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活躍的恆星工廠,美如絢麗多姿的宇宙掛毯

2020-09-05 科學大觀園雜誌


星雲W51是銀河系中最大的「恆星工廠」之一。NASA的斯皮策太空望遠鏡捕獲了穿透塵埃雲的紅外光,讓科學家對其進行了觀測。


1958年,地球上的射電望遠鏡首次發現了星雲「W51」,它距離地球17000光年,位於天鷹座(Aquila)方向上。W51直徑達約350光年,是銀河系中最活躍的恆星形成區域之一。

據美國「物理學組織」網站8月26日消息稱,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日前公布了一張斯皮策太空望遠鏡(SST)退役前拍攝的圖像,圖中的W51猶如一張絢麗多姿的宇宙掛毯。

W51和地球之間的星際塵埃雲阻擋了可見光,因此科學家很難對其進行觀測。SST的紅外觀測結果,展示了W51的壯觀景象——它的總紅外輻射量相當於2000萬個太陽。

諸如此類的「恆星工廠」可以運轉數百萬年之久。位於W51右側的紅色洞穴區域更為古老,很明顯,它是被一代又一代的大質量恆星(質量至少是太陽的10倍)的風吹拂而成的。

當這些恆星死亡並爆炸成為超新星時,該區域內的塵埃和氣體會被更強烈的星際風掃過。而在星雲較為年輕的左側區域,許多恆星才剛剛開始清除氣體和塵埃。顯然,許多年輕的恆星都在自己周圍形成了空洞的氣泡。

大質量恆星科學家、加州州立理工大學波莫納分校物理學和天文學助理教授Breanna Binder介紹道:「SST通過『GLIMPSE』巡天計劃提供的圖像蔚為壯觀。在結合許多其他輔助望遠鏡的觀測數據之後,我們了解了銀河系中大質量恆星的形成過程,以及其強烈的星際風和輻射與剩餘環境物質的作用方式。在其他星系中,我們無法像在銀河系中這樣細緻地觀察恆星的形成區域。因此,像W51這樣的星雲,對於促進我們對銀河系恆星形成過程的理解非常重要。類似的,我們也能類推其他臨近星系中的恆星的形成過程。」

原創編譯:朱明逸 審稿:alone 責編:雷鑫宇

原文連結: https://phys.org/news/2020-08-stars-nasa-spitzer-spies-hot.html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編譯,中文內容僅供參考,一切內容以英文原版為準。轉載請註明來源。

相關焦點

  • NASA斯皮策太空望遠鏡探察最活躍的恆星工廠
    星雲W51是銀河系中最大的「恆星工廠」之一。W51直徑達約350光年,是銀河系中最活躍的恆星形成區域之一。據美國「物理學組織」網站8月26日消息稱,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日前公布了一張斯皮策太空望遠鏡(SST)退役前拍攝的圖像,圖中的W51猶如一張絢麗多姿的宇宙掛毯。W51和地球之間的星際塵埃雲阻擋了可見光,因此科學家很難對其進行觀測。
  • 哈勃望遠鏡最牛的光學太空望遠鏡,讓絢麗的宇宙星雲離盡收眼底
    哈勃望遠鏡是太空史上最重要的望遠鏡之一。它位於地球大氣層之上,觀測不會受到大氣層的影響,因而給我們展現了宇宙無比絢麗的一面。星雲的主要成分是氫,其次是氦,這和恆星的主要物質組成相同。因此,星雲被稱為恆星工廠,恆星都誕生於星雲。自從1990年哈勃望遠鏡升空以來,哈勃拍攝了大量的絢麗多彩的星雲照片。科學家研究發現星雲種發現了有機分子等物質。
  • 揭宇宙「恆星工廠」:形成於大爆炸後10億年
    國外媒體報導,科學家發現宇宙中恆星形成的起始階段比理論上的要更早一些,大質量星系中開始集中啟動「造星運動」大約在宇宙大爆炸後的10億年左右,這項研究也改變了我們對宇宙以及恆星演化史的認識。科學家對26個星系進行觀測後發現,其中存在較多的年齡偏大的恆星,星系的平均年齡在120億年左右。
  • 1萬光年外,銀河系最忙碌的「恆星工廠」,看它是怎麼生產恆星的
    銀河系中最忙碌的「恆星製造工廠」在銀河系英仙臂那裡,存在著一個銀河系中最忙碌的「恆星製造工廠」,它位於北天仙后座中,由一個亮發射星雲和電離氫區組成。根據資料顯示,最早在19世紀的時候,天文學家就發現了這個「恆星製造工廠」的身影,當時研究者巴納德,形容它「非常巨大,瀰漫在宇宙之中」,此後,通過不斷研究,巴納德還在這片區域中發現了很多恆星,這也是人類對於它了解的開始。研究者表示,在過去的數百萬年時間裡,這個「恆星製造工廠」都在不斷去生產新的恆星,這次發現的新生恆星,就是其中之一。
  • 天文學家在附近的「恆星夢工廠」星系中鑑定出近3,000個候選恆星
    天文學家使用英國紅外望遠鏡(UKIRT)和NASA的Spitzer太空望遠鏡對附近的「恆星夢工廠」NGC 6822星系進行了光度觀測。他們在該星系發現了近3,000個的候選恆星。考慮到星系的鄰近性,孤立性和低金屬性,它似乎是研究已分解恆星種群的理想目標。NGC 6822的金屬貧乏性質和活躍的恆星形成特性,使其在恆星形成時期成為宇宙中活躍星系的重要類似物。星系被認為是一個有用的大型實驗室,可以提高人們對早期宇宙中塵埃生命周期的了解。
  • NASA圖片絢麗的著色:為了美,更為了科學
    我們這樣形容美國宇航局(NASA)和其他空間機構發布的絢麗的圖片:幽靈般的星雲的內部結構引人入勝,早已消亡的恆星系統餘留著廢墟,超新星爆發時輻射激波的壯麗以及新生的恆星從「塵土飛揚的子宮」中誕生時的奇幻。而有些人沒有放鬆下來去欣賞這些宇宙中正在上演的美景,他們覺得有必要提出反對意見。或許你沒這樣說過,但我經常聽到人們類似的評論:因為那些照片裡的顏色是假的!
  • 恆星誕生最為活躍時期的幕後工作者——分子雲
    也就是說,分子雲是恆星誕生所需要的原材料,所以通過對它們的研究,我們便能夠逐步解答「星系中的恆星是如何誕生的?」,「 現在的宇宙是如何形成的?」這類問題。由於分子雲會放射出無線電波,所以我們使用射電望遠鏡對它們進行觀測。從望遠鏡靈敏度方面來考慮,一次性觀測大量星系難以保證精度,所以一般會通過可見光觀測等事先篩選作為觀測對象的星系,然後一個一個地對它們進行研究。
  • 伽瑪射線暴:宇宙中最絢麗的煙火和文明終結者
    伽馬射線暴是宇宙中發生的最劇烈的爆炸,理論上是巨大恆星在燃料耗盡時塌縮爆炸或者兩顆鄰近的緻密星體(黑洞或中子星)合併而產生的。伽馬射線暴短至千分之一秒,長則數小時,會在短時間內釋放出巨大能量。伽瑪射線暴來自恆星進入生命末年時的爆發,強大的輻射可破壞DNA,並導致行星失去大氣層。伽瑪射線暴在過去5億年左右襲擊過地球,導致大量的生命滅絕,這個解釋或許能夠說明為什麼我們至今仍然沒有找到其他宇宙生命。
  • 哈勃望遠鏡拍攝的宇宙美景,最後一張是哈勃望遠鏡的30歲生日禮物
    一起來看看哈勃望遠鏡帶給我們那些美麗的宇宙美景呢?這是蟹狀星雲。它位於銀河系,距離地區6500光年。它是一顆恆星在超新星爆發後留下的殘骸,直徑12光年。蟹狀星雲中心的恆星爆發於1054年,被我國的宋代天文學家記錄了下來。這是著名的獵戶座大星雲。我們在晚上可以直接用肉眼看到它。獵戶座大星雲就像一隻展翅飛翔的紅色大鳥。在中國古代叫它朱雀。獵戶座星雲距離地球1500光年。
  • 恆星誕生最為活躍時期的幕後工作者——分子雲
    此前的研究表明,大型星系中恆星的質量增加的話,分子雲與恆星的質量比會大幅度的減小。本次研究發現,在恆星總質量只有銀河系的1/10的小星系中分子雲和恆星的質量比減小的幅度較小。換句話來說就是在大型星系中恆星越多作為原材料的分子雲就會急劇減少,然而在小型星系中即使恆星變得越來越多氣體的量也沒有減少太多。
  • 新發現最多產恆星工廠:每年誕生3000顆恆星
    距地球128億光年的HFLS3星系:背景是該星系的天空,左上為該星系的一張混合圖;右上圖為VLA望遠鏡對一氧化碳分子釋放的無線電波檢測圖譜  【搜狐科學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天文學家在距地球128億光年處發現宇宙最為多產的恆星工廠
  • 天象變幻多姿 6月6日晚小行星「乾神」掩星
    東方網6月6日消息:記者昨日從江蘇省天文學會獲悉,6月,當我們踏入繽紛夏季之時,天象也將迎來變幻多姿的季節。據了解,本月天上的星星變得異常活躍,首場演出將是一場奇特的「掩星」現象。     6月6日晚,一顆直徑為165公裡的59號小行星———「乾神星」,在運行過程中將遮掩一顆巨蟹座的較亮恆星。
  • 科學家發現宇宙最古老的恆星
    一顆編號為HD140283的恆星,它的年齡達到了驚人的144.6億年,是已知最古老的恆星,因此它也獲得了一個名字「瑪土撒拉星」瑪土撒拉星是聖經中最長壽的人,而在目前主流的宇宙模型中,國外科學家推測,宇宙的年齡大約為138億年,那這顆瑪土撒拉星怎麼可能比宇宙還要古老呢?
  • 宇宙中最極端的恆星
    這就是大多數恆星瑰麗的一生。但是就像人一樣,有些恆星也有著截然不同的經歷。所以,接下來我們不妨快速了解一下宇宙中一些最極端的恆星。儘管確定任何一顆恆星的確切特徵不容易,但據我們了解,宇宙中最大的恆星是盾牌座UY——直徑是太陽的1700倍  和DC宇宙一樣,有時候天文學家在描述某些真正非凡的東西時,採用的最簡單粗暴的方式就是在名字前面加上
  • 宇宙中最奇異的七大恆星!最亮的恆星是太陽的870萬倍!
    浩瀚宇宙中,存在著無數的恆星,太陽便是為我們所熟知的恆星之一。今天小編要為大家介紹的是存在於宇宙中的十大奇異恆星,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恆星都各有哪些稀奇古怪的特點吧。1、最快速度的恆星宇宙中也存在著流浪漢這件事,你知道嗎?一顆被命名為SDSS J090745.0 024507的恆星,就被哈佛科學家沃倫*布朗賦予了一個外號叫「流浪恆星」。在2005年的時候,這顆「流浪恆星」被布朗先生發現它正在以超快的速度運行並逐漸遠離銀河系且不再返回,也因此成了宇宙中的「流浪漢」。
  • 宇宙大爆炸後,最初期形成的黑洞還是恆星?
    宇宙大爆炸後的初期,宇宙正處於超高溫、超高密度狀態,因此那裡也是通過原子核融合形成新元素的最理想的場所。但是,在元素合成發生的初期(宇宙大爆炸後大約100秒左右),物質密度非常低,無法形成比氦更重的元素。在那100秒之前的更早時期,元素合成尚未發生,原因是宇宙中充滿了光子。從光子的整體分布來看,高能量光子(γ射線)雖然只佔光子的很小份額,但在數量上依然比原子核多得多。
  • 最新研究:太陽不如類似的恆星活躍,9000年來更是非常平靜!
    按照宇宙普遍恆星的標準,我們的太陽是異常單調不活躍的,當然也多虧了太陽這樣不怎麼活躍,才能讓地球生命能夠相對很安全的生生不息,這也是馬克斯·普朗克太陽系研究所研科學家發表在《科學》期刊上的一項新研究結果
  • 最新研究:太陽不如類似的恆星活躍,9000年來更是非常平靜!
    按照宇宙普遍恆星的標準,我們的太陽是異常單調不活躍的,當然也多虧了太陽這樣不怎麼活躍,才能讓地球生命能夠相對很安全的生生不息,這也是馬克斯·普朗克太陽系研究所研科學家發表在《科學》期刊上的一項新研究結果。科學家們第一次將太陽與數百顆具有相似自轉周期的其他恆星進行了比較。大多數都表現出更強的太陽活動。
  • 這是宇宙中最大的恆星嗎?
    活躍的恆星形成區域NGC 2363位於距離我們僅1000萬光年遠的附近的星系中。這裡可見的最亮的恆星是NGC 2363-V1,在左側的黑暗空隙中可見孤立的明亮恆星。儘管它的亮度是太陽的6,300,000倍,但它的質量只是太陽的20倍。
  • 初冬醉美的風景,十堰竟藏著這麼多絕美的紅衫林,色彩斑斕美如油畫
    初冬醉美的風景,十堰竟藏著這麼多絕美的紅衫林,色彩斑斕美如油畫 2020-11-27 20: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