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資料來源於臺灣中興大學獸醫系野動研究室
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做公眾號一年以來,有幸認識非常多全國各地的獸醫師,很多對爬蟲類的診療非常感興趣,但礙於臨床經驗不足,往往在診斷過程中忽略一些細節。所以來幫大家梳理一下爬蟲類的問診和基本理學檢查,希望能在診療過程中有所幫助。各位爬寵的主人們,也可以藉機來給自家寶貝做檢查哦!習慣接診貓狗的獸醫師可能比較沒有詢問物種的習慣,但對於品種如此豐富的爬蟲類,你不見得每種都認識(物種盲的我也只能猜個大概)。可是又不太好意思直接問什麼品種的話,怎麼辦呢?
最簡單的方法,請主人先填寫初診表格,把基本資料寫上去。初診表格見文末。
但是如果沒有準備好初診表格,可以從以下的對話開始:
——這是什麼龜/蜥蜴/蛇?×(主人會覺得你連品種都不認識,會看它的病麼)
——您家龜龜/蜥蜴/變色龍/蟒蛇好漂亮,我之前遇到的都沒這麼好看呢!聽到這話,主人都會很得意,然後開始巴拉巴拉,我這條球蟒是XXX變異,我這隻七彩變色龍生病之前顏色還鮮豔一些,我這隻阿根廷陸龜從小養大的……然後你就順利抓住了重點「變異球蟒」「七彩變色龍」「阿根廷陸龜」。
——它幾歲了?×(爬蟲類尤其龜類除非從小養大,很難從體型判斷年齡,主人自己也未必知道)
如果主人知道年齡的,此時會告訴你,它三歲了,不知道的也會回答,我養了一年半或者兩星期。飼養時間很重要,尤其對於判斷緊迫症候群。
——你怎麼養的?×
對於誇自己用心的話很少主人會笑一笑然後沉默,大部分都會開始描述自己的飼養過程,比如養在什麼樣的地方、每天花多少時間去照顧等,這時候可以適時補問一些細節,比如爬箱尺寸、是否用燈或曬太陽、是否補鈣、是否和其他動物混養,聊得開心的主人還會翻照片給你看,就可以充分了解飼養細節及環境設置是否正確。這對於爬蟲而言很重要,很多疾病都是飼養方法不對造成的。
——你給它餵什麼?×
主人不會只回答你好或者不好,而會告訴你,它不太愛吃飼料,都吃菜,或者喜歡這種蟲,不喜歡那種,或者最近兩周給小白鼠都不太想吃等等。然後再補充一些細節,比如食物的比例、餵食頻率等。除此之外還有個非常重要的信息就是,它現在是否還有食慾。
——性別?×
爬蟲類和其他動物不一樣,大部分品種的性別要到亞成體甚至成體才能準確判斷。所以往往主人也不太清楚,或者會直接問「醫生你幫忙看看它是男的女的」。所以對於明顯是幼體的,這個問題可以忽略不問,以免不會判斷性別的時候尷尬。
不管是什麼動物,問完以上問題之前,請先不要伸手。一方面動物到陌生環境容易緊張,應該給予一點時間使其冷靜;另一方面在你沒有跟主人確認它性格是否具有攻擊性之前,被咬傷抓傷的風險還是很高。哪怕它對主人很溫順,對陌生人也未必。所以除非是確定溫順的動物(如陸龜),在詢問主人前都不要動手觸摸。
品種、飼養時間、飼養方法(環境、墊材、溫溼度、UVB、水質……)、食物(食物比例、補鈣)、性別
對病史的詢問非常重要,千萬不要「拉肚子」「嗜睡」「不吃」這樣就完了,儘量從主人那裡挖掘有用信息。拉肚子幾天了,一天拉幾次;不吃是突然不吃還是食慾慢慢減少最後完全不吃;外傷的話是打架還是環境中有粗糙表面;發病動物數量;發病過程;是否自行治療過;近期是否更換食物/墊材/同伴……根據不同的物種不同的疾病類型,儘量地詢問清楚。因為那些細節,很可能就是生病的原因。
從主人的描述中你也可以知道他是什麼類型的人,對動物非常用心的/對動物敷衍了事的;對動物非常了解的/不太了解動物的,諸如此類。這會影響到是否需要教導飼養方法、是否會配合回診、是否能配合處方用藥等。
當然,如果是一隻「昨天剛從花鳥市場買回來的一塊錢大的巴西龜」,那請忽視以上文字,直接跳到下一步。
○外觀印象
○觀察動物意識層級、行為模式、姿勢及運動情形
○視診
○保定檢查
先從外觀判斷動物強壯/消瘦、體表健康/皮膚受損、反應警覺/遲鈍、四肢有力/軟弱無力、活潑好動/畏縮不動、眼睛有神/閉眼凹陷、體色鮮豔/暗沉、頭部四肢健康完整/明顯受傷……得出健康狀況尚好/一般/不良的判斷。當然,野生動物往往很能裝,半小時後死了,半小時前還在大吃大喝爬來爬去的也不少。
陸龜:Jackson ratio(詳見本公眾號文章《如何給我家陸龜做健檢》)
蜥蜴/蛇:體重、體長/肛吻長
從頭部開始,檢查眼睛、鼻孔、喙、外耳(如果存在)及皮膚。
• 澤龜有維他命A缺乏症時可能會造成眼瞼腫脹。
• 鼓膜(龜的中耳炎)
• 眼睛是否有感染、內凹(脫水)、對光反應、眼淚或分泌物
• 一般正常鼻腔開口(鼻孔)應保持乾燥及乾淨的狀態,在慢性感染時可能變大。
• 鹽腺(能在血漿滲透壓上升時將鹽分泌出體外;這些動物有時會打噴嚏、鼻部流出清澈液體,或是鼻孔周圍乾燥後留下鹽結晶的白色粉末,這些現象應注意勿誤診為呼吸道感染。)
• 有些鼻塞的動物因為鼻孔已經堵住,沒有分泌物流出,可先用生理鹽水衝洗鼻腔。
• 很多動物具有威嚇行為,無法操作時不要勉強
• 沒有專門開口器時可用口腔鏡、壓舌板、止血鉗、針筒、長尾夾等輔助• 拇指及食指抓住下顎關節
• 爬蟲類的喙通常是緊密閉合的。
• 有營養性繼發性高副甲狀腺素症(NSHP)
• 新的表皮生成需要5到7天,皮膚的顏色會變為暗沉的藍色。
• 骨科問題需配合其他檢查手段(X光)。
• 缺鈣或長期消耗的龜類可能出現腹甲軟。
• 腰窩及肩窩檢查,拉出四肢時感受其力量大小
• 洩殖腔灌洗及檢查
• 糞便檢查(有大便的都做鏡檢)
問診和理學檢查只是第一步,之後還應根據症狀做相應的影像學檢查(X光、B超、CT、MRI)及實驗室檢查(血常規、生化、血液抹片、分泌物檢查、細菌培養等),檢查思路和犬貓一致。
它是什麼類型的動物?(龜/蜥蜴/蛇)
這種動物的具體品種?
它的原生地是哪裡?
它來你家多久了?
它正常的體色有哪些顏色?
它喜歡的食物有哪些?
它如何尋找食物以及進食?
它喜歡待在什麼樣的地方?
它每天睡覺的時間是幾點到幾點?
它喜歡被觸摸的身體部位?
你把它養在什麼樣的地方以及尺寸多大?
你有為它提供加溫和UVB嗎?如何提供的?
它有同伴住在一起嗎?是什麼動物以及多大?
它會和同伴互動嗎,還是看到同伴就躲起來?
它大便的頻率是幾天一次,有排尿酸鹽嗎?
它最近胃口好嗎?吃東西的量和以前一樣還是有減少?
它平時喝水的方式是什麼?多久提供一次?
你覺得它是一種適合當成寵物的動物嗎?
國家執業獸醫師
臺灣國立中興大學獸醫碩士
師從臺灣野生動物權威董光中教授
專長為野生動物和爬蟲類診療
杭州張旭動物醫院獸醫師
養爬十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