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工說排水丨可生物降解COD和BOD5是一回事嗎?麥金尼大師是這樣解釋的

2021-02-12 張工註冊給排水工程師

董工今天先給大家介紹一位汙水處理大師——麥金尼(Ross E. McKinney)博士,堪薩斯大學退休,美國汙水處理專家。1962年發表《完全混合活性汙泥法的計算》,提出麥金尼改進模式,1979年曾來華講學。

下面我們從三個方面來看看麥博士的觀點。

一、汙水中汙染物在活性汙泥作用下的轉化產物及比例

麥金尼博士對活性汙泥微生物在曝氣池內所進行的有機物氧化分解、細胞質合成及內源代謝三項反應,提出如下的數量關係。

從上圖可見,在活性汙泥微生物的作用下,可降解有機物的1/3為微生物氧化分解,2/3為微生物用於合成新細胞,自身增殖;而通過內源代謝反應,80%的細胞物質被分解為有機物質並產生能量,20%為不能分解的殘留物,它們主要是由多糖、脂蛋白組成的細胞壁的某些組分和壁外的黏液層。

 

二、活性汙泥法中汙染物的吸附轉化關係

◆結合上圖,第一步:先看不可降解與可降解的分家

在良好狀態下,無機和不可生物降解的懸浮固體經活性汙泥法處理,基本上被微生物吸附,沉入泥中,其量不變。

◆結合上圖,第二步:看可降解有機物的分家

對於城鎮生活汙水,其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機物量:

①1/3被徹底分解為水H2O和二氧化碳CO2,並釋放出能量,供微生物繁殖和活動所需;

②約為2/3轉化為微生物細胞。

◆結合上圖,第三步:看2/3轉化為微生物細胞的進一步分家

活性汙泥法系統中,既存在有機物的分解代謝和微生物的合成繁殖,也存在著微生物細胞物質的自身代謝分解和微生物之間通過食物鏈進行的代謝過程,統稱為內源代謝或內源呼吸。

細胞物質經過代謝,最終:

①約80%轉化為水H2O和二氧化碳CO2,並釋放出能量;

②殘留的20%為不可生物降解的有機物,主要是細胞壁的某些組成和壁外粘液層。

◆結合上圖,第四步:內源代謝產物殘留不可再分家。

內源代謝產物具有不可生物降解性,使可生物降解有機物的化學需氧量COD(B)不等於完全生化需氧量BOD(L),其關係如下圖:

三、可生物降解COD與BOD5關係

上圖中虛線框部分:

當可生物降解的有機物以BOD5表示時,可生物降解有機物:

當可生物降解的有機物以BOD5表示時,

相關焦點

  • 可生物降解能確保無害降解嗎?
    假如你買了一些塑料製品,上面標明「可生物降解」。那你就可以放心了,因為你知道將它扔掉後它會無害降解?嗯,不要太快下結論。當我們從適合垃圾填埋場的特性這一角度考慮生物降解能力時,會發現它並不是理想的材料屬性。
  • 什麼是COD,為什麼用COD作為指標,如何去除它?
    大家都知道在汙水淨化中都會說cod含量問題,那麼cod究竟是什麼?COD,是化學需氧量的簡稱,意思是在一定的條件下,採用一定的強氧化劑處理水樣時,所消耗的氧化劑量。它所反映出來的就是水體受汙染的程度,所以cod所檢測的數值越高,那麼就說明水中所受有機物的汙染就越嚴重!
  • 生物可降解塑料應用存在的挑戰
    原創 擺脫塑縛行動 擺脫塑縛今年以來,國家和地方層面針對塑料汙染治理工作,出臺了系列政策和法律文件,其中對可降解塑料寄予厚望。但是,標準標識是否完善、市場監管是否到位、如何妥善回收處理等,都是社會關注的問題。推廣生物可降解塑料,我們準備好了嗎?
  • 生物可降解塑料,與循環經濟真的不兼容嗎?
    為確保進入市場的新材料與循環經濟相兼容,2019 年 7 月,英國有關政府部門就生物基和生物可降解塑料的益處及影響,向公眾徵求意見,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政府已經明確表示,希望消除所有可避免的塑料垃圾,以發展更加循環的經濟。為此,生物可降解塑料在其中可以發揮什麼作用?」要嘗試作出回答,需先理解「循環經濟」這一概念。
  • 請查看:家用微生物降解環保廁所易潔康生物可降解馬桶
    家用微生物降解環保廁所易潔康生物可降解馬桶至於STP無水生態馬桶的成本是否會很高,甚至成為其推廣使用的障礙?鍾路華表示,如果建新的標準化公廁,傳統的衝水馬桶廁所需要安裝上下水管,相比之下,STP無水公廁的造價並不高,但如果是在原有衝水公廁的基礎上改造成無水公廁,前期投入的改造費用確實要高些。
  • 天氣預報來了丨預報氣溫和體感溫度是一回事嗎?
    天氣預報來了丨預報氣溫和體感溫度是一回事嗎? 夏日·悄然已至SUMMER關於體感溫度的小知識我們每天預報的氣溫和體感溫度是一回事嗎
  • 在工業汙水處理中出水cod超標原因到底是什麼?
    COD作為重要的水質檢測指標一直是工業汙水處理中常見的問題,那麼COD超標的原因和處理方法是什麼呢?一起跟隨漓源環保來看看吧。一、COD超標的原因1、汙水cod超標原因——(自身生產原因)企業生產過程中cod的產生可以說是不可避免的,例如食品廠中多餘食物的殘留與水體、化工廠中還原性物質S離子和氯離子等及電鍍廢水在酸洗過程中都是汙水COD超標原因。
  • 汙水處理技術篇:為您詳細解釋COD
    汙水處理技術篇:為您詳細解釋COD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化學需氧量COD(ChemicalOxygenDemand)是以化學方法測量水樣中需要被氧化的還原性物質的量。廢水、廢水處理廠出水和受汙染的水中,能被強氧化劑氧化的物質(一般為有機物)的氧當量。
  • 汙水cod高怎麼處理
    汙水cod高怎麼處理在環保治理中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在造紙、印染、脫硫、酒精等汙水處理中比較常出現cod高的情況。一般情況下,汙水cod高的處理大致有三種方法,物理法、化學沉澱法和微生物法。但都難免會出現以下的問題:1物理法:只對顆粒性的cod有一定的效果,對於汙水中溶解性cod是沒有去除效果的。2化學法:運行費用太高,所以一般考慮運營成本的情況下是不優先採用化學方法的。3微生物法:好氧+ 厭氧。處理時間長,且所需的設備工藝佔地面積大,無法處理達標。
  • COD傳感器水質在線監測
    優勢特點雙光路: 254nm 和 550nm,可有效消除濁度和色度影響;紫外吸收法測定有機物(如COD、TOC等),無需試劑,樣品無需消解處理;響應速度快,10秒響應(T90);採用先進的冷光源 UV LED,壽命長,漂移小;標配自動清潔刷,可有效防止生物玷汙;擁有自主產權和穩定關鍵器件供應鏈,產品具有極高性價比。
  • 食用級材料、可完全降解的機器人可以吃嗎?
    用可食用材料做一隻機器人,大小和外形就和一顆膠囊差不多,這樣的機器人能食用嗎?如果能吃,你對它的期待是怎樣的?Q 爽彈牙、油而不膩、入口即化?等等,好像和機器人的人設不太符。應該是:遇熱自動伸展、可受磁鐵控制,進入體內後不僅會像跳跳糖一樣尬舞,還能將誤吞食的電池取出來!
  • 海南控股全生物降解項目生產線正式投產,可年產1000噸全生物降解膜袋
    文丨國際旅遊島商報全媒體 陳勇合9月29日上午,海南海控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全生物降解項目生產線在老城經濟開發區正式投產運營。該項目是海南控股為積極響應省委、省政府部署,助力海南禁塑工作,充分發揮省屬國企引領作用的又一重要舉措,同時標誌著海南控股正式進入全生物降解製品生產領域。
  • 選擇可生物降解PCB的重要性
    根據幾項研究,電路板上的PCB在很大程度上導致有毒物質向環境的釋放,例如汞,鎘和鉛等。 考慮到這一點,當今的PCB製造商努力組裝和製造可生物降解的板。這些可生物降解的多氯聯苯是如何製成的,它們對環境的可持續性有何貢獻?在帖子上閱讀以了解更多信息!
  • 關於生物可降解塑料的誤解,你中了幾個?
    目前,國內相關政策似乎將解決塑料汙染的希望寄託於生物可降解塑料。輿論上曾一度壓倒性地為這種材料歡呼叫好。但是,生物可降解塑料真的能完全可降解嗎?對於生物可降解材料,你又了解多少?這些有關生物可降解材料的「雷」,不知道你有沒有踩到呢?
  • cod是什麼遊戲 cod16是大逃殺模式嗎?
    cod是什麼遊戲?cod16是大逃殺遊戲嗎?最近相信很多玩家都聽到了關於一款「cod」的遊戲,可是由於對於英文縮寫不太了解,可能不知道這款遊戲的具體名字。話不多說,下面,就隨琵琶網小編來了解一下吧! 使命召喚16手機版【點擊下載】手機隨時隨地吃雞!
  • 可生物降解材料的降解機理、種類、應用!
    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研究途徑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合成具有可以被微生物或酶降解的化學結構的大分子;另一種是培養專門用於降解通用高分子材料的微生物。目前的研究方向以前一種為主,人們已經成功地合成了一系列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
  • 生物可降解塑料,是「餡餅」還是「陷阱」?
    關於生物可降解塑料,你知道多少?它到底是我們解決塑料汙染的「餡餅」還是「陷阱」?2019 年末,我們開展了一項問卷調查,逾 2000 位公眾參與其中。結果顯示:過半數公眾無法區分塑料產品是否為生物可降解的塑料產品。因為生物可降解塑料產品和普通塑料產品在外觀上高度相似,國內又沒有統一清晰的專用標識。僅 20% 左右的公眾意識到,生物可降解塑料無法在自然環境中完全降解消失。可見我們對這種材料的認知與現實情況之間,相去甚遠。
  • ...與聚友化工就年產30萬噸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PBAT項目擬達成...
    格隆匯 10 月 22日丨瑞豐高材(300243.SZ)公布,公司與上海聚友化工有限公司(「聚友化工」)擬於2020年10月24日在上海舉行籤約儀式暨籤署項目合作意向協議書,雙方就公司規劃年產30萬噸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PBAT項目,擬達成合作意向。
  • 時尚秘密:衣服上面寫著「可生物降解」什麼意思?真的能降解嗎?
    那麼,產品上面標記的「可生物降解」是什麼意思呢?這只能表明它的生物降解速度相對較快。其中,天然纖維(如棉和羊毛)的分解速度往往比人造纖維(如聚酯)快,但某些聚合物(如人造絲)則例外。  根據2017年《全球時尚議程(Global Fashion Agenda)》和波士頓諮詢集團的一份報告,2015年全球廢棄物中約有4%來自時尚行業,而生產更多的人造纖維服裝似乎只會增加這一趨勢。  但是,近年來,諸如C&A和H&M之類的快時尚品牌在可堆肥和可生物降解的服裝設計方面一直處於領先地位,與此同時,可生物降解的合成材料也越來越受歡迎。
  • 深度剖析|「可降解塑料」真的環保嗎?
    針對這些問題,歐美和我國都出臺一系列政策法規來制約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我們稱其為限塑令或禁塑令。進入今年,我國在禁塑方面的舉措明顯提速。首先是新修訂《固廢法》中要求:依法禁止、限制生產、銷售和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等一次性塑料製品;鼓勵和引導減少使用、積極回收塑膠袋等一次性塑料製品,推廣應用可循環、易回收、可降解的替代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