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篇刊登在國際雜誌eneuro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英國華威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表示,一種治療糖尿病的藥物或能幫助減緩帕金森疾病的進展。帕金森疾病的標誌是大腦中多巴胺能神經元(dopaminergic neurons)細胞的退化,該細胞在機體運動和協調性方面扮演著關鍵角色,當這些多巴胺能神經元退化時就會誘發運動不能症、運動遲緩、機體僵硬和麻木等症狀。
圖片來源:University of Warwick
受影響的多巴胺能神經元細胞會積累一種名為α突觸核蛋白的特殊蛋白,而這種蛋白質會形成路易小體結構,路易小體的水平與疾病的嚴重性直接相關,α突觸核蛋白聚集的早期階段會產生一系列的毒性效應,其中很多事件研究人員並不清楚。在這篇題為「Alpha-synuclein aggregates increase the conductance of substantia nigra dopamine neurons, an effect partly reversed by the KATP channel inhibitor glibenclamide」的研究報告中,研究人員發現,通過將低濃度結構確定的α突觸核蛋白聚集物引入到單一的多巴胺能神經元中,其細胞膜的通道就會被開啟,從而就能大大降低神經元的興奮性。
研究者Emily Hill說道,僅通過將低濃度的結構確定的α突觸核蛋白聚集物注射到單一多巴胺能神經元中,我們就能分析神經元功能早期改變的特性,這種改變通常是在疾病臨床早期階段之前就已經發生了。我們觀察到,通過打開細胞的膜通道,神經元的興奮性就會明顯降低,如果能夠阻斷該通道,我們或許就能阻斷早期毒性效應的產生了。
有研究證據表明,所開啟的膜通道是一種名為KATP通道的通道類型,其能被目前所使用的某些抗糖尿病藥物所阻斷,研究者指出,我們非常意外地發現,抗糖尿病藥物格列本脲(glibenclamide)能夠大大減少α突觸核蛋白聚集物所產生的影響效應。最後研究者Emily補充道,當前所使用的藥物能被重新定向用來治療多種不同的人類疾病,我們知道,接受治療的2型糖尿病患者往往帕金森疾病的發生率較低,而理解單一大腦神經元細胞中α突觸核蛋白病理學發生背後的分子機制或有望幫助開發出治療帕金森疾病的新型靶向性療法。(生物谷Bioon.com)
原始出處:
E. Hill, R. Gowers, M. J. E. Richardson,M. J. Wall. Alpha-synuclein aggregates increase the conductance of substantia nigra dopamine neurons, an effect partly reversed by the KATP channel inhibitor glibenclamide,eneuro (2020). DOI:10.1523/ENEURO.0330-20.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