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不如一代是大概率事件,那麼歷史是如何實現螺旋式上升的?
很簡單:
少部分上升的人,創造的總量加起來,超過上一代。
不要覺得只有高知高產的1%家庭,他們的後代才會一代不如一代,數據顯示百分之八九十都不如父母輩。
其實普通人家也是一代不如一代。
舉個例子,縣城就有很多工薪階層,孩子畢業了做份普通工作,結婚了,老人家給買個房。之後小兩口花錢大手大腳,就這麼過下去。
問題就出現了——等小兩口的孩子長大了,他買房的錢,誰來出?
沒老啃,就只能指望撞大運或者基因突變了。
這個現象不是個例,看看自己,看看身邊人。
能比父母輩要好的,都是極少數,大部分人保持持平就很不錯了。
這就是社會的希望——平庸的人,在自動給積極進取的人讓道。
甚至甘願親自肉身布施,用自己的錢包和養料,養活少部分力圖上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