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大師打造的有機藝術比雕塑還美,讓大自然主宰人類世界

2020-12-05 創意門主

來自法國巴黎的藝術家Christophe Guinet有植物大師的稱號,這位來自法國的創意大師因他的植物藝術作品而為人熟知,因此又被人稱為「植物先生」。

由於從小就出生在巴黎這個世上之都,所以他的藝術作品大多數都是將日常用品和流行文化元素相結合,體現出了大自然的內在美。

由於非常的喜歡nike的鞋子,於是將大自然的各種東西和nike鞋子相結合創造出令人眼前一亮的作品。

樹墩Nike鞋子

在現代網際網路的驅使下,我們現代人大部分年輕人都喜歡用蘋果的,由於人們忘記了大自然,於是他又將大自然和蘋果電腦聯繫在了一起。

1990年代蘋果電腦上長了一棵樹。

1991年的個人的電腦

蘋果印表機上的仙人掌。

2003年蘋果主機電腦

除了平常的工業設計與大自然結合,偶爾還會自己玩個人體藝術什麼的,就是將自己變成一個大自然的植物人。這個植物人確實一個植物俠,下面就是他裝扮的蝙蝠俠植物人。

還有其他植物藝術作品

樹葉做的鞋面和褲子裝飾也是用的苔蘚。

這才是真正讓你貼近大自然的耳機。

用樹皮製作的一個背包,這種復古的大自然背包,上街的回頭率將會非常的高。

這樣的室內設計你喜歡嗎?這個人都身處大自然中

這棵樹都成精了。

大自然的蛋糕才是最健康的

這樣的壁畫,你喜歡嗎?家裡都是森林

植物電話

小麥鞋子,但是看起來非常的炫酷

這棵樹開了之後,用鞋帶寄著就可以了。

這樣的滑板你喜歡嗎?

看完這位植物大師的藝術作品之後,感覺自己都進入了大自然了。

相關焦點

  • 雕塑大師亨利·摩爾:張國榮、貝聿銘都是他粉絲,作品中藏著世界
    藝術,是不是必須是美的? 【現當代藝術】專欄, 帶你走近現當代藝術史, 品味無所顧忌的藝術盛宴。 機會總是留給那些有準備的人當中運氣最好的那一位,而剩下的,只是歷史的註腳。
  • 美國藝術家打造懸空雕塑似幻美星雲
    原標題:美國藝術家打造懸空雕塑似幻美星雲   美國藝術家打造的懸空雕塑   美國藝術家打造的懸空雕塑   據英國《每日郵報》2月20日報導,來自美國弗洛裡達州的藝術家珍妮特·艾克曼正在為下個月在溫哥華舉行的TED大會打造一個700英尺長的大型懸空雕塑
  • 貧窮藝術:動物、植物與礦物現身藝術世界
    這些藝術家堅決迴避鮮明的風格,把作品的非連貫性視為積極、正面的價值,創作出雕塑、攝影、裝置,以及行為藝術作品,與具有類似傾向的其它國際藝術家的作品齊頭並進——例如大地藝術、反形式、後極簡主義和概念藝術。這類作品逐漸以「貧窮藝術(Arte Povera)」為世人所知,其字面上的翻譯也就是「貧窮的藝術」,但並不是指作品材料的匱乏與簡陋。
  • 【悅讀德國】疫情中暢遊戶外博物館,兼收藝術與自然之美
    自然的造化催生了藝術的奇蹟,一個靜謐祥和、獨具風格的公園誕生了。雕塑家為它插上藝術的羽翼,讓人們在大自然寬廣的胸膛裡,呼吸著清新的空氣,怡然自得地欣賞近在咫尺的雕塑,慨嘆人類智慧與自然景象的完美結合。音樂與舞蹈,文學與藝術,是一座城市的靈魂,缺一不可。個人與企業對藝術的捐助,社會與政府對文化的扶持,這些重要的文化地標想必都能安然度過。 有人抱怨說,雕塑公園美則美矣,唯一的不足就是有的路段崎嶇不平、上上下下,對於腿腳不便的人來說是個麻煩。它的美,恰恰美在自然天成,對於來自山城的我來講,有一種天然的熟悉與親切。在坡坡坎坎上蹦蹦跳跳,就是我曾經的童年與少年。
  • 美藝術家打造懸空雕塑似幻美星雲
    圖集詳情: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2月20日報導,來自美國弗洛裡達州的藝術家珍妮特·艾克曼正在為下個月在溫哥華舉行的TED大會打造一個700英尺長的大型懸空雕塑,該雕塑將懸掛在溫哥華費爾蒙特海濱酒店和溫哥華會展中心之間。
  • 「世界上最孤獨手」它緊緊握住一棵樹長達50年,一直沒有鬆開過
    世界有很多元素構成,大自然可以說是一位現成的藝術家,我們平常看見的風景就是出自大自然之手。河流,山崖、花草,茂密的樹林就是大自然的作品。今天我們要說的是一棵樹,這棵樹不同於平常普通的樹木,有一隻手已經緊緊握住這棵樹有50年的時間了,這隻手被稱作是「世界上最孤獨的手」而且從來沒鬆開過。
  • 「世界上最孤獨的手」它緊緊握住一棵樹長達50年,一直沒鬆開過
    世界有很多元素構成,大自然可以說是一位現成的藝術家,我們平常看見的風景就是出自大自然之手。河流,山崖、花草,茂密的樹林就是大自然的作品。今天我們要說的是一棵樹,這棵樹不同於平常普通的樹木,有一隻手已經緊緊握住這棵樹有50年的時間了,這隻手被稱作是「世界上最孤獨的手」而且從來沒鬆開過。
  • 走進龍現代藝術中心,品園林景致,賞藝術之美
    這裡是大師的世界,藝術的海洋這裡獨具海派人文風雅和蘇式園林景觀
  • 美國大叔用青銅打造王者般的植物花園,聽說英女王也愛不釋手
    在美國有這樣一位大叔,他打造的珠寶細節考究,形象生動,並且他用珠寶打造了的植物園,聽說連英國女王都愛不釋手,那麼他究竟是誰呢?Michael Michaud,到底是何方神聖?Michael Michaud是一位來自美國的珠寶設計師,外表其貌不揚,和普通國外大叔沒什麼兩樣,畢業於羅切斯特理工學院,卻在二十多年鍾情於植物花卉的首飾創作。
  • 【文萃畫材】之藝術分享——米開朗琪羅雕塑作品鑑賞
    ●1562年受其門生,著名畫家、藝術史家喬治·瓦薩裡之邀成為迪亞諾學院(佛羅倫斯美術學院)名譽院長。 ●1564 年 2 月 18 日,米開朗琪羅逝世於自己的工作室中。一代大師就此隕落。
  • 羅丹雕塑作品賞析--藝術收藏--人民網
    奧古斯特·羅丹(1840年—1917年)是19世紀法國最傑出的雕塑家,出生於法國巴黎一個普通職員的家庭。幼時家境貧寒,14歲時考入非正規的工藝美術技工學校學習。19歲起靠製作裝飾用的石雕維持生活。後來給一個雕刻家當助手。1875年的義大利之行,擴大了羅丹的藝術視野,以後又在法國北部旅行,研究中世紀的哥德式建築和雕刻。
  • 中國傳統文化,雕塑藝術,球體構成及模式和立方體及結構
    但從現代雕塑的發展風格看,都在向簡化的幾何形體積靠近,有些幾何形體由於反覆的出現,在視覺上形成某種有意義的符號並通過這些簡單的符號概念傳遞明確的藝術信息。因此有必要對基本型的構成做-深入研究。找出它們的結構特點以及傳意性功能。如球體、立方體、柱體,角錐體以及其它基本形的結構。對這些基本構成模式有了理解之後才能更好地運用這些構成規律,以便創作中加以靈活的運用。
  • 英國將舉辦雕塑大師亨利·摩爾作品展
    新華網倫敦4月29日電(記者張建華夏曉)英國雕塑大師亨利·摩爾大型雕塑作品展將於5月1日在其故居開幕,展覽將首次集中展示摩爾的雕塑作品對世界當代藝術所產生的影響。摩爾生於1898年,1986年逝世,是英國著名雕塑家,也被視為20世紀最重要的雕塑家之一。
  • 歷史文化藝術作品,塑像維納斯,義大利雕塑大衛
    在距今兩千多年以前,即公元前四世紀左右,那時的世界形勢和現在完全不一樣,只有四大文明古國,即亞洲的中國、中亞地區的波斯(現伊朗一帶)、非洲的古埃及和歐洲的古希臘。古希臘是一個愛美的民族,他們有著得天獨厚的藝術才賦。雕塑是他們最喜愛的藝術形式,當時活躍著很多傑出的雕塑藝術家,創作了大量的精美雕塑。『維納斯》就是其中的一個。
  • 山水雕刻藝術靈感來源於大自然
    山水雕刻藝術靈感來源於大自然———林永福山水雕刻藝術展現給人們的是大自然魅力與人類情感融合的藝術震撼力,藉助雕刻把藝術靈感、大自然、石材創作有機結合到一起,展現人類的文化底蘊,民俗情感。藉助大自然的靈感,將雕藝與畫理融為一體,展現雕刻藝人文化修養、藝術素質和長期實踐經驗的積累。
  • 美育中國 雕塑夢想——第三屆中國青少年雕塑大展開幕
    她強調,青少年在創作過程中,「雕」與「塑」思維的不斷轉換及多種有機材料的不斷嘗試,一方面打破常規思維,激發無限想像力與創造力,另一方面體驗有機三維藝術的創作樂趣,洗滌心靈,提高審美素養。展覽的舉辦是一次良好的美育實踐,在塑造青少年美好心靈的同時增強文化自信。
  • 一場「絲路之夢」沙漠雕塑大展在民勤開幕
    9月5日,2020中國·民勤第三屆沙漠雕塑國際創作營在蘇武沙漠大景區開幕,矗立在騰格里沙漠中的102件不同材質、不同風格的藝術佳作,如一顆顆璀璨明珠飄落瀚海,一雕一景,一塑一色,與藍天白雲、美麗大漠完美融合、相映成趣,打造了烙印著民勤精神的文化藝術地標,凸顯了藝術與生態結合的強大震撼力
  • 理工科教授身著漢服講課 在「化學與藝術」課堂領略華夏衣裳之美
    3日晚間,由華東理工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教授王利民精心打造的「化學與藝術」公選課最後一講「回歸漢唐——簡論漢服與其色彩」,在奉賢校區通海廳伴著古典的民族舞正式開講。  據了解,華東理工大學染料化學學科歷史悠久,建校開始就設置該專業,我國染料專業創始人之一陸靜蓀教授曾擔任當年華東化工學院「有機染料與中間體工學專業」教研組主任。課上,王利民介紹了中國及世界的染料發展的歷史、華東理工大學精細化工專業發展過程之後,華理漢服社的學生們登上舞臺,為上課學生帶來了一場精彩絕倫的漢服走秀。
  • 「「石」全「景」美」北京國際雕塑公園:半園綠韻玉泉醉 一街風景...
    石全景美國際性雕塑展的匯集地石景山區的文化品牌北京國際雕塑公園北京國際雕塑公園於2002年9月正式開放,一躍躋身為北京十大精品公園之一,可謂是21世紀北京城市文化建設的開篇力作園中雕塑作品以現代、精粹、互動、發展為主題,其設計從視角、空間、尺度上,都與環境有機地融為一體,從而彰顯出創作理念的國際性。因此,遊覽其間,不僅能欣賞到優美的園林環境,更能感受到高層次的雕塑藝術帶來的文化衝擊。這也正是北京國際雕塑公園建園理念的體現。
  • 人類真的是地球主宰嗎?這些照片告訴你什麼叫「大自然的力量」
    前一段熱播的HBO連續劇《車諾比》,讓人又把目光拉回到了那片被人類遺棄的「死亡之地」。但是,實際上,死亡之地這個定義,僅僅是對人類而言的。有數據就顯示,在人類退出車諾比之後,那裡的生態多樣性反而得到了回恢復。是的,如果沒有人類的活動痕跡,大自然的生命力往往會超過人們的想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