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員打造鑭系-金屬有機框架檢測次氯酸鹽新策略—新聞—科學網

2021-01-07 科學網

 

日前,洛陽師範學院化學化工學院周戰與合作者一起,開發了一種新型鑭系-有機框架基於氧化脫氧反應誘導次氯酸鹽識別體系,在次氯酸根檢測方面取得突破。相關成果在線發表於《化學工程雜誌》。

次氯酸鹽作為一種不穩定的弱酸,它廣泛用於生活和工業中的廢水處理,醫院洗衣和消毒,以及紙張和紡織工業的漂白。此外,它在細胞內氧化還原平衡中起重要作用。過量的次氯酸鹽會導致組織損傷和一些各種疾病,如阿爾茨海默病,心血管疾病等。因此,非常有必要開發一些有效的技術,用於高靈敏度和選擇性檢測次氯酸鹽。在許多檢測次氯酸鹽的方法中,螢光探針技術因其設備簡單,操作簡便,實時監測,靈敏度高,選擇性好等優點而備受關注。

該研究團隊構築基於MOFs的「關-開」型螢光探針,首先以氯化鋯為中心金屬離子和2,2-聯吡啶-5,5-二羧酸為配體合成UiO-67,然後通過逐步後修飾的策略將稀土銪離子和功能識別有機配體(二甲基4-(甲醛肟)吡啶-2,6-二羧酸)依次組裝到Uio-67的孔道中,得到螢光被抑制型的複合材料UiO-Eu-L,並利用其實現對次氯酸鹽的高靈敏度和高選擇性螢光增強檢測(從無光到紅光)。此外,作者還嘗試了用時間分辨發射光譜來檢測次氯酸鹽,發現該探針可以在多種有機染料分子存在的情況下,其檢測次氯酸鹽的性能幾乎不受影響。

該研究為設計次氯酸鹽及其相似物的有效螢光探針提供了一種新策略。(史俊庭)

文章全文連結: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385894718311616

相關焦點

  • 基於MOFs的「關-開」型螢光探針實現高靈敏度檢測次氯酸鹽
    日前,洛陽師範學院化學化工學院周戰與合作者一起,開發了一種新型鑭系-有機框架基於氧化脫氧反應誘導次氯酸鹽識別體系,在次氯酸根檢測方面取得突破。相關成果在線發表於《化學工程雜誌》。次氯酸鹽作為一種不穩定的弱酸,它廣泛用於生活和工業中的廢水處理,醫院洗衣和消毒,以及紙張和紡織工業的漂白。此外,它在細胞內氧化還原平衡中起重要作用。
  • 金屬有機框架電催化劑的結構改造策略
    作為可能的OER電催化劑被廣泛研究的一類材料是金屬-有機框架(MOFs),即由有機分子包圍的帶正電荷的金屬離子的規則陣列組成的混合和結晶化合物。雖然這些材料具有很好的催化性能,但科學家們還沒有確定提高其性能的最佳策略。
  • 金屬-有機環狀超分子配合物激發態研究獲進展 —新聞—科學網
    Stang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合作,在金屬-有機環狀超分子配合物的激發態動力學過程研究中取得新進展,研究成果以全文發表在《美國化學會志》上。(J. Am. Chem.., 2013, 135 (17), pp 6694–6702, DOI: 10.1021/ja402421w 金屬有機超分子配合物可以形成一系列特殊的框架結構,空腔大小達到納米量級,表現出很好的主客體性能,可以與其他物質發生多種非鍵相互作用,金屬有機配體作用使得這一類物質具有特殊的電子結構。
  • 新研究:讓金屬有機框架變得具有柔性!
    導讀  據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官網近日報導,來自該校與德國波鴻魯爾大學的一支科研團隊使用實驗與模擬找到了使金屬有機框架變得具有柔性的方法和原因。  背景  金屬有機框架(MOFs)是由有機配體和金屬離子或團簇,通過配位鍵自組裝而成的具有分子內孔隙的有機-無機雜化材料。
  • 科研人員研發出汙水處理新材料—新聞—科學網
    在該研究中,陳亮團隊通過理論計算分析,發現利用氫自由基和環氧基團反應,能產生新的羥基基團,這使得去除環氧、保留羥基成為可能。 研究團隊進一步通過改進電子束輻照的實驗方法,形成以氫自由基為主的輻照環境,成功實現了環氧基團的選擇性還原。製備得到的還原氧化石墨烯,在含氧量顯著下降的同時具有極好的親水性。
  • 熱點應用丨MOF作為次氯酸鹽和抗壞血酸的比例螢光傳感器
    Cao等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用於檢測ClO-的新方法:利用新穎的金屬有機骨架通過螢光光譜法進行監測。作者使用的愛丁堡儀器FS5螢光光譜儀表徵和優化ClO-傳感器的響應,然後,他們也使用該傳感器檢測抗壞血酸。金屬有機骨架(MOF)是包含金屬離子和有機配體的化合物,它們以規則的配位網絡排列,其多孔結構可以吸收特定尺寸的分析物。
  • 福建物構所金屬-有機框架薄膜的組裝及性能研究獲進展
    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結構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曹榮研究團隊在科技部「97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科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和教育部能源材料化學協同創新中心(2011•iChEM)的資助下,設計合成特定的金屬-有機框架化合物(MOF),隨後組裝構築形成金屬-有機框架膜。
  • 科研人員提出無機配體配位/支撐催化劑新概念—新聞—科學網
    全新催化劑理念開啟工業應用「綠色時代」科研人員提出無機配體配位/支撐催化劑新概念   科學網1月30日上海訊(記者黃辛)上海應用技術大學韓生教授、清華大學魏永革教授以及兩校聯合課題組餘焓博士共同提出了「無機配體配位/支撐金屬催化劑」這一全新的概念,獨闢蹊徑的催化劑製備理念避免了傳統催化劑的缺陷,或有望開啟催化劑工業製備和應用的「綠色時代」。
  • 過渡金屬(Fe,Co,Ni)基金屬有機框架材料在能量存儲中的應用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不可再生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氣)日益枯竭,迫切需要高效、清潔、可持續的能源,以及與能源轉換和存儲有關的新技術。
  • 福建物構所等在水溶性鑭系分子籠的設計合成及其雙模態成像應用...
    配位導向自組裝是製備新型金屬有機多面體型超分子納米容器的途徑之一。與過渡金屬不同,鑭系離子配位數和構型複雜多變且難以控制,為具有特定分子組成和幾何構型的鑭系功能配合物的溶液可控自組裝帶來挑戰。目前報導的大部分鑭系金屬有機分子籠均由中性基團與鑭系離子鰲合,在極性溶劑(DMSO和水溶液)中較不穩定,限制其在生物領域的應用。
  • 廣東工業:金屬有機框架衍生C/TiO2光催化降解有機汙染物
    近日,廣東工業大學環境健康與汙染控制研究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碩士生何鑫和敖志敏教授和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王少彬教授合作下在金屬有機框架衍生的C/TiO2光催化降解有機汙染物方面取得新的研究進展,研究成果以「
  • 導電金屬-有機框架材料
    金屬-有機框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 MOF)/多孔配位聚合物(Porous coordination polymer, PCP)作為新的導電固體材料家族展現了廣泛的應用潛力,並已經在燃料電池、電池、超級電容器、催化、傳感、電學器件、熱電器件和自旋閥等應用領域展現了誘人的潛力。
  • 研究人員成功破譯金屬有機框架材料的內部結構
    金屬有機框架(MOFs)材料,在過去幾年中因各種潛在的應用而引起了相當大的關注度,特別是自從研究人員發現這些典型的絕緣材料也可以被製成導電材料以來。由於MOFs的多孔性和導電性的非凡組合,這一發現為電池、燃料電池、超級電容器、電催化劑和專用化學傳感器的新應用提供了可能。
  • 新一代半導體:雙螺旋有機金屬框架材料
    (Sourav Saha,Clemson College of Science)研究人員利用近年來熱門的金屬有機框架(MOF)結構造出一種雙螺旋結構材料,是下一代半導體可用的新材料,其導電性能更好,而且生產過程無需現代半導體所需的高溫技術,室溫下可以生產。
  • 科學家提出電催化一氧化氮還原合成氨新策略—新聞—科學網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肖建平研究員團隊和鄧德會研究員團隊合作,提出將工業廢氣和汽車尾氣中排放的一氧化氮電催化還原合成氨氣的新策略,為脫硝和電催化合成氨提供了新的思路,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德國《應用化學》上。
  • 為配位超分子化學奉獻青春—新聞—科學網
    近日,中科院福建物構所結構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孫慶福課題組及其合作者基於超分子協同作用,提出了稀土—稀土、稀土—過渡金屬、稀土—鹼土金屬的單步高效分離的新策略。 深耕配位超分子化學 中科院福建物構所研究員孫慶福的課題組成立於2013年9月,是一個「年輕、能戰鬥」的團隊。
  • 金屬有機框架材料——一個新型非線性光學的材料寶庫
    受到石墨烯巨大成功的啟發,科研人員遂逐漸將目光拓展到了其他二維材料,如黑磷、過渡族金屬二硫化物(TMDCs)、拓撲絕緣體等新型二維材料,並且獲得許多令人興奮的成果。人們仍然在根據不同的需求尋找與之匹配的新的高性能二維非線性光學材料。金屬有機框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是由金屬節點和有機配位體支撐構成的規則晶體結構。人們可根據需求,對材料的結構、成分和性能進行一定範圍的任意設計和組裝,這個科研人員提供了一個類似於搭建樂高(Lego)玩具的納米光電材料庫。
  • 新的科研成果為製造超強金屬提供可行策略;家用燃料電池即將發售
    動態導航1.多校研究人員的科研成果為製造超強金屬提供了可行策略2.日本積水化學和住友化學將共同開發用垃圾製造聚烯烴的技術3.山口潤一郎教授團隊開發出世界上首個脫一氧化碳金屬催化劑4.美國科學家開發出基於機器學習的新方法
  • 全國有機化學學術會議聚焦「化學合成」—新聞—科學網
    據了解,有機合成化學所創製的化合物已廣泛應用於製藥、材料和生物醫療等領域。該方法大大改進了製造工藝,降低了製造成本,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這次會議內容不僅涵蓋了傳統的合成化學,還包括催化、有機功能材料化學、化學生物學和藥物化學等,並就有機化學與其他學科交叉與融合的前沿方向展開了討論。
  • 福建物構所水溶性鑭系分子籠的設計合成及雙模態成像研究取得進展
    配位導向自組裝是製備新型金屬有機多面體型超分子納米容器的重要途徑之一。與過渡金屬不同,鑭系離子由於配位數和構型複雜多變且難以控制,為具有特定分子組成和幾何構型的鑭系功能配合物的溶液可控自組裝帶來極大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