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航海時代,西方資本主義開始萌芽,西歐國家希望直接與東方進行貿易往來促使哥倫布發現了美洲,也正是因為美洲被發現,才開闢了世界航線與全球人類的交往共同發展道路。
一、西歐國家與基督教會強烈的東方探索思想促使哥倫布順利實行西航開闢新航線,發現美洲大陸成為歐美交往第一人
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主要原因是西方資本主義希望開拓東方市場。西方商品經濟發展,傳統商路受到阻礙以及歐洲基督教勢力向東擴張,推動了西歐人向東方開拓的強烈願望。
15世紀商品經濟作為發展因素在封建社會中日益得到增長,商品經濟的發展打破自然經濟的束縛和行會限制,加強了歐洲市場的聯繫,作為商品流通的貨幣成為了西歐經濟發展的必需品。
黃金匱乏的西歐將目標投向「遍地黃金」的東方,這就產生了與東方進行交往的願望。
西歐基督教勢力擴張則屬於宗教原因,文藝復興對天主教會進行批判,宗教改革運動的興起和信教的誕生都標誌著基督教在歐洲的地位危機。
為了擺脫艱難的困境,基督教希望能夠向其他地區尋求駐地,在馬可波羅的著作中提到東方的帝王希望西方能夠派人前往傳播基督教,這就讓基督教開始向東傳教。
傳統商路受到阻礙則是直接原因,東西交往很久以前就已經出現,絲綢之路就是連接東西方貿易的商路。但15世紀中期,這條通道因奧斯曼帝國的興起遭到阻斷。
阿拉伯人和土耳其人控制了這條商路,對來往的商人進行徵收重稅,搶劫貨物。這讓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遭受重創,不得不尋找前往東方的新航路,積極招募航海家尋找海上航線。
美洲就是在這樣一個多重因素共同促進的環境下被發現的。如果西歐國家沒有與東方進行貿易來往的強烈願望,也許就不會有哥倫布穿越大西洋尋找東方航線的想法。
正是得到了資產階級和國王的支持,他才能夠有充足的資金和條件進行西航,成為新舊大陸的交往先驅。
哥倫布在不知不覺中扮演了歐美大陸交往第一人的角色,他航行目的是為和東方國家建立貿易往來構建長期穩定的貿易關係。
他在遞交給葡萄牙國王的西航計劃中明確提到要前往印度、日本與中國。哥倫布的航海日記中也提到與東方進行交往的思想,西班牙國王的大力支持讓哥倫布擔負起了不得不達成的使命。
哥倫布西航的目的十分明確,就是要去往東方通過交換或武力獲得黃金等貴重物品。雖然他到達了並非東方的土地,但是他始終認為是印度。
當他踏上美洲大陸時,就已經開始和美洲居民發生交往。他了解了美洲的物質條件,與當地居民進行了貿易交換,並把西歐的農作物和生產技術帶到美洲。
哥倫布同時為了把西方基督教思想傳到美洲,成為了基督教的傳教士,他在與印第安人接觸後發現他們沒有宗教信仰,會成為虔誠的基督教徒,也正是這一結論推動了歐洲各國傳教士前往美洲。
哥倫布在發現新大陸後還將西方殖民主義思想帶到了這裡,這裡進行殖民活動,
「在古代社會,戰爭和殖民擴張是人類交往的重要形式。」
二、新航路開打開了東西方交流新航線,並建立起比地中海貿易區更為寬闊繁榮的大西洋沿岸貿易區
在歷史發展過程中,許多人物為人類交往做出傑出貢獻。哥倫布奠定了人類全球交往的基礎,開闢了新航路,是全球交往的前提條件,發現美洲讓人類打破地域交往的限制。
新航路開通以前,國際交往只能通過陸地實現,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海上航路,而國際交往也無法只依靠陸上道路實現繁榮。
「在美洲被發現以前,各個國家甚至歐洲都很少往來。」
哥倫布西航打開海上航線為人類在國際交往上開闢新渠道,改變了只能依賴陸地的局面。海洋減少了阻礙交往的人為因素,提高了交往的安全性,整個歐洲迎來了大航海時代。
16世紀開闢的世界航線由歐美、美歐、美亞三條航線構成 ,雖然哥倫布橫渡大西洋到達美洲只是一小部分航線,但是對後人進行航路開闢起到了鼓勵的作用。
葡萄牙人迅速展開歐洲到亞洲的航線開闢計劃,1497年達伽馬完成航線探索,對麥哲倫的環球航線造成重要影響。
人類交往最初是部落間的交往發展到地區交往,最後發展成為全球範圍內的大交往。國際交往在新航路開闢前範圍僅在地中海為中心的亞非歐,貿易和文化交流內容十分有限。
新航線開闢後歐洲各國人民踏入美洲土地,美洲迎來了外來人口的膨脹階段。西班牙政府還專門建立了從事美洲貿易的機構。
哥倫布發現美洲讓它進入國際交往的隊伍,但當時還沒有發現澳大利亞大陸和部分與尚未發現的群島。
他四次橫渡大西洋引發了大航海熱潮,在後來的幾十年間,紐芬蘭、紐西蘭、澳大利亞等諸多島嶼都被發現,超過了人類幾十萬年來發現的土地。
新大陸被發現後,歐洲人開始對這些地區的黃金進行開採,國家派遣或者個人團體組織進入新土地,開始了殖民熱潮。17世紀初,除了南極洲外凡是人類能夠居住的地區都不可避免的發生了國際交往。
以西歐為中心形成的世界市場是國際商品貿易交往興起的重要標誌。新航路打破傳統貿易區並在大西洋沿岸建立了西非、西歐、美洲的新海上貿易區。
地中海貿易港口城市如威尼斯和佛羅倫斯開始衰落,而歐洲西北地區城市如利物浦和阿姆斯特丹開始繁榮起來,成為貿易中心。
這些新港口城市匯集了各洲的貨船,充滿了各種各樣的商品,他們把西歐商品運到美洲換取金銀和香料,再把金銀運往亞洲換取瓷器和棉織品。
世界市場出現了大量的新型商品,歐洲商人通過世界貿易活動讓美洲的菸草、可可豆和金雞納,中國的茶葉和非洲的象牙出現在歐洲貿易市場上。
歐洲將家畜家禽和大麥運往美洲,又從美洲運回玉米、土豆、西紅柿、南瓜等新型農作物,並且在美洲建立起專門供應歐洲需要的經濟作物區。
種植經濟導致了奴隸貿易的產生,新型貿易與傳統貿易的結合讓國際貿易更加繁榮,豐富了歐洲人的生活需求和商品種類。
三、新航路的開闢讓先進文明和原始文明充分交融,對歐洲和美洲的文明造成了永久性的影響
歐美文明本來毫無聯繫,美洲文明絕對封閉,並且處於萌芽階段,而歐洲文明已經向近代文明發展。
哥倫布發現美洲打破了歐美文明相對獨立的局面,正是他通過百折不撓的航線探索才讓兩大文明得以溝通。
當時的美洲文明要比歐洲文明落後大約兩千年,在幾個世紀的殖民活動中,歐洲文明將美洲文明帶到了同等高度。
哥倫布發現美洲第二年西班牙基督教就進入此地,他們讓印第安人學習西班牙語,信奉天主教。基督教的擴張雖然充滿血腥,但對文化交往和融合起到了重要作用。
歐洲還把政治體系在美洲進行實施,哥倫布進入美洲後,在土著人中實行統治,將一個部落的印第安人由一個人進行統領,為他進行勞役,通過這種方式把原始社會時期的印第安人帶入了文明社會。
歐洲文明憑藉著千年的發展優勢對美洲的政治、文化、宗教產生了重要影響,但這種影響對美洲各地都不一樣。
對於拉丁美洲和北美洲,歐美文明得到了高度的融合,但在西印度群島卻沒有發生這種情況。
瑪雅、阿斯特克等美洲原始文明遭到毀壞,西印度群島上的印第安人更是幾乎被屠殺殆盡。
歐洲對美洲文明造成同化和衝擊的同時,自身也受到了影響,現在已經無法在歐洲的文明中找到純正的歐洲文明。
參考文獻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
《世界歷史變革》
《歐洲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