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地球5件最有趣的事實,地球未來還會發生物種大滅絕嗎?

2021-01-22 痴狂科學

人類在地球上生活了數百萬年,但對於地球這顆46億歲的星球依然有許多未解之謎,以至於到現在都還有人在爭論地球是扁平體還是個球體,當然這種爭論源於大多數人並沒有真正看到過地球整體的樣子,下面是收集了關於地球5個你不知道的有趣事實。

1、多久發生一次物種滅絕事件?

地球在出現的46億年裡已經經歷過多次物種大爆發和滅絕事件,目前已知最早發生的物種大滅絕是大約在4.4億年前的奧陶紀,已知最近一次是發生在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大約每隔1億年就會發生一次這種情況,不過每次發生物種滅絕事件都會出現更複雜更先進的生命,人類文明才出現不到一萬年時間就已經發展到進入太空,地球下一次毀滅性事件可能就是來自人類?按照每次物種更新都會更進化的更先進的規則,那麼人類能在地球恢復生態之前存活下來嗎?

2、地球移動的速度比子彈快?

你可能不知道地球的移動速度其實非常快,是子彈速度的30倍在太陽系中運行,地球公轉的平均速度達到了每秒將近30公裡,而步槍子彈的速度一般為每秒600米到1000米之間,只達到了音速的兩倍以上,只是因為宇宙中天體之間的距離非常遙遠,失去了參照物在太空中也很難觀察到地球在移動。

3、以後的陸地面積會更小

地球目前的海洋面積佔據了70%而陸地面積只有不到30%,隨時地球不斷升溫導致兩極冰層融化,陸地面積可能會縮小到25%左右,同時由於太平洋板塊運動加劇,太平洋上許多以小島會慢慢的消失,不過那時南極一些地區長出了植被已經適合人類居住了。

4、地球質量在不斷變大?

雖然在太空中看地球周圍幾乎空無一物,你可能不知道每天至少有10萬噸的物質從太空進入到地球,這些物質大多數以塵埃和冰塊的形式墜落到地球上,正是這些從外太空不斷補充進來的冰塊才使得地球上的水量基本保持不變,當然落入地球這些物質並沒有給地球帶來明顯的變化,這也是地球上的生物能保持生存的原因之一。

5、地球的磁場倒轉會毀滅人類文明?

有數據顯示地球磁場自19世紀起已經移動了上千公裡,而且磁場的總體趨勢有減弱的跡象,地球上的生物正是依賴磁場抵擋了太陽粒子風的威脅,如果地球磁場進行徹底倒轉,帶有強輻射的太陽風在臭氧層上形成的空洞,造成所有的電器設備包括電網失效,地表上的生物幾乎都會被強烈的紫外線照射滅絕,科學家甚至懷疑地球遠古時期曾出現過高等文明就是毀滅於磁極倒轉。

地球上的生態系統似乎看起來非常脆弱,這也就是為什麼很難在宇宙中發現其它適宜星球的原因,那麼在人類出現之前的46億年裡地球上有過高等文明嗎?

歡迎關注我的百家號,這裡將帶給您一個全新的視角看世界!

相關焦點

  • 珊瑚白化、南極西瓜雪,地球正在經歷第六次物種大滅絕嗎
    你去博物館看過恐龍化石嗎?是否想過這些遠古巨獸為何消失?人類既有的地質研究表明,地球生命自進入顯生宙以來,至少經歷過五次物種大滅絕,每一次物種大滅絕都意味著地球環境的巨大改變。雖然這五次物種大滅絕都離我們很遙遠,但我們很可能將在有生之年見證這一末世的重現——更確切地說,按照科學家的最新說法,第六次物種大滅絕,不是迫在眉睫,而是已經來了。
  • 滅絕的物種頻繁的現身,地球正在進入物種循環
    ,尤其發生於二疊紀時期的大滅絕,致使地球上97%以上的物種都滅絕了,其中人類最為熟悉的一次物種滅絕,是距離人類最近發生於6500萬年前的恐龍滅頂之災,每一次的大滅絕危機到來之時,地球生物總是戰戰兢兢,唯恐不能夠存活下來,可是即便大滅亡早就已經過去數千萬年的時間了,地球物種還在不斷減少之中,只因為地球生態環境一直在發生改變,就連人類未來都有可能會抵擋不住,更何況本就已經瀕臨滅絕的動物了。
  • 已滅絕的物種頻頻出現!地球物種在循環出現?恐龍會出現嗎?
    但到如今卻僅僅只剩下了1%的生物品種,雖然看似還非常的豐富,但和幾億年之前的地球物種相比較起來,早已不值得一提了。致使這一結局出現的主要原因是地球上曾經發生過多次的生物大滅絕的災難。尤其發生於二疊紀時期的大滅絕,致使97%以上的物種都滅絕了。其中人類最為熟悉的一次物種滅絕,毫無疑問是距離人類最近的,發生於6500萬年前的恐龍滅頂之災。
  • 2.5億年前,地球發生的二疊紀物種大滅絕,到底有多可怕!
    地球誕生至今已有46億年,在這漫長的歲月裡,地球上孕育過許多物種,而也發生過多次可怕的物種滅絕,到目前為止,地球歷史上有五次非常大的滅絕事件。它們分別發生在4.3億年前的奧陶紀末,3.7億年前的晚泥盆世,2.5億年前的二疊紀末,2億年前的三疊紀末,以及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恐龍就是在白堊紀末滅絕的。
  • 地球共出現過5次物種大滅絕,人類離第6次物種大滅絕,還有多遠?
    地球共出現過5次物種大滅絕,人類離第6次物種大滅絕,還有多遠?6500萬年前的恐龍大滅絕,這五次物種大滅絕中,當數二疊紀末期的大滅絕最為嚴重、最毫無防備。在過去的幾十年裡,有科學家始終致力於研究二疊紀末期物種大滅絕的開始時間和持續時長,研究結果卻令人類大吃一驚,因為他們發現這次的物種大滅絕並非循序漸進的,反而是突然引發的,畢竟二疊紀物種大滅絕直接導致了地球上90%的物種突然消失,其中海洋物種的滅絕情況最為嚴重,似乎一夜之間地球上穩定的海洋系統就被土崩瓦解,甚至導致了96%的海洋生物的滅絕,顯然發生在2.5億年前的這次物種大滅絕令地球上的生命遭遇了一次重大的打擊
  • 地球歷史上的那些「大滅絕」:2.5億年前96%物種死亡
    北京時間10月15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物種滅絕一直在發生。事實上,地球上出現過的生命形式有90%以上已經滅絕,一種生物滅絕了,會有另一種生物演化出來,取代它的位置,然而,在過去5億年中,有5個物種滅絕速度很快、在地質時間上相對短暫的時期,殺死了當時50%到90%的生命形式。
  • 史上發生的五次物種大滅絕,二疊紀大滅絕最嚴重,90%以上的物種消失
    在地球的演化歷史中,曾出現過許多奇形怪狀、或大或小的生物,但現存至今的卻寥寥無幾,而導致它們消失的主要原因,就是生存環境的劇變,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史上發生過的幾次物種大滅絕事件。
  • 已滅絕的物種再度復活!是科學統計失誤,還是地球物種正在復活?
    但到如今卻僅僅只剩下了1%的生物品種,雖然看似還非常的豐富,但和幾億年之前的地球物種相比較起來,早已不值得一提了。致使這一結局出現的主要原因是地球上曾經發生過多次的生物大滅絕的災難。尤其發生於二疊紀時期的大滅絕,致使97%以上的物種都滅絕了。其中人類最為熟悉的一次物種滅絕,毫無疑問是距離人類最近的,發生於6500萬年前的恐龍滅頂之災。
  • 生物大滅絕必然會發生嗎?地球已有過五次,還會不會有第六次?
    受外圍天體的引力作用,地球繞行太陽的公轉軌道形狀會呈現周期性變化,且地球自轉軸與公轉面的傾角的角度和方向也會發生周期性變化,所以地球總是會周期性地進入冰川期,進入冰川期之後,地球的環境會發生較大改變,而對環境適應能力較差的生物就必然會在這一過程中滅絕,在第一次生物大滅絕中,有超過85%的地球生命滅絕了。
  • 地球經歷過5次大滅絕,人類還會赴後塵嗎?幸福來之不易,要珍惜
    其實大規模滅絕通常被定義為在「短」地質時期內整個地球上所有物種的大約四分之三的損失。自從生命在地球上進化以來,時間相當的長,上面所說的「短」的定義至少是280萬年。至少大約5.4億年前的寒武紀(古生代第一個紀)開始以來,生命的多樣性首次爆發,形成了各種各樣的物種,但其實只有五個滅絕事件確實滿足了大滅絕的標準。
  • 地球經歷過5次大滅絕,人類還會赴後塵嗎?幸福來之不易,要珍惜!
    自寒武紀以來,這五個物種的滅絕平均每1億年左右就會發生一次,儘管在它們的特定時期沒有可檢測到的模式。每個事件本身持續了5萬至276萬年。第一次大規模滅絕發生在大約4.43億年前的奧陶紀時期,並消滅了所有物種的85%以上。
  • 地球有過五次物種大滅絕,約每6200萬年發生一次,第六次還遠嗎?
    在地球的發展進程中,曾經有過五次大的物種大滅絕,顧名思義就是指在某個時間段裡,由於某種原因,地球上有很大一部分物種同時消失了。一般來說這種大規模的集群滅絕具有一定的規律性,大約每6200萬年就會發生一次。這五次物種大滅絕分別是在什麼時候發生的呢?都是些什麼物種遭到了滅絕呢?產生的原因又是什麼呢?大滅絕又產生了什麼深遠的影響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五次驚心動魄的物種大滅絕事件吧!
  • 鸚鵡螺化石證明地球曾經歷過大規模物種滅絕
    (記者楊駿)法國和德國的兩位科學家說,他們研究了遠古時代的鸚鵡螺化石(又稱菊石),發現鸚鵡螺種類在二疊紀末期突然大規模減少,這再次表明二疊紀末期地球生物發生過大規模滅絕。  人們已經通過化石發現,地球上曾經發生過幾次大規模的物種滅絕,其中在距今約2.5億年前的二疊紀與三疊紀交界期發生的大滅絕是最嚴重的一次,使超過90%的物種消失。
  • 地球公轉有四季變化,太陽繞銀心轉會發生什麼?和物種滅絕有關嗎
    一、地球上的五次物種大滅絕。 根據科學家從地層以及化石中獲得的信息,科學家推斷地球曾經發生過五次大規模的物種大滅絕事件。 第一次物種大滅絕發生在4.4億年前,導致了大部分無脊椎動物滅絕,大約85%的物種從地球上消失。科學家認為這次滅絕事件可能是由於全球氣候變冷造成的。
  • 地球經歷過幾次物種大滅絕?(史前物種大滅絕)
    ,兩事件中間間隔100萬年,是地球史上第二次大物種滅絕事件,海洋生物遭到重創,78%的海洋物種滅絕。二疊紀大滅絕事件發生在距今約2.5億年前的二疊紀末期,是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大滅絕事件,估計地球上有90%的物種滅絕,其中96%的海洋生物和70%的陸地脊椎動物滅絕。
  • 菊石證實「物種大滅絕」說
    科學家對該種化石的研究為地球曾遭遇大劫難提供了新證據  據新華社電  法國和德國的兩位科學家說,他們研究了遠古時代的鸚鵡螺化石(又稱菊石),發現鸚鵡螺種類在二疊紀末期突然大規模減少,這再次表明二疊紀末期地球生物發生過大規模滅絕。
  • 第6次「地球末日」或正在發生?地球曾遭遇5次大滅絕,人類會怎樣
    地球會迎來「第6次」滅絕嗎?地球從誕生到現在已有46億年,生命存在了將近35億年,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生命一點點崛起,一點點佔據地球的每個角落。一旦有新生命出現就會有物種滅絕。但是它們並不同步,物種的滅絕速度遠超過新生命形成的速度。大範圍的物種滅絕就是這樣形成的。大滅絕的定義是:在「短期內」地球上會消失3/4的生物,而「短期」是不超過280萬年。
  • 未來地球生物長啥樣?哺乳動物要麼變小,要麼滅絕!
    從最廣泛的意義上講,當氣候變暖時,鱷魚似乎會分散生活,具有差異性,我們在遠古氣候變暖時期的高緯度地區發現鱷魚化石;當氣候變冷時,鱷魚物種將滅絕消失,倖存者主要集中在較溫暖的地區,從地質學角度來講,現代地球物種剛經歷了冰河時期,因此我們看到的地球物種剛經歷了一段艱難時期,呈現出生物多樣性。預測未來生物具體的模樣是非常困難的,但這個推測過程是非常有趣的。
  • 未來地球生物長啥樣?哺乳動物要麼變小 要麼滅絕
    從最廣泛的意義上講,當氣候變暖時,鱷魚似乎會分散生活,具有差異性,我們在遠古氣候變暖時期的高緯度地區發現鱷魚化石;當氣候變冷時,鱷魚物種將滅絕消失,倖存者主要集中在較溫暖的地區,從地質學角度來講,現代地球物種剛經歷了冰河時期,因此我們看到的地球物種剛經歷了一段艱難時期,呈現出生物多樣性。預測未來生物具體的模樣是非常困難的,但這個推測過程是非常有趣的。
  • 地球第六次生物大滅絕已經開始了嗎?
    當然不是,事實上,地球在近5億年的生命歲月裡,共發生過五次生物大滅絕事件,而在5億年前相信也有大型滅絕滅絕的發生。只不過年代太過久遠,我們已經很難通過地質結構有所發現。通過地質結構發現的,第一次生物大滅絕發生於4.4億年前的奧陶紀末期,又稱奧陶紀生物大滅絕,此次災難曾導致大約85%的物種絕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