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rbnb、Google、Uber、阿里巴巴這些成長速度令人驚訝的公司,都有一個共同的稱呼,這就是指數型組織。
指數型組織術語由奇點大學創始執行理事薩利姆·伊斯梅爾(Salim Ismail)提出,是指在高精技術的新型組織方法的幫助下,公司影響力(或產出)相比同行發生至少10倍大幅增長的組織。
全球商業太空探索的領軍人彼得·戴曼迪斯(Peter Diamandis),也多次強調指數型組織的重要性:「要想不落伍,你就需要某種前所未有的東西,對組織有某種全新的看法,適應並擁抱智能技術,並最終實現轉化,就是指數型組織。」
指數型組織的兩個支點那麼指數型組織有哪些特點呢?總體來說,指數型組織有兩大特點,第一是擁有靈活的發展理念,第二是擁有革新傳統的技術。
首先指數型組織的發展理念都具有很強的「靈活性」,這與傳統的企業發展理念有所區別。
誕生於2009年的Uber創業至今只有幾年,但擁有百餘年歷史的計程車行業卻因為這一個企業而根基動搖。Uber自身既不能生產汽車,在今年八月之前也沒有涉及任何租車領域的投建,它的「靈活性」體現在只是設立了一個簡單的、有效解決億萬乘客打車難的模式,就變革了一個時代。
再比如Airbnb也具有指數型企業典型的「靈活性」。實際上Airbnb的核心只是一個託管平臺,這讓它在行業中擁有了無以倫比的靈活進退的位置。
截至到2014年,Airbnb已經在192個國家、34000座城市擁有60多萬個房源,公司估值達到了100億美元(已經發展60年的凱越酒店集團市值為84億美元)。相較而言,凱越酒店集團作為世界知名的酒店集團,在數十個國家開設了數百座酒店。但每當凱越需在新地點開店時,首先需要建設新酒店,或者買下已經建造好的地產,並需僱傭廚師、服務員和酒店行政人員,以及為店面裝修和維護買單,其他一些花銷也會隨時出現。這是一種典型的「重模式」發展形態。
傳統企業也開始紛紛學習指數型組織中的「靈活性」,進行戰略轉型。比如,全球最大的公司之一通用電氣在矽谷精神的基礎上實施的FastWorks(快速決策)計劃,通過FastWorks工程團隊,不斷地獲得客戶即時的反饋,並不斷根據客戶反饋自主地做出決定和改進。這一借鑑方法使得通用電氣現在能以以往兩倍的速度、一半的成本,賣出平時兩倍的產品。這讓這家愛迪生於19世紀末創立的百年老店,表現得更像一家21世紀的公司。
可口可樂公司也在從指數型組織中吸取經驗,基於精益原則創建初創項目來擴大事業領域,包括技術創新,營銷創新,體系創新等,其投建的Home Eat Home、Tobuy and Truu Mobile項目公司等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指數型公司的建立不僅是要擁有靈活的發展思維,更需要的是有指數型的發展技術。
比如,蘋果公司開創了新的手機時代,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還有在近幾年興起的3D列印技術。3D列印技術問世不過三四十年,但出現的列印材料有了成千上萬種。在軍事國防領域,美國在2012年把3D列印技術引入阿富汗戰區,現場為士兵列印工具和設備;在航空航天領域,英國南安普敦大學工程師利用3D技術列印出世界上第一架無人飛機「SULSA」;在個人生活領域,巴黎時裝周上3D列印展示服裝;西班牙科學家發明的3D食物印表機、比利時工程師利用3D印表機製造的全尺寸賽車……3D列印正在對製造業產生著顛覆性的影響,這一項指數型技術開啟了一個新的時代。再比如谷歌眼鏡(Google Glass),它本身已經超越普通眼鏡的功能,其偉大之處在可以記錄視頻和照片。以及無人機,打造成本較低,在高清像素的相機捕捉任何景象,為人們解決了高空拍攝攝像的問題。
指數型組織的11個最強屬性除了以上的兩點,指數型組織的作者伊斯梅爾總結出指數型組織具有11個最強屬性,包括1個宏大變革目標(MTP)、5個外部屬性(SCALE)和5個內部屬性(IDEAS)。
宏大變革目標(MTP,Massive Transformative Purpose),意為融合指數型組織集體對工作的熱情追求,吸引整個生態系統中的尖端人才,讓連貫的指數級增長得以實現。比如,馬雲在初創阿里巴巴時,合伙人蔡崇信甘願決定辭掉年薪70萬美元的工作,跟馬雲一起合作,就是因為馬雲的宏大變革目標和個人魅力;1990年,人類基因組計劃啟動,很多科學家都認為該計劃徹底完成需要700年,但這一目標依然吸引了一批科學家的熱情投入。而事實上,基因組計劃在2001年就順利完成。因為該計劃每年完成的測序量目標都在成倍增長,哪裡需要等上700年?
指數型組織的5大外部屬性(SCALE),有利於指數組織的快速擴張。其中包括:員工隨需隨聘,取代傳統的崗位聘任制;把一大群充滿熱情、願意奉獻時間和專業技能的愛好者組建社群,並吸引更多的外部力量;獲取海量數據並確立自己獨特的算法;用槓桿資產取代實體資產;採取巧妙方法讓用戶參與進來。其實本質上這些外部屬性都保持了良好的競爭機制,創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幫助企業尋找合適的發展定位。
指數型組織的5大內部屬性(IDEAS),則能使企業保持良好的控制機制。其中包括:良好的用戶界面,以便於組織擴張;使用「實時儀錶盤」,讓組織內的每一個人都能了解關鍵量化指標;通過實驗實現快速產品或服務迭代;員工高度自治;利用社交工具創造內部透明性和連通性,以免信息延遲。
如果滿足以上11個最強屬性,加之最重要的兩點,創立指數型組織的目標已經基本達成。
其實,與其說指數型組織具有競爭性,不如說因為其構建的良性循環體系使企業在網際網路時代更有活力。在各個產業都在升級轉型的趨勢中,把公司構建成「指數型組織」,將成為創業企業,乃至成熟企業重獲活力的變革趨勢。
注釋:奇點大學(Singularity University,簡稱SU)設在美國加州矽谷心臟地帶,位於美國宇航局埃姆斯研究中心內,是為迎接電腦優於人腦的時代來臨,谷歌(Google)與美國宇航局(NASA)所合作開辦一所培養未來科學家的學校。每年有來自120個國家的4000餘人申請,錄取率僅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