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瘦西湖清淤分離出的清水能養金魚,泥餅可二次利用

2021-01-09 揚州網
瘦西湖清淤工程正加緊進行。
專用管道將淤泥輸送至固化場處理。

通訊員 居昊 劉昆

記 者 馬惠敏

眼下,揚州瘦西湖清淤工程正在如火如荼進行。昨天上午,記者探訪獲悉,隨著清淤工程進入抽水階段,與之配套的淤泥固化處理工程也將全面展開。

大規模集中清淤,清理出來的淤泥去哪了?「整個工程預計清理淤泥約35萬立方米。」工程負責人介紹,通過環保絞吸的方式,把清出來的淤泥通過專用管道輸送至固化場,對淤泥進行快速脫水固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並對尾水進行達標處理。

清淤工程如何開展? 採用「固化一體化」工藝流程

記者在瘦西湖景區南門看到,工程人員正在緊張施工,該標段的湖水已排空一半,湖底淤泥大面積裸露。

「這些淤泥會運到哪裡去呀?」不少市民站在大虹橋上圍觀。據介紹,此次瘦西湖清淤,主要採用水力衝挖、絞吸式挖泥等清淤方式。「淤泥作為固體廢棄物的一種,按照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原則,儘可能進行資源化利用。」工程相關負責人張磊介紹,隨著清淤工程進入抽水階段,與之配套的淤泥固化處理工程也將全面展開,「我們採用生態清淤及淤泥快速脫水的『固化一體化』工藝流程,淤泥從管道輸送到淤泥固化場,通過除渣、沉澱、擠壓脫水等工序後,將清淤泥漿分離成清水和泥餅,經檢測化驗合格後,再進行後續利用。」

淤泥如何輸送? 3.5公裡專用管道將輸送至固化場

為確保淤泥不會出現拋灑滴漏等二次汙染,工程人員鋪設了3.5公裡長的專用管道,將淤泥輸送至固化場進行處理。

固化場位於瘦西湖路旁,邗溝河與保障湖交界處的河岸邊。記者發現,固化場面積有兩三個足球場大小,除渣機、藥劑箱、脫水固化壓榨機等各種機器整齊排放,幾名施工人員正在進行管道最後的連接調試工作。「管道今天就能全部貫通。」張磊表示,整個管道將沿瘦西湖路,從邗溝河方向一直抵達保障湖水域。

淤泥處理後效果如何? 分離出的清水可養魚,泥餅進行二次利用

這種固化處理效果有多好?「脫水固化技術,解決了淤泥運輸難、堆放難、計量難的問題。」張磊介紹,淤泥首先經過除渣機,在這裡將塑料、木屑等垃圾進行分離,分離出的泥漿水在經過藥劑箱絮凝劑處理後,進入集漓池沉澱,經過三道沉澱程序後,出來的就是清水,經檢測達標後再進行無害化排放,「經過前期取樣分析測試,分離出的清水能養活金魚。」

而沉澱下的淤泥則將通過泥泵輸送至脫水固化壓榨機,壓濾成泥餅後進行處置。固化之後,對淤泥進行資源化利用就成了可能。據介紹,經過處理後的泥餅,含水率、重金屬含量等相關指標都將達到安全標準,可作為農業、園林用土及填方材料等二次利用。

相關焦點

  • 淤泥固化成「餅」:吃進的是爛泥,擠出的是清水
    為有效破解傳統清淤方式產生河道淤泥堆放難、處置難等問題,切實避免淤泥對河道、土地造成「二次汙染」,紹興市柯橋區於2014年10月起,率先在全省引進、建設淤泥固化處理中心,目前已建4處,分別落戶柯橋開發委(齊賢鎮)、錢清鎮、福全鎮及濱海開發區,年固化處理淤泥能力達300萬方,現已累計固化泥餅近85萬方,成功解決了全區854條河道、49平方公裡水域的淤泥出路問題,在全省率先實現平原河道清淤淤泥固化處置全覆蓋
  • 揚州:20種植物將「活化」瘦西湖水源(組圖)
    ——引進水生植物種植,利用生態作用達到活水變清、淨化水質的目的。經過揚州大學農學院園林花卉研究所一年半的研究實驗,近日,此項工程將在瘦西湖活水工程水源地保障河和市區二道河的周圍種植20種水生植物,這預示著我市利用生物淨化水質工程邁出了探索性的第一步。
  • 瘦西湖來了一群特殊的客人 快來「鷗」遇吧
    瘦西湖  也能看到小白鷺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白鷺、黃鸝,在揚州夏季最為常見。通常,人們把它們作為夏候鳥。不過,今年冬季的瘦西湖,有成群的白鷺來「作客」。   揚州綠楊鳥類攝影藝術中心鳥友杭德泉說,在瘦西湖北門附近的淺水區域,每天都有100多隻白鷺來到這裡,「基本都是小白鷺。」   實際上,鳥友們近幾年就已注意到,每年冬季都有為數不少的小白鷺來到揚州,但成群的白鷺來到城區,還是第一次。   王志強的工作地就在瘦西湖畔,他用手機拍攝了一段白鷺紛飛的場景,發在朋友圈,引來不少點讚。
  • 瘦西湖來了貴客快來「鷗」遇吧 紅嘴鷗數量比白鷺多得多
    紅嘴鷗捕食水中泥鰍白鷺瘦西湖清淤已進行了一段時間,引來了一群特殊的客人,有紅嘴鷗、小白鷺、鶴鷸、白腰草鷸、斑嘴鴨等,總數量超過了300隻。瘦西湖也能看到小白鷺「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白鷺、黃鸝,在揚州夏季最為常見。通常,人們把它們作為夏候鳥。不過,今年冬季的瘦西湖,有成群的白鷺來「作客」。揚州綠楊鳥類攝影藝術中心鳥友杭德泉說,在瘦西湖北門附近的淺水區域,每天都有100多隻白鷺來到這裡,「基本都是小白鷺。」
  • 網曝瘦西湖天鵝淤泥中「忍飢挨凍」,景區闢謠:吃住舒適,只只健康
    揚子晚報網1月12日訊(通訊員 景宣 記者 陳詠)連日,揚州瘦西湖景區正在進行全面清淤。近日有網友通過短視頻平臺發布消息稱,瘦西湖的天鵝因為清淤無人問津,只能在淤泥中忍飢挨凍。記者12日採訪獲悉,網友屬於主觀臆測,早在清淤之前,瘦西湖就制定好了妥善安置天鵝的方案。
  • 園林之盛,甲於天下,帶你欣賞揚州瘦西湖美景
    「煙花三月下揚州」,揚州瘦西湖,留下了許多著名的詩篇。如果你能在月圓之夜來到中國的月城揚州,也許你還能站在五亭橋上欣賞十五之月的美景。五亭橋五亭橋是瘦西湖和揚州的象徵。白塔揚州的白塔高27.5米,下面是一個八面四角的束腰須彌塔座,每面三龕,十二生肖雕像被雕刻在龕內。不同於北海白塔,揚州白塔有一個很好的比例,玉立亭亭,和身邊的五亭橋相映成趣。大虹橋一提起揚州瘦西湖,人們首先想到的是大虹橋。虹橋風景優美,吸引了許多文人墨客來此切磋詩文,舞文龍墨,留下了許多珍貴的墨跡和動人的故事。
  • 定居南方的鳥竟現身揚州 慄背短腳鵯來到瘦西湖
    慄背短腳鵯 杭德泉攝【核心提示】近期以來,瘦西湖的「鳥訊」不斷,首先是罕見的慄鵐在這裡出現,接著又是揚州新記錄鳥種寶興歌鶇來到這裡。昨天,揚州綠楊鳥類攝影藝術中心鳥友杭德泉、「鳴秋的蟲」等人再次在瘦西湖有了新記錄——一群慄背短腳鵯到來。據悉,它們原本是定居在南方的鳥兒,沒想到會現身揚州。慄背短腳鵯從南方「移居」到揚州的鳥兒聽說瘦西湖有寶興歌鶇,鳥友杭德泉非常感興趣,「畢竟是揚州的新鳥種,我也想去拍攝。」
  • 遊記:揚州西湖愉快之旅
    2014年4月25日休息一天,決定去揚州玩一下,早上乘坐6:25開往揚州的汽車32元8:30到達揚州汽車東站。下車後打了一個面的直奔瘦西湖景區,司機要50元,還價到40元。後來在網上查了一下,還是被宰了一下,網上說25元就夠了。
  • 來到揚州的第二天終於來到了瘦西湖,景色優美到讓人不願離開
    到了揚州,又怎能不去瘦西湖走一趟?16日早上,我與媽媽在富春茶社吃了早茶便跟著高德地圖向瘦西湖方向行去,我這人一向路痴,很難分得清東西南北,是以跟著高德地圖繞來繞去,也沒清楚該怎麼走,沒辦法,只能找了個當地人問路。
  • 揚州萬福閘開閘引水1000萬立方邵伯湖水「長高」10公分
    7月5日6:45,萬福閘管理所控制室,隨著引水指令下達,65孔閘門緩緩開啟,長江潮水壅高推送著廖家溝碧清的水源,迅速從閘門下翻湧而出,歡快奔向邵伯湖。瞬時引水2000立方/秒記者現場觀察發現,7:40時,長江潮位已達5.06米,萬福閘65孔閘門抬升4米,瞬時流量超過2000立方米/秒。
  • 瘦西湖,搖櫓船漫遊水上園林,景色秀美更透啄江南水鄉特有的靈韻
    揚州瘦西湖,六朝以來就是風景勝地,在清乾隆極盛時期,更是揚州雍容華貴的象徵。今年有幸旅讀瘦西湖,坐上搖櫓船水面遊,不枉江蘇行!揚州瘦西湖從西大門入園,沿啄二十四橋景區沿啄湖畔動向,也是揚州的象徵站在五亭橋上俯視瘦西湖東西側的視野開闊,它的湖面寬度不一湖區利用橋、島、堤、岸的劃分使狹長湖面形成層次分明又曲折多變的山水園林景觀
  • 江南好時節,紫薇花正開;去瘦西湖「剪窗花」吧
    夏至已經來到了,這是江南美麗的風景,去著名的淮左之都、竹溪之都揚州,看看與杭州西湖不相上下的瘦揚州西湖。瘦西湖位於江蘇省揚州市西北郊,它的原名是寶寶湖,乾隆年間,杭州來了一位詩人,他忍不住把它與家鄉的西湖相提並論,寫下「垂柳不斷接殘蕪,雁齒虹橋儼畫圖」。
  • 不花錢不勞累,帶娃靜享瘦西湖美景,一家人學杜牧漫步揚州古城!
    我們是在春節過後,大年初七,從老家自駕返程時途經揚州,抽出了半天時間去遊玩。這個時間段很多人要麼在家中,要麼在返程的路上,出來旅行的人是少之又少。特別是帶娃旅行,扎人堆兒會增添家長不少負擔。而避開旺季,不論是從住宿、飲食還是門票上都能節省不少。小貼士:我們去瘦西湖玩時,在景區旁邊的巷子裡,有些飯店因為在春節期間停業,所以門前停車位都是空著的。
  • 瘦西湖徐園之謎②:兩隻大鐵鑊幹啥用的?
    說起鐵鑊,大家最熟悉的莫過於瘦西湖徐園內的兩隻。兩隻幾千斤重的大鐵鑊,擱在太湖石的基座上,位置十分地好,基座相當地妙,渾然天成。日月星辰,天光雲影,都影映在鑊內的水中。夏天種植在鑊內的荷花開了,真是一盆絕妙的大盆景。第一個疑問:兩隻大鐵鑊從哪裡來的?鐵鑊旁有一塊《徐園鐵鑊記》碑,詳細記錄了徐園鐵鑊的功能和歷史。
  • 淤泥難題如何攻克 「五水共治·清淤進行時」特別報導(上)
    浙江在線09月06日訊(浙江日報記者 江晨)「幾十年前,我們跟著父母去捻河泥,既疏浚河道又積攢農家肥。」浙江省水利廳河道總站副站長王衛標談起河道清淤,言及兒時回憶。彼時尚無化肥,捻河泥這種千百年來江南最盛行的農事活動,在不經意間肥了田地、又完成了河道清淤。然而,農田減少、面源汙染增多、治水壓力日益吃重,河道淤泥的情況也越來越複雜。
  • 從徐園到聽鸝館,瘦西湖這處美景百年不變!
    餘志群徐園「揭瓦不落架」局部維修的消息,使徐園這組「瘦西湖美麗的小屏風」再次回到人們視野之中。徐園是民國年間瘦西湖里唯一的建築。從它謀劃、設計、實施、點綴,直到大功告成,是一批文人墨客和工匠們的揮灑智慧、殫精竭慮的產物,展現出民國初年揚州園林建設的高水準。
  • 瘦西湖,兩岸花柳全依水,一個適合旅遊的地方
    瘦西湖與其說是一個湖,不如說是一條稍寬的河道。其實它原本就是河道的一段,在此轉了個直角的彎,形成了一個摺尺形,南邊與揚州護城河相接,北面則通往蜀岡。據說當年開鑿河道時怕堤岸不穩,於是在河岸遍植柳樹。隋煬帝下揚州時,賜柳樹與其同姓,於是便稱「楊柳」。後世不斷在湖邊興建立臺樓閣,尤其在清初康熙、乾隆南巡時達到極致,於是有了「兩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樓臺直到山」的秀美景觀。
  • 澳門新聞界高層參訪揚州 零距離感知「好地方」魅力
    中新網揚州1月6日電 (記者 崔佳明)「揚州是個好地方,依水而建、緣水而興、因水而美,是國家重要歷史文化名城」。6日,澳門新聞界高層參訪揚州,在江蘇省委統戰部常務副部長李國華和揚州市委副書記、統戰部部長孔令俊的陪同下,零距離感受「好地方」揚州的獨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