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粒子」找到了嗎?可能需要等等再下結論

2021-01-19 我是科學家iScientist


如果這兩篇新文章的計算無誤,那麼「找到」馬約拉納費米子的喜悅確實為時尚早。也許科學家們還需要更進一步的實驗,比如電輸運和熱輸運的聯合測量,才能甑別實驗團隊發現的半量子化電導平臺的根源是馬約拉納費米子還是別的一些並不重要的因素。科學的魅力正在與此,通過不斷地相互交流和思想碰撞,最終發現事物運行的根本規律。


對於可以通過哪些補充實驗來進行甑別,文小剛在果殼科學人的採訪中也提出了一些想法:「我們現在正在做進一步研究,特別是器件中溫度分布的研究,希望能找到一種實驗,可以明確區分1/2電導平臺的兩種產生機制——一個是Law機制,一個是首晟的天使粒子機制。」

 

作者名片


參考文獻:

[1] Ji, W. and X.-G. Wen (2017). "A mechanism of e^2/2h conductance plateau without 1D chiral Majorana fermions." arXiv:1708.06214.

[2] Huang, Y., F. Setiawan and J. D. Sau (2017). "Disorder-induced half-integer quantized conductance plateau in quantum anomalous Hall insulator-superconductor structures." arXiv:1708.06752.

[3] He, Q. L., L. Pan, A. L. Stern, E. C. Burks, X. Che, G. Yin, J. Wang, B. Lian, Q. Zhou, E. S. Choi, K. Murata, X. Kou, Z. Chen, T. Nie, Q. Shao, Y. Fan, S.-C. Zhang, K. Liu, J. Xia and K. L. Wang (2017). "Chiral Majorana fermion modes in a quantum anomalous Hall insulator–superconductor structure." Science 357(6348): 294.

[4] Chen, C.-Z., J. J. He, D.-H. Xu and K. T. Law (2017). "Effects of domain walls in quantum anomalous Hall insulator/superconductor heterostructures." Physical Review B 96(4): 041118.

排版:曉嵐

題圖來源:Twitter


相關焦點

  • 物理學再迎重大突破-張守晟找到了「天使粒子」!
    它們是在不改變物質屬性前提下的最小體積物質,也是組成各種各樣物體的基礎。基本粒子又分為兩種:費米子和玻色子,分別以美國物理學家費米和印度物理學家玻色的名字命名。東方西方哲學家都認為,人類似乎生活在一個充滿正反對立的世界:有正數必有負數,有存款必有負債,有陰必有陽,有善必有惡,有天使必有惡魔。
  • 「上帝粒子」之後,物理學再迎重大突破!華人科學家找到了「天使粒子」
    它們是在不改變物質屬性前提下的最小體積物質,也是組成各種各樣物體的基礎。基本粒子又分為兩種:費米子和玻色子,分別以美國物理學家費米和印度物理學家玻色的名字命名。東方西方哲學家都認為,人類似乎生活在一個充滿正反對立的世界:有正數必有負數,有存款必有負債,有陰必有陽,有善必有惡,有天使必有惡魔。
  • 「上帝粒子」之後 華人科學家找到了「天使粒子」
    據人民網(603000)7月21日報導,物理學迎來重大突破:由4位華人科學家領銜的科研團隊終於找到了正反同體的「天使粒子」——馬約拉那費米子(Majorana fermion),從而結束了國際物理學界對這一神秘粒子長達80年的漫長追尋。  相關論文發表在今天出版的《科學》雜誌上。
  • 物理學重大突破:科學家找到「天使粒子」
    人民網北京7月21日電 (洪蔚琳、趙永新)物理學迎來重大突破:由4位華人科學家領銜的科研團隊終於找到了正反同體的「天使粒子」——馬約拉那費米子,從而結束了國際物理學界對這一神秘粒子長達80年的漫長追尋。 相關論文發表在今天出版的《科學》雜誌上。
  • 找到「天使粒子」
    本報北京7月21日電  (洪蔚琳、趙永新)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科學》雜誌21日報導了物理學領域的一項重大成果:以華人科學家為主體的科研團隊找到了正反同體的「天使粒子」——馬約拉納費米子,從而結束了國際物理學界對這一神秘粒子長達80年的漫長追尋。
  • 華人科學家領銜團隊找到「天使粒子」
    物理學迎來重大突破:由4位華人科學家領銜的科研團隊終於找到了正反同體的「天使粒子」——馬約拉那費米子,從而結束了國際物理學界對這一神秘粒子長達
  • 張首晟等科學家宣布找到「天使粒子」
    至此,在物理學界,科學家苦苦追尋了80年的「Majorana費米子」最終被發現,五大神秘粒子的表單可以再減少一個,而量子物理世界將因為此發現產生根本性的變化。不僅如此,古典哲學所建立的「正反對立的世界」:有陰必有陽,有天使必有惡魔的世界觀將不復存在。在《科學》雜誌論文發表之前,張首晟教授接受了網易科技等媒體的報導。
  • 科研團隊成員揭秘「天使粒子」發現的背後
    張首晟將手性馬約拉那費米子命名為「天使粒子」。他說,這個靈感源於小說《天使與魔鬼》。「這部作品描述了正反粒子湮滅爆炸的場景。過去我們認為有粒子必有其反粒子,正如有天使必有魔鬼。但今天,我們找到了一個沒有反粒子的粒子,一個只有天使、沒有魔鬼的完美世界。」
  • 物理學重大突破:科學家兼投資人張首晟團隊找到「天使粒子」
    在國際物理學界歷經80年探索後,他們發現了正反同體的天使粒子—馬約拉那費米子。這是繼上帝粒子、中微子、引力子後的又一裡程碑發現,意味著量子計算已成為可能。這一發現,驗證了由義大利理論物理學家Ettore Majorana在80年前提出的預測——存在一類沒有反粒子的粒子。同時也證明了存在一種比量子還小的單位,這將對現在的量子理論帶來巨大的改變。
  • 歷史性突破:華人科學家宣布找到「天使粒子」
    張首晟教授將這一新發現稱為「天使粒子」,因為對於基礎物理界來說,這或將開啟一個新的時代。1928年,英國理論物理學家保羅·狄拉克(Paul Adrie Maurice Dirac)從理念上預言了正電子的存在。1932年,美國物理學家安德森在研究宇宙射線時,無意間發現了正電子。從此以後,宇宙中有粒子必有其反粒子被認為是絕對真理。
  • 張首晟首次公開解密「天使粒子」
    4位華人科學家領銜的科研團隊終於找到了正反同體的「天使粒子」――馬約拉那費米子(Majorana fermion)。他在這本小說中,把天使與魔鬼的搏鬥看成是粒子與反粒子之間的對應,裡面描寫了一些恐怖分子,他們想造一個反粒子的炸彈,但是反粒子不容易被拿到,所以他們去歐洲的實驗室去將反粒子偷出來。然而反粒子的儲存是非常難的,因為我們的世界充滿了粒子,如果找到一個反粒子出來的話,它立刻就會被淹沒。因此需要將之裝在一個非常複雜的儀器中,使反粒子懸在真空中,不跟任何一個粒子碰撞,一旦容器被打碎,就會變成一個炸彈。
  • 爭議:「天使粒子」究竟在哪裡?
    兩年多前,王康隆、張首晟等多位華人科學家共同完成的一項工作首次報導,發現了手性馬約拉納費米子,張首晟稱其為「天使粒子」,引起了學界和社會的廣泛關注。然而,最近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常翠祖等科學家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文章,顯示在相似實驗平臺中觀測到的結果並不相同,他們只觀測到了一種類似「短路」的現象。這是為什麼?到底發生了什麼呢?」天使粒子「就此消失了嗎?
  • 「天使粒子」,是夢幻還是現實
    【文/科工力量 柳葉刀】一項新的研究顯示,2017年研究發現的「馬約拉納費米子」——手性馬約拉納費米子模,也被稱為「天使粒子」,可能僅僅是虛驚一場。凝聚態物理學研究的是大量粒子組成的凝聚態結構,一般無法直接觀測到單個粒子。不過,固體材料(比如金屬、非金屬、半導體、超導體)內部的自由電子,在合適的磁場、壓力、溫度等外部條件下,會產生特定的集體活動趨勢,可以看作是一個「準粒子」。
  • 什麼是「天使粒子」
    英國物理學家保羅·狄拉克1928年預言,每一個基本粒子都有對應的反粒子。幾年後,科學家在宇宙射線中發現了電子的反粒子正電子,驗證了這一預言。1937年,義大利物理學家埃託雷·馬約拉納預言,自然界中可能存在一類特殊的粒子,它們的反粒子就是自身,這種正反同體的粒子被稱為馬約拉納費米子。
  • 華人科學家發現「天使粒子」
    英國物理學家保羅·狄拉克1928年預言,每一個基本粒子都有對應的反粒子。幾年後,科學家在宇宙射線中發現了電子的反粒子正電子,驗證了這一預言。 1937年,義大利物理學家埃託雷·馬約拉納預言,自然界中可能存在一類特殊的粒子,它們的反粒子就是自身,這種正反同體的粒子被稱為馬約拉納費米子。
  • 華裔學者發現正反同體「天使粒子」 破解80年難題
    張首晟以「天使粒子」為團隊新發現的這種獨特費米子命名。他說,過去學界認為有粒子必有其反粒子,正如有天使必有魔鬼。「但今天,我們找到了一個沒有反粒子的粒子,一個只有天使,沒有魔鬼的完美世界」,張首晟說。  影響  具重要應用價值 使量子計算成現實  神秘「天使粒子」的發現有怎樣的價值?
  • 《科學》:其實並沒有發現「天使粒子」?
    2017年一份發表在《科學》期刊上的研究稱找到了正反同體的「天使粒子」——馬約拉納費米子(Majorana fermion)。然而今年1月3日同樣發表在《科學》期刊上一份新研究,對2017年的研究結果提出了質疑。
  • 「上帝粒子」之後,科學家又發現了「天使粒子」
    從那開始,尋找這一神奇粒子也就成了物理學中許多領域研究工作的崇高目標。粒子物理中,標準模型範疇之外的中微子可能是Majorana費米子;這一猜測有可能被無中微子的beta雙衰變實驗所驗證。可惜的是,這項實驗所要求的精度在今後的10年到20年以內都難以達到。凝聚態物理中,Majorana費米子有可能作為某些新奇量子基態上的準粒子或元激發而存在。
  • 探索神秘的「天使粒子」(科技大觀)
    1937年,義大利理論物理學家埃託雷·馬約拉納猜測,這種神奇的粒子可能存在,這也就是我們今天所稱的馬約拉納費米子。此後,諸多物理學家將尋找這種粒子奉為物理學研究的一項崇高目標。物理學中有一份表單,囊括了人類夢寐以求的神秘粒子,其中就包括馬約拉納費米子。  2010至2015年間,筆者與團隊曾預測了找到馬約拉納費米子的途徑,並指出哪些實驗信號能夠作為證據。
  • 祛魅「天使粒子」:轟動一時的物理突破竟只是平庸 「短路」
    4位華人科學家發現正反同體「天使粒子」的成果,終於迎來了階段性的判定。1月3日,以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物理系助理教授常翠祖等為通訊作者的一篇論文在線發表在頂級學術期刊《科學》上。該團隊在30多個樣品上均未能找到「天使粒子」存在的證據,相反,此前所謂的「證據」可能用一種更為平庸的「短路」機制來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