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M是一種教育理念,它有別於傳統的單學科重書本的教育方式。同時,STEAM是一種重實踐的超學科教育概念。最早是由美國政府提出的教育倡議,為加強美國K12關於科學、技術、工程、藝術以及數學的教育。後傳至中國,在國家不斷提倡素質教育的當下,STEAM教育理念正契合了時代發展的需要。於是自然而然的在國內也火了起來。
美國早在1986年就提出了以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STEM)教育的綱領性文件。隨著不斷深入地研究,2007年STEM教育作為美國國家行動計劃和教育戰略,在K-12和大學階段全面推行。
2015年歐巴馬正式籤署了《2015年STEM教育法》,從立法角度對STEM教育的實施給予保障。隨著STEM教育的研究和普及,由羅德島設計學院倡導在STEM教育中加入藝術(Art)教育,由此這項提倡多學科融合的學習方法被稱之為STEAM教育。
我國於2016年6月7日印發《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的通知,鼓勵有條件的地區開展跨學科教育(STEAM),培養具有信息素養,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
從中美兩國的態度不難看出,STEAM教育對於培養未來人才的作用受到了高度重視。STEAM教育強調的是通過項目探究和動手實踐,以解決實際問題的方式將多種課程融會貫通。
為什麼說STEAM教育對孩子如此重要?
1、教會孩子批判性思維
我們能給未來孩子的最好技能之一就是擁有批判性思維能力——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他們很少會再像過去一樣在一個崗位上工作到退休,也許他們需要變換不同的工作。而擁有批判性思維的能力和跨學科的知識背景,無疑是一個競爭優勢。
2、幫助孩子適應未來眾多工作的要求
舉一個例子來說明現如今的工作發生了怎樣的變化。修車技師遇到故障車時會:1、用手機查找修理車輛的方法;2、通過各種社交平臺與其他技師聯繫與討論;3、查看汽車修理方法的視頻。技師具備提出問題與評估答案的能力,而不局限於資料或書籍。他通過與他人協商來找出最優的解決方法來滿足客戶的需求。
STEAM教育能給予孩子們非常必要的基礎素養,將來他們在需要的時候可以順暢地使用這些知識和素養。有能力去拓展自己的發展方向是人生幸事之一。
3、相關工作需求巨大
根據美國教育部的數據,在美國STEAM相關工作在這十年(2010-2020年)將增加14%。這個數字比其他所有工作部門都平均高出5-8個百分點。而STEAM課程的畢業生人數平均每年只增加0.8%。可以明顯看到STEAM相關領域的工作需求與供應之間存在著短缺。
4、未來的社會需要更高素養的年輕人
今天和未來的許多政策問題實際上都是以STEAM領域為基礎的。諸如能源利用、醫學研究、自然資源開發和利用、電信以及相關的網絡安全問題等。STEAM教育將給未來的年輕人提供必要的背景,以了解問題和必要的批判性思維作出決定。
傳統英語教學,除了以往針對應試學習的語法、詞彙、句型等內容,近兩年家長們較為注重的就是孩子的口語部分了。而STEAM英語則將多學科知識融入到英語學習當中,通過不同的知識點和課程主題來為孩子輸出多樣化的內容。學習的過程當中,也會自然的利用實踐來加深學習印象,讓低齡的孩子也能更通俗易懂的了解到知識的奧妙。在孩子學習語言的同時,將文化,將多個學科的知識一併教授,更在不斷的實踐當中培養孩子的多元化綜合能力。譬如團隊協作能力、探索精神等等。
全英文STEAM教學體系更注重孩子的習慣養成和性格成長,讓孩子從小接受良好的品格教育,培養觀察力、創造力,同時也增強孩子的人際溝通能力和領導能力。
舉個例子,NE Build & Grow出版社全新教材領課精讀系列,就設置了不同的主題單元,將工程、科學、數學、藝術等知識點自然融入其中,同時結合日常生活中的見聞,習慣,做到孩子容易理解,同時快速應用。並且利用孩子天生對於未知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完成實踐體驗。真正做到身體力行去學習。
領課精讀的STEAM課程核心是培養孩子們的創新意識、發散思維、想像力、發現問題的能力等等, 這種模式的教育會鍛鍊學生的想像力、好奇心、發散思維能力、發現問題的能力、動手能力、運用多學科解決問題的能力、團隊合作的能力等等,非常值得我們共同去研究和實施。
領課精讀的LINK系列英語教材全系涵蓋3-15歲全齡學段,包含Easy Link Starter ; Easy Link ; Insight Link Starter ; Insight Link 共四個階段課程。共計15冊。可以作為國內雙語幼兒園,幼少兒英語培訓機構及國際學校開設特色精讀課程使用,教材還配以互動多媒體光碟豐富學習效果。同時領課精讀可以輔以拼讀、聽力、口語、語法、閱讀、寫作等課程完善學校和機構的英語課程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