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陽文旅·讓詩和遠方正式牽手!
//
範蠡 字少伯 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
華夏族 春秋時期楚國宛地三戶(今河南省淅川縣滔河鄉人)
春秋末期著名的軍事家,經濟學家,政治家。
因不滿楚國政治黑暗,不是貴族不得入仕,而奔走越國,輔佐越王勾踐。而後功成名就退隱。
退隱期間利用自己的經濟頭腦三次經商成為富豪。他對經濟學的認知可以說是出神入化。後又三散家財。成為後人經商的楷模,稱為商聖。
張釋之(生卒年月不詳),字季,漢族,堵陽(今河南南陽方城)人,西漢法學家,法官。因向文帝陳說秦漢興亡之道,被任為謁者僕射,累遷公車令、中大夫、中郎將等職。後升任廷尉,嚴於執法,當皇帝的詔令與法律發生牴觸時,仍能執意守法,以執法公正不阿聞名。
光武帝劉秀:漢世祖光武皇帝劉秀字文叔,南陽郡蔡陽縣人,東漢開國皇帝,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劉秀是歷史上的一位較有作為的開明君主,面對斷壁殘垣、江山破碎的社會狀況,他勤於國政,改革開拓,終於使東漢王朝在一片焦土和廢墟中恢復和發展。
科聖張衡:中國東漢時期偉大的天文學家、數學家、發明家、地理學家、文學家,在東漢歷任郎中、太史令、侍中、河間相等職。張衡為中國天文學、機械技術、地震學的發展作出了傑出的貢獻,發明了渾天儀、地動儀。被後人譽為「科聖」。
醫聖張仲景:名機,字仲景,東漢南陽涅陽縣人。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被後人尊稱為醫聖。張仲景廣泛收集醫方,寫出了傳世巨著《傷寒雜病論》。它確立的辨證論治原則,是中醫臨床的基本原則,是中醫的靈魂所在。
諸葛亮在對後主劉禪上表的《出師表》裡寫道:「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諸葛亮所講的這件事發生在東漢末年。當時漢室衰微,群雄逐鹿,天下大亂。弱冠之年的諸葛亮處理完叔父諸葛玄後事,帶著弟弟落腳南陽,在臥龍崗上過著耕讀自給、隱居求志的生活。公元207年,劉備聽說諸葛亮很有雄才大略,就帶上關羽、張飛前後三次親到臥龍崗請諸葛亮「出山」幫助他成就大業。
哲學大師馮友蘭:字芝生,河南省南陽市唐河縣祁儀鎮人。中國當代著名哲學家、教育家。191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1924年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回國後,任清華大學教授、哲學系主任、文學院院長,西南聯合大學教授、文學院院長。他的著作《中國哲學史》、《中國哲學簡史》、《中國哲學史新編》等已成為20世紀中國學術的重要經典,對中國現當代學界乃至國外學界影響深遠。被譽為「現代新儒家」 。
軍事家彭雪楓:河南省南陽市鎮平縣人,中國工農紅軍和新四軍傑出指揮員、軍事家,參加過第三、四、五次反圍剿,二萬五千裡長徵,組織過土成嶺戰役,兩次率軍攻佔婁山關,直取遵義城,橫渡金沙江,飛越大渡河,進軍天全城,通過大草原,是抗日戰爭中新四軍犧牲的最高將領之一。他投身革命20年,被毛澤東、朱德譽為「共產黨人的好榜樣」。
大秦名相百裡奚是歷史名城南陽湧現出的傑出人物之一,受到人民的愛戴,百裡奚個人品質高尚,是完美人格的化身,其高尚品質和愛民思想對中國傳統士人的人格形成有很大影響。唐宋以前,南陽城西就有百裡奚的墓冢(七星冢)並有石麒麟,麒麟崗由此而得名。唐代時候,敬仰百裡奚的大詩人李白,多次來南陽遊覽,感於百裡奚偉業,熱血沸騰,慨然留下了「秦穆五羊皮,買死百裡奚」和「陶朱與五羖,名播天壤間」的佳句。
範仲淹,字希文。和包拯同朝,為北宋名臣,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範仲淹喜好彈琴,然平日只彈履霜一曲,故時人稱之為範履霜。他工於詩詞散文,所作的文章富政治內容,文辭秀美,氣度豁達。他的《嶽陽樓記》一文中的「先天下人之憂而憂,後天下人之樂而樂兩句,為千古佳句。也是他一生愛國的寫照。
編輯:周春華 監製:雨晨
來源:網絡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