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體危險廢物填埋場地下水環境影響數值模擬與評價

2020-12-07 北極星環保網

固體危險廢物填埋場地下水環境影響數值模擬與評價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摘要:本文以東營某固體危險廢物處置中心項目為例,分析了非正常工況持續洩露條件下固體危險廢物填埋場滲濾液中Cd在地下水中的遷移規律。一旦發生事故,滲濾液將會通過第包氣帶滲入至地下水中,從而造成地下水汙染,使地下水水質惡化。經預測事故狀態下,對孔隙水影響有一定影響,影響範圍較小。從水平方向看對於第一及第二模擬層,持續洩漏發生後,地下水汙染中心濃度均逐步升高,汙染面積逐步擴大。從垂直方向看第一及第二模擬層受汙染物影響較大,第三模擬層未受到汙染物影響,可見隨著深度的增加,受汙染物影響逐漸減小。

關鍵詞:危險廢物;地下水;數值模擬

近年來隨著國家環渤海經濟區構架的建立與發展,渤海沿岸各城市大力發展新材化工、醫藥、電子等行業。這些行業在帶動當地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在生產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產生大量的危險廢物。目前填埋是處理這些廢物主要方式之一。但填埋階段會產生滲濾液,而一旦發生滲漏,會對當地地下水產生汙染風險。本文以東營某固體危險廢物處置中心項目為例,分析項目建設對當地地下水環境的影響。

1 研究區概況

1.1 項目概況

本次論文的研究依託於東營市固體危險廢物處置中心項目,該項位於東營市東南部。本項目整個工藝流程包括了本項目包括廢物收集、運輸、計量、貯存;物化處置系統;安全填埋處置系統。通過對項目工藝流程的分析,該項目可能對周圍地下水環境造成影響的汙染物為填埋產生滲濾液。

1.2 地質與水文地質

1.2.1 地層巖性

根據項目區巖土工程勘察報告,從工程地質的角度將場區勘察深度範圍內的地基土自上而下分為7層。分別為:

①1層素填土(Q4ml):黃褐色,以粉土為主,溼,鬆散。場區普遍分布,厚度:0.40~0.70m,平均0.53m;②2層粉土(Q4al+pl):黃褐色或褐黃色,溼,中密-密實。相近粉砂,局部夾薄層粉砂或粉質黏土。場區普遍分布,厚度:2.50~5.20m,平均3.63m;③3層粉土(Q4al+pl):黃褐色或灰褐色,溼,中密-密實。相近粉砂,局部夾薄層粉砂或粉質黏土。僅在北地塊場區普遍分布,南地塊場地缺失該層,厚度:2.80~5.60m,平均4.07m;④4層粉質黏土(Q4al+pl):黃褐色,可塑。場區普遍分布,厚度:7.10~12.20m,平均10.09m;⑤5層粉土(Q4al+pl):黃褐色或灰褐色,溼,密實。相近粉砂,局部夾粉砂。場區普遍分布,厚度:2.40~7.50m,平均4.79m;⑥6層粉土(Q4al+pl):黃褐色或灰褐色,溼,密實。近粉質黏土,局部夾薄層粉質黏土和6-1層粉砂透鏡體,揭露厚度6.80m;⑦6-1層粉砂(Q4al+pl):黃褐色,飽和,中密~密實,成分以石英、長石為主,夾於第6層粉土中,分布無規律。

1.2.2 水文地質

工作區位於清南區衝海積平原鹹水水文地質亞區中的「上鹹下淡」孔隙水水文地質小區I5-1小區。區域地下水類型主要有第四系鬆散巖類孔隙水。根據埋藏條件分為淺層地下水和深層地下水。

2 地下水數值模擬

按《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地下水環境》(HJ 610-2016)的要求,採用地下水數值法進行地下水評價。首先建立地下水系統的概念模型。在地下水系統概念模型的基礎上再建立地下水流、水質數學模型,最終建立數值模型。本次利用數值模擬分析,借用GMS計算求解模型。

2.1 水文地質概念模型

2.1.1 含水層概化

地層分析可知,評價區含水層巖性主要為粉土,局部夾粉砂。粉質粘土層構成相對弱透水層。依據地層巖性,將評價區地層概化為3層。第1層為潛水含水層,包括工程地質分層的1層素填土、2層與3層粉土;第2層為粉質黏土相對弱透水層;第3層為承壓水含水層,包括工程地質分層的5層、6層粉土與6-1層粉砂。第四系孔隙水是地下水環境影響預測與評價模擬的目標。

2.1.2 邊界條件

水文地質概念模型邊界條件由評價區具體的水文地質條件確定。評價區位於衝積平原,區域地下水由陸地向沿海呈北北東方向徑流,水力坡度小。評價區邊界主要依據區域地下水流場劃定。評價區南邊界與北邊界均由地下水等水位線確定,為給定水頭邊界;西邊界為垂直於等水位線邊界,為零流量邊界;東邊界北部及南端為垂直於等水位線的零流量邊界,東邊界南部主要為水庫邊界,水庫常年有水,為給定水頭邊界(圖1)。

圖1 水文地質概念模型邊界條件及源匯項概化

2.1.3 源匯項

模型源匯項根據評價區實際水文地質條件概化,見圖1。評價區補給項主要為大氣降水入滲補給、地下水側向徑流補給,排洩項主要為側向徑流排洩、蒸發排洩。

①降水入滲補給:評價區孔隙水接受降水入滲補給。降水量分布在時間上有相對的不均一性,即年際差異,而多年平均降水量則相對恆定,採用多年平均降水量乘以降水入滲補給係數,得到模型降水入滲補給量。降水入滲補給分布的空間不均勻性用降水入滲分區概化處理,全區概化為幾個降水入滲強度不同的小區,各小區的入滲補給強度,根據包氣帶巖性、潛水位埋深、地形、植被等給出估計初值,經模型調試識別後確定;②側向徑流補給:評價區南邊界側向徑流補給強度依據給定水頭邊界,通過模型含水層滲透係數、地下水水力坡度等計算初始值,最終經模型調參識別後確定補給量;③側向徑流排洩:評價區北邊界側向徑流排洩強度依據給定水頭邊界,通過模型含水層滲透係數、地下水水力坡度等計算初始值,經模型調參識別後確定排洩量;④蒸發排洩:在評價區地下水位埋深小於6m的地段存在蒸發排洩,由模型模擬模塊確定蒸發量;⑤溶質運移汙染物:本次溶質運移模擬以特徵汙染物Cd為模擬運移物質;⑥汙染源:汙染源水量按其可能進入含水層的水量確定,汙染物濃度根據工程分析部分給出的濃度確定。

2.1.4 水文地質參數

評價區孔隙含水層的巖性在空間分布上有一定差異,為非均質層,其非均質性用參數(K、μ)分區概化處理。根據本次巖土工程勘察報告的推薦值給定各水文地質參數初始值,依據調查得到的水位觀測值與地下水流場進行調參,直至水流模型模擬的結果與實際情況相符。主要水文地質參數的調參結果為:

含水層:水平滲透係數K:0.7~1.5 m/d;縱向彌散度:7~10 m;有效孔隙度:0.25~0.27。

弱透水層:水平滲透係數K:0.1~0.3 m/d;縱向彌散度:4~8 m;有效孔隙度:0.15~0.20。

溶質模型是以水流模型為基礎建立的,溶質模型水文地質條件的概化與所建立的水流模型一致。本次溶質運移模型模擬區的範圍、含水層結構、邊界類型劃分、源匯項的概化等均與水流模型一致,流體概化為不可壓縮的均質流體,粘度和密度均為常數。

2.2 地下水流數值模擬

2.2.1 模型網格剖分

評價區剖分採用5×5m網格。模型共剖分1124行,1206列,共計3層,活動單元格總計2888432個。

2.2.2 模擬程序包

模型降水入滲面狀補給採用Rege子程序包、水頭邊界採用Specified Head子程序包、地下水蒸發採用ETS子程序包、汙染源水量採用Well子程序包、汙染源濃度採用Specified Conc. 子程序包。

2.2.3 模型識別與驗證

模型的識別和驗證主要遵循以下原則:

①模擬的地下水流場符合實際地下水流場情況;②從均衡的角度出發,模擬的地下水均衡變化與客觀條件基本相符;③識別的水文地質參數符合客觀水文地質條件。

模型參數識別、驗證過程並不僅僅是相對獨立的過程,整個過程是一個有機的統一整體。通過多次模型參數識別、驗證,才能正確掌握評價區的水文地質條件。模型參數識別以地下水流場為基礎,參考本次實際野外工作獲取的水文地質參數,進行Pest自動調參及人工識別,依據實際水文地質條件進行檢驗。

評價區實測與模型模擬的地下水流場見圖2。由圖可見,模擬的地下水流場與實測地下水位流場基本一致,擬合效果好。模型識別的結果符合評價區的實際水文地質條件,可用於評價區的地下水環境影響預測與評價。

圖2 評價區實測與模擬流場對比

2.3 地下水溶質運移模擬

2.3.1 汙染源分析

本次固體廢物處置中心項目汙染預測的汙染源,為項目廢水滲漏可能發生且會帶來嚴重汙染的填埋場滲濾液。評價的汙染源位置為危險廢物填埋場,汙染物為Cd,汙染物Cd濃度為0.64(mg/L)。

2.3.2 汙染物洩漏情景設置

本項目地下水汙染物洩漏模式持續洩漏模式,設置洩漏發生在填埋場,依據本項目工程分析,填埋場滲濾液的流量為45 m3/d,設置滲濾液流量的5%發生洩漏進入潛水含水層,即洩漏流量為2.25 m3/d。本項目地下水的汙染過程主要是汙染物持續洩漏,洩漏的汙染物在重力作用下進入地下水,造成局部的地下水環境受到汙染,並隨地下水徑流擴散,導致地下水汙染範圍擴大。

2.3.3 模擬條件概化

本次模擬將汙染源設定為流量與濃度邊界,汙染源位置按設計概化。

由於汙染物在地下水系統中的遷移轉化過程十分複雜,包括擴散吸附、化學與生物降解等作用。本次預測本著風險最大原則,在模擬汙染物擴散時不考慮吸附作用、化學反應等因素,重點了地下水的對流彌散作用。

2.3.4 溶質運移模擬預測

非正常工況下,項目滲濾液部分進入含水層。假定全部滲濾液瞬時進入潛水含水層地下水,不考慮鬆散巖層包氣帶的阻滯作用。

在溶質運移模型中,滲漏點設為定濃度補給邊界,通過Specified Conc.功能來實現。利用MODFLOW和MT3DMS軟體包,聯合運行水流和溶質模型得到各汙染物擴散預測結果[4]。導則規定地下水環境影響預測時段應選取可能產生地下水汙染的關鍵時段,為能反映特徵因子遷移規律的重要時間節點,其中應包括滲漏發生後的100d、1000d。分析本次非正常工況下,汙染物在地下水中的濃度分布及變化情況,確定本次預測時間點主要為汙染物滲漏後的第100d、1000d,另依據各汙染物在地下水中的具體汙染濃度變化情況,相應延長預測時間。

圖3弱透水層Cd汙染運移分布圖

地下水環境影響預測主要按《地下水質量標準》(GB/T 14848-2017)中Ⅲ類標準等,Cd的標準限值為0.005mg/L。

填埋場持續洩漏情況下,第一模擬層潛水含水層與第二模擬層弱透水層Cd第100d、1000d汙染平面運移狀況見圖3、圖4。第三模擬層承壓水含水層在第100 d、1000 d均未超過0.005 mg/L的標準。

圖4 潛水含水層Cd汙染運移分布圖

Cd在各典型預測時段的汙染分布中心濃度、汙染中心遷移距離及超Ⅲ類汙染面積見表1、表2。由表及圖可見,對於第一及第二模擬層,持續洩漏發生後,地下水汙染中心濃度均逐步升高,汙染面積逐步擴大。

表1 潛水含水層Cd汙染預測統計表

表2 弱透水層Cd汙染預測統計表

圖5 Cd汙染運移剖面圖

洩漏發生100 d、1000 d後,洩漏點南北方向的Cd汙染運移剖面圖見圖5。

3 結論

通過數值模擬得出持續洩露100d第一模擬層潛水含水層中心濃度為0.436mg/l,超Ⅲ類汙染面積1078m2,持續洩露1000d潛水含水層中心濃度為0.597mg/l,超Ⅲ類汙染面積5740m2.;100d第二模擬層弱透水層中心濃度為0.021mg/l,超Ⅲ類汙染面積78m2,持續洩露1000d潛水含水層中心濃度為0.215mg/l,超Ⅲ類汙染面積2640m2.。持續洩漏發生後,地下水汙染中心濃度均逐步升高,汙染面積逐步擴大。同時隨著深度的增加,受汙染物影響逐漸減小。

原標題:固體危險廢物填埋場地下水環境影響數值模擬與評價

投稿聯繫:0335-3030550  郵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請將#換成@)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填埋場環境下HDPE膜老化特性及其對周邊地下水汙染風險的影響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填埋是固體廢物處置的重要手段,由於兼具低成本和低技術壁壘等優點,在世界範圍內尤其是中國、 印度和墨西哥等發展中國家,被作為固體廢物風險管控的首選方式.英國Golder Associates開發的Landsim模型通過概化土工膜材料的老化過程,並將其耦合進入填埋場滲濾液產生過程模型和滲濾液滲漏後遷移轉化過程模型,為土工膜材料劣化和缺陷演化條件下的長期環境風險評估提供了好的借鑑和工具方法;徐 亞等利用Landsim模型模型,基於一系列假設的老化參數,對危險廢物填埋場長期運行的滲漏環境風險和汙染風險進行了評估。
  • 垃圾填埋場地下水汙染風險分級評價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摘要:為更有針對性的解決結果填埋場地下水汙染,有利於分層和合理資源,包括裝配特徵、填埋層脆弱和受體暴露於風險評估指標體系,分析(AHP)確定指標水平不同重量,採用加權求和法計算填埋場地下水汙染風險指標,地下水風險分為「低」「中」「高」三級,針對他們的風險提議不同的建議。
  • 危險廢物焚燒飛灰玻璃化產物危險特性
    北極星固廢網訊:摘要:《國家危險廢物名錄》中HW18焚燒處置殘渣明確規定,"危險廢物等離子體、高溫熔融等處置過程產生的非玻璃態物質和飛灰"判定為危險廢物.為降低危險廢物焚燒飛灰的生態環境危害,並期望對其進行更好的資源化利用,採用國際前沿的玻璃化技術對危險廢物焚燒飛灰進行處置,製備得到玻璃態物質,即玻璃體.結果表明:①焚燒飛灰摻雜不同比例的高嶺土
  • 原來它們是危險廢物|國家危險廢物名錄|生活垃圾|汙泥|固體|醫療...
    依據:《固體廢物排汙申報登記指南》及《工業固體廢物名錄》第3項明確規定,電石渣屬於含鈣固體廢物,主要成分為氫氧化鈣,屬於一般工業固體廢物,且屬於一般工業固體廢物中的第II類,一般處理工藝通過水泥企業添加使用,也可以進入專用的工業固體廢物填埋場進行填埋處理。電石渣則在煙氣脫硫應用領域擁有較多的利用企業。  普通煙氣脫硫劑與脫硫石膏最後成分主要為硫酸鈣,不屬於危險廢物。
  • 生態環境部發布《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職業資格考試大綱2020版》
    (四)《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   (1)了解固體廢物、危險廢物及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利用的含義;   (2)熟悉固體廢物汙染防治原則;   (3)熟悉產生固體廢物和收集、貯存、運輸、利用、處置固體廢物的單位和個人管理的一般規定;
  • 填埋場井筒效應及其對汙染監測井監測效果的影響
    填埋場井筒效應及其對汙染監測井監測效果的影響北極星環境監測網訊:歐美等發達國家對地下水監測系統非常重視,開展了大量的研究。早在1993年美國環境保護署(EPA) 出版的《固體廢物處置設施標準》中就對固體廢物填埋場地下水監測井提出了具體要求,包括監測井數量、點位、成井方式、地下水樣品分析和測試流程、汙染濃度數據統計分析等諸多方面。加拿大、歐盟等也有類似標準。
  • 撫寧固體廢棄物填埋銷毀制度怎樣
    工業固體廢物是指在工業生產活動中產生的固體廢物。固體廢物的一類,簡稱工業廢物,是工業生產過程中排入環境的各種廢渣、粉塵及其他廢物。可分為一般工業廢物和工業有害固體廢物,即危險固體廢物。危險廢物是指根據國家統一規定的方法鑑別認定的具有毒性、易燃性、暴炸性、腐蝕性、化學反應性、傳染性之一性質的,對人體健康和環境能造成危害的固態、半固態和液態廢物。危險廢物實行預防為主、集中控制,全過程管理和汙染者承擔治理的防治原則,促進危險廢物的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危險廢物的產生、收集、轉移、貯存、利用、處理、處置及其監督管理建立管理制度。
  • ...科技有限公司水泥窯協同處置工業廢物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第二次公示
    江蘇傑夏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水泥窯協同處置工業廢物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第二次公示北極星固廢網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的有關規定,建設單位委託江蘇環保產業技術研究院股份公司對該項目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工作。
  • 環境保護部關於印發《全國地下水汙染
    到2015年底前,完成大中城市周邊生活垃圾填埋場或堆放場對地下水環境影響的風險評估工作。目前正在運行且未做防滲處理的城鎮生活垃圾填埋場,應完善防滲措施,建設雨汙分流系統。對於已封場的城鎮生活垃圾填埋場,要開展穩定性評估及長期地下水水質監測。對於已汙染地下水的城鎮生活垃圾填埋場,要及時開展頂部防滲、滲濾液引流、地下水修復等工作。有計劃關閉過渡性的簡易或非正規生活垃圾填埋設施。
  • 第三章 固體廢物汙染環境的防治 第三節 生活垃圾汙染環境的防治
    同時,應當禁止危險廢物進人生活垃圾,逐步建立獨立系統,專門收集、運輸和處置廢電池、日光燈管、殺蟲劑容器等日常生活產生的危險廢物。        三、城市生活垃圾應當積極開展合理利用和實施無害化處置        目前,我國的城市生活垃圾處置存在的主要問題是處置設施嚴重不足、處置方式單一、處置技術水平低等。
  • 第三章 固體廢物汙染環境的防治 第一節 一般規定
    ,或者將固體廢物最終置於符合環境保護規定要求的填埋場的活動。比如,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的貯存場所,應當設置導流渠,防止因雨水徑流進入使貯存的工業固體廢物流失造成環境汙染;防滲漏,是指防止固體廢物滲透漏出,主要針對液態廢物和氣態廢物而言。比如,危險廢物貯存場所必須設置洩漏液體收集裝置,地基必須經過防滲處理,防止危險廢物滲漏汙染土壤和地下水。
  • 第四章 危險廢物汙染環境防治的特別規定
    除了前述《環境保護圖形標誌一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場》(GB15562.2-1995)對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場的標誌作了規定外,其他一些規範性文件也對設置危險廢物標誌作了規定。例如《危險廢物安全填埋處置工程建設技術要求》規定,安全填埋場運作場地入口處應設一定數量的光字牌,標明危險字樣,牌子必須從7米遠處清晰可見。
  • 多行業、多類型危險廢物的判別與特殊廢物的判別方法
    依據:《固體廢物排汙申報登記指南》及《工業固體廢物名錄》第3項明確規定,白泥與電石渣屬於含鈣固體廢物,主要成分為氫氧化鈣,屬於一般工業固體廢物,且屬於一般工業固廢中的第II類,一般處理工藝通過水泥企業添加使用,也可以進入專用的工業固體廢物填埋場進行填埋處理。電石渣則在煙氣脫硫應用領域擁有較多的利用企業。3、天然氣淨化脫硫劑、脫硫石膏:屬於固體廢物,不屬於危險廢物。
  • 樂山市醫療廢物處置設施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監測公示
    四川省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於2006年4月編制完成了《四川省樂山市醫療廢物處置設施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原四川省環境保護局於2006年5月31日以川環建函[2006]249號文對該環境影響報告書給予了批覆。
  • 政策全文|《四川省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條例》修改後重新公布
    北極星固廢網訊:北極星固廢網獲悉,日前四川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決定對《四川省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條例》作如下修改:一、將第三十四條修改為:「危險廢物的處置應當根據現有處置設施和處置能力就近集中處置。跨省轉移危險廢物的,應當向移出地省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申請辦理審批手續。」
  • 都勻市發電廠飛灰穩定化處理系統配件表危險廢物固化穩定化處理設備
    固體廢物的焚燒處理技術在我國日益得到推廣應用,垃圾焚燒容易產生二次汙染,而焚燒飛灰是二次汙染物的主要載體,焚燒飛灰因含有較高浸出毒性的重金屬等汙染成分被普遍認為是一種危險廢物。採用組合工藝處理垃圾焚燒飛灰是對其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利用的以後總很好的途徑。
  • 四川五德精化科技有限公司合成香料產品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報告...
    四川五德精化科技有限公司委託四川省環科源科技有限公司承擔《四川五德精化科技有限公司合成香料產品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工作,根據《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暫行辦法》(環保部令第4號)規定,現將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相關信息公示如下: 一、建設項目概況 1)項目名稱:四川五德精化科技有限公司合成香料產品建設項目
  • 生態環境部:《生活垃圾焚燒飛灰汙染控制技術規範(徵求意見稿)》
    本標準適用於生活垃圾焚燒飛灰在收集、貯存、運輸、預處理、資源化和填埋過程中的汙染控制以及與生活垃圾焚燒飛灰處理處置有關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環境保護設施設計、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排汙許可管理、清潔生產審核等。   2規範性引用文件   本標準內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條款。
  • 生態環境部介紹固體廢物環境管理等情況
    二、發布《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2021年版)》生態環境部近日發布《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2021年版)》(以下簡稱《名錄》),進一步規範環評分類管理,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支持服務中小微企業,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
  • 固體廢物鑑別流程 如何判斷危廢和一般固廢
    北極星環境監測網訊:固體廢物鑑別流程結論:先按照《危險廢物鑑別標準》(GB5085)浸出試驗,判斷是否屬於危廢;再按照《固體廢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水平振蕩法》(HJ557)判斷一般工業固廢第Ⅰ類還是第Ⅱ類;浸出試驗任何一種汙染物的濃度均未超過GB8978最高允許排放濃度一級,且PH值在6~9範圍之內屬於Ⅰ類工業固體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