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講啦:當代藝術家徐冰,用漢字顛覆英語的創造力哪裡來?

2021-01-08 能量冠軍

哈嘍!大家中午好!就在上一期我們給大家講述的是在汶川地震失去雙腿的廖智的勵志故事!今天給大家講另外一個的故事,今天給大家講述的是當代藝術家徐冰。他說創造的停止在於你對世界的冷漠,他是第一位獲得美國文化界最高獎,「麥克-阿瑟獎」的華人得主,他用9.11恐怖襲擊事件的灰塵,創作的作品《何處惹塵埃》,獲得世界視覺藝術最高獎項,國際當代藝術獎。就是這樣的一個有藝術氣息的人,今天將會給我們一個怎麼樣的故事呢?

徐冰創造的新漢字震驚藝術界,成為中國當代歷史上的奇蹟,他用《天書》影響世界,用漢字顛覆英語,他是蜚聲國際的當代藝術家徐冰,他用垃圾做藝術,用符號寫小說,想像力,創造力,思考力,貫穿他的作品和人生,他說永遠不要停止創造力。

他在演講中說道,我們必須是一個對世界的命運,和人類命運關注的人,你的創造力其實是來自於你的激情,就是你對人類命運的關憂,這個是非常重要的。創造力哪裡來?我有沒有創造力,實際上是每一個人關心的。所以他想通過他三十多年來的藝術創作的體會和經驗,和大家分享一下這個課題。在八十年代的時候,中國有一個文化熱的現象。

因為剛剛開放,每一個年輕人或知識分子,其實都是對知識非常渴望的。那他確實是積極的或者是大量的參與到這個文化熱,像討論啊,像閱讀啊,然後去聽各種各樣的演講。不過最後他發現好像他自己有的東西反倒丟失了,所以他就是想做一本自己的書,來表達他對文化這個事,對閱讀這個事的體會。就是剛才提到的那一本《天書》。

在九十年代的時候,他去美國了,因為他當時生活在西方文化和他本身所攜帶的中國文化之間的一個地帶,其實他體會到了另外一個東西,就是說誤讀這個空間對我們創造力的一個幫助。因為誤讀了英語,就是他創作了《新英文書法》。這個作品非常的有趣,但是小編在這裡就不跟大家講述這個了,如果想知道怎麼去解讀這本書的話,可以在評論區評論我們,我們會去幫助您來一起解讀的。

他說因為我們的思維懶惰了,我們喜歡用現有的概念去思考,去解決問題,所以要打破這樣的思維方式。這種破壞思維方式是很重要的,就像是電腦死機一樣,當你再重啟它的時候,它就會獲得更多的空間,和更多的這種能量。他問他自己,他的工作和他的創作的真正底線在哪裡?他為什麼要做這樣的文字?

實際上他最感興趣的事情就是對我們思維的模式的一種探討和一種打破,還有一種重建。他雖然是藝術家,但其實他懂得你不要把藝術太當回事兒,如果你把藝術太當回事兒,你的思維就會被這個領域所限制。他只要求他的工作是一個具有創造力的,最好是別人沒有做過的,他才能夠足夠的刺激他全力以赴的去做這件事情,因為他值得做。

另外一點是,它必須是對人類是有益處的,另外還有一點很重要,就是要認真的去做這個,你認真去做才會有意思,而且你的生活才會充實,你才會讓自己徹底的被調動。他說他投入到理想中的時候,讓他獲得了一種崇高感,因為他做的事情,是為了他自己給自己,設定出來的一個理想的,而且是沒有人做過的,這就是他對自己工作的要求。

其實在徐冰老師的演講中小編還是很喜歡他的演講的,因為他沒有想某些藝術家那麼的驕傲,他的演講很平實,聽他的演講就是一個享受的過程,很受用。其中道理大家可以都知道,不過就是大家在遇到類似情況的時候都已經是忘記了這些道理。所以今天我們就再帶領大家回顧一下,還望大家可以喜歡我們的文章!喜歡的話,可以關注我們!

相關焦點

  • 《蜻蜓之眼》:徐冰的當代啟示錄
    攝像頭被賦予了一種反電影和非電影的內涵,《蜻蜓之眼》片長81多分鐘,是一部長片的規模,其字幕顯示了創作團隊成員包含編劇和剪輯,它恰好是用反電影、非電影的東西來製作一部電影,這正是它為自己設定的藝術任務,為觀者提供的一份藝術期待。當然,它同時屬於當代藝術領域。
  • 當代藝術家徐冰宣布攜手星際榮耀,實現藝術與航天跨界融合
    近日,著名當代藝術家徐冰宣布攜手民營商業航天公司星際榮耀,共同參與星際榮耀雙曲線一號遙二運載火箭發射任務,基於航天技術進行藝術創作,雙曲線一號遙二運載火箭發射任務將被命名為雙曲線一號遙二「徐冰天書號」。此次跨界合作,由北京萬戶創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獨家統籌策劃,藝術家徐冰進行全流程藝術創作,星際榮耀提供航天技術及產品支持。
  • 著名藝術家徐冰:觀念性隱喻
    徐冰他是蜚聲海外、具有巨大國際影響力的知名藝術家,也是中央美術學院的副院長。他結合東西方文化,創造出《天書》、《地書》等震撼世界的藝術作品。他曾在世界各大藝術機構舉辦個人展,更獲得過美國文化界最高獎「麥克·阿瑟天才獎」,以及世界視覺藝術的最大獎項——首屆「Artes·Mundi國際當代藝術獎」,他甚至已經在藝術的盛年,就已經獲得了終身成就獎。就是這樣一位頂級藝術家,在2010年上海世博會前又推出了他的新作《鳳凰》,以強大的藝術張力,表達了他對今日中國的觀念性隱喻。
  • 徐冰:把社會巨變的能量轉化成創作
    徐冰。攝影/張沫  大時代、大格局之下,個體的力量有時似乎顯得微不足道。但正如《中國新聞周刊》「影響中國」年度體育人物張帥在獲獎感言中所說,有的時候,其實曙光就在你感覺最困難的時候到來,希望自己真實的人生經歷,能帶給每個人更多堅持下去的力量。  正因為此,從2009年開始,《中國新聞周刊》每年都用一份推崇理性價值的榜單來致敬這些影響、啟迪和鼓舞我們的人。
  • 徐冰《蜻蜓之眼》:公共攝像頭下的中國現實敘事
    2019年8月18日,「世界圖像:徐冰《蜻蜓之眼》」藝術大展在今日美術館開幕。展覽由今日美術館與徐冰工作室聯合製作,今日美術館館長高鵬與影像研究學者董冰峰共同策展。展覽聚焦探討藝術家最新作品《蜻蜓之眼》的創作主題,深入挖掘《蜻蜓之眼》的創作幕後和主要線索,並與藝術家過往四十餘年代表性的藝術概念與部分作品進行比較研究。
  • 2017年度文化人物徐冰:把社會巨變的能量轉化成創作
    徐冰。攝影/張沫大時代、大格局之下,個體的力量有時似乎顯得微不足道。正因為此,從2009年開始,《中國新聞周刊》每年都用一份推崇理性價值的榜單來致敬這些影響、啟迪和鼓舞我們的人。今年,我們還特别致敬一個群體——城市建設者。城市乃至國家,正是因每個人的貢獻而偉大,因平等善待每一個成員而美好。我們致敬守望相助的力量,因了這份力量,2017年的冬夜有了溫暖。
  • 當徐冰遇見星際榮耀......
    原標題:當代藝術家徐冰宣布攜手星際榮耀,實現藝術與航天跨界融合 近日,著名當代藝術家徐冰宣布攜手民營商業航天公司星際榮耀,共同參與星際榮耀雙曲線一號遙二運載火箭發射任務,基於航天技術進行藝術創作,雙曲線一號遙二運載火箭發射任務將被命名為雙曲線一號遙二「徐冰天書號」。
  • 當代藝術用英文寫方塊字 題字文化進入西方(圖)
    (徐冰/圖)   徐冰用「英文方塊字」寫成的「人民藝術(art for the people)」。只要按漢字從左到右、從上到下、從外到內的順序,就可以讀出一個英文詞來。這是一種表裡不一,戴著面具,經過偽裝的文字。它們看上去和中文一樣,其內核卻與中文毫不相干,是徹頭徹尾的英語。我是把中文、英文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書寫體系硬是給弄在一塊兒,就像包辦婚姻不合適也得合適;也像異想天開的配種專家,非要把壓根就不是一個基因譜系的物種,讓它們雜交,弄出一種四不像的新「物種」來。
  • 世界圖像:徐冰《蜻蜓之眼》今日美術館啟幕
    繼2010年《鳳凰》項目之後,今日美術館第二次和國際知名藝術家徐冰共同製作,推出「世界圖像:徐冰《蜻蜓之眼》」。展覽聚焦探討藝術家最新作品《蜻蜓之眼》的創作主題,深入挖掘《蜻蜓之眼》的創作幕後和主要線索,並與藝術家過往四十餘年代表性的藝術概念與部分作品進行比較研究,從而獲得一種豐富而立體的思想感官體驗。  《蜻蜓之眼》是徐冰首次執導的藝術影像作品,片長81分鐘。
  • 聽大藝術家細述《中國美》,Discovery讓世界看見中國美學魅力
    6月23日起,紀錄片《中國美》在優酷獨家播出,聚焦中國傳統文化與當代藝術,固定於每周二0:00與中國觀眾見面。未來,該節目將在Discovery全球電視網絡播出,覆蓋全球超過30多個國家的觀眾。14位在世界藝術舞臺上享有盛譽的中國藝術家齊聚片中,將中國美學齊奉於全球觀眾的眼前。
  • 神奇敦煌開講啦!當詩詞遇見敦煌
    無論何種身份,何等學識,何般心境,來自何方,只要你來敦煌,它都有獨特的魅力,等你來賞。 所以,我們讓敦煌和李白聊神都洛陽,和杜甫聊羈旅野趣,和盧照鄰聊盛世長安,和王維聊大漠孤煙…… 偉大的詩人和大而盛的敦煌,走到了一起,《神奇敦煌開講啦!壁畫中的古詩詞》,讓我們一起聊千百年來,中華大地上的歷史往事、世間風景、人生況味! 《神奇敦煌開講啦!
  • 小作品中窺探藝術家的另一面:標誌性符號外的創作
    一部美術史用「倒敘」的方式或可以呈現出中國當代藝術的另一種線索。近日,「倒敘的美術史:中國當代藝術的另一種線索」在億利藝術館開幕。方力鈞、王廣義、嶽敏君等34位藝術家一反以往為人熟知的標籤,展出其標誌性符號之外的創作。該展策展人吳鴻告訴記者,此次展出的作品均可以稱是「大藝術家的小作品,小作品中反映出大主題」,它們更接近藝術創作的原點。該展將展至10月13日。
  • 2020深圳灣公共藝術季來啦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2月1日訊(深圳晚報記者 鄒曾婧)年底重磅藝術項目「智識城市」2020深圳灣公共藝術季正式開幕啦!室內加室外兩個展區,涵蓋繪畫、雕塑、影像、互動裝置等藝術類型,齊聚國際藝術大家、國內知名藝術家和眾多青年藝術家共50位,在南山區為大家帶來一場的異彩紛呈的展覽。
  • 【開講啦】產品經理和程式設計師的那些「恩怨情仇」(附PPT下載)
    做為開發中的兩個關鍵角色,程式設計師和產品經理的衝突在哪裡呢?作為一個做了十年技術,同時也有過主導產品經驗的程式設計師,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理解和體會。首先,我們先來總結一下,衝突發生在哪裡?進度問題已經發生,程式設計師在努力趕進度的時候,產品經理來了:「為什麼這麼慢?不是說好什麼時候做完的嗎?」;或者一個功能一個功能地過「這沒做完,這個也沒做完」;甚者「最多給你兩天,後天一定要做完」。進度沒有完成,產品經理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這些有幫助嗎?時間用在這些方面了,誰來寫代碼?搞到程式設計師心情煩躁,還能指望著效率的提升嗎?
  • 五一「致青春」 王力宏周杰倫徐靜蕾開講啦-開講啦-中國網絡電視臺
    由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與唯眾傳媒聯合製作的中國首檔電視青年公開課《開講啦》自去年8月首播至今已播出兩季,收穫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今年3月《開講啦》進駐央視綜合頻道主持人時間帶,每周六晚11:30與觀眾每周相約,之前苦等節目的鐵粉們紛紛在微博上表示:「終於周周都有了給心靈充電的好時光。」  作為一份給「青年人的特殊禮物」,時值五四青年節,《開講啦》再次推出季播版,從4月29日至5月3日連續五天,每晚10:38《開講啦》「青春季」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震撼推出!
  • 撒貝寧《開講啦》:程不時解讀全腦開發的重要性!
    2017年7月8日由撒貝寧主持的《開講啦》請到了新中國第一代飛機設計師83歲的程不時老人家作為主講嘉賓。地為中國航空事業貢獻畢身的程老在節目中解讀了腦力開發的重要性:「我非常建議,我們的年輕人,要想辦法開發你們的右腦。我們一般的應試教育呢,強調的是左腦。開發右腦以後它會激勵你的左腦更有效地吸收。」
  • 當代藝術家如何「以蠶為師」
    當代藝術家如何「以蠶為師」金羊網  作者:朱紹傑  2019-08-12 8月4日下午,知名當代藝術家梁紹基、梁銓雙人聯展「益」開幕式在位於順峰山溼地公園的盒子美術館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