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顯示,產生二氧化碳的量跟收入有關,富人是窮人的300倍

2020-09-22 歆琳科普

海平面上升,這是我們很多人對全球變暖後果的理解。因為海平面上升是一個比較緩慢的過程,雖說會影響沿海地區,但是並不會給人類造成致命的傷害。

可真實的情況要這麼簡單就好了,全球變暖除了造成南北極冰蓋、高山山脈冰川融化以外,最為主要的就是氣溫的升高會帶來氣候異常。

例如乾旱肆虐、極端降雨天氣、颶風等一些不可預見的災害都會發生。今天夏天美國經歷了前所未有的酷熱,高溫創下了有史以來的記錄、以及大面積的野火肆虐;

而在我國今年的夏天雖說不是很炎熱,但是我們卻遭受了極端降雨以及洪水的威脅,這些都是極端天氣的例子,而這些例子都與氣候變暖有多多少少的關係。

二氧化碳本是一種無害的其他,沒有味道又沒有毒,在自然界的大氣中本身就有些許的分布,如果沒有二氧化碳地球上的生物圈也無法存活。

因為植物需要大氣中的二氧化碳,以及陽光和水合成有機物,供自己生長發育使用,多餘的有機物就會被儲存在植物的果實以及根莖中;

又供其他的動物使用,動物除了將碳以有機物的形式存在起來以外,又將部分碳以二氧化碳的形式排放到到大氣中,動物和植物死亡以後通過在地下掩埋將大量的碳轉化為化石燃料。

而地質運動、火山噴發又將這些碳排放到大氣中,植物又開始利用....

形成了一個循環,這就是我們地球上的碳循環,在人類進入工業時代以前,地球上的碳循環非常穩定,大氣中中的二氧化碳雖然因為自然野火、異常火山噴發會出現波動,偶然升高、或者降低。

但都在一個合理的範圍內,但是人類進入工業時代以後將大量的化石燃料人為挖取來燃燒,這就無形中為大氣增加了一個穩定、且非常迅速的碳來源。

而且人類城市、生活圈的擴張,也造成了森林大面積的縮減,幾個世紀以來地球大氣中的碳已經失衡且嚴重超標了。

這就造成了所謂的溫室效應、全球變暖。進而引發更多的惡性循環,如凍土層融化釋放甲烷、海洋底部天然氣水合物裂解釋放甲烷、全球野火不斷,難以控制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

雖然我們已經認識到了以上的問題,以及由人類造成的惡果。但人類社會要發展,經濟要增長就必定會持續的造成碳排放。

那麼問題是我們每一個人都要為人類的碳排放負有相同的責任嗎?

研究顯示並不是這樣的。在碳排放這件事上,每個人每年的碳排放量跟收入成正比。研究人員發現,全球最富有的1%的人,他們每年會向大氣中排放54億噸二氧化碳。

而世界上的貧窮人口,處在低層的一半人(31億),他們每年向大氣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為25億噸,還不到那些超級富豪(1%的人)的一半。

平均而言,一個資產能夠躋身全球前1%的那些幸運者,他們每一個人平均每年會向大氣排放74噸的二氧化碳。

對於全球前0.1%的億萬級別富豪,他們每人的平均排放量達到了每年216.7噸。而全球最貧窮的50%的人,每人每年向大氣排放的二氧化碳為0.69噸。

一個富豪比一個窮人多了300倍。

原因很簡單,富豪生活的奢侈程度是我們無法想像的、大排量豪車、遊艇、私人飛機、各種消費都會拉動碳排放。

而窮人生活單一、消費能力低,家庭代步小汽車、或者是電動自行車,一年下來對大氣中二氧化碳的「貢獻」肯定很低。

所以說,窮人為全球氣候危機基本沒有什麼「貢獻」,而富人則在加劇碳排放,並且最後由於碳排放導致的環境異常,對人類造成的傷害,貧窮的人還會付出更加慘重的代價。

因為貧窮的人對自然災害的抵抗能力更低,發生一次災難常常會食不果腹、流離失所。

所以馬雲就說的對,富人應該是負人,在享受更多社會資源的同時,也對地球造成更大的傷害,因此也要肩負起更多的責任。

研究小組重點關注了1990年至2015年間的全球碳排放量,發現在這段時間內,資產排名前10%的人佔了全球總排放量的52%。

收入前1%的佔了15%,而收入最低的一半人口只佔了碳排放的7%。

這足以見得整個世界貧富、資源配置的兩極差異,以及我們在承擔自然風險這件事上的不平等。

從工業時代開始全球平均氣溫僅上升了1攝氏度,但就是這小小的1攝氏度也讓我們感受到了更為頻繁猛烈的野火、颶風、乾旱和洪水。

更有研究指出,到了2050年,氣候將會變得更加異常,許多沿海地區每年都會遭受到「百年一遇」的自然災害。各種刷新我們已有的記錄。

所以,我們要開始改變我們的經濟結構,有限發展綠色經濟,限制富豪們高碳排放的消費,或者增收環境稅費,讓全球那些前10%的人類,也要肩負起社會責任。誰汙染、誰治理!

相關焦點

  • 中國貧富差距新特點:窮人太窮轉為富人太富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收入基尼係數只是根據居民的公開收入進行測算,遺漏了大量未公開的「隱性收入」,因此不能準確反映收入差距。由於隱性收入主要分布在高收入家庭,如果將「隱性收入」考慮在內,中國收入差距將會進一步加大。王小魯的研究表明,2008年中國城鎮10%最高收入家庭的「隱性收入」佔城鎮居民「隱性收入」總量的比重高達63%。
  • 窮人如何縮小與富人的差距?關鍵是靠它!
    窮人跟富人根本耗不起,不能跟他們打持久戰。 我十分討厭巴菲特說的「一個票如果你不打算拿十年,就不要拿哪怕1秒鐘」,我只信奉「一個票如果你不打算拿1年,就不要拿哪怕1秒鐘」這個方法。 老巴這個理念對於所有普通投資者都不適用,中國老百姓有多少人能夠把50萬放在股市中10年都不動呢?
  • 歐洲科學家:富人比窮人多活近20年
    研究人員告訴記者,這個差別很可能是由於收入不平等直接造成的:「以前我們總是以為,生活不好的人們運動少、喝酒抽菸多、吸毒等,壽命不長都是他們自己的錯。但是實際上,最富有的那些人有五分之一的酒精攝入量是貧困人口的兩倍」。
  • 富人定律:沒有富人思維,再努力都是窮人!
    沒有富人思維,再努力都是窮人!這可以說是一條富人定律,因為人與人之間,雖然都擁有幾乎同樣的身體條件,也可能會付出同樣的努力,但不同的思維卻會造就不同的結果——窮人和富人。 富人之間自然也有不同之處,但卻也有很多的相同的地方,尤其是在富人思維上,富人和你想的往往不一樣。
  • 富人越來越富、窮人越來越窮的馬太效應給人們的啟示
    那麼造成富人越來越富,窮人越來越窮的原因是什麼呢?其實,根本原因就在於思維方式不同。富人喜歡掙錢,窮人喜歡省錢;富人喜歡付費,窮人喜歡免費;富人只想穩健增長,窮人只想一夜暴富;富人在風險中尋找機遇,窮人則放棄機遇尋求安逸。
  • 先鋒期貨:富人是如何用複利思維進行投資理財的?
    先鋒期貨跟大家淺談普通人和富人投資理財的兩種用錢模式。富人 是如何理財的?投資專家、投資大師、股神巴菲特說:一生積累多少財富不取決於你賺多少錢,而取決 於你如何投資投資理財!而富人投資理財會得到第二份收益,也就是投資投資理財的收益,所以他們的生活會很輕鬆 ,也過得比較有保障,富人與窮人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為什麼工薪生活很艱苦工作、儲蓄、支出是他 們唯一的一種生存模式(房奴、車奴就是這樣煉成的)收入的來源只能靠打工,停止工作等於斷掉收入, 合理的結合工作與投資投資理財能夠早日幫助你實現財務自由。那麼富人如何投資理財接下來我們看下 富人的用錢模式。
  • 窮人與富人的區別(值得一讀)
    在如今,社會差距越來越大,富人越來越富,窮人越來越窮。而這樣的背景下,很多人都在抱怨,很多人都在訴苦,可你有沒有想過這是為什麼呢?這裡所說的「窮」與「富」,不僅僅是片面的指金錢上的窮與富。窮人與富人最大的差別就在於思維。有一句話說,思維決定行為,而行為決定結果。所以,要想改變結果,歸根到底還是得改變思維。
  • 非洲日記:非洲窮人吃小龍蝦,富人吃什麼?
    小黑每次跟我出去,都感到非常失望。有一次,他終於忍不住問我:「中國人都很有錢啊,小龍蝦不是窮人吃的嗎」?「不是啊,在中國小龍蝦富人才經常吃」,我的回答讓小黑感到不解。後來我發現,非洲人不太喜歡吃帶殼的海產品和水產品,比如龍蝦和螃蟹,非洲人就很不喜歡。小黑說,在非洲只有窮人才吃小龍蝦,小龍蝦被稱為水中蟑螂。小黑的話讓我恍然大悟,終於知道這傢伙,每次和我出來吃龍蝦,就悶悶不樂了。
  • 電影《寄生蟲》,窮人和富人都在一條船上
    保姆文光在我們的社會裡也非常多,窮人站在富人身邊就很自然的開始斜視別的窮人。基宇贏得了多惠和其母親的認可,開始給多惠教英語。多惠是一個缺愛的孩子,在家裡父母都把注意力集中在了弟弟多松那裡。天真的多惠把自己的感情投入在了基宇身上,基宇違背了自己朋友敏赫的囑託開始和多惠交往。
  • 「窮人」和「富人」到底誰更慷慨,結果你一定沒想到
    一般而言,處於高社會階層的個體或群體,擁有較高的經濟收入,受到良好的教育,從事著能帶來尊重的工作等;處於低社會階層的個體或群體,擁有較低的經濟收入,沒有接受過教育或受教育程度低,沒有工作或從事著那些沒人想做並且得不到尊重的工作等。此外,人們對社會階層高低的感知具有主觀性,每個人的看法可能會略有不同。心理學研究表明,社會階層會影響人們的審美偏好、語言、身體健康,幸福感。
  • 為什麼富人越來越低調,窮人卻熱衷於炫富?
    窮人花的錢都是純消費,而富人的每一筆花費基本上都是投資。 第二層:證明自己不是窮人。 第三層:掙回面子。 富人消費也有三個層次: 第一層:基本生活所需,吃穿住行。 第二層:各種投資,包括:房產、教育(孩子的學習和自己的學習)、旅遊和各種社會活動(擴充見識),等等。
  • 巴拿馬城財富差距致窮人富人預期壽命相差15年
    結果表明,巴拿馬城富人的預期壽命要比窮人長15年。據報導,當前,拉丁美洲是不平等現象最為嚴重的地區之一。此前,在由不平等引發的預期壽命差異方面,一直沒有過深入研究。《柳葉刀·星球健康》(The Lancet Planetary Health)雜誌發表了上述研究的結果,其中顯示,在巴拿馬城,無論男女,由於財富分配不均產生的預期壽命差距均為15年。來自聖地牙哥貧困地區的女性,平均預期壽命比富人社區女性少18年,對於男性居民而言,這一差距為9年。
  • 37、窮人才吃轉基因,富人都吃有機食品?比爾·蓋茨不贊同
    產生抗性|36黃金大米|37窮人才吃富人不吃|38未知風險|39領導吃|40公眾為何反對文/洪廣玉37、 在美國,窮人才吃轉基因,富人都吃有機食品?即使富人更偏愛消費有機食品,但客觀來說,由於轉基因食品作為食品原料已經廣泛進入現代食品工業和餐飲業,而一直以來美國又不要求強制標識轉基因,所以任何人都很難完全避免吃到轉基因食品。
  • 燕子能分辨窮人與富人嗎?
    燕子能分辨窮人與富人嗎?唐朝著名詩人劉禹錫,曾經寫過一首詩《烏衣巷》。裡面描述了燕子:「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燕子又是如何分辨窮人和富人呢?其實,燕子這麼做,並非是因為燕子「嫌貧愛富」,而是跟燕子的習性,以及苦寒家庭的房屋結構有關。大家都知道,燕子是候鳥,每年冬天都到南方過冬,天氣暖和了又回到北方。
  • 在現在的中國,年收入多少才能算是富人?
    在窮人和富人之間,每個人心中對其位置的定義都不相同。就像兩個對立的相對點,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兩者之間隔著觸摸不到的差距。雖處截然不同的位置,但窮人和富人之間就像貓和老鼠一樣,哪裡有窮人,哪裡就存在著富人,那麼對於富人的標準定義是什麼呢?
  • 最新研究顯示 二氧化碳產生溫室效應只需10年
    來自卡內基科學研究所最新的研究顯示,人類向大氣排放的二氧化碳將只需10年的時間就會對地球產生最大溫室效應。 物理研究所(IOP)表示,他們希望消除人們的一個誤解--二氧化碳需要花上幾十年的時間才會對大氣產生溫室效應。
  • 諾貝爾研究報告:看看你到底算不算「窮人」?
    更重要是在於,這個問題其實是在今年最新的諾貝爾經濟學上獲獎的三位科學家的研究成果,對於思考每個人本身的狀態非常有用。而造成窮人消費高的原因,主要有兩大原因:1、醫療花費阿比吉特·巴納吉和埃絲特·迪弗洛實驗後驚奇的發現,相對於享受醫療條件更好的富人來說,窮人在醫療上的花費反而更高。
  • 印度再現50度高溫,貧富差距出來了:窮人睡恆河,富人吹空調
    夏天對於很多人來說是很煎熬的,現在夏天如果不下雨的話,簡直就跟個烤爐一樣。有時候熱的時候,下雨也沒用,那場面就跟在「下開水」一樣。印度這個國家比我們更熱,最高溫的地方能達到55度。不過那裡的富人就好了,能吹空調。窮人呢,就只能睡在恆河裡。
  • 窮人比富人早死20年!BBC探訪英國小鎮,揭露懸殊壽命差的真相...
    與裝修精美的富人區僅有一牆之隔據英國公共健康組織(Public Health England)提供的數據:在英格蘭北部一座叫做Stockton-on-Tees的小鎮,富人和窮人的壽命可以相差20年。就這樣,原本看似平淡無奇的小鎮,因為一組數據震驚了所有網友。
  • 《寄生蟲》:窮人往上爬了很多層,才到富人的地下室
    今年年初,韓國國際廣播電臺(KBS)以「財富的不平等」為主題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75%的回答者認為「韓國財富不平等現象非常嚴重」,認為「不太嚴重」的人僅佔3%。 在如此懸殊的貧富差距之下,韓國窮人和富人的生活也天差地別。韓國首都首爾大區人口逾2400萬,幾乎佔到韓國人口的一半,城市人口密集度達到紐約的兩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