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PD)是常見的神經退行性疾病之一。臨床主要特徵為運動遲緩、靜止性震顫及肌強直。糖尿病是一組以高血糖為主要特徵的臨床症候群。PD與糖尿病都是與年齡相關的慢性疾病,兩者發病均與遺傳和環境相關,目前較多研究表明PD與糖尿病存在一定的相關性。
糖尿病伴發PD的風險
早有證據表明糖尿病患者中,PD的風險也在增加[1]。有趣的是,流行病學研究表明糖尿病與PD發病具有相關性,但結果不完全一致。2018年英國包括200多萬例糖尿病患者和600多萬名對照者的回顧性研究中發現,不僅糖尿病會增加PD的發病風險,存在糖尿病併發症的人群罹患PD的風險還會更高[1]。然而也有一些研究提示,糖尿病與PD的發病無關,甚至發現糖尿病會降低PD的發病風險。一項納入了249例在6年內被診斷為PD的患者和368名對照者的日本研究發現,糖尿病人群PD發病的風險降低[2]。糖尿病與PD風險之間存在顯著的負相關關係,糖尿病人群的PD發病風險明顯降低【校正後的OR為0.38(95%CI: 0.17-0.79)】。
然而,研究人員進一步研究發現,在PD患者中糖代謝紊亂的比例較高。一項探討PD患者糖代謝異常的病例對照研究,共納入了53例PD合併痴呆患者和57例無痴呆的PD患者,發現超過60%的PD合併痴呆患者存在胰島素抵抗,其中30%存在糖耐量異常,提示其更有可能發生胰島素抵抗[3]。2014年一項病例對照研究也發現,與對照組相比,PD患者胰島素抵抗發生率更高和隨機血糖更高[4]。
因此,人們越來越關注葡萄糖控制與神經退行性變之間的潛在關係,以及這與開發帕金森新型治療方式的可能性。
圖1:帕金森與糖尿病的相關性
血糖控制藥物「艾塞那肽」可延緩PD進展
2017年,發表於Lancet上的一項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試驗表明,2型糖尿病治療藥物胰高血糖素樣肽-1(GLP-1)受體激動劑艾塞那肽對於PD有潛在的疾病改善作用[5]。
圖2: Exenatide once weekly versus placebo in Parkinson『s disease: a randomis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該研究共納入了62例多巴胺治療症狀波動的原發性PD患者,受試者接受治療時PDHoehn-Yahr分級評分≤2.5。受試者被隨機分配至每周一次2mg艾塞那肽皮下注射治療組(n=32)或安慰劑組(n=30),此外受試者還接受常規藥物治療,治療48周。隨後為12周的洗脫期。
主要研究結果為研究藥物停用12周後受試者世界運動障礙學會帕金森綜合評量表(MDS-UPDRS)運動功能檢查(第三部分)情況(如第60周)。
研究人員表示,48周後,當評估停藥後受試者運動功能時,安慰劑組評分逐漸下降,而艾塞那肽治療組運動功能評分輕度改善。艾塞那肽治療組在停藥12周後仍然顯示這一優勢。
圖3: 比較安慰劑和艾塞那肽組之間DaTscan結合的下降
第60周結果分析顯示,艾塞那肽治療組受試者MDS-UPDRS運動功評分改善1分(95% CI,–2.6至0.7分),而安慰劑組評分增加2.1(95% CI,–0.6至4.8點),校正後兩組平均相差3.5分(95% CI,–6.7至–0.3分;P=0.0318)。
該研究結果表明,胰高血糖素樣肽-1(GLP-1)受體激動劑艾塞那肽改善PD患者停藥運動評分並且獲益可在停藥後持續數周。但作者表示,上述研究結果仍需要進一步的證實。
Brain揭示「艾塞那肽」新用途,可以用於預防PD
PD是僅次於阿茲海默病的一種最常見的神經退行性疾病,在全球60歲以上的人群中發病率約為1%。儘管PD有許多療法,目前尚無藥物對疾病的進展有顯著療效。PD主要由多巴胺能(產生多巴胺)神經元死亡引起的,而大多數被批准的PD藥物,其主要機制是增強多巴胺類信號的傳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