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llennials是千禧一代,知道英語裡其他時代出生的人怎麼稱呼?

2020-12-03 英語視野

在不同時代出生的人身上勢必會留下不同時代的烙印。社會學家,語言學家會賦予他們專屬的名稱,往往很快被大眾所接受,成為他們的代名詞。

在英語裡像millennials(千禧一代)和baby boomers(嬰兒潮一代)等已經為大家所熟知,但Xennials,Generation Jones 和Gen Alpha等指的又是什麼時代出生的人呢?

共同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大概有七代人。如果你想知道,請繼續往下看:

1901——1924年

退伍軍人一代/最偉大的一代

G.I. Generation /The Greatest Generation

1925——1945年

沉默的一代/傳統一代

Silent Generation or Traditionalists

1946——1964年

嬰兒潮一代

Baby Boomers

1965——1979年

X一代/第十三世代

Generation X or Thirteeners

1980——90年代後半葉(或2004)

千禧一代/ Y世代

Millennials or Generation Y

90年代後半葉——2010年

Z世代/I世代/新千年一代

Gen Z, iGen, or Centennials

2010年後出生

α一代/阿爾法世代

Generation Alpha:

(劃分年限不同的學者會有不同的標準,此處只參考最常見的劃斷。)

1. 退伍軍人一代

G.I.源於美國二戰末軍人安置法案

他們出生於1901-1924年間,是現在活著的最老的一代人。他們在沒有冰箱、收音機、電視、空調和飛機等現代設施的環境下成長。成年後經歷了大蕭條時期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是團隊合作克服困難和頑強奮鬥的典範。正因為如此,這一代人又被稱為「最偉大的一代」(the Greatest Generation)。

2. 沉默的一代/傳統一代

他們也被稱為建設者,生於1924-1945年間,在戰後的幸福長大。享受這爵士樂,搖擺舞,和米老鼠的一代。他們的父母大多是「迷惘的一代」,但多數家庭依舊恪守「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耳濡目染之下,這一代人長大之後工作非常努力,又十分低調。人們普遍認為,兒童應該被看到而不是聽到。

雖然社會已經開始發生激變,有許多民權領袖呼籲改革,音樂娛樂也豐富多樣起來,但即使是這些大名鼎鼎的人物,如馬丁·路德·金、羅伯特·甘迺迪,鮑勃·迪倫、約翰·列儂等,也不提倡激進主義,並在很大程度上鼓勵人們遵守社會規範。

而且作為年輕人,他們親身經歷了麥卡錫主義(McCarthyism)的肆虐。因此,他們往往不太願意參與激進主義,而更傾向於以事業為中心、對公民參與漠不關心的態度。總的來說,之所以被稱為「沉默的一代」,是因為這代人的特點就是「沉默」。

以上兩代人主要還是美國國內的叫法,而下面則幾乎是全球通行了:

3. 嬰兒潮一代

這代人是最為人所熟知的一代。也是美國官方正式承認的唯一一代(出生於1946年——1964年)。如今,嬰兒潮一代已經50多歲到70多歲,許多人即將退休或已經退休。

二戰結束後,美國英國等士兵解甲歸田,入口出生率顯著上升。迄今為止,他們是歷史上人口最多的一代。

這一代人在冷戰和越戰的陰影中長大,個性鮮明,與其父輩價值觀相悖,具有叛逆精神。他們關注搖滾樂,貓王,披頭四,迷你裙,性.解放,伍德斯託克音樂節,嬉皮士文化、婦女與民權運動、環境問題等。

這一代人可以分為兩類:

第一類是出生於1946年至1955年間的嬰兒潮一代,他們是在越戰時期長大的。

另一半出生於1956年至1964年間,被稱為「後嬰兒潮一代」或者瓊斯一代(Generation Jones)。 「瓊斯」欲望的俚語,鮑勃·迪倫在《瓊斯先生》這首歌裡,用虛構得人物瓊斯先生,來解釋美國1960年代中期的變化。

作為一代人,他們接受的教育是史上最優質的,而他們所處的也是美國發展蒸蒸日上時代,所以「嬰兒潮一代」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也是美國最富裕的一代人。

4. X一代/第十三世代

他們大部分是「沉默的一代」的子女,他們中的許多人要麼是父母都忙於工作,要麼父母離異,是第一個「脖子上掛鑰匙」長大的一代。

他們聰明但與世隔絕,大多數人小時候學校裡沒有電腦,到初中學或高中才接觸到電腦。

X世代通常被稱為MTV世代。他們經歷了音樂錄影帶、新浪潮音樂、電子音樂、搖滾樂、重金屬音樂、朋克音樂、搖滾樂和嘻哈音樂的出現。

他們崇尚消費,喜歡名牌。不少人都背負銀行和信用卡債務。

成長環境使他們形成了極端獨立的性格特徵,並把這種獨立帶到成年以後的生活中。看淡與終身事業和家庭,他們一生平均換7次工作。結婚晚和離婚快,許多人是單親父母。

但我們不能就此認定他們是失敗的一代,作為開始將電腦用作日常工具的第一代人,「X一代」對大部分影響了90年代及以後經濟發展的科技產業的形成有著不可磨滅的功績。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和谷歌(Google)聯合創始人謝爾蓋·布林(Sergey Brin)就是最好的例子。

5. 千禧一代/Y一代

這是大多數人最熟悉的一個詞,千禧一代y也是被剖析最多的一代人。

他們出生於1980年或之後的90年代中期或21世紀初,所以現在許多年輕人會把自己定義為千禧一代。

這一代人受到經濟衰退的嚴重影響,創紀錄的失業率直接影響到年輕人就業。

「千禧一代是在技術變革、全球化和經濟動蕩時期成長起來的。這給了他們一種不同於父母的行為和經歷。他們結婚和獨立生活較遲,,對所有權的態度也有所不同,這有助於催生所謂的「共享經濟」。他們也是第一代數字原住民,他們對技術的喜愛改變了他們的購物方式。技術被用於即時獲取價格比較、產品信息和同行評議。最後,他們重視健康,投入時間和金錢鍛鍊和合理飲食。他們積極的生活方式影響著從食品、飲料到時尚的各種潮流。」

——高盛(Goldman Sachs)

「千禧一代」中還包含了一個子代——Xennials「X-千禧一代」,指的是那些出生於20世紀70年代末期和80年代中期之間的人。這代人之所以被稱為Xennials,是因為他們和「X一代」存在一些共性——主要是指他們都在沒有網際網路的環境下長大,需要通過看報紙,夜間新聞來跟上時代的步伐。朋友之間組織聚會需要靠座機聯絡,約好時間和地點碰面,而不是用簡訊聯繫。

6. Z一代

他們主要是X一代的孩子,但可能有千禧一代的父母。

他們是第一代真正的「數字原生代」(digital natives)。從小就擁有網際網路,他們從未見過一個沒有電腦和手機的世界。數位技術與他們的生活無縫對接,幾乎就像他們呼吸的空氣一樣不可或缺。網際網路使他們關注全球問題,技術上的任何發展變化都迅速影響到他們,同時他們也深刻地促成了全球的教育,文化等社會發展的轉型。

7. α一代/阿爾法世代

出生於2010年之後的α一代還是未成年人,我們不知道技術將如何影響α一代,也不知道α他們將會怎樣影響人類的發展。

相關焦點

  • Millennials啥意思?
    來源:中國日報網漢語中用80後、90後、00後指在某一時期出生的人群,英語中也有這樣的詞彙,例如,Millennials指1981-1996年間出生的人,Generation X指1965-1980年間出生的人。你知道這些稱呼是怎麼來的嗎?
  • United States||嬰兒潮一代的最後一戰
    從選舉的角度來看,這將是嬰兒潮一代(1946年至1964年出生的人)的落幕,也是以千禧一代為主導(1981年至1996年出生的人),40歲以下選民的崛起。正如智庫布魯金斯學會的人口統計學家比爾•弗雷所言:「20世紀下半葉,美國的政治和文化主要由白人主導,而在千禧一代、Z世代和後Z世代年輕人的推動下,美國正在轉變為一個種族更加多元化的國家。」
  • 千禧一代vs嬰兒潮一代
    出生於1946年至1964年間的嬰兒潮一代,是美國50多年來人數最多的一代人。自1993年以來的四位美國總統都是嬰兒潮一代。但是到2019年,他們的鼎盛時代將落幕。世代是一個頗具彈性的概念,但皮尤研究中心依據廣泛接受的定義判定,2019年將是嬰兒潮一代人數被新世代超越的一年。這個取代他們成為最大群體的世代即所謂的千禧一代。千禧一代與嬰兒潮一代迥然不同。
  • 老外常說的Millennials,Generation X,Baby Boomers啥意思?
    漢語中用80後、90後、00後指在某一時期出生的人群,英語中也有這樣的詞彙,例如,Millennials指1981-1996年間出生的人,Generation X指1965-1980年間出生的人。你知道這些稱呼是怎麼來的嗎?
  • 學會這10個英語單詞,你的英語永遠不過時!
    Things that millennials say學這10個詞,英語不過時!Millennials: 千禧一代,覆蓋美國80年代直至2000年出生的人群Millennium: 千禧年Gen X: 70、80年代出生的美國人Gen Y: 80、90年代出生的美國人1.
  • 古巴親歷記|「千禧一代」、網際網路與「後卡斯楚時代」難題
    缺少「千禧一代」的投票站據古巴國家選舉委員會披露,全國共有約740萬選民參與了投票,17.1%的已註冊選民缺席,這是古巴革命後數十年來最低的投票率。面對這一終結「卡斯楚時代」的歷史性選舉,選民的熱情似乎並不高漲。
  • 千禧一代選擇這樣離婚:以數字方式處理分手事宜
    為什麼千禧一代在數字時代「終結」你的分手方式》文章,文章摘編如下:羅西娜·博斯科和她當時的丈夫就像臉書網站上許多情侶一樣,經常曬出度假、聽音樂會和一起活動的照片。博斯科的社交媒體動態裡總是充斥著朋友們結婚生子的畫面。她說:「你在社交媒體上看到的儘是婚禮和寶寶。」因此,當離婚後更新個人資料時,她「極其痛苦」。
  • 和頓國際:丹佛,美國千禧一代的理想聚居地
    強大的千禧一代影響力– 作為美國當前規模最大的一個世代,千禧一代(指於1981年至1997年期間出生的人士)人口在美國勞動力人口中所佔比例最大,已經超過三分之一。雖然千禧一代受教育程度最高,但在過去幾年裡經歷了經濟衰退、復甦遲緩以及巨額學生債務等重大挑戰,在某種程度上抑制了他們的消費能力,推遲他們結婚和購房的步伐。但是,情況目前正在改變。隨著經濟逐漸復甦,收入增長加快,貸款標準放鬆,加上事業趨於穩定,諸多有利條件疊加,令眾多千禧一代人士加入置業大軍。
  • Lexington Law:美國的千禧一代對股市並不「感冒」
    一個有趣的現象是:美國的千禧一代對股市並不「感冒」。
  • 美媒探秘中國千禧一代:整體素質高 對社會議題開明
    參考消息網7月25日報導 美國《華爾街日報》7月14日刊登該報記者張彥的一篇文章,題為《訪談:對改變中國的千禧一代的描述》,文章摘編如下:現年30歲、旅居北京的英國作家兼編輯艾禮凱於2007年首次來到中國,在一個藏人村落裡教英語。
  • 千禧一代消費行為分析 將傳統吸金行業逼向絕路
    目前,全球消費市場主力軍的「千禧一代」(1984—2000年出生,國內多指80、90後),正在逐漸形成自己獨特的消費價值觀、主導未來的消費市場。高盛最新發布的一份報告稱,中國的80後和90後約有4.15億人,佔中國總人口的31%,而隨著他們平均年收入從2014年的5900美元增長至2024年的1.3萬美元,他們將主導未來10年的消費格局。
  • 美國千禧一代正遠離教堂 美媒:看待教會的角度與過去不同
    參考消息網5月7日報導 美媒稱,根據皮尤研究中心的研究,千禧一代(1982-1995年出生)正在以創紀錄的人數遠離教會。據美國福克斯新聞頻道網站5月3日報導,許多千禧一代說自己信仰上帝,而且也相信宗教信仰很重要,但很少有人真正去教堂或是加入宗教組織。一些千禧一代說不去教堂是因為沒必要。
  • 從對老婆怎麼稱呼?就知道你是哪裡人!
    從對老婆怎麼稱呼?就知道你是哪裡人!說起各地對老婆的稱呼,我查了一下,大概有百種之多。抄一下交卷?顯然不是我的風格,那麼咋回答好呢?我還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吧……首先,對老婆的稱呼應該分為兩種:一是夫妻之間對妻子的稱呼。
  • 英媒:中國千禧一代的喜好影響海外併購模式的轉變
    英國《金融時報》7月22日文章,原題:千禧一代的喜好影響中國對外併購  現如今,中國企業海外併購的許多決定,與大約4.15億「千禧時代」年輕人的特有需求已密不可分。生於上世紀最後20年的那一代的品味喜好與眾不同,中國的眾多新興跨國企業為滿足他們的需求正滿世界搜尋。
  • 「盲盒」用英語怎麼說?為啥這麼火?
    【知識點】 「盲盒」,在英語中可以用mystery boxes或mystery toy boxes表示,裡面裝的通常是動漫、影視作品的周邊,或者是設計師單獨設計出來的玩偶(collectible figures)。
  • 可口可樂與百事打響千禧一代爭奪戰 全面革新口味包裝
    而百事可樂也在2017年夏天推出盛夏最辣的肉桂風味可樂,在中國市場推出Alexander Wang跨界合作無糖限量瓶,更有刷爆了朋友圈的藍色百事網紅新品等等,從種種跡象中可以看出,兩樂在吸引千禧一代市場上都在持續發力!
  • Deloitte:未來一年25%的千禧一代表示會嘗試一份新的工作
    隨著千禧一代逐漸邁入職場,如何調動這部分員工的積極性就值得人好好琢磨了,因為這一代的成長環境與其父輩的截然不同,比如曾讓上一輩擠破腦袋的鐵飯碗已不再那麼吸引這一輩的目光了。
  • 皮尤研究中心正式定義千禧世代為1981年至1996年
    "千禧一代"(Millennials)這個術語在各種研究、文章和一般性討論中十分常見,但是千禧世代在過往的定義,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你跟誰交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