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龐加萊猜想破解者朱熹平:曾5年幾乎無學術成果

2020-12-05 中國網新聞中心

朱熹平,現年44歲,1984年在中山大學數學系取得碩士學位,1989年在中國科學院武漢數學物理研究所取得博士學位。現任中山大學數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數學與計算科學學院院長。

對話提示

任何一個封閉的三維空間,只要它裡面所有的封閉曲線都可以收縮成一點,這個空間就一定是一個三維圓球———這就是法國數學家龐加萊於1904年提出的猜想。

然而,龐加萊可能沒有料到,這個一句話就能講完的猜想日後成為了七大數學世紀難題之一。

百餘年之後,謎底終於被揭開。2006年6月3日,哈佛大學教授、菲爾茲獎得主丘成桐在北京宣布:在美、俄等國科學家的工作基礎上,朱熹平和旅美數學家、清華大學講席教授曹懷東徹底證明了龐加萊猜想。

一時間,朱熹平、曹懷東等人開始為中外所矚目。

對話人物

「我從未給自己定下任何目標」

記者(以下簡稱記):第一次有挑戰世界數學難題的衝動,是在什麼時候?

朱熹平(以下簡稱朱):(哈哈大笑)其實,我第一次對數學難題的挑戰就以「失敗」告終。在中山大學讀大三時,我就不知「天高地厚」,嘗試論證「連續統假設」。這在當時是一個已經破解的世界難題,但我完全不知道。當我自信滿滿地把證明過程拿給指導老師看時,老師拒絕了我,只丟下一句話:如果你錯了,我不用看;如果你對了,我也看不懂。從那以後,我意識到做學問要靜下心,不要先想到要攻克什麼難題,而是要潛心積累。

記:破解龐加萊猜想的過程中,對你觸動最大的是什麼?

朱:這是一個希望與失望不斷反覆的過程。因為我經歷了太多的失敗,所以凡事順其自然,不強求結果。我現在的心態是,已經把失敗看成常態,把成功當做偶然。在破解龐加萊猜想的過程中,我從未給自己定下任何目標,只是沿著這條路,一步一個腳印地走。

「數學家已經不是『孤獨的思考者』」

記:你從1997年開始研究猜想,在研究過程中,遇到的最大壓力是什麼?

朱:是5年裡幾乎沒有什麼學術成果。這個過程,很痛苦。有時也懷疑自己的轉型是不是錯了。

記:在猜想的整個論證過程中,團隊發揮了怎樣的作用?

朱:現在的數學家已經不是「孤獨的思考者」。我們的團隊有5個人,包括曹懷東、陳兵龍等。他們每個人都非常出色。我們也會在學術問題上有爭執,但研究氣氛非常好,非常和諧。在論證過程中遇到難題想放棄時,是團隊的力量,使我堅持下去。

「為了一次對話,我足足等了5年」

記:在你的學術歷程中,誰對你的影響和幫助最大?

朱:在我看來,幾何分析的開創者———丘成桐先生是我最敬仰的前輩之一。可以說,是他給了我燈塔般的指引。1997年在香港中文大學,我第一次與丘先生對話。為了這次對話,我足足等了5年。可出乎意料的是,這次對話一談就是20天。這20天是扎紮實實的20天,上下午連軸轉,沒有停頓。丘先生的學術熱情是常人沒有辦法想像的。我對丘成桐「傾其所有」地講述了在這5年裡所掌握的一切,這強烈吸引了丘先生的注意,他鼓勵我研究美國數學家漢密爾頓開創的Ricci流。我想,與高手交流,對學者來講,是快速成長、少走彎路的重要途徑。

「我只想安靜地生活和做學問」

記:從1992年轉型到2006年完成龐加萊猜想的完全證明,你用了14年時間。怎麼看這14年?

朱:積累的過程。好的學者有好的眼光,他可以告訴你有些問題是到了歷史上該解決的時候了。如果你正好有機會參與其中,就是你的幸運。在這個歷史時刻到來之前,所有的工作都是積累。這就是所謂的厚積薄發。

記:國內外科學家對你的學術影響體現在哪些方面?

朱:曹懷東介入這個領域的時間比較早,研究時間有20多年,經驗豐富。漢密爾頓是個有胸懷的學者,他的每一次發現都會以論文發表的形式與同行分享,對學科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記:你下一步最想做的事情是什麼?

朱:作為學者,我最喜歡安靜。我只想安安靜靜地生活和做學問,同時把自己的研究拓展到其他數學流派或領域。據新華社電

相關焦點

  • 朱熹平:為龐加萊猜想「封頂」的人(圖)
    現任中山大學數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數學與計算科學學院院長,兼任廣東省數學學會理事長、中國科學院晨興數學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  美國、俄羅斯科學家為破解龐加萊猜想這個數學世紀難題打好地基,搭建起萬丈高樓,而中國人朱熹平舉起最後一塊磚,為龐加萊猜想封頂。  毫無疑問我們應該驕傲。
  • 中國數學家破解龐加萊猜想 得到國際承認仍需要等待
    陳景潤以後,數學界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引起國人的關注,本月3日,國際知名數學家丘成桐宣布,朱熹平和曹懷東成為了破解龐加萊猜想的「最後封頂者」。與國內媒體的喧囂相比,國際數學界以及國外主流媒體大多保持了緘默,而朱熹平、曹懷東本人和中山大學保持異常的低調。
  • 龐加萊猜想破解後的沉默:得到國際承認仍需等待
    陳景潤以後,數學界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引起國人的關注,本月3日,國際知名數學家丘成桐宣布,朱熹平和曹懷東成為了破解龐加萊猜想的「最後封頂者」。  與國內媒體的喧囂相比,國際數學界以及國外主流媒體大多保持了緘默,而朱熹平、曹懷東本人和中山大學保持異常的低調。
  • 龐加萊猜想究竟是誰破解的?
    今年6月,著名數學家丘成桐教授宣布,「中國科學家朱熹平與曹懷東破解百年數學難題龐加萊猜想」。然而,9月1日晚,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數學研究所所長丁偉嶽,在自己的博客上發帖質疑「龐加萊猜想是由中國科學家徹底破解」:「丘成桐教授是幾何分析公認的世界級權威,他不會不知道當時國際上許多數學家認為:俄國數學家佩雷爾曼已經解決了龐加萊猜想。
  • 與破解龐加萊猜想的朱熹平面對面:把失敗看成常態
    新華網廣州6月7日電 題:「把失敗看成常態把成功當作偶然」——與龐加萊猜想「封頂」者之一、中山大學教授朱熹平面對面黑板上,滿是數學符號和幾何圖形。教室裡,數十位風華正茂的研究生凝神傾聽。6月6日上午,中山大學一間普通教室。44歲的朱熹平教授像往常一樣,平靜地講授《黎曼幾何初步》。
  • 何方神仙破了龐加萊猜想
    「七大世紀數學難題」之一的龐加萊猜想,近日被中山大學朱熹平教授和旅美數學家、清華大學講席教授曹懷東完全破解。  這引起人們的廣泛興趣:作者是何方「神仙」?中國科學家究竟做出了多大貢獻?「七大世紀數學難題」的進展情況如何?
  • 分析:為什麼龐加萊猜想比哥德巴赫猜想重要
    破解龐加萊猜想:為什麼比哥德巴赫猜想重要得多  新華網北京6月4日電 「比哥德巴赫猜想重要得多」——關於百年數學難題的四問  新華社記者李斌  「七大世紀數學難題」之一的龐加萊猜想,近日被科學家完全破解,而且是中國科學家完成「最後封頂」工作——中山大學朱熹平教授和旅美數學家
  • 佩雷爾曼和丘成桐_佩雷爾曼龐加萊猜想證明pdf - CSDN
    本報訊 朱熹平教授破解龐加萊猜想,卻婉言謝絕所有媒體面對面的採訪,表現非常低調  「論文發表還只是一個開始」  中大校長黃達人對此表示,媒體需冷靜理性,過多宣傳個人不客觀  一項比哥德巴赫猜想還要更重要的重大成就,一項美國克萊數學研究所曾懸賞100萬美元求解的世界難題
  • 破解"龐加萊猜想"論文為何發表在亞洲數學期刊?
    --「龐加萊猜想」與記者見面。當今世界上有七大數學難題﹐其中懸而未決逾百年的就是「龐加萊猜想」。龐加萊猜想是法國數學家亨利﹑龐加萊1904年提出的拓撲學難題﹐百餘年來吸引世界無數數學家鑽研﹐近年成為世界七大數學難題之一。中國數學家朱熹平﹑曹懷東教授運用俄羅斯數學家佩雷曼的理論﹐利用兩年時間為龐加萊猜想作出完全的證明﹐結果對物理和工程學都有深遠影響。
  • 粵省委省政府祝賀朱熹平破解龐加萊猜想
    本報訊(記者秦暉通訊員李漢榮)中山大學朱熹平教授等人破解數學百年難題的消息引起了全社會的廣泛關注。昨日,廣東省委、省政府向中山大學發去了賀信。不久前,教育部也已經向中大表示了祝賀。  6月13日,中共廣東省委、廣東省人民政府向中山大學發來賀信,賀信寫道:中山大學,欣聞你校朱熹平教授與清華大學兼職教授曹懷東合作,破解了龐加萊猜想這一國際數學界關註上百年的著名難題。這是我國數學家對國際數學科學發展作出的重要貢獻,是中國科學界的光榮,是中山大學的光榮,也是廣東省的光榮。在此,謹向你校並向朱熹平教授致以熱烈的祝賀!
  • 中國兩數學家破解世界百年難題龐加萊猜想(圖)
    廣東中山大學的朱熹平教授和中國旅美數學家、美國里海大學的曹懷東教授在《亞洲數學期刊》6月號上發表了題為「龐加萊猜想和幾何化猜想的完全證明:漢密爾頓-佩雷爾曼關於RICCI流理論的應用」的論文。  美國華裔數學家、菲爾茲獎得主丘成桐教授稱這篇論文是最終解開龐加萊猜想的「封頂之作」。丘成桐4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這一工作比哥德巴赫猜想重要得多,毫不過分。
  • 北大教授對"中國科學家破解龐加萊猜想"提出質疑
    (Poincare猜想)揚名世界的數學家曹懷東(右)、朱熹平(中)教授,在北京舉行關於龐加萊猜想學術講座,吸引眾多數學愛好者和媒體。「龐加萊猜想是由中國科學家徹底破解」的帖子,9月1日晚上出現在新浪博客「丁偉嶽教授的BLOG」上,並在24小時內得到約4萬閱讀數,近500篇評論。
  • 世界七大數學難題之一 中國科學家破解龐加萊猜想
    據新華社北京6月3日電國際數學界關註上百年的重大難題——龐加萊猜想,近日被科學家完全破解。哈佛大學教授、著名數學家丘成桐3日在中國科學院晨興數學研究中心宣布,在美、俄等國科學家的工作基礎上,中山大學朱熹平教授和旅美數學家、清華大學兼職教授曹懷東已經徹底證明了這一猜想。
  • 龐加萊猜想被證實 中國科學家破解百年數學難題
    中新網6月4日電 國際數學界關註上百年的重大難題——龐加萊猜想,近日被科學家完全破解。據新華網報導,哈佛大學教授、著名數學家、菲爾茲獎得主丘成桐3日在中國科學院晨興數學研究中心宣布,在美、俄等國科學家的工作基礎上,中山大學朱熹平教授和旅美數學家、清華大學兼職教授曹懷東已經徹底證明了這一猜想。
  • 媒體稱中國教授破解龐加萊猜想 西方媒體謹慎
    龐加萊猜想是拓撲學上的著名難題,當下數學家們對龐加萊猜想的興趣,遠甚於在中國家喻戶曉的哥德巴赫猜想。而丘成桐是菲爾茲獎得主,在數學界享有很高聲望。由此不難想像,有幸參加發布會的那幾家媒體,以及後來自行跟進的其他中國媒體,會對這則重大科學新聞傾注極大的熱情。  但是,在中國媒體關於中國科學家研究成果的報導中,常常可以感受到過多的民族熱情和過少的專業精神。
  • 漢密爾頓盛讚中國數學家對證明龐加萊猜想的貢獻
    中國數學家朱熹平11日在香港中文大學就破解世界數學難題--「龐加萊猜想」與記者見面。當今世界上有七大數學難題﹐其中懸而未決逾百年的就是「龐加萊猜想」。龐加萊猜想是法國數學家亨利﹑龐加萊1904年提出的拓撲學難題﹐百餘年來吸引世界無數數學家鑽研﹐近年成為世界七大數學難題之一。
  • 讓國人尷尬的龐加萊猜想
    一篇質疑「龐加萊猜想是由中國科學家徹底破解」的帖子,9月1日晚上出現在新浪博客「丁偉嶽教授的BLOG」上,並在24小時內得到約4萬閱讀數,近500篇評論。昨晚記者從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數學研究所所長丁偉嶽教授處核實,這篇文章正是出自他的手筆。(9月3日《京華時報》)    筆者核實了這篇博文。
  • 龐加萊猜想:中國數學家的貢獻與媒體報導
    9月號的《美國數學會會志》發表題為《不再猜想?正在形成之中的龐加萊猜想和幾何化猜想的共識》的長篇文章,文章指出:「儘管尚沒有足夠的時間讓曹懷東、朱熹平的論文被數學界仔細推敲,但是這篇論文由於中國媒體在2006年6月的報導已廣為人知。《中國數學家破解世界難題》,新華通訊社2006年6月3日的一篇文章標題如此報導。
  • 「龐加萊猜想」背後的弱國心態
    「單連通的三維閉流形同胚於三維球面」,這就是著名的「龐加萊猜想」。之於它的證明有什麼意義,著名數學家邱成桐說,說這一工作比哥德巴赫猜想重要得多。(《中國青年報》6月5日)雖然參考了許多資料,可我對這個命題仍似懂非懂。估計大多數老百姓也和我一樣。然而,這並不重要,絲毫不妨礙我們對證明它的人表示「尊崇」,特別是這個人是中國人的時候。
  • 龐加萊猜想破解遭質疑 數學家丘成桐坦言中國人弱點
    龐加萊猜想的破解遭質疑被稱為「七大世紀數學難題」之一的龐加萊猜想近日被科學家完全破解,而且是中國科學家完成「最後封頂」工作。中山大學朱熹平教授和旅美數學家、清華大學講席教授曹懷東以一篇長達300多頁的論文,給出了龐加萊猜想的完全證明,該論文發表在《亞洲數學期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