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表情心理學:教你怎麼從手的動作,去看他人在想什麼

2020-12-05 宋辭心理說

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手勢是人體的第二張面孔。人們在說話的時候,總會有意無意地用手勢來配合聲音,以便更準確地傳達自己的意思。

在談判的時候,如果有人雙手緊握,面帶微笑,很多人會誤以為他已經勝券在握了,但其實他的內心很焦躁,消極,因為主動權已經在對方手裡面了。內心真正輕鬆的人很少做這個動作,只有心裡緊張的人才會握緊雙手。

當人們說心裡話或者實話的時候,會把手掌張開展示給對方。與他人交談時,偶爾伸出雙手攤開,別人會覺得你更加誠實可靠。小孩子說謊的時候,總是把雙手藏在身後;丈夫不想說出自己的去處時,也會把手插進口袋,或者把雙臂抱起來。當一個人神經緊張,充滿敵意或說謊時,會很自然地把雙手抱在胸前。這是一種表示防禦,拒絕的動作,經常出現在不安全的場合,比如電梯裡。在交談中,如果對方雙手抱在胸前,那麼你就要注意了,因為對方很可能不贊同你說的話,儘管嘴上表示著贊同。

與人交談時,對方只將大拇指放入口袋,其他手指全都露出來,這表示他不自信或者缺乏安全感,此時他內心不安。所以在交談中最好不要做出這個動作。用手指對人指指點點的人,高傲自大,性格暴躁,大多數處於一種支配別人的狀態。如果他們正在做這個動作的時候,那麼他說的話儘量不要去反駁,否則會引發他的脾氣而發生爭吵。

當事人突然意識到自己說的某句話說的不適合時,趕緊用手捂住嘴,做出遮掩的動作時。這時候你給他說一些寬慰的話,他一定對你感激不盡。當一個人做出攤手的動作時,是在表示他的服從與妥協。

在寒冷天氣時,如果感到手冷,我們就會搓一搓手,讓自己暖和起來。搓手掌是最常見的一種心理暗示,是表示對某些事物抱有期待,並且這種期待是自信的。緩慢的錯手掌,則表示他的心裡肯定有矛盾,猶豫不定。快速地搓手掌,則表示他對某件事情非常感興趣,躍躍欲試。不停地搓手,表示他正處於一種緊張,焦慮不安的狀態;如果是十指交叉,來回地上下搓動,則表示他的焦慮到了極點,可能會情緒爆發。

談話時,如果對方開始用指尖輕敲桌面,表明他正陷入某種思維困境,或者正在考慮解決問題的辦法,或者是在猶豫之中,不知道該不該做決定。這時候你就該知趣地停下來等一等,否則對方會很煩,事情處理起來就難了。

在自然站立狀態下,習慣雙手插兜的人,做事的時候喜歡三思而後行,性格內向,保守,警覺性高。不會輕易的相信別人。在工作中比較呆板,缺乏靈活性,心理承受能力比較差,而喜歡將雙手只插於口袋一半的人,則善於創新,有拼勁,敢於挑戰,承受能力較強。但容易中途而廢。

愛幻想的人總是喜歡雙手託腮,這也是解壓的方法之一,工作忙碌,生活充實的人很少去託腮去幻想。如果在交談中,對方雙手託腮,則表示對你說的話產生了疑惑,或者是在想其他事情。

當一個人心裡非常得意的時候,就會用手摸下巴,通常下巴會隨著面部抬高,有時還會搖頭晃腦或是面帶笑容。當一個人陷入孤獨恐慌的情緒中,也會撫摸下巴,以緩解心中的不安與焦慮。在談話的過程中,如果對方話不投機或者是被戳住了心裡的痛處,心裡覺得尷尬時,也會出現撫摸下巴的動作。如果他人說謊的時候,會不由自主地去抓撓耳朵,很多人在談話的過程中做出扯耳朵或摸耳朵的動作。這是一種自我安慰的行為,當一個人對他人的話題不感興趣或感到乏味,甚至對談話內容感到反感時,就會下意識地摸自己的耳朵,以消除內心的浮躁感。

還有很多其他的手勢,比如翹起大拇指表示讚賞,用手拍腦袋錶示恍然大悟,抓頭則表示為難或者疑惑…… 這些手勢看似簡單,但在日常生活中則表達者不同的含義。以後還會與大家分享更多微表情心理!歡迎大家的評論!

相關焦點

  • 心理學與微表情微動作
    生活中大多數人都曾或多或少的對心理學感興趣,在我所接觸的人裡好像大多數女生對此內容更是樂此不彼,每次一提起這個話題她們總是有很多話要說,有的甚至當你問她們想學點什麼,她們都會脫口而出說心理學,那麼心裡學究竟是什麼,我對此也是一知半解,所以這個月我們一起來閱讀這本書,由作者知非編著的這本
  • 微表情心理學01期丨透過這幾個動作,看穿他人的真實想法!
    但表情、眼神、下意識的動作等,是人無法控制的,更是裝不出來的。這就是微表情、微反應。觀人於細微,察人於無形。這是我們的微表情心理學——01期。通過動作、姿勢看穿他人。動作篇經常拍打自己前額的人都非常心直口快,做人坦率真誠,但容易管不住自己的嘴,保守不了秘密。
  • 心理學:面部微表情有什麼秘密?怎麼通過面部微表情去觀察人?
    微表情是一門神秘且高端的心理學,是人們對他情緒,感情進行識別的線索,在人際交往中,微表情是一種重要的交流工具,人的表情包括面部表情,肢體語言和身體姿態等幾個部分。在社會交往中,人最好學會察言觀色,具有在他人表情中準確捕獲他人心理狀態的能力。那麼就先來說一下面部微表情的秘密吧!
  • 微表情心理學:讀心識人準到骨子裡
    為什麼每次談判,你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卻仍在不知不覺中被人看穿?為什麼每次約會,你都無法走進TA的大腦、弄清TA在想什麼,最終不歡而散?為什麼你明明很努力卻得不到應有的賞識和回報,而那個比你「懶惰」的人卻能步步高升?為什麼你總是不知道自己為什麼這樣,或者為什麼那樣?
  • 微表情心理學:這3個微表情動作你一定遇到過
    語言和手勢的不一致代表說謊比如你朋友說在什麼地方看到你。然後說他在你左邊,而他的手勢指著右邊,基本可以斷定她在說謊。觀察一個人的基本手勢基本含義,如果他的語言和他手勢代表的意思相悖,他就很可能在說謊。觀察對方眼神,辨別對方對你的態度當你走向人群時,真心喜歡的朋友會挑起他們的眉毛(或將眉毛彎成拱形),相反,那些不太友好的人會輕輕地斜視我,那是一種一旦察覺就永遠也忘不掉的眼神。當你靠近他們時,他們會馬上改變表情。還有就是,一般嫉妒你的人看你時習慣眯著眼。並且身體稍微後傾。
  • 微表情心理學
    每個人在遇到外在刺激的一瞬間,在動作上都會有反應,這些小動作是本能的、無法掩飾的、不受控制的。微動作是了解一個人內心真實想法的最有利線索,人在瑣碎的小事上,才表現出真實的自己。手勢、肢體動作和表情默默都地傳達著人們的每一種情緒——從權威、自信到自我保護和自我意識,細微處洩天機。巧用心理學,不僅能讓你在人際交往中更得心應手,也讓你有一個比較科學、高效的方式,去實現目標。
  • 身體語言中的迷惑性表情,微表情心理學為你分辨出來
    上次聊到心理學書上說一個人盯著你說話時,證明此人是坦誠的,值得信賴。再想想,如果你想騙一個人,你會不會故意盯著對方講話,以顯得真誠,取得信任?可能大多數人都會這樣做。所以心理學上的這一條還得靈活運用。騙子常會注視著你說話,那如何才知道他是在撒謊呢?心理學家研究得出:人在說謊時,常會刻意注視對方,由於緊張瞳孔會擴大。所以有人盯著你說話時,只要發現瞳孔擴大,也是在說謊。微表情動作開始的0.3秒,是一種本能反應,只是很難抓住;然後就會出現延後的動作,延後動作多是裝出來的,你可以反向理解其動作。
  • 心理學:讀懂微表情,正在對你撒謊的人,往往逃不出這4種情態
    微表情最能直觀展現一個人的心理活動,但有的時候表情也不能和實際的內心活動趨於一致。換句話說,微表情也是會說謊的。那麼我們怎麼通過微表情來知道對方心底到底是什麼想的呢?怎麼知道對方是不是在說謊呢?學習會以下幾點讓你可以輕易知道別人內心怎麼想的。
  • 《微表情心理》入門必備書單!!!
    1、《微表情心理學》徐謙 著/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簡介:人們通過做一些表情把內心感受表達給對方看,在人們做的不同表情之間,或是某個表情裡,臉部會「洩露」出其他的信息。而這個過程最短可持續1/25秒,雖然一個下意識的表情可能只持續一瞬間,但是這種煩人的特性,很容易暴露情緒……2、《微表情心理學》哈裡·巴爾肯 著/群言出版社簡介:看人,對象是「人」,關鍵在於「看」。
  • 微表情心理學:如何通過細微的表情變化看透他人的內心
    人們在社交中,常常會使用一些虛假的表情來迷惑對方,以達到自己的目的。但某些非常細微的表情變化,卻可以表達出內心真實的感受。「微表情」最短只有0.04秒,雖然只是很短暫的時間,但因為是無意識的,往往會暴露出真實的情緒。掌握這些微表情,能讓你在社交中佔據有利地位。1.
  • 微表情心理學:快看看,你的那些下意識的動作出賣了你
    一段時間以後,兩人進展得很順利,小明也越來越放鬆,說話時開始像往常一樣「手舞足蹈」,加上了很多配合動作,比如拍手、攤開手掌、用手指指點點。這些動作讓女友很反感,幾次表達不滿。小明很無奈,這種下意識小動作怎麼控制得了?有些人與人談話時,只要一動嘴,一定會有手部動作,攤開手、擺動手、拍打掌心等,好像是對說話內容的強調。
  • 「微表情心理學」這項技能 讓你能一眼看穿別人的真實想法
    無論是為了看出別人的真實想法,還是為了與大家相處的更融洽,你都要了解一些微表情心理學。我們經常在生活中聽到有人誇別人:"這孩子有眼力勁兒。」那麼什麼是有眼力勁兒呢? 就會察言觀色,說的話辦的事符合對方的心意。
  • 從創作者的角度,學習《微表情心理學》,讓人物描寫栩栩如生
    金字塔原理告訴我們,文章需要解決四個問題,一是我們應該做什麼,二是我們應該如何做,三是我們是否應該這麼做,四是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情況。而《微表情心理學》這本書,就是解決「為什麼」的問題。為什麼從他人的肢體語言中能洞悉心理活動?為什麼戀愛中兩人頻繁吵架,而找不到破解之法?
  • 魏坤琳:「看不見的手」操控著生活,心理學帶你去看清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新一代年輕人對心理學如此感興趣?心理學有哪些應用和作用?日前,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教授魏坤琳在《心理學為什麼有意思》的主題下,對學習心理學的意義如是總結:「進可探究人類的終極奧秘,退可幫助你理解自我、了解他人、獲得身心健康和幸福。」
  • 微表情專家提醒:若想你的謊言不被識破,這個動作千萬不要做
    你有過這種經歷嗎?說謊的時候感覺鼻子裡痒痒的,會不由自主地用手去觸摸,以緩解這種不適感。還記得義大利經典童話故事《木偶奇遇記》中的主人公匹諾曹嗎?年輕人愣住了,但他並不明白自己是怎麼露出馬腳的,只好承認自己只讀了該書的幾頁內容,就發現「寫的東西真的很乏味」。這就怪那個年輕人不該在肢體語言交流專家面前擦揉鼻子了。摸鼻子是一種常見的肢體動作,是否所有摸鼻子的動作都表示說話者在撒謊呢?
  • 幫你一眼看穿他/她的真面目 丨 實用心理學
    如果你是這位妻子,請注意,丈夫有問題,不一定是出軌,但他在說謊。我們來用微表情心理學一一分析下:1. 腳步停住了,甚至撤回一步。這是一個典型的回撤動作,而且恰好在敏感問題時出現時。回撤動作是人在說到不自信的內容或聽到有攻擊或威脅的內容時的一種本能的防備應激反應。2. 搖頭說是,點頭說不。
  • 如何通過觀察男人的表情,就看懂他的內心?心理學家來教你
    男主人公可以根據身邊人一個不自覺託下巴的動作,就能夠判定出她有多緊張。其實這都是最為基礎的心理學知識,人會因為喜怒哀樂,而發出一些表情。同樣,我們也可以在一個人的表情裡,洞察一個人的內心。我們經常說男人是狡猾甚至虛偽的,你看出他究竟是不是再騙你,更看不出他內心究竟在想什麼。
  • 讀懂這五個微表情和四個微動作,感知女生是否喜歡你
    那麼,在日常與女生相處和接觸中,能從女生的一些細微動作和表情中,洞察女生是否喜歡我們呢?今天我們就從四個微動作和三個微表情中一起學習感知女生心理的,看看女生是否對你有意思。當然,這些方活是要在日常中經常使用,經常觀察才行,我們就先從三個微表情說起:第一:眼神有一首歌是這樣唱的,「確認過眼神,你就是對的人」,這首神曲確定唱得沒錯,因為我們從一個人的眼神就能知道,她內心對你的感覺是怎麼樣,很多朋友說會一見鍾情,其實這個很容易從眼神就能看出來,當一個女生目不轉睛的望著你,就證明,她眼裡只有你,內心也只有你了
  • 從微表情了解一個人
    當然,出於種種原因,我們會從主觀意識上故意隱藏自己的真實想法,同時在表情和動作上加以掩飾。但我們不經意間流露出來的一些小動作和表情,卻是難以掩飾的,而這些小的表情和動作,正是心理學研究的對象,其專業名稱為微表情和微動作。當我們能夠對此進行充分了解後,就能夠掌握一定程度的心理學知識,從而儘快、儘早、儘可能地了解對方內心世界的真實想法。
  • 微表情心理學:這21個微表情告訴你,對方在撒謊!
    撒謊時會不經意地流露出的21個微表情:(1) 撒謊者不像慣常理解的那樣會迴避對方的眼神,反而更需要眼神交流來判斷對方是否相信他說的話(2)「你去過她家嗎?」「不,我沒有去過她家。」對問題的生硬重複是典型的撒謊。(3) 男性摸鼻子代表想要掩飾某些內容。(4) 手放在眉骨附近表示羞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