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古蹟尋蹤——銀山鐵壁湧塔群

2021-01-11 嗨舞蹈

北京,是舉世矚目的歷史文化名城。是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新中國成立後,北京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隨著城市的現代化發展,舊北京的歷史遺存和標識也在逐漸地消逝著。有許多與歷史文化有關的地點與建築,在歷史的長河中成為過眼煙雲,只能在文獻中尋找一些輪廓和痕跡了。所以小編整理了一些資料,從一些不見經傳的故事和不同時代的社會生活史料來向大家介紹北京城,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銀山鐵壁湧塔群。

銀山鐵壁坐落在北京市昌平縣北部的崇山峻岭之中,它的周圍群山環抱,顯得巍峨壯麗。何謂「銀山鐵壁」?《日下舊聞考》曾有如下記載:「銀山峰巒高峻,冰雪層積,色白如銀。麓有石崖,皆成黑色,謂之銀山鐵壁」。

早在明代,銀山就已遐邇聞名。當時已有許多文人墨客慕名而至,揮毫吟詩,留下了不少讚美銀山鐵壁的佳句:「中鋒特竦如削鐵,古松根透石紋裂;絕巘層巖相鬥奇,古藤宿樹轉逶迤。遙空共指銀為嶂,向上齊看鐵作帷…」充分表達了銀山碧綠擁翠的壯麗風姿和美妙風光。

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當銀山一躍入眼帘,我們就立即被它那巍巍雄姿所陶醉。山梁上怪石林立,峰巒疊翠,松濤林海鬱鬱蔥蔥。這裡有峭如削的三座山峰,就如三支利劍直插雲天。不知多少萬年前的地殼運動,雕塑了這如詩如畫的自然景觀,不愧為一處理想的旅遊和消夏避暑勝地。

我們一踏入銀山腳下,就仿佛置身於一個陰涼的洞天世界。這裡空氣清新,環境幽靜,小憩在濃密的樹蔭之下,再痛飲幾杯山腳下噴湧出來的甘甜冰冷的泉水,山外暑氣頓然全消。

銀山不但景色宜人,而且還以它眾多的名勝古蹟而著稱。當我們踏上山間的羊腸小道,攀登片刻之後,一片塔群便呈現在我們面前,然屹立,令人嘆為觀止。據文獻記載,這裡的七座金、元時代的舍利塔建在原古延聖寺基址旁邊,基本保留了當時盛行於我國北方密簷式磚石結構的典型風格。該塔群中的塔身雖高低各異,但建築結構整齊劃一,均為八角形平面。造型上的特點是在臺基上建須彌座,上置鬥拱與平坐,再上以蓮瓣承託較高的塔身,其上雕刻門窗等圖案,塔身上部以鬥拱支承各層密簷,頂部用塔剩結束。整個塔身外廊挺拔,雕刻圖案精細。關於塔的名稱、題記,因年代久遠,歷經風雨侵蝕,已無跡可尋了。《日下舊聞考》提到,隱峰和尚有十詩,其中有「佛覺塔」、「懿行塔」的記載,是否即指塔群中的兩座,也無法考證了。該塔群自金、元以來,歷經明清,保存至今,屈指算來,它們已經度過了六百多個春秋,而今仍基本完好。

該塔林具有珍貴的歷史價值,是研究我國古代佛教和磚石建築的寶貴資料。據民間傳說,有「銀山寶塔數不清」的說法,可見昔時浮居之勝。今天的銀山,除了塔群之外,確實還可找到一些塔的遺蹟。筆者在登山途中,曾看到兩個小石塔,整個塔身純系石塊雕鑿而成,雖結構簡單,但線條流暢,別有一番風味。

上面提到的隱峰和尚,即唐代的鄧隱峰禪師,曾在銀山修行,並道成於此。因此,山中留下了不少隱峰禪師的遺蹟。相傳中峰下有一塊石面平坦的大巖石,隱峰常坐於此,後世稱之為「說法臺」,臺旁有棵松樹,彎彎曲曲猶如衣架,隱峰常掛衣於上,所以,又有「隱峰掛衣處」之說。明人曾為「說法臺」留下了這樣的詩句:「秋山面面翠屏回,孤石支撐說法臺,想見高僧開口處,峰峰曾與點頭來。」

據文獻記載,銀山曾築有銀山寺、鐵壁寺、大萬聖寺等古利。可惜這些古建築群早已失存。惟有前人為我們留下了「疊嶂回流轉不前,翠林深處梵宮懸」的詩句。

從塔群開始,大約有半個多小時的路程,方可登上銀山最高點一一中峰之巔。風和日麗,萬裡無雲,極目望去,北京小平原、京密運河、良田沃土,歷歷在目。而自身如同乘坐一架綠色的飛機,行駛在藍天之上。令人賞心悅目,流連忘返!

好了,今天給大家的講述就到此結束了,小編所講述的雖然沒有一定的系統性,但都與古都的歷史文化有關,將這座歷史名城的文化承傳介紹給大家。喜歡小編的可以點擊關注,小編會及時更新,我們下期再見。

相關焦點

  • 京華古蹟尋蹤——陸徵祥家族墓廬考察散記
    作為歷史文化名城的北京,人文芸萃,古蹟眾多。時至今日仍然有許多重要文物沒有被發現,特別是一些近現代優秀建築物,以及近現代史上有影響的人物活動地、紀念地,往往被人們忽略。不久前發現的陸徵祥家族基廬,就是一處具有重要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的文物保護地。尤其是在基室內壁上鑲嵌的北洋政界要員以及當時社會名流的題詞石刻,可以稱得上是一座石刻博物館了!
  • 石見銀山申遺之路 - 新民晚報 數字報紙
    「石見銀山遺蹟及其文化景觀」2007年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然而,石見銀山的申遺之路並不順利。  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請文化方面的世界遺產有6項指標,只要符合其中一項,就可以被批准。  然而,國際古蹟遺址理事會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交報告說,這裡不符合任何一項指標,理由是日方提供的證據不夠充分,不能說明這裡對除日本以外的採礦業發展產生了何種影響。  日本政府代表隨後改變宣傳策略,以石見銀山從16世紀開始一直注重環境保護作為宣傳重點,最終獲得成功。由於運作方式不破壞自然、充分考慮到環境問題,石見銀山被譽為「與自然環境共存的產業遺蹟」。
  • 這裡是海南|《秘境尋蹤雨林》第十集:海南瞼虎
    《秘境尋蹤》第一季以海南自然環境展示為基底,展現海南的物種多樣性生態資源以及科研保護和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成果。從宏觀到微觀的視角,帶你探秘雨林中的精靈,尋找更多海島生機。海南瞼虎。秘境尋蹤攝製組/供圖周氏瞼虎。
  • 這裡是海南|《秘境尋蹤》第十三集:密林蛇影
    秘境尋蹤攝製組供圖   竹葉青亮出鋒利的毒牙。秘境尋蹤攝製組供圖  海南鸚哥嶺保護區的夜晚,露水帶來的清涼讓這裡的「居民」活躍了起來,蛇穿梭在茂密的叢林裡,危機四伏。這裡是海南——《秘境尋蹤•雨林》第十三集,攝製團隊的鏡頭聚焦密林深處,記錄了過樹蛇、白環蛇、銀環蛇、竹葉青的生活。
  •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提出15年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句深富內涵、極具韻味的經典論述早已成為中國人民耳熟能詳的「金句」,潤物無聲地融入了人民的日常生活之中。2005年8月15日,在浙江安吉餘村,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創造性地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理念。15年過去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理念已經並將繼續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產生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 我國最「斜」的塔,傾斜角度超過比薩斜塔,但因名氣小少有人知
    在上海是松江區的佘山鎮有一座山叫做天馬山,天馬山是佘山風景區的群山中海拔最高的一座。天馬山上有很多的歷史古蹟,是一個佛道文化共存的旅遊勝地,在諸多的殘存的額歷史古建築中最特別、最出名的就是護珠塔。這座塔不是我國最高的塔,也不是體積最大的,塔中沒有什麼佛家寶器,也沒有哪位著名歷史文人在上面吟詩作對,它最大的特點就是塔身一直在傾斜,被稱作是「上海比薩斜塔」。
  • 這裡是海南|《秘境尋蹤》第一季第三集:蟻界「魯班」的奇妙織巢
    《秘境尋蹤》第三集。攝影:秘境尋蹤攝製組毗鄰森林公園、朝陽、高層、自建房。密林中,成千上萬隻棕紅色的小傢伙,在樹幹上快速爬行,進行著奇妙的織巢。《秘境尋蹤》第三集。攝影:秘境尋蹤攝製組這些小傢伙叫黃猄蟻,是樹棲蟻種,喜歡在闊葉喬木向陽枝幹上築巢。
  • FOX續約《識骨尋蹤》 《玩偶特工》意外獲預定
    搜狐娛樂訊 FOX電視臺於上周末宣布了新的秋季安排,罪案劇《識骨尋蹤》(Bones)一下子就獲得了兩季的預定。  《識骨尋蹤》是FOX電視臺為數不多的成功罪案劇之一。儘管早前有消息傳出因為劇組與電視臺談不攏費用問題,該劇很有可能跳槽到其他電視臺播出。
  • 洛陽這幾處佛教古蹟,記載了千年歷史,背後蘊藏著無數傳奇故事!
    佛教文化自傳入我國以來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洛陽作為佛教發源地之一保留著眾多完整的佛教文化和古蹟今天給大家介紹幾個低調的佛教建築五花寺塔五花寺塔位於洛陽市宜陽縣三鄉村北,連昌河畔,是黃河流域現存最古老的的磚砌佛塔。塔高37米,相當於現代十二層樓的高度。
  • 滿京華國際藝展中心盛大啟幕 音樂詩人李健傾力助陣
    來自深圳中堅力量的5000多名觀眾匯聚「春繭」,共同見證滿京華集團在成立20周年之際推出集團旗下首座150萬平米的全球生活美學綜合體 -- 滿京華·國際藝展中心。 滿京華集團文化產業戰略發布會暨國際藝展中心啟幕盛典活動現場 滿京華集團總裁吳謙在啟幕盛典上提到今年是滿京華集團成立的第20周年,他向在場的來賓致以謝意。
  • 探尋神秘的古蹟遺址
    今天是「國際古蹟遺址日」,節日設立的目的是為了促進人們對人類文化遺產多樣性的認識,鼓勵人們關注和保護世界古蹟遺址。今天就請乘坐我們的「探索號」航班,去環遊世界,探尋神秘的古蹟遺址吧。 1 中國秦始皇兵馬俑 兵馬俑,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第一批中國世界遺產,位於今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秦始皇陵以東1.5千米處的兵馬俑坑內。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 翻開」城市想像力」,滿京華集團《M LIFE》雜誌首刊正式發布
    10月30日,由滿京華集團主辦的「城市想像力——滿京華集團《M LIFE》雜誌首發式暨在地深圳觀生活論壇」在深圳物質生活書吧舉行,正式面向公眾發布旗下首本城市生活文化類雜誌。
  • 菲律賓保和島:椰林婆娑,古蹟寧靜(圖)
    古蹟靜心寧神    很多人出外旅遊,都愛到寺廟或教堂「朝聖」,無非為了享受一刻寧靜,平伏心中波濤。菲律賓是天主教國家,教堂所在多有,其中最古老的,是建於1595年的Baclayon Church。
  • 翻開「城市想像力」,滿京華集團《M LIFE》雜誌首刊正式發布
    10月30日,由滿京華集團主辦的「城市想像力——滿京華集團《M LIFE》雜誌首發式暨在地深圳觀生活論壇」在深圳物質生活書吧舉行,正式面向公眾發布旗下首本城市人文期刊。活動現場,滿京華集團副總裁宋志遠表示,作為一家立足深圳,深耕大灣區的企業,藝術文化一直是滲透於滿京華各項目中的重要基因。希望通過這本雜誌,以一個城市觀察者的身份,去分享和構建一個豐富、有趣的城市藝術生活世界。
  • 靈山寺:京東首處集山、水、林、古蹟為一體的自然景區
    山雖不高,峰巒秀麗,東面與整個燕山相接,其餘三面都是平原,有泉水從靈山之南麓湧出,是京東首處集山、水、林、古蹟為一體的自然景區,尤以泉水為盛,號稱「靈山漱玉」,為三河八景之最,是旅遊、休閒的極佳場所。沿著階梯緩緩而上,最先看到的是旁邊的龍王廟。靈山寺共有正殿三層四座,東西配殿,鐘鼓樓及廟堂、誦經、論佛事等處大小共15座89間,總面積2125平方米,各殿內塑佛像37尊。
  • 開羅千塔之城,閃耀著迷人的光輝
    歡迎大家來到百家號黃花菜都涼了,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是千塔之城開羅。開羅地處孕育了古代埃及文明的尼羅河三角洲頂點以南大約14千米處,迷人的尼羅河穿過市區,這座非洲的第一大城市,呈扇形分布於尼羅河的東西兩岸。
  • 立足國際化視野 啟迪外語學習思維 京華學校舉行第一屆英語文化...
    這是一場英語知識儲備的比拼,是一次近距離感受西方文化的機會,也是開學以來京華學校第一次舉辦專屬於英語的活動。此次「校園英語文化節」調動了全校師生的積極性,是對京華學校英語教學第二課堂的有效拓展,也是對師生校園文化生活的極大豐富,展示出京華師生學英語、用英語、愛英語的風採,同學們也從中體驗到學習英語的樂趣,也在參與中獲得了成長和自信
  • 《京華煙雲》:林語堂的道家人生哲學——人生唯有一「痴」字
    而《京華煙雲》的影響之大,從以下國外學者的評論中就可見一斑,一位西方讀者說:「要想了解中國近代史,《京華煙雲》是最好的詮釋」,也有外國讀者說,「《京華煙雲》是最地道最能夠反映近代中國歷史背景的書籍」。其實,不論是當時還是現在,國內對林語堂的評價是褒貶不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