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百人會】圖森未來合伙人兼產品副總裁吳楠:應用自動駕駛...

2021-01-13 蓋世汽車資訊

1月11-13日,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19)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召開,圖森未來合伙人兼產品副總裁吳楠發表了主題演講,演講內容如下: 

大家好,我是來自圖森的吳楠。今天很高興能在這裡分享圖森未來在近期自動駕駛領域做到的一些成果,跟大家作一個簡單的匯報。   

我們公司是一家相對來說比較低調的公司,可能在座大家都沒太聽說過我們,我們是一家To B的公司,簡單說一下我們公司主要是橫跨中、美、日,在三地設有研發中心,主要是做自動駕駛卡車的研發。現在擁有美國加州自動駕駛測試牌照和中國上海市自動駕駛重卡測試牌照,是全國首張自動駕駛測試牌照。   

自動駕駛卡車行業痛點很多專家都講到了,我打算快速跳過,這些大家都非常清楚了,我在這兒跟大家分享一個簡單的數據,普華永道大家都聽說過,曾經做過一個比較有意思的研究,他們曾經研究當假如自動駕駛技術投入到長途的貨運領域的話,可以節省成本達到28%左右,還不算G7翟總講到的,還會產生一些邊際成本,包括管理人員的成本,其實相對來說成本降低得還會更加低。因為受時間關係影響,我直接放視頻,這個大家會相對更加清楚我們到底是誰、到底在做什麼。

這個是我們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的測試基地,做的自動駕駛測試。我們現在在美國做自動駕駛測試主要是因為現在國內的法律法規暫時還沒有開放,受制於法律法規的問題,我們現在只能是在美國進行測試,這個測試道路是我們的美國測試工廠到美國的I-10高速公路的這麼一個場景,我們現在其實在美國每天在做的是商業化的試運營,從2018年6月份開始,其實我們已經開始給美國的兩家客戶做真實的基於自動駕駛的深夜化的試運營,幫他們運貨,去賺取運輸的費用。至今我們現在的客戶已經擴大到12家,其中包括美國最大的電商巨頭和美國最大的零售商巨頭。每天的運輸次數大概是3-5次,每輛車能產生的利潤大概是5000美元左右。這個應該也是現在全球唯一一家可以真正做到倉到倉,產生真正的營收,完全依靠自動駕駛產生收入的這麼一家公司。另外一家做到收入的是Waymo,他們主要是做乘用車。

錄像上大家可以看到場景相對比較複雜,右上角的攝像頭拍到的雨是非常大的,路上也是激起了非常多的水花,這個對整個感知系統的考驗也是非常強的。包括右下角時速和轉向,包括油門、剎車的顯示。時速是65英裡每小時,約合105公裡每小時,是非常快的速度。時間有限,視頻掐了,視頻總體長度大概是一個本小時,總共駕駛裡程是200公裡左右。有興趣的話大家可以去網上看,網上有完整的視頻。  

我們的願景。首先我們其實希望通過應用自動駕駛卡車來實現整體的智慧物流的概念,首先我們現階段,剛才的視頻體現了我們在高速公路幹線的能力,在我們自己這一塊幹線的定義其實是由兩部分組成:1,高速公路。它相對來說是受限場景,相對來說環境是受到控制的。2,作為自動駕駛來說,不能只是上了高速才開自動駕駛,從高速到倉庫這一段誰去做?不可能上人,其實並沒有解決關鍵的問題。我們把從高速倒倉庫,一般倉庫也會建在高速附近,尤其美國倉庫離高速都不遠,四五公裡左右,我們把城鄉道路,由高速到倉庫之間的短距離我們也認為它是幹線的一部分,我們首先解決這個問題。   

我們把中間的幹線問題解決了,物流結點給誰?我們首先需要解決物流結點,還需要具有非常多的工作,物流結點包括哪些?包括右下角的圖裡,包括港口,包括貨運火車站,包括物流園區,包括機場外延,我們認為這些都是物流結點,它的特徵是物流大宗商品非常聚集,並且它其實越來越成為整體物流的集散地和信息交互中心。我們也做了非常多的嘗試,因為國內法律法規並沒有開放,剛才張教授也講到了,高速現在還是違法的,我們在所謂的物流結點裡頭、港口裡頭做了一部分的工作,大家可以看一眼。這個應該算是全球首個在港口進行全無人的車隊的自動駕駛。

一輛車是一個DEMO,對行業發展更多是指向性意義,我們希望更多的是能夠改變這個行業,所以我們其實也是對這塊進行了非常大的投入。這個DEMO投入三輛車的車隊,把200多個箱子從入港到卸乾淨,卸到堆場,完全由自動駕駛進行作業。這塊接入了整個港口的港務系統,由港務系統指揮車應該去哪個岸橋接箱子,應該把箱子送到哪個箱區,由哪個吊車進行箱子的裝卸。美團的夏總也說了V2X其實是相對比較重要的技術,我們在這個港口裡頭也和包括車和車之間的通信,包括車和岸橋之間的通信都做了非常多的功夫,可以達到整個系統之間完美的信息共享。這塊是一個特殊天氣,下著小雨,左下角的攝像頭可能會看得更加清楚,地下有非常多的積水反光,其實是非常困難的,甚至包括之前在北京大霧的時候,霧霾非常嚴重,可視距離大概一百米左右的時候我們也進行了正常的試運營,其實還是非常完美的,在各種各樣的情況下我們的系統都可以經受住考驗,現階段可以投入到商業化的運營。    

通過上頭的兩個短片可以看到,未來圖森未來自動駕駛卡車具備商業化運營的成熟條件,在高速公路場景已經可以達到100公裡每小時的運輸速度,甚至更高,這個主要取決於高速公路的限速。另外就是作為自動駕駛水平的重要指標,千英裡脫離自動駕駛的次數達到0.92次,後頭是作為一些參考。我們還試了非常多的全天候的自動無接管的運營,現在測試裡程達到52萬餘公裡,這塊大家可能會有語文,52萬餘公裡可能不是特別多,這塊其實乘用車和商務車有非常大的不一樣,商用車其實相對來說是走固定線路的,條條大道通羅馬這件事情可能大家都聽說過,比如我從三裡屯去天安門,我可能會有非常多的道路,但是對用商用車來說,比如從北京到上海可能最優道路只有1-2條,所以在同樣的測試裡程,同樣積累的測試裡程上,比如乘用車積累了1億公裡的測試裡程,但是實際上分配到全國的道路上,每條道路攤不到什麼,但是假如這1億公裡的測試裡程攤到高速公路的卡車上、兩條幹線上測試密度是完全不一樣的。現在其實已經在美國I-10高速公路實現倉到倉的高速商業化試運營。港口可以實現港口的整體對接,到2018年7月份為止已經安全地實現自動駕駛的裝卸貨櫃達到兩萬個標準箱。    

技術方面。因為我們主要是人工智慧的公司,自動駕駛主要兩個部分:車、算法。左邊的圖片是在美國的車,先說說美國的車,現在主要用的是美國的perception公司和Localization公司的車,國內主要用陝汽和一汽的車,我們自己不生產車,我們主要是跟主機廠Tier-1合作生產線控的卡車,我們和很多公司都有非常深度的服務,去完成自動駕駛用的線控卡車的前裝量產工作,去達到批量生產自動駕駛卡車的目的。    

算法。算法是區分各家自動駕駛技術成熟度的主要指標,自動駕駛需要去實現,但是具體怎麼實現?主要是區別於算法,算法首先是數據,數據一定要有相對比較乾淨的數據,其實做過算法的人都知道假如編輯一個非常髒的數據其實是事倍功半的,這是我們做的基於視覺的前數據處理(如視頻),大家可以看到在這種相對來說環境不是特別好的環境下,右邊處理後的視頻也可以保證相對比較乾淨的數據輸出。左邊包括噪點,包括低亮度的道路,包括對象車的大燈閃爍,產生了一種非常大面積的光斑,包括LED的紅綠燈,因為在視覺裡頭紅綠燈是在閃爍的,通過我們的前處理可以把閃爍消除掉。    

卡車和乘用車另外一個不太一樣的地方,對感知距離的要求。因為首先卡車的滿載貨物能達到50-60噸,不超載的情況下能達到50-60噸的重量,要求非常遠的可視的距離。我們開發了一套一千米的感知系統來滿足卡車對感知安全的需求。右下角這些紅色的點其實大家非常熟悉,是雷射雷達的點雲,雷射雷達標稱200米,但是實際有效的可用距離大概是80米左右。為什麼?因為200米左右的點太過稀疏,無法進行聚類,無法判斷這個東西到底是什麼。我們通過基於視覺的方法可以在非常遠的距離看到前方到底發生了什麼,包括前方是否發生了擁堵、事故,可以提前對車輛進行控制,比如我讓它提前變道或者提前減速,而不能到出了事的地方再做這些反應,我們可以給這個車一個非常長的思考過程,可以達到30秒左右。    

作為卡車質量比較大,每一腳的剎車成本都是非常高的,通過我們的測算,自動駕駛卡車用到遠程感知系統的話,在同樣的距離上人類司機踩剎車次數大概30-40腳左右,但是自動駕駛卡車踩剎車次數可以壓縮到10腳以下,對整體運輸的成本是一個非常好的壓縮。    

業務規劃。現在中美兩地車隊加起來規模大概是50輛車左右,在2019年上半年美國主要會,現階段在美國開通三條在亞利桑那州內的物流道路,2019年上半年會把車隊的規模提升到50臺,會增加一條從亞利桑那州到德克薩斯州跨州的運輸道路進行自動駕駛的商業化運營,在2020年的時候我們希望能把整體車輛的數量達到1500輛,去進行相對來說比較成熟的商業化基於自動駕駛的落地的情況。借今天的場合我也希望國內的法律法規能儘快地落實自動駕駛,能在道路上進行測試或者試運營,能讓我們在美國測試得相對比較成熟的技術能儘快在國內落地,能儘快地服務國內的廣大用戶和消費者。

敬請關注蓋世汽車「2019電動汽車百人會」專題實錄

提示:本文根據發言整理,未經專家審核,請勿轉載。

相關焦點

  • 戴姆勒將縮減規模 重心轉向電動與自動駕駛汽車
    戴姆勒將縮減規模 重心轉向電動與自動駕駛汽車   據外媒報導,戴姆勒CEO康林松(Ola Kaellenius)表示,5年後戴姆勒將成為一家規模較小的公司,專注於通過基於軟體的服務獲得循環收入。隨著梅賽德斯奔馳向電動和自動駕駛汽車轉型,該公司希望重新定義豪華汽車。
  • 智能駕駛 改變未來 第二屆全球自動駕駛論壇圓滿落幕
    蓋世汽車總裁周曉鶯武漢東湖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唐超中國公路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劉文杰2月20日的開幕式致辭環節中,蓋世汽車總裁周曉鶯談到:2019車市將會面臨巨大挑戰,但一個巨大的歷史性的機遇就在自動駕駛。自動駕駛的發展和實現過程,內涵和外延都非常廣泛。
  • 拿下加州路測牌照,發起兩項算法挑戰,圖森為重卡自動駕駛都做了...
    官方公布的研發進程規劃是這樣的:今年Q2,在中國,公布L2級別非極端天氣、非夜間路況的貨車自動駕駛demo;今年Q4,在中美兩地,實現L4級別非極端天氣、非夜間路況的貨車自動駕駛功能性demo;明年Q4,在中美兩地,公布L4級別產品級的貨車自動駕駛demo;直到2019年,貨車自動駕駛將正式投入商業化運營。
  • 圖森獲主機廠投資,與全美最大卡車製造商量產L4自動駕駛卡車
    就在今天(7月16日),這家無人駕駛卡車獨角獸,全球L4卡車貨運推進速度最快的自動駕駛公司,正式宣布與美國卡車製造商Navistar(納威斯達)達成戰略合作,共同研發L4級量產無人駕駛卡車。而且圖森未來與納威斯達,還不光是客戶及供需關係的合作——此前雙方已經在技術方面合作了2年多。
  • 美國節目揭秘圖森未來無人駕駛卡車:將成為新的公路之王
    【來源:快科技】近日,美國CBS著名欄目《60 minutes》播放了一期以「無人駕駛卡車」為主題的節目。節目探訪了圖森未來公司(TuSimple)的生產基地。在節目中,主持人兼記者Jon Wertheim在談到公路運輸行業的變革已經到來時,不禁感嘆:「它們即將成為新的公路之王」。 它到底是怎樣的一種技術呢? 圖森未來首席產品官查克·普萊斯向節目展示了部署在無人駕駛卡車外部的傳感器、攝像頭和雷達設備,這些全部連接在一臺「駕駛」卡車內部人工智慧超級計算機上,而計算機就在車上。
  • 圖森未來與美國商用車公司合作,目標4年內量產無人駕駛卡車
    7月2日,圖森未來在美國啟動全球首個無人駕駛貨運網絡(Autonomous Freight Network, AFN)。7月15日,圖森未來與美國著名卡車製造商納威斯達(Navistar,紐交所:NAV)宣布達成戰略合作,共同研發L4級無人駕駛卡車,並爭取在2024年前量產。
  • 新能源汽車時代,學術界、tier 1、車廠如何看待供應鏈重塑?
    在這個過程中,汽車產業鏈面臨著重大挑戰:新興技術不斷湧現、新車迭代周期加快、產品工藝技術愈發複雜。這要求汽車的產業鏈具備快速反應的能力。因此傳統整車廠的產業鏈也在逐步向新能源領域轉型,整車廠與零部件企業的關係也有待重塑。9月17日、18日,由南京市人民政府和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主辦的「全球新能源汽車供應鏈創新大會」在南京國際博覽會中心舉行。
  • .| 中國重汽智能網聯重卡項目投產,美國自動駕駛汽車安全標準...
    目前通用汽車、Alphabet旗下Waymo以及電動汽車製造商特斯拉都在研發能自動駕駛汽車。11月20日,在廣州車展上,中國電動汽車初創企業小鵬汽車宣布,其下一代自動駕駛架構將包括雷射雷達技術。據外媒報導,當地時間11月17日,美國固特異輪胎與橡膠公司(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宣布與全球自動駕駛卡車運輸技術公司圖森未來(TuSimple)建立了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將負責為圖森未來的自動駕駛貨運網絡(AFN)供應輪胎與輪胎管理解決方案。
  • 獲UPS投資,掘金美國市場,圖森未來前進中的落地進展
    圖森未來聯合創始人兼首席技術官侯曉迪表示,本輪融資將用於加速雙方的無人駕駛運輸服務的合作。目前,UPS正在和圖森未來一起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的一條線路上進行無人駕駛卡車試點路測,以評估無人駕駛技術如何提高UPS運輸網絡的服務和效率。
  • 百人會《電動汽車安全報告》全文
    前 言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致力於打造國家在電動汽車及相關領域的高水平第三方智庫,課題研究是智庫建設的重中之重。  百人會的研究報告,很大程度上是充分反映多方的意見,注重集成與傳播,百人會作為一個研究平臺,不持特定觀點,不代表任何一方。
  • 圖森未來開通新無人駕駛運輸線,在美國服務增至每周20次
    圖森未來開通新無人駕駛運輸線,在美國服務增至每周20次 澎湃新聞記者 王心馨 2020-03-05 19:59 來源:澎湃新聞
  • 屬於自動駕駛的未來!智能化新能源電動汽車電子控制系統簡述
    前言智能汽車電子控制系統是在整車控制過程中非常重要的系統組成,在新能源汽車,尤其是純電動汽車行業的地位尤其重要。在此控制系統中,主要是由整車控制器VCU、高級輔助駕駛系統ADAS、制動系統、轉向控制系統EPS 及中控系統組成。
  • 自動駕駛實現特定場景商業化應用 還需邁過哪些關?
    本次行業專家高端對話由株洲中車時代汽車事業部副總經理周曉暉擔任主持人,與北汽集團新技術研究院副院長陳平、智行者科技高級副總裁項宇、元戎啟行副總裁劉念邱共同討論自動駕駛應用場景及商業化進程。(行業專家高端對話現場)此前,國務院辦公廳於11月2日發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 》。
  • 特斯拉不贊成傳感器融合,自動駕駛汽車怎麼辦?
    其L4自動駕駛汽車沒有使用雷達或LiDAR,僅使用12個攝像頭——「VIDAR」,可實現類似LiDAR的輸出。Mobileye總裁兼執行長Amnon Shashua說:「在耶路撒冷實測的L4汽車正在利用AI先進技術,在多個獨立的計算機視覺引擎上運行不同的神經網絡算法。多個神經網絡會產生『內部冗餘』。」
  • 七位技術專家告訴你,2018電動汽車/自動駕駛的挑戰在哪?
    這類電阻在電動汽車中應用廣泛,如EPS、EPB等,只要涉及電機驅動的部分都可以使用採樣電阻。他指出,未來代碼數量最多的嵌入式應用不是Facebook,不是Windows,不是747,而是汽車。汽車代碼在未來10年將達到3億行。這麼多的代碼就需要有存儲器來支撐。另外,隨著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存儲器也將從汽車後座轉移到前座。JEtesmc目前業內的兩個熱點話題是自動駕駛汽車和人工智慧(AI)。
  • 美團副總裁:無人配送車已服務上萬訂單,三年後將達到1000臺
    此外,美團還聯合順義區政府和中國公路協會舉辦了自動駕駛城市末端配送創新與實踐的論壇。 在自動駕駛城市末端配送創新與實踐論壇上,美團副總裁、首席科學家、自動駕駛負責人夏華夏介紹了美團在自動駕駛方面的成果,也介紹了美團在自動駕駛配送車方面的規劃。
  • 自動駕駛領域迎來全面盈利的歷史奇點時刻
    9月15日,一輛沒有安全員的無人駕駛計程車載著百度集團副總裁、智能駕駛事業群總經理李震宇和央視記者,在北京首鋼園區內行駛了近700米。 就在同一天,百度CEO李彥宏在「百度世界2020大會」上預測了自動駕駛實現商用化的時間表,「5年後,自動駕駛汽車將進入全面商用階段」,憑藉智能交通體系,能夠提升15%-30%的通行效率。
  • GFM2020|理想汽車王凱:真正的自動駕駛可能還需依靠量子計算機突破
    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主辦的2020全球未來出行大會(GFM2020)上,理想汽車首席技術官王凱表示,目前自動駕駛的硬體、算法上沒有完全形成突破,真正的無人駕駛很有可能需要在量子計算機進行突破才能真正意義上的完成
  • 信息技術:中國自動駕駛產業發展動態|汽車|大數據|自動駕駛|智能網...
    自動駕駛作為引領未來的前沿技術之一,不僅會帶來汽車產業的全面變革,同時會對經濟社會產生深遠影響。(二)各項標準構建工作全面開展,並積極參與國際標準的制定標準作為自動駕駛汽車產業發展的重要內容,與產業、技術發展起到相互支撐、相互促進的作用。建立國標、行標、團標相互配套的新型標準體系,是引領和規範現階段自動駕駛汽車發展的重中之重。
  • 乘龍汽車L4級自動駕駛來了!
    9月27日,在東風柳汽造車50周年暨270萬輛下線儀式的當天,乘龍汽車L4級自動駕駛「橫空出世」!80餘名行業媒體及物流行業大客戶參加了這次自動駕駛體驗。「從材料到工藝,從傳統燃油到純電動等,未來卡車不僅要實現客戶價值TCO最優,還會更加人性化、智能化。」東風柳汽紀委書記張戈先生這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