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龐加萊猜想(下)

2020-12-06 小A君科普

在上一節的末尾,我們給讀者們留下了一個問題:文末對於龐加萊猜想的描述,是否真正的符合龐加萊猜想呢?現在就給大家揭曉謎底。

正 文

我們再來看龐加萊最初提出的猜想:

在一個三維空間中,假如每一條封閉的曲線都能收縮到一點,那麼這個空間一定是 一個三維的圓球。

我們現在知道,這個圓球是拓撲意義下可以做同胚變換的「圓球」。這是正確的嗎?我 們好像想像不出其他的情形,但這並不足以說明這個猜想是對的。實際上它是錯的,因為它 沒有考慮流形的邊緣。

什麼是流形的邊緣?

讓我們從大家最熟悉的開區間和閉區間開始討論。事實上,開區間就是一個無邊緣的一維流形,而閉區間就是一個帶邊緣的一維流形。在初高中,我們是怎麼用通俗易懂的手段來判斷開閉區間的呢?是看這個區間包不包含端點。這個端點就稱作一維流形的一個邊緣。同樣的,如果我們把區間的帶邊緣問題整體提升一個維度,來研究二維流形,那麼我們判斷的根據就是這個二維流形包不包含「邊界線」。

如圖,虛線代表不含圓周:

顯然,前者是無邊緣的,後者是帶邊緣的。

在這裡我們要說明兩個問題。首先不能像開閉區間那樣按流形是否帶邊緣稱作開閉流形。事實上,開閉流形都是無邊緣流形,區別是緊緻化的問題。這個問題我們不談。

顯然,一個無邊緣三維流形,不能等同於帶邊緣(球面)的三維球體,所以我們說這個猜想是錯的。龐加萊在1905年發現了他敘述中的錯誤,並對其進行了修改:

任何與三維球面同倫的三維封閉流形必定同胚於三維球面。

或者說:

任何一個單連通的,閉的三維流形一定同胚於一個三維的球面。

這才是真正的龐加萊猜想。

我們剛剛才提過,二維球體(圓盤)的表面是一個一維球面(圓周),而三維球面實際 上是四維空間中的東西,它是平鋪於四維球體上的一層沒有四維「厚度」的膜。也就是說, 我們無法想像出三維球面(超球面)到底長什麼樣子。

不過,通過類比的方法、通過二維球面,我們可以想像、刻畫或理解三維球面的可能性 質。在這裡我們要介紹黎曼球面,它原本是黎曼(Riemann)在複分析中解釋擴充複平面時引 入的一種球極投影。現在我們利用這種思路在實空間中將球面從球的頂極點 P 向平面射影:

這就把球面上除了極點 P 之外的所有點映射到了一個無窮大的零虧格平面上,而且這個 映射是雙射且連續的(事實上其逆映射也連續)。接著黎曼定義平面上的無窮遠處全部交於 一點,該點稱為無窮遠點,作為球面的 P 點映射到平面上得到的結果。在這個意義下,0 可 以作為除數,並且滿足:

注意,在其他任何意義下該式都不成立。

也就是說,

同樣的,三維球面也可以做類似的投影,它可以描述為無洞的三維空間(也就是三維單連通流形)加上一個無窮遠點。但是,我們知道三維球面向三維空間的映射是雙射且連續的, 並不知道其逆映射是否連續。也就是說,我們單知道三維球面可以被描述為三維單連通空間,不知道如果一個三維空間單連通,它是否一定能連續變化為三維球面。

這便是龐加萊猜想,他認為是這樣的。

尾 聲

最後我們來簡單說說龐加萊猜想的證明歷史。

前期做龐加萊猜想的大部分數學家,比如懷特海德(J.Whitehead)、哈肯(Haken)等人,他們給出的證明都是有缺陷的,但也為拓撲學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這裡我們只單獨提一下赫裡斯託斯·帕帕基裡亞科普洛斯(Χρστο Δημητρου Παπακυριακπουλο),簡稱 Papa。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龐加萊猜想,為此放棄了教授的職位。在他胃癌晚期撒手人寰的前段時間,他還將自己證明龐加萊猜想的手稿交給他的朋友過目。然而僅僅翻了幾頁,他的朋友就發現了錯誤,但為了讓Papa 安心離去,朋友並沒有告訴他。可以說,Papa的一生是一場悲劇,但對於他自己而言卻是喜劇,因為他能夠將自己的生命奉獻給自己熱愛的事業。

中期對龐加萊猜想作出巨大貢獻的,主要是瑟斯頓(10)(Thurston),他給出了幾何化猜想,認為宇宙一定由八種基本拓撲形狀構成,並利用幾何化猜想證明了龐加萊猜想。然而,用猜想證明猜想當然是不嚴謹的,但瑟斯頓以跟希爾伯特(Hilbert)類似的理由(11)放棄了對幾何化猜想的繼續證明。他的理由是「要是證明出來了,年輕人就沒有奮鬥的動力了」。

最終,在克雷(Clay)數學研究所剛剛把龐加萊猜想加入「千禧年問題」後的不到三年, 佩雷爾曼(Perelman)便完成了瑟斯頓「幾何化猜想」的證明。2002 年 11 月 12 日,佩雷爾曼在 arXiv.org 上公布了自己的證明,並在之後半年中又發布了兩篇系列論文。這三篇文章概述了龐加萊猜想以及更一般的幾何化猜想的證明,從而實現了哈密頓(Hamilton)提出的綱領。

到這裡對龐加萊猜想的介紹就基本結束了,但我們還剩最後一個問題沒有解決:為什麼一個連數學符號語言都沒有的、完全用自然語言描述的看似「顯然」的猜想能困擾歷代整整九十九年的數學家?

這個看似直觀顯然的猜想為什麼如此難以證明,事實上是一般人難以理解的。所以在這裡,我們不妨用問題來解釋問題:如何證明一條閉合曲線把平面分為兩部分呢?

這看起來可比龐加萊猜想顯然多了,然而它的證明也是十分困難的,需要以基本群為工具才能給出證明。它的學名是 Jordan 曲線定理,直到 1905 年才出現第一個正確的證明。用自然語言敘述,它可能是一目了然的;但用數學語言敘述:

看起來就沒那麼顯然了。龐加萊猜想,也是類似的道理。所以,在科普的最後,我也要建議大家,不要認為表面顯然的真實就是易懂的事實。不僅數學如此,人生,不也是一樣的嗎?

( 全 文 完 )

注 釋

(1) 本文所使用的數學計算機輔助程序為 Mathematica。該收縮過程可以用 gif 圖展示, 但是我的電腦在處理以下代碼時失敗了,有興趣且電腦配置比較好的讀者可以試著自己展示一下,代碼見下:

(2) 這個秀兒一般的三維體是這樣得到的:

(3) 除特別說明以外,本文討論範圍均在實空間內。

(4) 區別實際上是存在的,但是並不存在於 1935 年之前的大部分拓撲學家腦海中。一 直到惠特尼(H.Whitney)提出了微分流形的嚴格概念之後,微分拓撲才真正開始興起,拓撲學 家才開始在原先同胚的基礎上考慮「微分同胚」,即從連續過渡到光滑。比如,球體的表面 顯然是處處光滑的,但正方體卻存在八個不光滑的奇點;所以這兩個幾何體雖然同胚但並不微分同胚。除特別說明以外,本文討論範圍均不包含微分性質。

(5) 四色定理的證明其實和龐加萊猜想還有一定的淵源。沃夫岡·哈肯(Wolfgang Haken) 在證明龐加萊猜想的過程中發現了自己的一個致命錯誤,這次失敗讓 Haken 博士陷入了暴食 症,後來被人戲稱為「龐加萊猜想綜合症」。最終在 Haken 轉向研究「四色問題」後該病不治而愈了,而他最終也利用機器證明給出了四色定理的答卷(儘管並不是所有人都滿意)。

(6) 圓環面的繪圖:

(7) 如下:

(8) 圖源自百度百科對「虧格」的介紹。

(9) I = [0,1].

(10) 斯梅爾(Smale)也在龐加萊猜想方面作出了一定的貢獻,但他所做的工作並不是證 明我們上文提到的常規的龐加萊猜想,而是證明了高維的、較簡單的龐加萊猜想:

任何與 n 維球面同倫的 n 維封閉流形必定同胚於 n 維球面,其中 n ≥ 5。

為什麼高維的龐加萊猜想還要更簡單?這就牽扯到紐結理論了。高維的情形下閉合曲線 收縮的過程中不會打結,但三維中是會出現扭結的。

(11) 希爾伯特當年拒絕證明費馬大定理(Fermat’s Last Theorem)的理由是:「這是一隻會下金蛋的鵝,我為什麼要殺掉它?」

作 者:DeltaAPC編輯部科普組聲明:未經作者或編輯部授權,禁止進行摘抄、轉載、篡改或引用,否則將追究版權責任。

往期高贊好文:

1.【A君說】化合價——傳統概念在現代的發展

2.辨天指南——天區分布及天象

3.大氣層外的風雲——空間天氣漫談

4.農曆置潤和二十四節氣

5.王水連金都可以溶解,那應該用什麼來儲存?

加入我們:

APC科普編輯部招新啟事

相關焦點

  • 淺談龐加萊猜想
    而龐加萊猜想,則是把這條看起來顯然的定理逆過來,他認為利用每一條能收縮到一點的曲線,能夠推導出這些曲線所在的空間的性質。當然,到這裡你可能有個問題:就算能夠利用曲線的性質推導出它所在空間的性質,但為什麼偏偏是球體?為什麼不能是其它形體?(討論環節。)其實不一定是球體,也可以是正方體、長方體,甚至可以是(2):好吧。
  • 淺談龐加萊猜想(上)
    引 言1904 年,在一篇名為《對位相分析學的第五次補充》的論文中,亨利·龐加萊(Henri Poincaré)提出了一個猜想:在一個三維空間中,假如每一條封閉的曲線都能收縮到一點,那麼這個空間一定是一個三維的圓球。
  • 龐加萊猜想與幾何
    在未來論壇第十一期「理解未來」講座上,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數學系Higgins講座教授田剛從幾何學角度講述了數學史上最艱難的課題之一——龐加萊猜想的歷史
  • 分析:為什麼龐加萊猜想比哥德巴赫猜想重要
    破解龐加萊猜想:為什麼比哥德巴赫猜想重要得多  新華網北京6月4日電 「比哥德巴赫猜想重要得多」——關於百年數學難題的四問  新華社記者李斌  「七大世紀數學難題」之一的龐加萊猜想,近日被科學家完全破解,而且是中國科學家完成「最後封頂」工作——中山大學朱熹平教授和旅美數學家
  • 讓國人尷尬的龐加萊猜想
    一篇質疑「龐加萊猜想是由中國科學家徹底破解」的帖子,9月1日晚上出現在新浪博客「丁偉嶽教授的BLOG」上,並在24小時內得到約4萬閱讀數,近500篇評論。昨晚記者從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數學研究所所長丁偉嶽教授處核實,這篇文章正是出自他的手筆。(9月3日《京華時報》)    筆者核實了這篇博文。
  • 龐加萊猜想的數學江湖
    龐加萊猜想的數學江湖 「中國數學家最終證明龐加萊猜想」的消息,由丘成桐藉助一種數學圈中不太常規的途徑
  • 龐加萊猜想究竟是誰破解的?
    今年6月,著名數學家丘成桐教授宣布,「中國科學家朱熹平與曹懷東破解百年數學難題龐加萊猜想」。然而,9月1日晚,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數學研究所所長丁偉嶽,在自己的博客上發帖質疑「龐加萊猜想是由中國科學家徹底破解」:「丘成桐教授是幾何分析公認的世界級權威,他不會不知道當時國際上許多數學家認為:俄國數學家佩雷爾曼已經解決了龐加萊猜想。
  • 何方神仙破了龐加萊猜想
    曹懷東特別指出,是丘成桐的關注和洞察,使他和其他幾位「師兄弟」從20多年前就開始關注龐加萊猜想。「丘先生30多年前就創立了幾何分析學派,在丘先生的指導下,從2003年五六月份起,我和朱熹平開始集中來做這件事情,一起做了兩年多,直到2005年的夏天基本上完成,後面有一些小的修改。」曹懷東說,「我們的收穫是很大的,對今後的研究也會有用。」
  • 我數學家證明了龐加萊猜想的30%(圖)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理察·漢密爾頓20日通過錄像說,中國數學家給出了龐加萊猜想證明的一個完整與詳細的描述,國際數學界還需要繼續討論一下細節,希望在毫無爭議的前提下正式公諸於世。  廣東中山大學教授朱熹平和中國旅美數學家、美國利哈伊大學教授曹懷東最近在《亞洲數學期刊》6月號上發表論文給出了龐加萊猜想的完整證明。  兩周前,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漢密爾頓教授專門來北京與曹懷東教授討論龐加萊猜想證明的細節。漢密爾頓教授將在瑞士蘇黎世與其他幾位世界頂尖數學家繼續討論這項證明。
  • 龐加萊猜想與中國學術造假弊端
    著名的希臘數學家帕帕一直沉迷於解決這個猜想,為此放棄了婚姻與家庭。他死後,留下160多頁與龐加萊猜想有關的遺稿,其中一章的標題為:龐加萊猜想的證明,可是除了標題以外,這一章的頁面一片空白。 美國數學家哈密爾頓是最接近破解龐加萊猜想的一位,他指出了破解的方向,但卻始終無法克服路上的障礙,佩雷爾曼成功折桂,給哈密爾頓帶來極大的打擊。
  • 漢密爾頓盛讚中國數學家對證明龐加萊猜想的貢獻
    中國數學家朱熹平11日在香港中文大學就破解世界數學難題--「龐加萊猜想」與記者見面。當今世界上有七大數學難題﹐其中懸而未決逾百年的就是「龐加萊猜想」。龐加萊猜想是法國數學家亨利﹑龐加萊1904年提出的拓撲學難題﹐百餘年來吸引世界無數數學家鑽研﹐近年成為世界七大數學難題之一。
  • 龐加萊猜想:中國數學家的貢獻與媒體報導
    9月號的《美國數學會會志》發表題為《不再猜想?正在形成之中的龐加萊猜想和幾何化猜想的共識》的長篇文章,文章指出:「儘管尚沒有足夠的時間讓曹懷東、朱熹平的論文被數學界仔細推敲,但是這篇論文由於中國媒體在2006年6月的報導已廣為人知。《中國數學家破解世界難題》,新華通訊社2006年6月3日的一篇文章標題如此報導。
  • 中國科學家破解百年數學難題龐加萊猜想
    6月3日,丘成桐(右二)向媒體記者介紹龐加萊猜想的原理被列為七大「數學世紀難題」之一的龐加萊猜想,近日被科學家完全破解。哈佛大學教授、著名數學家丘成桐6月3日在中國科學院晨興數學研究中心宣布,在美、俄等國科學家的工作基礎上,中山大學朱熹平教授和旅美數學家、美國利哈伊大學曹懷東教授在美國《亞洲數學期刊》6月號以專刊方式,發表了題為《龐加萊猜想暨幾何化猜想的完全證明:漢密爾頓-佩雷爾曼理論的應用》的長篇論文。
  • 朱熹平:為龐加萊猜想「封頂」的人(圖)
    美國、俄羅斯科學家為破解龐加萊猜想這個數學世紀難題打好地基,搭建起萬丈高樓,而中國人朱熹平舉起最後一塊磚,為龐加萊猜想封頂。  毫無疑問我們應該驕傲。國內媒體一片沸騰的同時,國外媒體卻「潑了冷水」:俄羅斯數學家貢獻最大,中國數學家只是做了細節的證明。任憑外間爭論喧鬧,他卻已經開始悄然尋找下一個目標。  桃李無言,下自成蹊。大家風範,自在其中。
  • 田剛在北大開講龐加萊猜想 深受師生歡迎
    數學界的百年難題龐加萊猜想終獲破解,我國媒體紛稱中國數學家朱熹平、曹懷東完成了破解龐加萊猜想的封頂工作。而今年8月底舉行的國際數學家大會卻將功勞獎給了俄羅斯數學家佩雷爾曼,到底是誰破解了龐加萊猜想呢?國際數學家大會幾何方面45分鐘學術報告遴選委員會的主席田剛昨天在北大開講,他認為中國數學家對佩雷爾曼解決龐加萊猜想所做的補充研究是「很有意義的」。
  • 誰證明了龐加萊猜想有「說法」
    與會多位數學家認為,俄羅斯數學家佩雷爾曼已證明了龐加萊猜想。美國克雷數學研究所所長吉姆·卡爾森8月28日在接受國際數學家大會會刊採訪時說,目前已有多個研究小組就佩雷爾曼的工作給出了詳細的描述,其中包括中國數學家朱熹平和曹懷東,以及美國數學家摩根和中國科學院院士田剛。卡爾森說,這些科學家的研究已足以證明佩雷爾曼確實解決了龐加萊猜想。
  • 「龐加萊猜想」背後的弱國心態
    「單連通的三維閉流形同胚於三維球面」,這就是著名的「龐加萊猜想」。之於它的證明有什麼意義,著名數學家邱成桐說,說這一工作比哥德巴赫猜想重要得多。(《中國青年報》6月5日)雖然參考了許多資料,可我對這個命題仍似懂非懂。估計大多數老百姓也和我一樣。然而,這並不重要,絲毫不妨礙我們對證明它的人表示「尊崇」,特別是這個人是中國人的時候。
  • 破解"龐加萊猜想"論文為何發表在亞洲數學期刊?
    當今世界上有七大數學難題﹐其中懸而未決逾百年的就是「龐加萊猜想」。龐加萊猜想是法國數學家亨利﹑龐加萊1904年提出的拓撲學難題﹐百餘年來吸引世界無數數學家鑽研﹐近年成為世界七大數學難題之一。中國數學家朱熹平﹑曹懷東教授運用俄羅斯數學家佩雷曼的理論﹐利用兩年時間為龐加萊猜想作出完全的證明﹐結果對物理和工程學都有深遠影響。
  • 世界七大數學難題之一 中國科學家破解龐加萊猜想
    據新華社北京6月3日電國際數學界關註上百年的重大難題——龐加萊猜想,近日被科學家完全破解。哈佛大學教授、著名數學家丘成桐3日在中國科學院晨興數學研究中心宣布,在美、俄等國科學家的工作基礎上,中山大學朱熹平教授和旅美數學家、清華大學兼職教授曹懷東已經徹底證明了這一猜想。
  • 龐加萊猜想被證實 中國科學家破解百年數學難題
    中新網6月4日電 國際數學界關註上百年的重大難題——龐加萊猜想,近日被科學家完全破解。據新華網報導,哈佛大學教授、著名數學家、菲爾茲獎得主丘成桐3日在中國科學院晨興數學研究中心宣布,在美、俄等國科學家的工作基礎上,中山大學朱熹平教授和旅美數學家、清華大學兼職教授曹懷東已經徹底證明了這一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