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方神仙破了龐加萊猜想

2020-12-01 搜狐網

  「七大世紀數學難題」之一的龐加萊猜想,近日被中山大學朱熹平教授和旅美數學家、清華大學講席教授曹懷東完全破解。

  這引起人們的廣泛興趣:作者是何方「神仙」?中國科學家究竟做出了多大貢獻?「七大世紀數學難題」的進展情況如何?

  曹懷東:

  從來沒有「接觸過媒體」

  從來沒有「接觸過媒體」的曹懷東,昨日終於接受了記者的電話採訪。

  46歲的曹懷東1977年考上清華大學,後來出國留學,師從數學家丘成桐。1986年獲得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授予的博士學位。現在美國一所大學任教的他,同時兼任清華大學講席教授,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的資助。

  曹懷東特別指出,是丘成桐的關注和洞察,使他和其他幾位「師兄弟」從20多年前就開始關注龐加萊猜想。「丘先生30多年前就創立了幾何分析學派,在丘先生的指導下,從2003年五六月份起,我和朱熹平開始集中來做這件事情,一起做了兩年多,直到2005年的夏天基本上完成,後面有一些小的修改。」曹懷東說,「我們的收穫是很大的,對今後的研究也會有用。」

  「我開始動員北京的專家做(龐加萊猜想),但是沒有人做。1997年開始動員朱熹平做,他一直堅持到現在。」

  朱熹平:

  中山大學的「風雲人物

  現年44歲的朱熹平是中山大學的「風雲人物」。早在2001年,年僅39歲的他已成為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而在2004年第三屆世界華人數學家大會上,朱熹平又因成就突出而榮獲大會最高獎——晨興數學獎。其實回顧8年前,世界著名華裔數學家丘成桐就曾經談到,「中國幾何分析不能進步,是由於年輕學者不能夠自由發展思想的緣故。但廣州的朱熹平卻鍥而不捨,他的工作已經遠超國內外成名的中國學者。」

  紮根數學王國20多年,朱熹平獲獎無數。然而時至今日,這位年輕數學家依然努力工作在教學第一線,並且始終堅持上本科生課程。很多上過朱熹平課的中大學生如此評價:「朱教授是一位低調的數學天才。」有人認為,繼「華羅庚、陳景潤、蘇步青、陳省身」等人之後,在朱熹平身上看到了一個延續中國人攀登「世界數學之巔」的希望。

  對話

  朱熹平:走到這一步用了10年

  獲悉中山大學朱熹平教授破解世界七大數學難題之一「龐加萊猜想」的消息後,記者4日電話專訪了此時正在外地出差的朱熹平教授。

  記者:朱教授,恭喜您破解了「龐加萊猜想」。

  朱熹平:謝謝。我現在外地出差呢,你們不用專門報導我,這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

  記:您走到這一步用了多少年?

  朱:大概是1996年開始做這個課題,快10年了。原來不是很專心,但後來運用美國數學家漢密爾頓和俄羅斯數學家佩雷爾曼的理論方法後,就把課題定為重點攻關目標。

  記:「龐加萊猜想」開解,未來可具體應用在哪些領域?

  朱:這很難闡述,這是一個基礎學科的研究成果。或許可以這樣理解,門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本身是沒有應用價值的,但元素周期表對物質的分類,卻推動了化學科學的研究。「龐加萊猜想」破解,也會對物理學和工程學的發展產生重要影響。

  記:很多人認為做基礎研究非常枯燥、乏味,您為什麼能堅持下來?

  朱:其實在我看來,做基礎研究比應用研究更容易獲得認同。因為前者非常純粹,後者還需要市場的認可。我覺得在廣東做基礎研究的環境特別好。畢竟經濟富足了,生活無憂了,才能騰出心思,投入經費做基礎性研究,政府和中大一直很支持。

  記:您科研任務繁重,為什麼還堅持帶本科生?

  朱:我所在的中山大學數學與計算科學學院有很濃厚的學術氣氛和很多優秀的老師。這是學院前輩培養出現的優良傳統,要代代相傳,每一位老師都有責任,而且數學是基礎科目,很講究根基,從本科生開始就要打好基礎。(羊城晚報)

  七大世紀數學難題的進展如何?

  2000年5月,美國的克萊數學研究所篩選出了七大世紀數學難題,並為每道題懸賞百萬美元求解。這些題目包括龐加萊猜想、黎曼假設、霍奇猜想、楊-米爾理論、P與NP問題、波奇和斯溫納頓-戴雅猜想、納威厄-斯託克斯方程。

  在丘成桐眼中,龐加萊猜想和黎曼假設是兩個最大的猜想。他一一分析指出,剩餘下的六大難題中,很多人攻關的黎曼假設還沒有看到破解的希望;引起很多著名數學家興趣的霍奇猜想「進展不大」;和流體有關的納威厄-斯託克斯方程「離解決也相差很遠」;P與NP問題「沒什麼進展」;楊-米爾理論「太難,幾乎沒人做」。

  丘成桐認為,和數論有關的「波奇和斯溫納頓-戴雅猜想」是最有希望破解的一個,「國際上很多人在做這個猜想。國內做的人不多,頂多兩三個。」他透露,在這一領域,原本在國外取得一些進展的數論專家田野教授,最近已經回國到晨興數學研究中心工作。「他做得不錯,希望他能回來帶動一下國內在這方面的工作。」

(責任編輯:龔倫常)

相關焦點

  • 分析:為什麼龐加萊猜想比哥德巴赫猜想重要
    破解龐加萊猜想:為什麼比哥德巴赫猜想重要得多  新華網北京6月4日電 「比哥德巴赫猜想重要得多」——關於百年數學難題的四問  新華社記者李斌  「七大世紀數學難題」之一的龐加萊猜想,近日被科學家完全破解,而且是中國科學家完成「最後封頂」工作——中山大學朱熹平教授和旅美數學家
  • 佩雷爾曼和丘成桐_佩雷爾曼龐加萊猜想證明pdf - CSDN
    本報記者梅志清  通訊員李漢榮何曉鍾  比哥德巴赫猜想重要得多?  ——關於百年數學難題的四問  作者是何方「神仙」?  46歲的曹懷東1977年考上清華大學,後來出國留學,師從丘成桐。  比哥德巴赫猜想重要得多?  哈佛大學教授、著名數學家、菲爾茲獎得主、中科院晨興數學研究中心主任丘成桐在接受專訪時說,這一工作比哥德巴赫猜想重要得多,毫不過分。  「龐加萊猜想是拓撲和幾何的主流,被國際上許多數學家所關注,並致力於研究。破解和『封頂』的意義是十分深遠的。」
  • 龐加萊猜想與幾何
    在未來論壇第十一期「理解未來」講座上,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數學系Higgins講座教授田剛從幾何學角度講述了數學史上最艱難的課題之一——龐加萊猜想的歷史
  • 淺談龐加萊猜想(下)
    在上一節的末尾,我們給讀者們留下了一個問題:文末對於龐加萊猜想的描述,是否真正的符合龐加萊猜想呢?現在就給大家揭曉謎底。這便是龐加萊猜想,他認為是這樣的。尾 聲最後我們來簡單說說龐加萊猜想的證明歷史。
  • 龐加萊猜想究竟是誰破解的?
    今年6月,著名數學家丘成桐教授宣布,「中國科學家朱熹平與曹懷東破解百年數學難題龐加萊猜想」。然而,9月1日晚,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數學研究所所長丁偉嶽,在自己的博客上發帖質疑「龐加萊猜想是由中國科學家徹底破解」:「丘成桐教授是幾何分析公認的世界級權威,他不會不知道當時國際上許多數學家認為:俄國數學家佩雷爾曼已經解決了龐加萊猜想。
  • 讓國人尷尬的龐加萊猜想
    一篇質疑「龐加萊猜想是由中國科學家徹底破解」的帖子,9月1日晚上出現在新浪博客「丁偉嶽教授的BLOG」上,並在24小時內得到約4萬閱讀數,近500篇評論。昨晚記者從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數學研究所所長丁偉嶽教授處核實,這篇文章正是出自他的手筆。(9月3日《京華時報》)    筆者核實了這篇博文。
  • 龐加萊猜想的數學江湖
    龐加萊猜想的數學江湖 「中國數學家最終證明龐加萊猜想」的消息,由丘成桐藉助一種數學圈中不太常規的途徑
  • 龐加萊猜想與中國學術造假弊端
    著名的希臘數學家帕帕一直沉迷於解決這個猜想,為此放棄了婚姻與家庭。他死後,留下160多頁與龐加萊猜想有關的遺稿,其中一章的標題為:龐加萊猜想的證明,可是除了標題以外,這一章的頁面一片空白。 美國數學家哈密爾頓是最接近破解龐加萊猜想的一位,他指出了破解的方向,但卻始終無法克服路上的障礙,佩雷爾曼成功折桂,給哈密爾頓帶來極大的打擊。
  • 我數學家證明了龐加萊猜想的30%(圖)
    據新華社北京6月20日電(記者仇琳俞錚)為百年數學難題龐加萊猜想做出奠基性貢獻的國際著名數學家、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理察·漢密爾頓20日通過錄像說,中國數學家給出了龐加萊猜想證明的一個完整與詳細的描述,國際數學界還需要繼續討論一下細節,希望在毫無爭議的前提下正式公諸於世。
  • 中國科學家破解百年數學難題龐加萊猜想
    6月3日,丘成桐(右二)向媒體記者介紹龐加萊猜想的原理被列為七大「數學世紀難題」之一的龐加萊猜想,近日被科學家完全破解。哈佛大學教授、著名數學家丘成桐6月3日在中國科學院晨興數學研究中心宣布,在美、俄等國科學家的工作基礎上,中山大學朱熹平教授和旅美數學家、美國利哈伊大學曹懷東教授在美國《亞洲數學期刊》6月號以專刊方式,發表了題為《龐加萊猜想暨幾何化猜想的完全證明:漢密爾頓-佩雷爾曼理論的應用》的長篇論文。
  • 龐加萊猜想:中國數學家的貢獻與媒體報導
    9月號的《美國數學會會志》發表題為《不再猜想?正在形成之中的龐加萊猜想和幾何化猜想的共識》的長篇文章,文章指出:「儘管尚沒有足夠的時間讓曹懷東、朱熹平的論文被數學界仔細推敲,但是這篇論文由於中國媒體在2006年6月的報導已廣為人知。《中國數學家破解世界難題》,新華通訊社2006年6月3日的一篇文章標題如此報導。
  • 田剛在北大開講龐加萊猜想 深受師生歡迎
    數學界的百年難題龐加萊猜想終獲破解,我國媒體紛稱中國數學家朱熹平、曹懷東完成了破解龐加萊猜想的封頂工作。而今年8月底舉行的國際數學家大會卻將功勞獎給了俄羅斯數學家佩雷爾曼,到底是誰破解了龐加萊猜想呢?國際數學家大會幾何方面45分鐘學術報告遴選委員會的主席田剛昨天在北大開講,他認為中國數學家對佩雷爾曼解決龐加萊猜想所做的補充研究是「很有意義的」。
  • 漢密爾頓盛讚中國數學家對證明龐加萊猜想的貢獻
    中國數學家朱熹平11日在香港中文大學就破解世界數學難題--「龐加萊猜想」與記者見面。當今世界上有七大數學難題﹐其中懸而未決逾百年的就是「龐加萊猜想」。龐加萊猜想是法國數學家亨利﹑龐加萊1904年提出的拓撲學難題﹐百餘年來吸引世界無數數學家鑽研﹐近年成為世界七大數學難題之一。
  • 誰證明了龐加萊猜想有「說法」
    與會多位數學家認為,俄羅斯數學家佩雷爾曼已證明了龐加萊猜想。美國克雷數學研究所所長吉姆·卡爾森8月28日在接受國際數學家大會會刊採訪時說,目前已有多個研究小組就佩雷爾曼的工作給出了詳細的描述,其中包括中國數學家朱熹平和曹懷東,以及美國數學家摩根和中國科學院院士田剛。卡爾森說,這些科學家的研究已足以證明佩雷爾曼確實解決了龐加萊猜想。
  • 「龐加萊猜想」背後的弱國心態
    「單連通的三維閉流形同胚於三維球面」,這就是著名的「龐加萊猜想」。之於它的證明有什麼意義,著名數學家邱成桐說,說這一工作比哥德巴赫猜想重要得多。(《中國青年報》6月5日)雖然參考了許多資料,可我對這個命題仍似懂非懂。估計大多數老百姓也和我一樣。然而,這並不重要,絲毫不妨礙我們對證明它的人表示「尊崇」,特別是這個人是中國人的時候。
  • 淺談龐加萊猜想
    而龐加萊猜想,則是把這條看起來顯然的定理逆過來,他認為利用每一條能收縮到一點的曲線,能夠推導出這些曲線所在的空間的性質。當然,到這裡你可能有個問題:就算能夠利用曲線的性質推導出它所在空間的性質,但為什麼偏偏是球體?為什麼不能是其它形體?(討論環節。)其實不一定是球體,也可以是正方體、長方體,甚至可以是(2):好吧。
  • 世界七大數學難題之一 中國科學家破解龐加萊猜想
    據新華社北京6月3日電國際數學界關註上百年的重大難題——龐加萊猜想,近日被科學家完全破解。哈佛大學教授、著名數學家丘成桐3日在中國科學院晨興數學研究中心宣布,在美、俄等國科學家的工作基礎上,中山大學朱熹平教授和旅美數學家、清華大學兼職教授曹懷東已經徹底證明了這一猜想。
  • 龐加萊猜想被證實 中國科學家破解百年數學難題
    中新網6月4日電 國際數學界關註上百年的重大難題——龐加萊猜想,近日被科學家完全破解。據新華網報導,哈佛大學教授、著名數學家、菲爾茲獎得主丘成桐3日在中國科學院晨興數學研究中心宣布,在美、俄等國科學家的工作基礎上,中山大學朱熹平教授和旅美數學家、清華大學兼職教授曹懷東已經徹底證明了這一猜想。
  • 朱熹平:為龐加萊猜想「封頂」的人(圖)
    美國、俄羅斯科學家為破解龐加萊猜想這個數學世紀難題打好地基,搭建起萬丈高樓,而中國人朱熹平舉起最後一塊磚,為龐加萊猜想封頂。  毫無疑問我們應該驕傲。國內媒體一片沸騰的同時,國外媒體卻「潑了冷水」:俄羅斯數學家貢獻最大,中國數學家只是做了細節的證明。任憑外間爭論喧鬧,他卻已經開始悄然尋找下一個目標。  桃李無言,下自成蹊。大家風範,自在其中。
  • 國際數學家大會閉幕龐加萊猜想有「說法」
    與會多位數學家認為,困擾人類百年有餘的龐加萊猜想已獲證明。  龐加萊猜想是法國數學家龐加萊於1904年提出的,其內容是:如果一個封閉空間中所有的封閉曲線都可以收縮成一點,那麼這個空間一定是三維圓球。美國數學家摩根和漢密爾頓在本屆大會上演講時都宣稱,有「數學隱士」之稱的俄羅斯數學家佩雷爾曼已證明了龐加萊猜想。數學界人士認為,本屆菲爾茨獎頒發給他便是對此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