來源。無機物變成有機物的重要途徑植物每年可吸收合成約的有機物。人類所需的糧食、油料、纖維、木材、糖、水果等,無不來自光合作用,沒有光合作用,人類就沒有食物和各種生活用品。換句話說,沒有光合作用就沒有人類的生存和發展。

圖四光合作用中葉綠體

(二)調節大氣:大氣之所以能經常保持21%的氧含量,主要依賴於光合作用(光合作用過程中放氧量約t/a)。光合作用一方面為有氧呼吸提供了條件,另一方面,的積累,逐漸形成了大氣表層的臭氧()層。臭氧層能吸收太陽光中對生物體有害的強烈的紫外輻射。植物的光合作用雖然能清除大氣中大量的,但大氣中的濃度仍然在增加,這主要是由於城市化及工業化所致。

083.推動光合作用的能源和動力是什麼

答:是二氧化碳和微藻,包括細菌類微藻。

084.什麼是光合速率?影響光合速率的內外因素是什麼

答:光合速率和影響光合速率的內外因素是:

(一)光合速率的基本含義:光合速率通常是指單位時間、單位葉面的吸收量或的量,也可用單位時間、單位葉面積上的乾物質積累量來表示。

(二)影響光合速率的內外因素:包括葉片發育和結構、光合產物的輸出兩部分。外部因素包括光照、二氧化碳、溫度、水分礦物質營養、光合速率日變化六個部分。

圖五光合作用與卡爾文循環

085.什麼是卡爾文循環?什麼是C3類植物和C3循環?

答:二戰之後,美國加州大學伯利克分校的馬爾文·卡爾文在實驗中發現,標記有C的CO2很快就能轉變成有機物。在幾秒鐘之內,層析紙上就出現放射性的斑點,經與已知化學物比較,斑點中的化學成分是3-磷酸甘油酸(3-phosphoglycerate,PGA),是糖酵解的中間體。

(一)卡爾文循環與C3途徑:這第一個被提取到的產物是一個三碳分子,所以將這種CO2固定途徑稱為C3途徑,這一循環又稱卡爾文循環。

(二)卡爾文循環與C3植物:後來研究還發現,CO2固定的C3途徑是一個循環過程,人們稱之為C3循環。C3類植物(碳三植物),如米和麥,二氧化碳經氣孔進入葉片後,直接進入葉肉進行卡爾文循環。將通過這種途徑固定CO2的植物稱為C3植物。

而C3植物的維管束鞘細胞很小,不含或含很少葉綠體,卡爾文循環不在這裡發生。

圖六光合作用與哈奇-斯萊克途徑

086.什麼是哈奇-斯萊克途徑?什麼是C4類植物?

在20世紀60年代,澳大利亞科學家哈奇和斯萊克發現玉米、甘蔗等熱帶綠色植物,除了和其他綠色植物一樣具有卡爾文循環外,CO2首先通過一條特別的途徑被固定。

哈奇-斯萊克途徑和C4植物:這條途徑也被稱為哈奇-斯萊克途徑(Hatch-Slack途徑),又稱四碳二羧酸途徑。C4植物主要是那些生活在乾旱熱帶地區的植物。在這種環境中,植物若長時間開放氣孔吸收二氧化碳,會導致水分通過蒸騰作用過快的流失。所以,植物只能短時間開放氣孔,二氧化碳的攝入量必然少。植物必須利用這少量的二氧化碳進行光合作用,合成自身生長所需的物質。

圖七C4類植物與C3類植物的異同

(二)C4類植物與C3類植物的異同:CO2同化的最初產物不是光合碳循環中的三碳化合物3-磷酸甘油酸,而是四碳化合物蘋果酸或天門冬氨酸的植物。又稱C4植物。如玉米、甘蔗、高粱、莧菜等。而最初產物是3-磷酸甘油酸的植物則稱為碳三植物(C3植物)。

CO2同化的最初產物是光合碳循環中的三碳化合物3-磷酸甘油酸的植物,稱為碳三植物(C3植物),有如小麥、大豆、菸草、棉花等。C3植物比C4植物CO2補償點高,所以C3植物在CO2含量低的情況下存活率比C4植物來的低。

相比之下,C3植物細胞分工較C4植物不明確,CO2利用效率更低,在一定程度上可認為C3植物是植物中的「原核生物」,C4植物則更像」真核生物」。

087.什麼是景天科酸代謝途徑(CAM)?什麼是景天酸代謝?

這裡涉及景天科植物、景天酸代謝途徑兩個關鍵問題。

景天科植物及其分布:景天科植物分布在北半球大部分區域,品種繁多,大約有35屬1500餘種,中國有10屬約240餘種,另有多種引進作為觀賞花卉。本科植物為多年生肉質草本,夏秋季開花,花小而繁茂,各種顏色都有。表皮有臘質粉,氣孔下陷,可減少蒸騰,是典型的旱生植物,無性繁殖力強,所謂採葉即能種植生根。景天科植物植株矮小,由於是肉質,耗水肥很少,因此極易種植觀賞。景天科植物由於其矮小抗風,又不需要大量水肥,耐汙染,因此成為目前比較流行的屋頂綠化的首選植物。

圖八景天科植物虹之玉

(二)景天科酸代謝途徑(CAM):景天科植物如景天、落地生根等葉子具有特殊的CO2固定方式。夜晚氣孔開放,吸進CO2,在PEP羧基酶作用下,與PEP結合,形成OAA,進一步還原為蘋果酸,積累於液泡中。白天氣孔關閉,液泡中的蘋果酸便運到胞質溶膠,在NADP-蘋果酸酶作用下,氧化脫羧,放出CO2,參與卡爾文循環,形成澱粉等。此外,丙糖磷酸通過糖酵解過程,形成PEP,再進一步循環。所以植物體在夜晚的有機酸含量十分高,而糖類含量下降;白天則相反,有機酸下降,而糖分增多。這種幼根機酸合成日變化的代謝類型,而最早發現於景天科植物,所以稱為景天酸代謝。

(三)景天酸代謝與C4植物:景天酸代謝(crassulaceanacidmetabolism,CAM):如果說C4植物是空間上錯開二氧化碳的固定和卡爾文循環的話,那景天酸循環就是時間上錯開這兩者。行使這一途徑的植物,是那些有著膨大肉質葉子的植物,如鳳梨。這些植物晚上開放氣孔,吸收二氧化碳,同樣經哈奇-斯萊克途徑將CO2固定。早上的時候氣孔關閉,避免水分流失過快。同時在葉肉細胞中卡爾文循環開始。這些植物二氧化碳的固定效率也很高。

圖九景天科植物

088.碳氫核肥的核心原理是什麼?

作物生長所需大中微三種元素的來源、比重、作用一覽表

碳氫核肥的核心原理是在少用或不用化肥、化學農藥的前提下,以碳氫核肥為媒介,以太陽能為動力,以二氧化碳為能源,以土地為載體,把捕集、聚合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富集植物葉莖表面供作物吸收利用,增強光合作用,提高光合速率,夜間抑制光呼吸,積累作物生長必須的碳、氫、氧「三元素」,有效吸收、轉化土壤、空氣、水中的氮、磷、鉀等有機成分,充分推動作物的孕育、生長、成熟,達到低投、高產、優質的預期和回復作物原生態品質的目的。

傳統的化學農業或生態農業,無論施用多少化肥、有機肥和農藥,作物能夠吸收利用的二氧化碳永遠都停留在360PPM(每立方空氣的二氧化碳含量)。而在碳氫核肥媒介平臺作用下,光合生態、光合機制、光合方式都發生了深刻變化,它重組著陽光、空氣、水分、土地與作物生長生命信息過程傳播的鏈條,一個「萬物皆光合」的全媒介時空環境日益臻美,深深地影響並推動著作物生命生長周期的全過程,出現了自地球生物圈形成以來從未有過的作物成長周期中全程光合、全息光合、全員光合、全效光合的生命過程的深刻革命,在光合速率遞增過程中,作物吸收利用二氧化碳的能力從360PPM一路向600PPM——》900PPM——》1200PPM——》1500PPM——》1800PPM——》的高峰攀升,為作物低投、高產、優質提供了廣闊空間。

圖十景天科植物

089.碳氫科學的十大功能是什麼?

藍藻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跨界生物:具有動物、植物、微生物的生命特徵。藍藻主要的營養成分由藻膽體和糖原顆粒等所組成。飽含葉綠素a、藻膽素、胡蘿蔔素、類胡蘿蔔素等光合色素。藍藻具有十大功能:

01.光電光合:能採收光能,以水作為電子來源進行光合作用;

02.固碳放氧:它具有固定二氧化碳,放出新鮮氧氣的強大功能;

圖十一原核分解示意圖

03.生物聚變:具有生物聚變功能,是惟一能在24h裂變24次的物種;

04.平衡給養:具有自給自養和平衡給養的強大功能;

05.原核分解:細胞中央的有核物質,具有強大的原核生命分解能力;

06.靶向運載:細胞中有環狀DNA質粒,具有靶向運載功能;

圖十二靶向運載給藥

07.生氫聚氮:具有在植物根莖中生氫和固氮的功能;

08.耐幹耐旱:乾燥標本存貯65~106年仍可保持活力;

09.耐高低溫:在54℃-35℃的溫度環境中可長期生存;

10.耐鹽耐鹼:在過飽和鹽水鹼水中可生長。

因此,藍藻具有動物、植物、微生物的基本生命特徵,是地球上迄今為止發現的惟一的跨界先鋒物種。

090.碳氫科學有哪十大創新價值?

與會領導、專家、學者一致確認,碳氫科學、碳氫農業、碳氫核肥——碳氫氧氮捕集技術擁有十大科技產業創新價值:

01.治理化學汙染:為國家治理化肥和化學農藥汙染提供了技術保證;

02.確保糧食安全:為國家確保糧食食品安全提供了技術保證;

03.低投高產優質:為中國農業低投高產優質提供了技術保證;

04.綠色生態有機:為中國發展綠色生態有機農業提供了技術保證;

05.恢復出口創匯:為中國恢復出口創匯農業提供了技術支撐;

06.恢復中醫中藥:為中國恢復中醫中藥產業提供了技術支撐;

圖十三「一帶一路」中醫藥發展論壇

07.續接生物鏈條:為中國續接生態生物鏈條提供了資源環境;

08.面源汙染治理:為中國治理山河面源汙染提供了技術保障;

09.全產業大融合:為中國實現新興農業全產業大融合改革提供了產業空間;

10.可複製可推廣:為中國新一輪農業革命提供了可推廣可複製的創新模式。

科技部《碳氫核肥製備關鍵技術與產業化應用》國家科技成果評價委員會

碳氫科學碳氫農業碳氫核肥系列科普知識1200問編輯委員會顧問

趙永志:農業部耕地質量建設與管理專家指導組專家

北京市土壤肥料工作站站長/研究員

趙同科:北京市農林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張能玲: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教授

賀紀正: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

曹衛東:中國農業科學院資源區劃所研究員

李棟:中國農業大學工學院教授/博導

汪立君: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教授/博導

田有國:農業部農業科技推廣服務中心研究員/處長

方雯霞: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高級農藝師

李臨西:科技部火炬計劃中心研究員

周衛:中國植物營養與肥料學會研究員

季恆寬:科技部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高級工程師

發布:中國國際碳氫核肥國際產業聯盟有限公司

中國國際碳氫農業科學研究院

山東碳匯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望京西路48號院金隅國際A座12A05號

聯絡:4001166172

相關焦點

  • 氧電極應用-景天酸代謝途徑植物的光合研究
    景天酸代謝途徑植物的光合研究   背景資料:   景天酸代謝途徑(crassulacean acid metabolism pathway,CAM途徑),指生長在熱帶及亞熱帶乾旱及半乾旱地區的一些肉質植物(早發現在景天科植物)所具有的一種光合固定二氧化碳的附加途徑。
  • 碳反應和卡爾文循環一樣嗎?
    1.C3途徑是碳同化的基本途徑,也稱為卡爾文循環或光合碳循環,可合成糖類、澱粉等多種有機物。整個循環有RuBP與CO2的羧化開始到RuBP再生結束,在葉綠體基質中進行,全過程分為羧化、還原、再生3個階段。
  • 不要問我肉肉的功能-我才不會說景天酸代謝呢
    最近很多人在問小編多肉是不是真的可以淨化空氣&防輻射?  首先小編肯定的告訴你,肉肉可以淨化空氣並且吸收輻射。罷特But!
  • 化學史上的今天 | 卡爾文循環
    因與 Andrew Benson 和 James Bassham 發現卡爾文循環(Calvin Cycle)或稱Calvin-Benson-Bassham 循環而聲名顯赫,1961 年獲諾貝爾化學獎 。1911 年 4 月 8 日梅爾文·卡爾文出生於美國明尼蘇達州。後進入密支根礦業學院學習化學,1936 年獲得博士學位。
  • 生物物理所揭示光合作用卡爾文循環的催化及調控機制
    光合作用分為光反應和卡爾文循環(暗反應)兩個階段,其中卡爾文循環包括多步酶促反應,利用光反應過程中產生的ATP和NADPH固定二氧化碳,生成碳水化合物。因此儘管卡爾文循環不需要光能,但該過程仍受到光/暗調控。
  • Plant Cell | 中科院李梅/​常文瑞研究組揭示光合作用卡爾文循環的催化和調控機制
    光合作用分為光反應和卡爾文循環(暗反應)兩個階段,其中卡爾文循環包括多步酶促反應,利用光反應過程中產生的ATP和NADPH固定二氧化碳,生成碳水化合物
  • GC-MS非靶向代謝組+轉錄組學助力羅學剛團隊再發多組學植物鈾研究
    將DEM映射到KEGG代謝途徑資料庫,發現富集的途徑主要涉及碳水化合物代謝、胺基酸生物合成和次級代謝產物代謝的過程(圖4D)。);(C)熱圖和(D)富集途徑分; 4.鈾暴露對碳水化合物代謝的影響 非靶向代謝組學分析中總共檢測到53種與碳水化合物代謝相關的代謝物,其中鑑定出25種DEM,包括13種顯著上調和12種顯著下調的代謝物。
  • Plant Cell | 英國利物浦大學通過調控景天酸代謝途徑研究植物對乾旱脅迫的響應機制.
    該項研究利用RNAi技術在K. laxiflora中沉默掉參與景天酸代謝的PPC1基因,發現沉默掉PPC1後可以阻止景天酸代謝過程中CO2的固定和蘋果酸的積累,從而幹擾植物的生物節律和保衛細胞信號相關基因。
  • 科學網—首個蘭花全基因組測序完成
    國家蘭科植物種質資源保護中心
  • 旅行物語卡爾文最快升級攻略 卡爾文快速升級方法技巧
    旅行物語卡爾文最快升級攻略 卡爾文快速升級方法技巧 旅行物語中卡爾文是遊戲中非常重要的系統,那麼卡爾文怎麼升級比較快呢?下面就來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卡爾文的快速升級方法技巧。
  • 福建省高校領銜破譯菠蘿基因組 改良菠蘿的酸甜度
    閩南網11月4日訊 11月2日,國際學術權威刊物《自然遺傳學》在線發表了福建農林大學明瑞光教授團隊的研究論文《菠蘿基因組與景天酸代謝光合作用的演化》。記者昨日從福建農林大學獲悉,該項研究在全世界首次破譯菠蘿基因組,標誌著我國在菠蘿基因組研究方面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 The Scientist:近期最熱門基因組測序成果 Top5
    菠蘿是具有景天酸代謝(CAM)光合作用的最重要的經濟作物。景天酸代謝途徑是一種區別於C3植物的碳固 定通路,起源於乾旱地區,有很高的水分利用效率。相比於典型的C3植物,景天酸代謝植物最高可節水 80%,從而可以生長在乾旱貧瘠等劣質土地。其他的1萬多個種CAM植物分布在35個科,其中包括龍舌蘭、仙 人掌、火龍果和大多數蘭花。
  • 有機酸代謝組學-靶向代謝組學-精準靶向代謝組學研究思路
    例如,在菸草中添加鋁和開始分泌OAs之間沒有延遲;蕎麥和菠菜中草酸分泌的觀察類似;在小麥中鋁暴露15-30分鐘後可檢測到蘋果酸分泌;另一方面,在蠶豆中,檸檬酸鹽的分泌在3小時後可以觀察到,並持續增加12小時;在黑麥中鋁暴露與蘋果酸和檸檬酸的分泌之間有6到10小時的延遲;而在決明子(豆科)中,檸檬酸鹽的最大分泌發生在鋁暴露後4小時。
  • SCP-009-紅冰
    若抑制措施中的溫度上升到 -5℃ 以上,抑制措施需立即被封閉,並被製冷劑浸沒直到溫度下降到 -25℃ 至 -30℃ 之間。有人員進入時抑制區必須保持真空,抑制措施中的水蒸氣需要被過濾並在與抑制措施相同的環境下隔離 24 小時以上。任何展現出SCP-009特性的水蒸氣需要被隔離並儘快加入抑制措施中。
  • iTRAQ蛋白質組學、GC-MS代謝組學對柑橘黃龍病影響果肉風味研究
    初級和次級代謝中下調的蛋白質 總共有123種差異蛋白參與了糖分解和糖酵解,加爾文循環,三羧酸循環,胺基酸合成和分解,UDP糖,萜烯和苯丙烷代謝途徑的生物學過程(圖2)。糖和有機酸代謝涉及45種下調的蛋白質(圖3),胺基酸代謝涉及22種下調的蛋白質,萜類代謝涉及5種差異蛋白,3種下調蛋白參與果膠代謝(圖4)。
  • 代謝組學:未來新方向
    加拿大阿伯特大學生命科學與計算科學教授David Wishart說,我們自身其實就是一大組生化反應,「因此,基因組和蛋白質組不斷進化來支持代謝組,而不是相反的路徑。」 Wishart說,有別於其他組學方法,代謝組學提供了一種更加直接的生理狀態檢測方式。代謝組反應營養、脅迫或者疾病狀態的速度比轉錄組或者蛋白質組要快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