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C Medicine教你識別「掠奪性」期刊

2020-11-28 施普林格自然OA

原文以 Open Voices from Authors 為標題發布在BMC Medicine期刊

原文作者:David Moher 與 Larissa Shamseer

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改變了學術出版,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改變就是開放獲取出版形式的引入。然而隨著開放獲取出版形式的普及,有一種被稱為「掠奪性」期刊的的網絡出版興起了。這類期刊會主動徵求稿件並收取出版費用,卻不提供有力的同行審查和編輯服務。

發表在BMC Medicine 上的一項研究對潛在的,具有掠奪性,但合法的開放獲取,與合法的基於訂閱的生物醫學期刊的特徵進行了橫向比較,希望能夠找出潛在的「壞期刊」的特徵。該研究的兩位作者David Moher和Larissa Shamseer在此向我們介紹了他們的工作及其如何能夠幫助作者。

「期刊」黑名單

犯罪故事通常被描繪成好與壞之間的鬥爭,發表生物醫學研究也類似。幾年前(現在已經不存在了)學術開放獲取網站列出了一個被認為是不好的期刊和出版商的「黑名單」。

為了建立黑名單,它的負責人Jeffrey Beall使用了一系列標準,比如來自出版倫理委員會和開放獲取學術出版商協會對作者的全面說明,這些說明在《華爾街日報》的網站上就能很容易的找到。如果他覺得期刊和/或出版商不符合這些標準,他就把它加到黑名單上。Beall創造了「掠奪性」期刊/出版商這個術語來描述這些不符合標準的實體。

但在我們的研究中,我們更樂意把它們描述為非法實體(即,未經法律授權和/或不符合公認的標準或規則)。我們有意避免稱它們為「期刊」,因為我們發表在BMC Medicine上的研究成果,這些實體的操作與合法可信的期刊所遵循的標準有很大的不同。

這些非法實體標榜自己遵循了最佳的論文發表標準。然而,他們似乎迴避了一切科學的要求,從執行同行評議到研究內容的數位化在線回溯(而這是Medline-indexed期刊的要求之一)。

掠奪性邀請

儘管Beall的黑名單有一些局限性,包括他使用的標準不一致和單方面應用非證據標準來識別期刊等,但它還是變得流行起來,原因也很容易理解——它滿足了研究人員的需求。科研人員的郵件收件箱裡開始出現越來越多的邀請信,這些邀請似乎來自期刊編輯。邀請中通常說明了收信人是有智慧的,並且對某期刊的某學科做出了傑出的貢獻,並請他們向上述實體提交一份手稿。通常情況下,這些要求中會表明該實體具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影響因子,並將提供快速和徹底的同行評議。

而事實上,正規合法的期刊通常不會定期通過電子郵件來徵求稿件,而且根據我們最近的調查結果,正規期刊幾乎從不承諾能夠快速出版。現在的難題是,是否以及如何回復這些「假」的電子郵件邀請。在「不發表就死亡」文化盛行的學術界,與生物醫學出版領域較低甚至極低發表接受率的激烈競爭相比,這種邀請似乎是一項不那麼艱巨的任務,且具有更高的發表可能性。

儘管通常情況下,驅動一個研究人員向這類「掠奪性」邀請投稿的因素是得到發表,從而豐富個人簡歷,但我們認為這當中的底線應該是,為了讓研究得以正規地被發表,使得包括患者在內的其他人能夠閱讀從而做出明智決定。如果感興趣,潛在作者可以訪問「學術開放獲取(Scholarly Open Access)」網站,查看徵稿的期刊是否名列在內。儘管該站點不再運行,但可以通過網絡檔案館查看其緩存內容。

其他類型的倡導也已出現,包括「思考、檢查、提交」活動。這一活動中包含一系列需要考慮的因素,供潛在作者在選擇要提交的期刊時進行考量和篩查。該活動得到了各大生物醫藥出版商的廣泛支持,並鼓勵作者檢查期刊是否加入行業公認倡導,包括開放獲取期刊是否通過開放獲取期刊目錄(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Journals,DOAJ)這一「白名單」的審查。

我們常常想知道黑名單、白名單上的期刊,以及它們與傳統訂閱期刊(其中許多現在都有開放獲取選項)之間的比較。與幾位同事一起,我們捲起袖子,比較了93家非法實體(來自學術開放獲取列表)、99家合法開放獲取期刊(來自PubMed Central)和100家以訂閱為基礎的期刊(Abridged Index Medicus)的許多期刊級別特徵。

開放獲取、訂閱和非法期刊的差別

我們在BMC Medicine 上發表了這些發現,並提出一個基於證據的「危險信號」列表,供作者在審查期刊網站的合法性時參考(限於生物醫學領域的期刊)。我們認為這篇論文的內容翔實,希望對您有幫助。當然,這篇論文是建立在假定合法的期刊和不合法的期刊之間有幾個重要的區別的基礎上的。

危險信號:

徵稿興趣範圍包括非生物醫學學科與生物醫學主題網站包含拼寫和語法錯誤圖像失真/模糊不清,意在表示並非其本身含義的內容或未授權的內容主頁語言針對作者網站上宣傳期刊的Index Copernicus Value缺乏稿件處理過程描述要求通過電子郵件提交稿件承諾快速發表沒有撤回政策缺少是否以及如何對期刊內容進行數位化保存的信息文章處理/出版費用非常低(例如,少於150美金)期刊宣稱開放獲取,保留對已發表研究的版權或沒有提及版權聯繫電子郵箱地址是非專業和非期刊附屬郵箱(例如,@gmail.com或@yahoo.com)非法實體的網站看上去不專業(模糊不清和/或具有去除的圖像),宣傳虛假的影響因子,缺乏成熟的道德政策、註冊和報告指南等報告標準以及與科學出版最佳實踐相關的其他活動。

與合法的開放獲取期刊(中位數為1865美元)以及訂閱混合期刊(中位數為3000美元)相比,非法實體的作者處理費用十分低廉(中位數為100美元)。

儘管在這些實體中發表的論文通常無法在Medline等傳統的生物醫學資料庫上獲得索引,但可以通過一些諸如Google Scholar之類的搜尋引擎對其進行檢索。如果研究由具有某些開放獲取政策的組織資助,那麼這些論文可被上傳到PubMed Central。來自這些實體的論文現在正滲透到合法的科學文獻中,並被納入在申請撥款、升職和終身職位的簡歷中,可能不會被評估人員發現。

有機體會由於缺氧而死亡,對於這些非法實體,我們需要採取類似「缺氧」的做法。如果從稿件來源階段就將其切斷,這些非法實體將不復存在。安徒生的故事《皇帝的新裝》是對擁護謊言的警示,對於出版界內冒充「新衣」的非法實體同樣適用。

BMC Medicine

doi:10.1186/s12916-017-0785-9

相關焦點

  • 你知道掠奪性期刊名單嗎?
    據《Nature》雜誌報導,掠奪性期刊已成為全球性問題。掠奪性期刊始於19世紀90年代,隨著期刊訂閱價格上漲和一些傳統出版商服務機制受到抨擊,一些由作者付費的開源期刊開始流行。自2008年開始,Jeffrey Beall就開始注意到這種商業模式的可疑性——即學術審閱不夠嚴謹,這些出版商更像是「拿人錢財替人消災」。
  • 親愛的作者… 您的吐槽我來解決 | BMC Medicine
    相反,請允許使用一個ID登錄並跨多個期刊提交投稿;允許以任何被廣泛接受的格式作為可接受的初始文件格式,比如一個單一的PDF文件;允許使用一種引用樣式為多個期刊投稿,至少在最初審閱階段允許這樣做。請考慮到那些面臨低資源設置和有限的網際網路連接的作者。請將要求籤署表格的時間推遲到更接近接受的日期;接受電子籤名,而不是堅持手動籤名。請減少必須填寫的表格數目。
  • 科學網—印度打擊掠奪性期刊
    負責印度高等教育的部長Prakash Javadekar 圖片來源:Vipin Kumar/Hindustan Times/Getty 即便不是一種威脅,掠奪性期刊也會被大多數學者視為令科學界頭疼的事情
  • BMC Medicine|8月內容更新
    BMC Medicine 是十大頂級醫學期刊之一,其所收錄的文章內容涵蓋醫學與健康的不同領域和不同學科。我們擁有遍布全球的讀者以及便捷的同行評議團隊,配合全球頂級的編委會以及多學科的專業審稿人保證您的文章能夠快速順利發表。
  • 國內學者呼籲拉黑「掠奪性期刊」—新聞—科學網
    國內學者呼籲拉黑「掠奪性期刊」在批評論文作者和惹事的第三方中介機構之外,新出現另一種聲音:「該雜誌就是一份被國際學術界普遍譴責的『掠奪性期刊』」。 持有此觀點的上海交通大學教授江曉原說,並沒有人給掠奪性期刊一個明確定義或量化標準。「但首先一點,這種期刊每期發表大量文章。」 「《腫瘤生物學》每月一期,我隨機考察了2016年的第1期,它發表了150篇文章,共計1378頁。」江曉原說。
  • 「掠奪性」期刊上發表的文章獲得很少或零引用
    Jeffrey Brainard於 2020年1月發表的一項新研究顯示, 在「掠奪性」期刊樣本中發表的每10篇文章中有6篇在5年內沒有獲得一次引用,與許多開放獲取期刊一樣,掠奪性期刊會要求作者發表論文, 但掠奪性期刊的被引率大大低於傳統的,經同行評審的期刊。
  • 國內學者建議將《腫瘤生物學》等「掠奪性期刊」集體拉黑
    江曉原說,這是他寫署名文章的原因,「大量『掠奪性期刊』在中國賺很多錢,但是又不盡到審稿義務,目的就是為了盈利,這種雜誌就應該列入黑名單」 。江曉原說,並沒有人給掠奪性期刊一個明確定義或是量化標準。「但首先一點,這種期刊每期發表大量文章。」
  • 發表5年後引用還是0:掠奪性期刊上,六成論文沒人看
    發表在掠奪性期刊上的論文極少得到關注,這減少了低質量研究對學術界的危害。儘管如此,只要「發表還是毀滅」的壓力持續存在,掠奪性期刊和它的危害就不會消失。這項研究結果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科研人員對於掠奪性期刊「汙染學術界」的擔憂,但另一方面,掠奪性期刊仍然是學術界的一個有待解決的大問題。 定義「掠奪性期刊」 「掠奪性期刊」一詞出現於 2010 年,到目前已有上百篇學術文章都提出了針對掠奪性期刊的警告,其中包括 38 篇研究論文。
  • 光明日報:「掠奪性期刊」黑名單應儘早公布
    原標題:「掠奪性期刊」黑名單應儘早公布 近日,《腫瘤生物學》雜誌撤銷收錄中國學者的107篇論文的事件持續發酵,引起各方高度關注。對被撤銷論文的作者們進行道德拷問和譴責固然是難免的,也是容易的,但是對於問題的解決作用不大。
  • Nature: 中國政府將橫掃黑名單水刊(附千本掠奪性期刊)
    1水刊黑名單科技部還將建立「劣質」期刊黑名單,也就是我們常提及的水刊、掠奪性期刊,這包括國內期刊和國際期刊。四大水刊 PlosOne、Scientific Reports、Oncotarget、Medicine,還有沒有印象?
  • BMC Medicine 專輯 | 全球疫情和響應
    此外,您在投稿前有任何需要諮詢的問題都可以通過電子郵件發送至bmcmedicineeditorial@biomedcentral.com。該專輯推出後將保持開放狀態,在2021年12月前仍然歡迎您的投稿。本專輯客座編輯Professor Dale Fisher,Dr. Gail Carson 以及Dr.
  • 收費發表掠奪性期刊黑名單即將上線—新聞—科學網
    在一個廣泛被閱讀的列舉了潛在「掠奪性」學術期刊和出版商的博客被關閉5個月之後,另一個不信任名單索引即將登場,不過這一次的版本僅能夠被付費訂閱者獲得。 美國德克薩斯州博蒙特學術服務公司Cabell國際稱,該公司6月15日將啟動一份掠奪性期刊名單:那些例如通過收費發表文章而不進行同行評議欺騙作者或讀者的期刊。該公司5月31日在麻薩諸塞州波士頓學術出版協會年會上描述了其工作。
  • 新成員BMC Materials開始徵稿啦 | BMC系列邁入材料學
    編委會成員 Rodrigo Martins 除此之外,還有來自全球多個國家的材料領域研究者一起組成了本刊的編委會成員。其中不乏來中國的科學家: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瑞金醫院的崔文國教授。 BMC Materials 和此前陸續推出的BMC Biomedical Engineering, BMC Chemical Engineering, BMC Energy, BMC Mechanical Engineering 以及BMC Chemistry 一起標誌並見證著
  • BMC Biology 最新內容目錄
    期刊:BMC Biology BMC Biology 最新內容目錄 閱讀原文:
  • BMC期刊突破生物醫學領域
    作為BMC系列期刊的一部分,期刊中的所有內容完全支持開放獲取。同時,期刊還鼓勵文章作者在網上公開分享研究相關數據。我們非常高興能夠將期刊拓展到自然科學和應用科學領域,這些領域需要更多的開放獲取期刊用於服務一些分支學科。這些新期刊將和加入BMC的其他期刊一同,通過開放獲取平臺為作者提供更為豐富的學科領域。」 同時,施普林格•自然集團的首席出版官Steven Inchcoombe談道:「作為一家全球性出版機構,我們旨在為科研人員提供一系列出版方式。
  • BMC Biology很高興與您分享我們6月的最新研究、約稿以及期刊的...
    本月的研究論文帶我們更深入地了解有絲分裂時細胞內膜和微管的行為、細胞對不同濃度過氧化氫的反應以及改進的類器官模型。 三大專題系列的最新內容如下:「進化論」專題中介紹了家犬馴化的基因組學;「神經生物學新技術」專題中介紹了亨廷頓病的一種精細的共培養模型;「膜蛋白質量控制」專題中介紹了與線粒體蛋白分解相關的研究和評論。
  • 精準腫瘤學——跨期刊專題系列徵稿 | BMC Journal
    utm_source=WeChat&utm_medium=Social_media_organic&utm_content=DaiDen-MixedBrand-multijournal-Oncology-China&utm_campaign=ORG_USG_BSCN_DD_PrecisionOncology_Collections_Wechat 微信連結:https
  • BMC Biology | 近期研究精選
    期刊:BMC Biology 原文連結:https://marketing.springernature.com/SAP/CUAN/ZCUAN_PERSEMAIL
  • 新的名字 | 從Chemistry Central Journal 到 BMC Chemistry
    Journal 到 BMC Chemistry
  • BMC植物生物學因期刊文章圖片重複使用!
    :1 The TaGAPCp3/TaMyb panel of Fig. 6B is similar to TaGAPCp2P-1/TaMyb panel of Fig. 9B in the same article and Fig. 5D of a different publication by the some of the same authors [2]; ——圖片在不同發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