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入木星的人,最終將可能下沉到金屬氫界面嗎?

2020-12-05 科學傳話筒

掉入木星的人,最終將可能下沉到金屬氫界面嗎?

我覺得這件事情是不可能的。人的血肉之軀在巨大的木星面前顯得太微不足道了。掉入木星的人別說是能夠掉落到木星內部的金屬氫界面,就連木星的大氣層都不可能穿過的。

圖示:木星

木星的金屬氫界面是什麼?木星是一顆質量非常大的氣態行星,木星的半徑大約有71000公裡。科學家認為木星內部的壓力和溫度都非常的高,溫度可能高達30000℃,壓力可達1億到3億個地球大氣壓。這裡的氫元素在高溫高壓下已經變成了金屬氫。因此金屬氫界面位於木星的內部。這裡距離木星表面至少有47000公裡。

咱們先回到地球上來吧!有時候我們會看見流星划過夜空。這是太空中的一些非常小的小行星闖入了地球大氣層,和地球大氣層中的空氣分子產生了摩擦達到了很高的溫度。最終這些小行星在大氣層中燃燒殆盡消失了。木星的大氣層可比地球大氣層厚多了。地球的大氣層厚度大約是1000公裡。而木星是一顆氣態行星,大氣層沒有明顯的界面,科學家把十倍於地球大氣壓的位置認為是木星大氣層的底部。這樣木星的大氣層有5000公裡厚。

圖示:木星內部結構

堅硬的巖石小行星都無法穿過1000公裡厚的地球大氣層,更何況是以人類的血肉之軀去穿過木星5000公裡厚的大氣層呢?很顯然,人如果掉入木星,很快就會在木星大氣層中摩擦燃燒的無影無蹤了。

有一個實際的案例我們可以參考一下,就知道這些氣態行星的大氣層威力有多大了。2017年9月卡西尼號探測器完成了探測土星極其衛星的任務,燃料用盡。科學家決定將卡西尼號探測器墜毀在土星上。卡西尼號探測器這個重達6.4噸的龐然大物在進入土星大氣層後不到一分鐘的時間就被焚毀了。同樣的情況要是發生在木星上也是一樣的。

圖示:卡西尼號探測器墜毀土星

現在我們應該能夠明白人要是掉入到木星,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了吧?

相關焦點

  • 朱諾號探測器發現木星「白雲」,由此認定木星可能有生命靠譜嗎?
    最近NASA發布了幾張朱諾號木星探測器拍攝的木星新照片,有一張上面木星大氣裡有幾抹白雲,而且NASA發布的消息稱,木星大氣中含的水分可能比之前伽利略號探測到的要多。由此一些人就開始幻想著木星上可能有生命存在。這種想法靠譜嗎?我們一起來討論一下。
  • 如果太空人降落到木星上會怎樣?
    在木星巨大的質量下,從外到內是很有意思的,首先是木星大氣層,逐漸往下密度會越來越高,一直到超流體狀態層,再往下就到了氫相變區域成為金屬氫,最後就是固態內核!如果飛行器扛下這個高溫的話,它的速度會被濃密的木星大氣(氫、氦還有甲烷、氨等氣體)逐漸降速,最終變成自由「下沉」!
  • 氫,你真的了解嗎?宇宙中最神秘的金屬,木星可能是個金屬球
    宇宙中最神秘的金屬,木星可能是個金屬球我們人類的科技水平一直在不斷的進步,可是隨著我們的不斷進步,我們發現自己所知甚少,無論是對人體結構的秘密,細胞深處的奧義,還是對天外宇宙的了解,現在也大多只是理論上的猜測,很多理論,也只是暫時成立,如果遇到些特定條件,或者有了一些新的發現,就會被馬上推翻,為此,科學家們有時候也很茫然,不知道真理到底在何處?
  • 金屬態氫可能存在嗎?
    金屬氫是可能實際存在的。事實上,木星和其它類似氣態巨行星固態內核被認為主要由它構成。能否利用現有技術在地球上製造金屬氫是很難回答的問題,因為這取決於你對金屬氫的定義。氫在大氣中通常以雙原子分子的形式(即H2,也稱分子氫)存在。當氫分子被壓縮時,它會在保持雙原子結構的情況下變成固態,再到金屬態,即金屬氫分子。
  • 一個人掉進木星會看到什麼?理論上可能發現一些飄浮的生命形式
    為了更身臨其境,下面我們就用第二人稱,「你」的角度來看看掉入木星後會看到些什麼。而且你的速度已經降到很慢,可以藉助雷雨的閃光看清周圍的一切,這裡的雷電可以提供足夠的能量,所以如果木星大氣層裡真的存在某些漂浮的生命形式,甚至空中文明,我也不會覺得驚訝。
  • 如果把木星推入水星軌道會發生什麼?那金屬氫呢?
    以及金屬氫是咋回事?如果把木星放在水星軌道會發生什麼?我們知道太陽系中的行星分為兩大類。在冰凍線外圍有巨大的氣態巨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另一方面,內太陽系還擁有:巖石行星、衛星、彗星、小行星和柯伊伯帶天體。這些都有什麼共同點呢?它們都是體積更小的固態行星。
  • 木星是氣態星球,人站在木星上會發生什麼?會貫穿木星嗎?
    ,會直接掉下去,甚至直接貫穿木星嗎?我們假定這個人穿著的裝備足夠理想,可以抵禦木星上所有的惡劣環境。此時,這個人開始從靠近木星的探測器上朝著木星跳下去。要知道地球上的重力加速度大概是9.8m/s^2,而木星的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可以達到24.79m/s^2。所以,太空人下墜的速度要遠遠比地球上快得多。由於木星是氣態行星,與木星接觸到的是木星的大氣層,所以沒有下墜到木星的「地表」,而是一直處於下墜狀態。
  • 假如飛船墜入木星這個氣態巨行星,那麼它會沉到底嗎?
    畢竟坐過飛機朋友都知道,在國內機場起飛的過程中,有很多機會是需要穿雲上升或者下降,看上去濃厚的雲層其實飛機是可以穿過的,但在大部分時候客機的航路上如果有積雨雲或者強對流天氣區域,飛機還是會繞行,因為內部氣流上下速度很高,不但造成顛簸,還有可能遭受雷擊等額外風險,因此客機並非是不能穿過,而是避免不確定的風險!既然穿雲是飛機的常態,那麼能穿透木星嗎?
  • 木星是氣態行星,太空人站在木星上,會不會墜落穿越整個木星呢?
    當然,這都是幾億年或者幾十億年之後的事情了,雖然在木星的衛星群體中可能出現地球的「同胞兄弟」,但目前而言木星還只是一個氣態星球,人類對它的研究還將持續很長一段時間,那麼如果有一天,人類親臨木星展開最近距離研究的時候,不慎掉入木星,會不會墜落穿越整個木星呢?
  • 我們能夠穿過木星嗎?不能,因為木星是氣態星球,並不是個氣球
    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都是巖石行星,而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都是氣體行星。氣體狀態下的行星中最大的就是木星,它的質量是太陽系其他七大行星質量總和的兩倍。身為地球人,了解什麼是巖石行星很容易,因為我們所在的地球就是巖石行星。正如其名稱所示,巖石行星的內核和表面都是固態的,因此我們可以在表面上行走。所以,氣體行星是一顆氣球嗎?我們能不能像氣球一樣穿插而過呢?
  • 飛掠過的朱諾號,拍攝到木星迄今最奇妙的景觀
    做為太陽系最先形成的行星,木星巨大的重力場很可能影響著整個太陽系的形成,對於圍繞著太陽的所有行星的軌道排列發揮影響力,如果不是木星的引力,小行星帶這一個廣闊的區域可能會被另一個行星佔據。木星的重力場捕獲了彗星和小行星,這些彗星和小行星原本可能掉落到太陽系內部並撞擊地球等巖石星球,最終掉入木星的雲層中。但是,木星也可能出現了相反的作用,向地球方向投擲小行星,雖然這不是件好事,但也可能導致富含水份的巖石進入了地球,進而成就了地球成為藍色星球。
  • 太陽系最大的行星木星有多恐怖,人掉下去會貫穿木星嗎?
    木星是整個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與地球這樣的巖石行星不同,木星是氣態巨行星,體積是地球的1316倍,質量是地球的318倍。那麼問題來了,如果一個人站到木星上面,會直接掉下去,甚至直接貫穿木星嗎?如果人站在木星上我們都知道,地球處在太陽系的宜居帶上。
  • 如果你掉入土星會發生什麼?
    土星主要由氫組成,還有少量的氦與微量元素,內部的核心包括巖石和冰,外圍由數層金屬氫和氣體包裹著。最外層的大氣層在外觀上可以看出發亮的磁性光環,雖然有時會有長時間存在的現象,土星的風速高達1800公裡/時,明顯的比木星上的風速快,土星的行星磁場強度介於地球和木星之間,空氣流非常之快,土星外圍有幽亮冰環,主要的成分是冰的微粒和較少數的巖石以及等離子,已經確認的土星的衛星總共有82顆,其中,土衛六
  • 漂浮在太空中的屍體會腐爛嗎?萬一掉到別的星球會進化出新生命?
    這個話題看起來有些驚悚,儘管人類登上太空已經有將近半個多世紀的歷史,但從未將一人丟在太空,不過呢,假如真的有太空人不慎掉入了太空,其實以現在的技術並沒有特別好的辦法,簡單的說可能真的撈不回來了,那麼他最終命運會如何呢?
  • 26年要不是有木星阻擋著,人類可能就不存在了,是真的嗎?
    26年要不是有木星阻擋著,人類可能就不存在了,是真的嗎?對於一顆行星來說,宇宙當中最為危險的就是小行星的撞擊,而在地球誕生的早期,就遭到了大量小行星的撞擊,甚至在6500萬年前,地球上及其繁盛的恐龍時代,就因為小行星撞擊地球的原因,導致了最終的滅亡。
  • 人掉入黑洞會怎樣?美航局最新解密:或將通往另一世界
    而人類如果掉入黑洞會怎樣?想必絕大多數人都認為肯定會被吞噬,消失匿跡。但事情真的就是這樣嗎?答案或許不一定。美航局最新揭秘:人掉入黑洞,或能通往另一世界!通常來說,如果人掉入黑洞,身體會被拉成一根長麵條,然後漸漸煙消雲散,什麼都不會剩下。
  • 研究者:木星或就是最好的證明
    木星和地球一樣,都是從太陽的星雲殘骸中誕生,由引力吸引在一起的氣體和塵埃,逐漸融合最終變成了木星,如果木星足夠大,在木星的大氣層之中,伴隨著壓力的升高,氣溫也會變得越來越熱,如果不小心掉入木星,當抵達雲蓋1000公裡以下的時候,
  • 宇宙最恐怖的行星木星!如果太空人掉到木星表面會怎樣
    也就是說,木星的質量超過地球300倍。如果把太陽系中除木星之外的其他七大行星加起來,它們的總質量也只有木星的五分之二。 那麼,木星的質量這麼大,它是由什麼組成的呢?木星上的環境又有多恐怖呢?
  • 木星是顆氣態星球,如果把木星上的氣體都吹跑了,木星還有嗎
    ,而在液態氫的下面又是金屬氫,金屬氫的內部有一個巖質內核,當然,木星的內部壓力很大,即便在木星大氣層的下方,壓力也遠遠高於我們地球表面的大氣壓力,因為在木星大氣層的底部,氫氣都已經被壓成了液態。木星的大氣層主要由氫氣和氦氣構成,假如有一種力量能夠將木星的大氣層全部吹走的話,實際上木星的液態氫又會迅速蒸發成木星的大氣層,因為這些液態氫失去了來自大氣層的壓力,很快就會變成氣態,而由於木星的強大引力,這些氣體並不會散逸到太空中
  • 木星可能有類似地球的巖核
    將這個模型與木星已知的質量、半徑、表面溫度、引力和赤道隆起進行比較,結果發現木星的核心是一塊類地巖石,其質量是地球的14到18倍,或木星總質量的1 / 20,米利策說。之前的模型預測木星的內核要小得多,只有地球質量的7倍,或者根本就沒有內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