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oitte:未來一年25%的千禧一代表示會嘗試一份新的工作

2020-11-23 199IT

隨著千禧一代逐漸邁入職場,如何調動這部分員工的積極性就值得人好好琢磨了,因為這一代的成長環境與其父輩的截然不同,比如曾讓上一輩擠破腦袋的鐵飯碗已不再那麼吸引這一輩的目光了。

據2016 Deloitte調查顯示,未來一年25%的千禧一代表示會嘗試一份新的工作,或者做一些不一樣的事情。而未來兩年,這一比重則能擴大到44%,若將這一期限延展到2020年底,他們中則有三分之二的人說想要辭職。不要以為這只是因為他們太過年輕、職位不高,所以才不會有所留戀,事實上,在身處高位上的千禧一代中,有57%表示2020前會離開現在的工作。

這麼一聽,是不是感覺有點慌了?「一言不合就遞辭職信」似乎不是玩笑的,所以如何留住這一代的優質員工就真的值得好好琢磨琢磨了,那麼除了升職加薪,千禧一代到底希望從工作中獲得什麼呢?Deloitte做了一次調查:

  • 想提高領導力
    在調查中,領導力是最被千禧一代重視的職業能力,不過他們也認為公司在幫助他們成為一個好的領導者方面做的不是很好。在未來兩年離開公司的員工中,有超過70%的人覺得自己的領導力沒被好好培養,相反,在忠誠度最高的千禧一代中,更多人表示公司正提供一系列培訓,老闆對想承擔領導角色的員工給予更多的支持,甚至積極鼓勵那些還很年輕的員工承擔領導角色。
    所以,老闆們,你們做好放權的準備了嗎?
  • 想要導師
    千禧一代中,曾有過導師的員工表示「導師制」對他們職業生涯滿意度有積極影響,那些計劃未來5年依舊和老闆一起工作的員工想要導師的意願比那些不想久留的員工高2倍。
    所以,老闆們,是時候成為一個好師傅了,傳給弟子們一些功力吧。
  • 想要對社會更有意義的工作
    調查中幾乎90%的千禧一代同意不應僅僅將財務表現作為企業商業成功的標準,他們中有超過80%的人相信企業有很大的空間和潛力去做更好的事情,如今你也不能再僅僅通過PR、病毒營銷等等不靠譜的方式糊弄千禧一代了,如果要讓他們認為你的公司在承擔社會責任,就要通過生產高質量產品、提供優質的客戶服務、承擔經得起考驗的社會環境責任來贏得他們的尊重。
    所以,老闆們,現在不僅僅是說故事這麼簡單了。
  • 想通過這份工作彰顯自己對於社會的貢獻
    千禧一代不僅想尋找對社會更有意義的工作,而且希望在這份工作中展露自己對社會獨特的貢獻。所以你不僅要有一個偉大的目標,而且要讓你的員工明白他們在這項目標中的扮演的具體角色和作用,不管他們每天做的工作看起來離這項偉大目標有多遙遠。
    所以,老闆們,說故事的能力依舊還是很重要的。
  • 想要更具支持性、包容性的工作環境
    調查中對工作最滿意也最忠誠的千禧一代更多地表示,他們的公司有更開放的交流環境,相互支持和包容的企業文化,而且老闆對開放和包容有很強的意識,鼓勵所有員工說出新的想法和各種創意。
    所以,老闆們,除了吸收創意,若聽到員工吐槽你,不妨順勢自黑一下吧。
  • 想實現個人目標
    千禧一代的個人目標其實挺傳統、挺簡單的:能夠享受工作和生活的平衡,能有自己的家,收入能得到保障。
    所以,老闆們,啥也別說了,趕緊放員工下班,順便發個紅包壓壓驚吧!

自 36kr

相關焦點

  • 千禧一代消費行為分析 將傳統吸金行業逼向絕路
    目前,全球消費市場主力軍的「千禧一代」(1984—2000年出生,國內多指80、90後),正在逐漸形成自己獨特的消費價值觀、主導未來的消費市場。高盛最新發布的一份報告稱,中國的80後和90後約有4.15億人,佔中國總人口的31%,而隨著他們平均年收入從2014年的5900美元增長至2024年的1.3萬美元,他們將主導未來10年的消費格局。
  • 千禧一代vs嬰兒潮一代
    出生於1946年至1964年間的嬰兒潮一代,是美國50多年來人數最多的一代人。自1993年以來的四位美國總統都是嬰兒潮一代。但是到2019年,他們的鼎盛時代將落幕。世代是一個頗具彈性的概念,但皮尤研究中心依據廣泛接受的定義判定,2019年將是嬰兒潮一代人數被新世代超越的一年。這個取代他們成為最大群體的世代即所謂的千禧一代。千禧一代與嬰兒潮一代迥然不同。
  • 千禧一代選擇這樣離婚:以數字方式處理分手事宜
    如今,像博斯科這樣的人(離異的千禧一代)越來越少。2018年9月,千禧一代因為「終結」離婚而成為新聞焦點。當時有研究發現,2008年至2017年,美國離婚率出現下降,是年輕夫婦推動了這一趨勢。即便如此,也有像博斯科這樣的千禧一代「逆流而上」,仍然選擇離婚。這樣一來,他們就面臨一系列在數字時代分手的轉變——在社交媒體上解除關係、瀏覽約會軟體以及使用在線法律服務。
  • Lexington Law:美國的千禧一代對股市並不「感冒」
    一個有趣的現象是:美國的千禧一代對股市並不「感冒」。
  • 美國:千禧消費者熱衷嘗試美妝新產品,沒有品牌忠誠度又難取悅?
    該機構研究強調的消費者主要是千禧一代,他們想要與眾不同、創新、創意產品,而且通常是對市場反應快又有遠見性的獨立品牌。 為什麼專賣零售商會成功? 該市場調研機構的執行長Kurt Jetta說:「Ulta和Sephora給消費者提供了很多選擇,還提供了市場上沒有的創新產品。」
  • 古巴親歷記|「千禧一代」、網際網路與「後卡斯楚時代」難題
    走近各個投票站,不難觀察到大部分工作人員和選民都上了年紀,「千禧一代」(出生於1984年至2000年)的面孔較為少見。幾位20歲左右的年輕人蹲在哈瓦那Obispo大街的票站前倒賣上網卡,經過一番交易與攀談,他們笑著說道:「我們並沒有必要投票,賺錢就好。」
  • 可口可樂與百事打響千禧一代爭奪戰 全面革新口味包裝
    而百事可樂也在2017年夏天推出盛夏最辣的肉桂風味可樂,在中國市場推出Alexander Wang跨界合作無糖限量瓶,更有刷爆了朋友圈的藍色百事網紅新品等等,從種種跡象中可以看出,兩樂在吸引千禧一代市場上都在持續發力!
  • 英媒:中國千禧一代的喜好影響海外併購模式的轉變
    英國《金融時報》7月22日文章,原題:千禧一代的喜好影響中國對外併購  現如今,中國企業海外併購的許多決定,與大約4.15億「千禧時代」年輕人的特有需求已密不可分。生於上世紀最後20年的那一代的品味喜好與眾不同,中國的眾多新興跨國企業為滿足他們的需求正滿世界搜尋。
  • 和頓國際:丹佛,美國千禧一代的理想聚居地
    強大的千禧一代影響力– 作為美國當前規模最大的一個世代,千禧一代(指於1981年至1997年期間出生的人士)人口在美國勞動力人口中所佔比例最大,已經超過三分之一。房地產網站 Zillow 的報告稱,在2016年的購房者中,千禧一代佔了42%,高於任何其他世代,並且其中大多數人是首次購房。更為重要的是,預計千禧一代在接下去的五年裡將會給美國住房市場帶來更為顯著的影響。在美國的主要城市中,丹佛日益被視為理想的居住地,擁有蓬勃發展且配套齊全的住宅社區,具備大量的就業機會以及到處可見的創業精神。下面讓我們領略一下丹佛吸引千禧一代的魅力所在。
  • 皮尤研究中心正式定義千禧世代為1981年至1996年
    "千禧一代"(Millennials)這個術語在各種研究、文章和一般性討論中十分常見,但是千禧世代在過往的定義,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你跟誰交談
  • millennials是千禧一代,知道英語裡其他時代出生的人怎麼稱呼?
    享受這爵士樂,搖擺舞,和米老鼠的一代。他們的父母大多是「迷惘的一代」,但多數家庭依舊恪守「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耳濡目染之下,這一代人長大之後工作非常努力,又十分低調。人們普遍認為,兒童應該被看到而不是聽到。
  • 「千禧一代」追捧的17款怪誕產品,果然有指尖陀螺
    亞馬遜產品豐富多樣,千禧一代超喜歡的這20款新奇特產品,你聽過嗎?在千禧一代和年輕群體中風靡一時。 2、手工雕刻喜馬拉雅鹽巖2孔燭臺 這款燭臺是由喜馬拉雅鹽巖打造而成,能淨化空氣,有助於睡眠。還能給你的房間增添幾分情調。 3、行車記錄儀 在汽車上安裝一個行車記錄儀,當車禍意外發生時,就能用來證明誰是過錯方。
  • 美國千禧一代正遠離教堂 美媒:看待教會的角度與過去不同
    參考消息網5月7日報導 美媒稱,根據皮尤研究中心的研究,千禧一代(1982-1995年出生)正在以創紀錄的人數遠離教會。據美國福克斯新聞頻道網站5月3日報導,許多千禧一代說自己信仰上帝,而且也相信宗教信仰很重要,但很少有人真正去教堂或是加入宗教組織。一些千禧一代說不去教堂是因為沒必要。
  • United States||嬰兒潮一代的最後一戰
    從選舉的角度來看,這將是嬰兒潮一代(1946年至1964年出生的人)的落幕,也是以千禧一代為主導(1981年至1996年出生的人),40歲以下選民的崛起。正如智庫布魯金斯學會的人口統計學家比爾•弗雷所言:「20世紀下半葉,美國的政治和文化主要由白人主導,而在千禧一代、Z世代和後Z世代年輕人的推動下,美國正在轉變為一個種族更加多元化的國家。」
  • 近半數選擇花香調,千禧一代怕「撞香」
    但縱觀世界,2019年全球香水消費市場規模為3906億元,中國佔比僅為2.5%,未來市場發展潛力巨大。穎通集團聯合艾瑞諮詢於近日發布了《中國香水行業研究白皮書 1.0》(以下簡稱「香水白皮書」),從國內香水市場發展現狀、消費者消費行為態度、典型消費人群畫像及未來行業發展趨勢四個維度,對中國香水行業進行了深入研究。
  • 美媒探秘中國千禧一代:整體素質高 對社會議題開明
    參考消息網7月25日報導 美國《華爾街日報》7月14日刊登該報記者張彥的一篇文章,題為《訪談:對改變中國的千禧一代的描述》,文章摘編如下:現年30歲、旅居北京的英國作家兼編輯艾禮凱於2007年首次來到中國,在一個藏人村落裡教英語。
  • 雅詩閣的「千禧」攻略: 大中華區首家lyf預計2020年於上海張江開業
    lyf(發音與』life』相同),是一個由千禧一代為千禧一代和有千禧心態的人設計和管理的共享居住品牌,代表了一個以共建社區為模式的新生活方式,將住客與同行者和變革者聯繫起來。而共享兩個字的精髓突出在「動態」與「自由」,所以lyf項目都會提供靈活的共享空間,促進住客之間的合作與連接。在lyf,廚房也可以成為社交場所,而休息室可以兼作活動空間。
  • ...的成長,新的收穫,新的體驗,新的狀態,新的生活,新的工作,新的未來
    不好在於,又要重新去接受新的挑戰了。不論是環境,還是人,還是事物,還是其他的一切,都是新的。又開始了嶄新的一頁了。7月4號,我從我呆了整整一年多的公司,離開了,就在之後的一周內,面試過其他公司,面試上了,並且沒隔多久,就上崗了,7月15號,開始第一天上班了。到今天為止,已經17天了。
  • 新民環球丨她們讓「千禧女孩」愛上讀時政新聞
    GJ打破傳統寫作方式換視角看時事風雲郵件訂閱新聞的主要用戶人群大多是千禧一代,因為郵件訂閱顯得更加私密。「略讀」成為資本新寵,也是投資者們看好千禧一代年輕女性市場的體現。「略讀」在年輕女性市場的深耕與在新聞傳播之外的業務拓展,使市場人士對其未來的發展和盈利有了更大的想像空間。貼合年輕一代的筆調風格和傳播內容使「略讀」成為了小姐姐們的「團寵」。
  • 學院獎攜恆源祥對話千禧一代 以創意之名升級品牌煥新力
    我們以前經常覺得,品牌有時候像老師一樣,喜歡說教,喜歡講價值觀,喜歡講未來的使命,這樣的話讓消費者覺得未來有很廣闊的願景。但是現在的年輕人他們已經成長了起來,他們的思維更開放,他們更國際化。所以總結一下我們的作品,其中有文藝傾向的比例非常高,被稱作小清新,這種文藝性的擴張它不單單是在於我們傳統文化文藝性的擴張,還有一種國際化元素的擴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