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無機鈣鈦礦:離子運動還是鐵電壓電?

2020-11-22 科學網

論文標題:Ferroic domains regulate photocurrent in single-crystalline CH3NH3PbI3 films self-grown on FTO/TiO2 substrate

期刊:npj Quantum Materials

作者:Boyuan Huang, Guoli Kong, Ehsan Nasr Esfahani, Shulin Chen, Qian Li, Junxi Yu, Ningan Xu, Ying Zhang, Shuhong Xie, Haidan Wen, Peng Gao, Jinjin Zhao & Jiangyu Li

發表時間:2018/06/22

數字識別碼:10.1038/s41535-018-0104-5

原文連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35-018-0104-5?utm_source=Other_website&utm_medium=Website_links&utm_content=JesGuo-Nature-npj_Quantum_Materials-Energy-China&utm_campaign=NPJ_USG_JRCN_JG_npj_Ferroic_Aug_sciencenet

最近十年,鈣鈦礦結構最耀眼的明星,無疑是以CH3NH3PbI3為代表的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自2009 年日本Miyasaka 研究組首次報導以來,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轉換效率,在短短十年不到的時間從約3 % 大幅度增長至22 % 以上,刺激了全球範圍內激烈競爭。

究其優異光電性能背後的物理根源,材料結構-性能關係則是回答這一問題更基本、關鍵的基礎。目前普遍接受的是CH3NH3PbI3在高溫下是立方結構、室溫下是四方結構。四方結構的空間群又有兩種可能性:一種是屬中心對稱的 I4/mcm 結構;另一種是屬非中心對稱 I4cm 結構。遺憾的是,這兩種晶格結構差別細微,非常難以分辨。CH3NH3PbI3的鐵電是非也一直是國際爭論的焦點。

最近黃博遠等人對CH3NH3PbI3單晶疇結構進行了深入分析,他們通過極性光學顯微鏡、掃描電鏡、AFM形貌、和PFM,都可以觀察到疇結構。這些疇很可能是立方-四方相變所產生的變體所形成的結構。

其次,他們觀測到:對電致正應變而言,存在高響應疇和低響應疇,如圖1 所示。有意思的是,高響應疇中一階線性效應佔主導,而低響應疇中二階非線性疇佔主導。進一步分析揭示極性與非極性疇共存。如圖2所示,高正應變響應的疇在合適取向下具有高的剪切應變,與極性疇匹配;低正應變響應的疇剪切應變響應低,與非極性疇匹配。

圖1:高低響應疇一階二階應變比較。

此外,他們還發現極性疇光生電流低,非極性疇光生電流高。更有意思的是,無論是疇結構、壓電響應、還是光電流,在升溫降溫過程中,都隨相變產生明顯的記憶效應,如圖 3 所示。這進一步證明了光電流與疇結構之間的緊密關聯。為此類體系的疇控制研究找到了夾縫中成長與擴張的理由!

圖2:高低響應、剪切應變與品質因子,表明極性與非極性疇共存。

圖3: AFM 形貌(上),PFM 響應(中),光電流(下) 相變過程中的記憶效應。

摘要:Photovoltaic conversion efficiency (PCE) of halide perovskite solar cells has risen spectacularly, yet the very crystalline structure of CH3NH3PbI3 remains ambiguous after extensive researches, and its polar nature remains hotly debated. Here we present compelling evidences that CH3NH3PbI3 crystals self-grown on FTO/TiO2 substrate consist of ferroic domains with alternating polar and nonpolar orders, in contrast to previous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expectations, and polar domains possess reduced photocurrent. It is found that polar and nonpolar orders of CH3NH3PbI3 can be distinguished from their distinct lateral piezoresponse, energy dissipation, first and second harmonic electromechanical couplings, and temperature variation, even though their difference in crystalline lattice is very subtle, and they possess two-way memory effect through cubic-tetragonal phase transition. We hope these findings resolve key questions regarding polar nature of CH3NH3PbI3 and its implication on photovoltaics, reconcile contradictory data widely reported, and point a direction toward engineering ferroic domains for enhanced PCE.

閱讀論文全文請訪問: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35-018-0104-5?utm_source=Other_website&utm_medium=Website_links&utm_content=JesGuo-Nature-npj_Quantum_Materials-Energy-China&utm_campaign=NPJ_USG_JRCN_JG_npj_Ferroic_Aug_sciencenet

期刊介紹:

npj Quantum Materials is an online-only, open access journal, publishing original research results and reviews on broad coverage of quantum materials, their fundamental properties, fabrication and applications.

來源:科學網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我校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分解及抑制取得進展
    近日,我校材料學院趙晉津教授團隊在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的分解和抑制方面獲得新進展。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材料的太陽能電池得到了飛速發展,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光電轉換效率在近十年就從最初的3.8%迅速增長至目前的25.2%,然而電池的的商業化應用卻受限於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的結構不穩定性,高溫、氧氣、水、光照條件甚至電子束輻照均會導致鈣鈦礦材料分解進而引起器件性能衰減。
  • 【綜述】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材料的化學形成與多功能應用
    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材料屬於一種具有獨特光、電、磁性能且通過有機小分子與無機分子發生自組裝而形成的新型複合晶體材料
  • 石家莊鐵道大學 | 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分解及抑制取得進展
    近日,石家莊鐵道大學材料學院趙晉津教授團隊在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的分解和抑制方面獲得新進展。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材料的太陽能電池得到了飛速發展,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光電轉換效率在近十年就從最初的3.8%迅速增長至目前的25.2%,然而電池的的商業化應用卻受限於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的結構不穩定性,高溫、氧氣、水、光照條件甚至電子束輻照均會導致鈣鈦礦材料分解進而引起器件性能衰減。
  • 透射電鏡揭開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分解的神秘面紗
    近日,北京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石家莊鐵道大學、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等單位合作,利用透射電子顯微鏡,系統研究了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在電子輻照下的結構不穩定性,揭示了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普適性的分解路徑,探究了影響其分解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抑制分解的有效策略,並且根據它們對電子束敏感的特徵,提出了在電鏡表徵過程中如何正確判斷是否有分解以及緩解分解過程等。
  • 有機-無機雜化滷素鈣鈦礦構效關係研究取得進展
    有機-無機雜化滷素鈣鈦礦材料在太陽能電池、發光二極體、場效應電晶體和光電探測器等多個領域展示廣泛的應用前景。其載流子遷移率是鈣鈦礦材料性能以及實現以鈣鈦礦為基的高效率器件的重要參數。國內外不少課題組通過設計合成新的鈣鈦礦結構來調控載流子遷移率取得了許多重要進展。
  • 我國科學家設計高居裡溫度雜化鈣鈦礦光鐵電半導體
    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光鐵電半導體因結合了鐵電性和優異的半導體性能,在光電器件領域吸引了科研工作者的興趣。對於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鐵電體,有機陽離子的有序-無序運動是驅動鐵電相變的關鍵因素,提高這種旋轉驅動的雜化鈣鈦礦鐵電的相變勢壘可以顯著提高其居裡溫度。
  • 北大教授透射電鏡揭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分解神秘面紗,來自科大少年班
    近日,北京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石家莊鐵道大學、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等單位合作,利用透射電子顯微鏡,系統研究了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在電子輻照下的結構不穩定性,揭示了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普適性的分解路徑,探究了影響其分解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抑制分解的有效策略,並且根據它們對電子束敏感的特徵,提出了在電鏡表徵過程中如何正確判斷是否有分解以及緩解分解過程等。
  • 高居裡溫度雜化鈣鈦礦光鐵電半導體研究獲進展
    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光鐵電半導體因結合了鐵電性和優異的半導體性能,在光電器件領域吸引了科研工作者的興趣。然而,二維雜化鈣鈦礦鐵電的居裡溫度的有效調節仍是挑戰。對於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鐵電體,有機陽離子的有序-無序運動是驅動鐵電相變的關鍵因素,提高這種旋轉驅動的雜化鈣鈦礦鐵電的相變勢壘可以顯著提高其居裡溫度。有機金屬框架材料中的客體分子限域效應為合理調控二維雜化鈣鈦礦鐵電體的居裡溫度提供了新思路。
  • 福建物構所高居裡溫度雜化鈣鈦礦光鐵電半導體研究獲進展
    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光鐵電半導體因結合了鐵電性和優異的半導體性能,在光電器件領域吸引了科研工作者的興趣。然而,二維雜化鈣鈦礦鐵電的居裡溫度的有效調節仍是挑戰。對於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鐵電體,有機陽離子的有序-無序運動是驅動鐵電相變的關鍵因素,提高這種旋轉驅動的雜化鈣鈦礦鐵電的相變勢壘可以顯著提高其居裡溫度。有機金屬框架材料中的客體分子限域效應為合理調控二維雜化鈣鈦礦鐵電體的居裡溫度提供了新思路。
  • 北理在有機-無機雜化金屬滷素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穩定性研究獲進展
    近日,國際化學與材料領域頂級期刊《能源與環境化學》(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影響因子30.289)報導了北京理工大學前沿交叉科學研究院崔彬彬課題組在高效率有機-無機雜化金屬滷素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 有機—無機滷化鉛鈣鈦礦太陽電池的組成與界面工程
    有機—無機滷化鉛鈣鈦礦太陽電池的組成與界面工程 2020-07-25 06: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有機-無機混合鈍化策略使鈣鈦礦量子點LED的EQE高達16.48%
    具有高PLQY和窄發射峰的鈣鈦礦量子點有望為下一代柔性器件和高清顯示的材料。但是,由於量子點表面和有機配體之間的動態特性以及由於長烴有機配體作為高度絕緣的屏障而導致的電傳輸效率低,導致PLQY低,從而影響器件性能。
  • 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中的自旋輸運和磁場效應
    01引言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Organic-Inorganic Hybrid Perovskites)是一類集半導體-鐵電極化-自旋極化為一體的多功能光電材料,它們在光伏、發光、探測器等領域已被廣泛地研究。
  • 綜述:無機-有機鈣鈦礦材料在新型薄膜太陽能電池中的應用
  • 上海交大郭益平教授團隊在寬光譜吸收高壓電鐵電鈣鈦礦的研究中...
    近日,國際材料類頂級期刊Advanced Material(2018年影響因子21.95)以「Design for Highly Piezoelectric and Visible/Near-infrared Photoresponsive Perovskite Oxides」為題在線發表了上海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郭益平教授研究課題組在寬光譜吸收高壓電鐵電性能電子陶瓷的設計和合成方面取得的重要進展
  • 無機鈣鈦礦電池性能調控方面取得新進展!
    有機-無機金屬滷化鈣鈦礦太陽電池因具有較高的光電轉換效率而受到廣泛關注,近年來發展迅速,成為光伏領域的研究熱點,但由於鈣鈦礦晶體結構中有機陽離子與碘鉛八面體之間作用力較弱,致使該材料在外界條件刺激下容易分解,制約其進一步發展。
  • 「不穩定」超鹼陽離子構建新型鈣鈦礦材料
    ,構建了一系列穩定的新型功能化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材料(HOIPs),不僅拓展了HOIP家族,還澄清了長期以來對HPbI3存在性的猜測,並預測這類HOIPs具有鐵電極化及優異的光吸收性能,相關工作以 「Constructing Stable and Potentially High-Performance Hybrid Organic-Inorganic Perovskites with 『Unstable
  • 【優博微展2019】李江偉:新型全無機滷素鈣鈦礦的材料製備與光電...
    近年來,有機無機雜化滷素鈣鈦礦因其在光伏領域的突出發展受到人們廣泛關注,但該類材料自身的不穩定性,尤其是高溫條件下受有機組分限制的熱不穩定,極大地制約了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產業化發展與應用,因此全無機滷素鈣鈦礦鈣鈦礦材料體系具有重要的研究意義。
  • 光電轉換效率為23%的高性能四電極鈣鈦礦/無機矽疊層太陽能電池
    鈣鈦礦/無機矽疊層太陽能電池的最大挑戰是研發與金屬有機滷化鈣鈦礦材料兼容的高電導透明電極。基於銀納米線的透明電極會和鈣鈦礦材料反應而影響電池的長期穩定性。傳統磁控濺射透明半導體氧化物過程中產生的高能顆粒會破化鈣鈦礦材料而降低電池性能。
  • 寧波材料所在高效穩定全無機鈣鈦礦電池研究方面取得系列進展
    A 2020, 8, 6517)大幅度提升了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電池的長時間穩定性。由於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中有機成分揮發問題導致其光熱不穩定,相比而言,全無機鈣鈦礦具有良好的耐溫性和光照穩定性,而且無機鈣鈦礦具備鈣鈦礦電池發展重點之一的高效疊層結構前級的理想活性層材料,但是無機鈣鈦礦難於控制結晶性限制了其效率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