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誰證明了龐加萊猜想有「說法」
據新華社8月30日電第25屆國際數學家大會8月30日在西班牙首都馬德裡落下帷幕。與會多位數學家認為,俄羅斯數學家佩雷爾曼已證明了龐加萊猜想。美國克雷數學研究所所長吉姆·卡爾森8月28日在接受國際數學家大會會刊採訪時說,目前已有多個研究小組就佩雷爾曼的工作給出了詳細的描述,其中包括中國數學家朱熹平和曹懷東,以及美國數學家摩根和中國科學院院士田剛。卡爾森說,這些科學家的研究已足以證明佩雷爾曼確實解決了龐加萊猜想。
-
中國兩數學家破解世界百年難題龐加萊猜想(圖)
廣東中山大學的朱熹平教授和中國旅美數學家、美國里海大學的曹懷東教授在《亞洲數學期刊》6月號上發表了題為「龐加萊猜想和幾何化猜想的完全證明:漢密爾頓-佩雷爾曼關於RICCI流理論的應用」的論文。 美國華裔數學家、菲爾茲獎得主丘成桐教授稱這篇論文是最終解開龐加萊猜想的「封頂之作」。丘成桐4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這一工作比哥德巴赫猜想重要得多,毫不過分。
-
國際數學家大會閉幕龐加萊猜想有「說法」
為期9天的第25屆國際數學家大會30日在西班牙首都馬德裡落下帷幕。與會多位數學家認為,困擾人類百年有餘的龐加萊猜想已獲證明。 龐加萊猜想是法國數學家龐加萊於1904年提出的,其內容是:如果一個封閉空間中所有的封閉曲線都可以收縮成一點,那麼這個空間一定是三維圓球。
-
龐加萊猜想破解遭質疑 數學家丘成桐坦言中國人弱點
龐加萊猜想的破解遭質疑被稱為「七大世紀數學難題」之一的龐加萊猜想近日被科學家完全破解,而且是中國科學家完成「最後封頂」工作。中山大學朱熹平教授和旅美數學家、清華大學講席教授曹懷東以一篇長達300多頁的論文,給出了龐加萊猜想的完全證明,該論文發表在《亞洲數學期刊》上。
-
龐加萊猜想:中國數學家的貢獻與媒體報導
9月號的《美國數學會會志》發表題為《不再猜想?正在形成之中的龐加萊猜想和幾何化猜想的共識》的長篇文章,文章指出:「儘管尚沒有足夠的時間讓曹懷東、朱熹平的論文被數學界仔細推敲,但是這篇論文由於中國媒體在2006年6月的報導已廣為人知。《中國數學家破解世界難題》,新華通訊社2006年6月3日的一篇文章標題如此報導。
-
數學家|龐加萊:法國巨星
龐加萊開創了「龐加萊回歸定理」。他用擴去法證明了狄利克雷問題解的存在性,促使了勢論有新發展。龐加萊開創了組合拓撲學。 龐加萊在數論和代數學方面的的貢獻。他的《有理數域上的代數幾何學》一書開創了丟番圖方程的有理解的研究。
-
龐加萊猜想究竟是誰破解的?
今年6月,著名數學家丘成桐教授宣布,「中國科學家朱熹平與曹懷東破解百年數學難題龐加萊猜想」。然而,9月1日晚,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數學研究所所長丁偉嶽,在自己的博客上發帖質疑「龐加萊猜想是由中國科學家徹底破解」:「丘成桐教授是幾何分析公認的世界級權威,他不會不知道當時國際上許多數學家認為:俄國數學家佩雷爾曼已經解決了龐加萊猜想。
-
頂級數學家佩雷爾曼:破解龐加萊猜想,拒絕菲爾茲獎和百萬獎金
世界七大數學難題不過也有人不屑一顧,他就是俄羅斯數學家佩雷爾曼,他在2002年時證明了龐加萊猜想,名揚數學界。龐加萊龐加萊是20世紀初期數學界的領袖之一,和希爾伯特等數學家相識。說白了,這就是個關於形狀的猜想,在拓撲學領域中,形狀被稱為流形。龐加萊把他的發現稍作改動,提出了龐加萊猜想:任一單連通的封閉三維流形,必然同胚於一個三維球面。
-
朱熹平:為龐加萊猜想「封頂」的人(圖)
美國、俄羅斯科學家為破解龐加萊猜想這個數學世紀難題打好地基,搭建起萬丈高樓,而中國人朱熹平舉起最後一塊磚,為龐加萊猜想封頂。 毫無疑問我們應該驕傲。國內媒體一片沸騰的同時,國外媒體卻「潑了冷水」:俄羅斯數學家貢獻最大,中國數學家只是做了細節的證明。任憑外間爭論喧鬧,他卻已經開始悄然尋找下一個目標。 桃李無言,下自成蹊。大家風範,自在其中。
-
中國數學家破解龐加萊猜想 得到國際承認仍需要等待
猜想破解奠基者悄然來京中國數學家楊樂曾給予漢密爾頓的工作極高的評價,認為龐加萊猜想的破解,漢密爾頓的貢獻在50%以上。1982年,漢密爾頓創立了一種新方程——RICCI流,成為後來的數學家們智鬥龐加萊猜想的有效工具,可以說他完成了破解龐加萊猜想的奠基性工作。但是,由於漢密爾頓特立獨行的性格,在北京,他拒絕一切媒體的採訪。
-
「龐加萊猜想」背後的弱國心態
「單連通的三維閉流形同胚於三維球面」,這就是著名的「龐加萊猜想」。之於它的證明有什麼意義,著名數學家邱成桐說,說這一工作比哥德巴赫猜想重要得多。(《中國青年報》6月5日)雖然參考了許多資料,可我對這個命題仍似懂非懂。估計大多數老百姓也和我一樣。然而,這並不重要,絲毫不妨礙我們對證明它的人表示「尊崇」,特別是這個人是中國人的時候。
-
漢密爾頓盛讚中國數學家對證明龐加萊猜想的貢獻
中國數學家朱熹平11日在香港中文大學就破解世界數學難題--「龐加萊猜想」與記者見面。當今世界上有七大數學難題﹐其中懸而未決逾百年的就是「龐加萊猜想」。龐加萊猜想是法國數學家亨利﹑龐加萊1904年提出的拓撲學難題﹐百餘年來吸引世界無數數學家鑽研﹐近年成為世界七大數學難題之一。
-
菲爾茲獎得主Thurston與龐加萊猜想
數學家William Thurston是1982年菲爾茲獎得主。在《菲爾茲獎得主Thurston的十個故事》中,我們看到了這位數學天才的傳奇。今天主要介紹Thurston與龐加萊猜想的關係。龐加萊猜想是數學家龐加萊於1904年提出的一個拓撲學猜想,也是克雷數學研究所懸賞的七個千禧年大獎難題之一。
-
分析:為什麼龐加萊猜想比哥德巴赫猜想重要
破解龐加萊猜想:為什麼比哥德巴赫猜想重要得多 新華網北京6月4日電 「比哥德巴赫猜想重要得多」——關於百年數學難題的四問 新華社記者李斌 「七大世紀數學難題」之一的龐加萊猜想,近日被科學家完全破解,而且是中國科學家完成「最後封頂」工作——中山大學朱熹平教授和旅美數學家
-
淺談龐加萊猜想(下)
前期做龐加萊猜想的大部分數學家,比如懷特海德(J.Whitehead)、哈肯(Haken)等人,他們給出的證明都是有缺陷的,但也為拓撲學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這裡我們只單獨提一下赫裡斯託斯·帕帕基裡亞科普洛斯(Χρστο Δημητρου Παπακυριακπουλο),簡稱 Papa。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龐加萊猜想,為此放棄了教授的職位。
-
媒體稱中國教授破解龐加萊猜想 西方媒體謹慎
龐加萊猜想餘波未了 本報記者 李虎軍 □實習生 袁 玥 很多中國公眾對「龐加萊猜想」這個名詞的認知,恐怕源自6月3日著名華人數學家、哈佛大學教授丘成桐在北京舉行的一場小型新聞發布會。 龐加萊猜想的最終獲證是數學史上一個激動人心的時刻。部分中國媒體以及《紐約客》報導所引起的是非曲直,則帶來了不和諧的聲音。那麼,在這場動人心弦的智力遊戲中,中國數學家到底作出了何種貢獻呢? 6月3日丘成桐在北京舉行新聞發布會之後,曾有媒體報導,中科院院士、中科院數學與系統科學院楊樂研究員稱,中國數學家在龐加萊猜想證明過程中的貢獻佔到30%。
-
他證明了世界七大數學難題之一的龐加萊猜想卻拒絕了100W美元獎金
1904年,法國數學家亨利·龐加萊提出了一個拓撲學的猜想:「任何一個單連通的,閉的三維流形一定同胚於一個三維的球面。」後來,這個猜想被推廣至三維以上空間,被稱為「高維龐加萊猜想」。就例如:如果我們伸縮圍繞一個蘋果表面的橡皮帶,那麼我們可以既不扯斷它,也不讓它離開表面,使它慢慢移動收縮為一個點。另一方面,如果我們想像同樣的橡皮帶以適當的方向被伸縮在一個輪胎面上,那麼不扯斷橡皮帶或者輪胎面,是沒有辦法把它收縮到一點的。我們說,蘋果表面是「單連通的」,而輪胎面不是。
-
龐加萊猜想與幾何
毫無疑問,數學及數學家對人類文明的進步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被譽為「最後一位數學全才」的龐加萊也不例外。一位數學史家曾經如此形容1854年出生的亨利·龐加萊:「有些人仿佛生下來就是為了證明天才的存在,每次看到亨利,我就會聽見這個惱人的聲音在我耳邊響起。」
-
世界七大數學難題之一 中國科學家破解龐加萊猜想
據新華社北京6月3日電國際數學界關註上百年的重大難題——龐加萊猜想,近日被科學家完全破解。哈佛大學教授、著名數學家丘成桐3日在中國科學院晨興數學研究中心宣布,在美、俄等國科學家的工作基礎上,中山大學朱熹平教授和旅美數學家、清華大學兼職教授曹懷東已經徹底證明了這一猜想。
-
龐加萊猜想被證實 中國科學家破解百年數學難題
中新網6月4日電 國際數學界關註上百年的重大難題——龐加萊猜想,近日被科學家完全破解。據新華網報導,哈佛大學教授、著名數學家、菲爾茲獎得主丘成桐3日在中國科學院晨興數學研究中心宣布,在美、俄等國科學家的工作基礎上,中山大學朱熹平教授和旅美數學家、清華大學兼職教授曹懷東已經徹底證明了這一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