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億年前的古怪植物,它很「善變」,葉子和果實沒一個相同

2020-11-19 宇宙科學人

據報導,前段時間,來自中國科學院的古生物學家們,前段時間,我國遼寧省凌源市,發現了一種古老的植物化石,這株植物來自於1.25億年前,它屬於早期的被子植物化石,研究者將它取名為「凌源變果」,它的發現,為研究早期被子植物,提供了新的證據。



什麼是被子植物?

植物,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居民之一,不過,雖然如今陸地上隨處都可見植物,但是早期的植物並不是出現在陸地上,而是在海洋之中,一直到4億多年前,植物才逐漸向著陸地蔓延,一直到經過漫長的時間演變,才變成了今天的模樣。

在植物演化的過程中,很多種類的植物其實都消失了,如果說哪一大類的植物,是植物界中進化最成功的,那麼答案一定是被子植物。

什麼是被子植物呢?簡單來說,被子植物是世界上所有植物中,種類最多、進化最成功、分布最廣泛、適應能力最強的植物類群。



根據數據顯示,目前生物學家一共在世界上,發現了20多萬種的被子植物,從規模上來看,佔據所有植物總數的50%,由此可見,被子植物的陣營是多麼的龐大。

拿我國來說,我國已知的被子植物就有3萬多種,其中可以使用的被子植物就有2000多種,可以說,在被子植物演化的過程中,它和人類的發展息息相關,畢竟,無論是原始社會還是古代文明時期,甚至是人類進入到現代社會之後,被子植物都是人類最重要的食物來源之一。同時,被子植物中的很多,還具有藥用價值。

什麼是被子植物呢?很多我們熟悉的中藥材,幾乎都是被子植物,而且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雖然被子植物如今是地球上最成功的植物類群,但是被子植物的演化時間卻並不長。



被子植物是何時出現的?

在研究被子植物的過程中,讓古生物學家們感到意外的是,被子植物的出現,而其它植物類群之間,沒有任何的直接聯繫,這意味著,想要找到被子植物的祖先並不容易,所以,對於被子植物的最早起源,仍然是一個未解之謎。

那麼,地球上最早的被子植物,又是何時出現的呢?這個問題,只能通過化石考古去解答。通過大量化石考證,研究認為,最早的被子植物是出現在1.35億年之前。

也就會說,被子植物起源於白堊紀,在經過了3000-4000年的演化後,在白堊紀中後期,被子植物就已經開始「統治」地球植物界了,由此可見,被子植物的演化是多麼的迅速和成功。

那麼,被子植物究竟是如何一步步演化,擴大自己種群的呢?這個問題,也是古生物學家最關心的問題之一,幸運的是,這次發現的距今1.25億年前的被子植物化石,終於給出了解答。



1.25億年前的「善變」植物

這次在我國遼寧省凌源市發現的「凌源變果」化石,它的長度大約為17釐米,寬度是12釐米,在它的身上,竟然有著很多形狀不同的植物器官,這是非常稀奇的一件事。

為何這麼說呢?因為在現代研究中,現生的所有被子植物,每一種植物的葉子、花朵、果實等器官,都是形態一致的,不會出現「多形態合一」的情況。這也讓「凌源變果」成為了一種很「善變」的植物。

「凌源變果」究竟有多善變?研究者表示,它的身上無論是葉片還是果實,都是形狀各異,拿「凌源變果」身上的葉片來說,既有非常細長的葉片,也有粗壯沒有葉柄的葉片,而且一些果實多個生長在一起,也有一些果實單個出現,而且果實的模樣也都完全不同。



可以說,在「凌源變果」的身上,可以看出很多被子植物來,這些被子植物原本是不同的種類,但是卻都集合在「凌源變果」的身上,這也讓古生物學家們懷疑,最早的被子植物演化,就是從「善變」開始的。

拿「凌源變果」來說,它可能是多個物種的祖先,畢竟很多不同生物類別都出現在它的身上,這意味著,至少在1.25億年前,也就是被子植物剛剛出現不久,它們的形態還都是非常不穩定的,它們後續可以演化成多種被子植物,因為它們的可塑性極高。



接下來,也將繼續對「凌源變果」進行深入研究,希望可以早日揭曉它身上的謎團,一起拭目以待吧!


資料來源

《科技日報》11月13日文章《我科學家發現 1.25億年前的「善變」植物》

相關焦點

  • 我科學家發現 1.25億年前的「善變」植物
    記者11月10日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南古所)獲悉,來自該所和福建農林大學的古生物學者最近在遼寧省凌源市發現一種約1.25億年前的奇特被子植物化石:凌源變果。這種有趣的遠古植物,同一個植物個體上長著形態各不相同的葉子和果實,這為人們探知早期被子植物的形態打開了窗口。
  • 古生物學家發現1.25億年前「善變」植物
    新華社南京11月10日電(記者王珏玢)記者10日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來自該所和福建農林大學的古生物學者最近在遼寧省凌源市發現一種約1.25億年前的奇特被子植物化石:凌源變果。這種有趣的遠古植物,同一個植物個體上長著形態各不相同的葉子和果實,這為人們探知早期被子植物的形態打開了窗口。
  • 今日科技話題:新型鈣鈦礦薄膜、「善變」植物、「拉希德」2024年登月、新型降糖活性成分
    億年前的「善變」植物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福建農林大學的古生物學者最近在遼寧省凌源市發現一種約1.25億年前的奇特被子植物化石:凌源變果。這種有趣的遠古植物,同一個植物個體上長著形態各不相同的葉子和果實,這為人們探知早期被子植物的形態打開了窗口。這些不同特徵如果放在現代植物中,有可能已經跨越了很多不同的生物類別。
  • 古生物學家在凌源發現1.25億年前奇特被子植物化石:凌源變果
    1.25億年前的奇特被子植物化石:凌源變果。這種有趣的遠古植物,同一個植物個體上長著形態各不相同的葉子和果實,這為人們探知早期被子植物的形態打開了窗口。它們是植物界中最進化、種類最多、分布最廣的一個類群。目前全世界範圍內的被子植物約30萬種,佔現生植物界種類的絕大多數。現在的被子植物,同一種植物的葉、花、果實等器官形態基本一致,而凌源變果之所以特別,在於一個「變」字。
  • 農村這種草藥植物果實為鍾狀,根莖葉子均可藥食,你們老家叫什麼
    ,在農村灌叢中這種很常見的野草,通常會去摘它的人基本都是小孩,它所長出的果實跟其他植物很不一樣,連同葉子根莖部分也是非常有價值,這種野草對環境沒有要求。只要億氣候適中,有土的地方有足夠的陽光就會成長,在南方這種植物被人稱之為是——革命菜。農村這種草藥植物果實為鍾狀,根莖葉子均可藥食,你們老家叫什麼。
  • 1.6億年!一個存活到現在的植物「活化石」
    ◎ 實習生 王溪佳 科技日報記者 張曄1億多年前,它與恐龍共生;1億多年裡,地球經歷了滄海桑田的變化,它卻至今還存活在我們的世界裡,且形態幾乎沒有發生大的變化……這樣一種神奇的生物就是紅豆杉科的穗花杉。
  • 東北人叫它「黑天天」,果實能當水果吃,葉子有毒,卻是上佳野菜
    懷疑像是一種新葡萄的品種,但是你仔細觀察他的話,你就可以發現他和葡萄沒有特別大的關係,而且也是有特別大的區別的,像這種野生植物東北人是經常喜歡吃他的,因為它的果實可以當做水果去使用,但是它的葉子還有一些劇毒。如果你把它煮熟了之後就是比較美美的一些野菜了,那麼你們是不是比較好奇這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植物呢?這種植物的名字就是叫做龍葵,收到龍葵有許多人可以想到。
  • 這植物北方人稱「狗骨」果實做盆栽能觀賞,葉子藥效高能當中草藥
    在以前生活在農村當地的村民,對於這種植物就很熟悉,在它的果實上其實都會非常吸取到眾人們的熱愛,葉子也是吸取到很多村民的眼球,比起其他生長在大山裡面的各種植物,這種植物更受到所有人的熱愛,連同在價值上也是極其高,許多人都很追求這種植物,葉子部分帶有刺讓人不敢靠近
  • 農村一種植物,它的果實像「小燈籠」,很多人只見過沒吃過
    想必這些野果農村朋友都吃過,但是這一種植物,它長得果實,估計很多人只見過沒吃過,這種植物就是毛酸漿,當然農民可不這樣稱呼它,而是喜歡叫它「燈籠果」,因為它的果實就像小燈籠一樣,尤其是成熟的時候。今天筆者就跟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這種植物吧。毛酸漿又稱姑娘果、燈籠果等,它在我國主要分布於江西、浙江、山東、貴州等地,雖說它在我國分布較廣,但是它原產於美洲。
  • 南京科學家發現最古老銀杏木化石 距今約1.6億年
    距今約1.6億年的銀杏木化石標本。王永棟供圖  由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王永棟領銜的研究小組,在遼寧西部北票地區侏羅紀地層中發現了1.6億年前的銀杏木化石,命名為「遼寧銀杏木」。  王永棟介紹,之前,古生物學家在距今2.5億年左右的地層中發現了不少類似的銀杏葉片化石;而與現代銀杏有關的銀杏屬葉子和果實化石,可以追溯到1.7億年前。但是,銀杏木化石,也就是莖幹化石之前的記錄是1.2億年的白堊紀早期。「相比於保存較多的葉片化石,銀杏的樹幹化石發現得最少,所以非常稀有。」  不過,這次王永棟他們的發現,刷新了紀錄。
  • 王蓮,善變女神的休閒風範
    終於見到了「善變女神」王蓮。王蓮是水生有花植物中葉片最大的植物,有「水上花王」的美譽。 亞馬遜王蓮於1801年由德國植物學家Haenke T. 在南美旅行時,在亞馬遜河一個名叫Mamore的支流中發現,
  • 化石裡的地球故事:1.45億年前第一朵花開
    化石裡的地球故事:1.45億年前第一朵花開化石標本。 世界上第一朵花開在哪裡?460萬年前的青藏高原有多高?達爾文進化論真的靠譜麼? 地球上那些遙遠的歲月,人類未曾經歷,卻又真實存在。 中龍化石的分布佐證了大陸漂移說,不同時期的珊瑚外壁環紋數量則為地球自轉速度不斷變慢提供了旁證。
  • 善變女神——王蓮(一)
    一些享譽世界的植物園,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聘請著名設計師,利用最新科學技術成果,建造集優美的藝術形式與理想的植物生長環境於一體的建築。並經歷艱苦的野外採集,收集豐富的植物物種,加以科學細緻的栽培管理,形成植物種類豐富多彩,景觀獨特,設備先進完善的大型展覽溫室,堪稱植物宮殿。溫室利用特有的條件,把一些重要植物和世界各地的奇花異卉集中栽培保護和展示,起到活標本館的作用。
  • 農村這種植物結出來的果實不能吃,但是長出來的「它」味道很好
    農村這種植物結出來的果實不能吃,但是長出來的「它」味道很好在這個世界上確實有很多未解之謎,而且這些都是科學沒有辦法解釋的事情,就比如說黑洞的事情,誰又能有理有據的把這些事情解釋清楚呢?大家的說法都是在推斷而已,其實大自然也是這樣,有很多東西我們都不曾了解,我們需要自己慢慢的去探索,去發現,而在大自然中有很多的植物,我們今天說的這種植物就有點奇怪,它的果實是不能吃的,這個是很正常的,有很多果實有毒是不能吃的,但是它的葉子卻可以吃,而且味道還很不錯,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這種植物。說到這種大家肯定有很多人可能會猜到吧?
  • 櫻桃「孕期」前給它喝種「水」,下個月吃果實,味道又香又甜!
    這種「水」是磷酸二氫鉀和硼的混合物,磷酸二氫鉀是花友們熟悉的一種經典葉面肥,能有效補充花芽分化和坐果所需的磷、鉀元素,促進光合作用,促進花芽分化,增加花量,提高坐果率,幫助果實後期膨大和著色,它是花卉和果樹的好伴侶,水溶性好,使用方便,噴在葉子上容易吸收,除了磷酸二氫鉀,硼肥也是不可缺少的肥料,對提高授粉結實率,防止花果異常,促進根系吸收其他營養物質有良好效果
  • 天氣寒冷花謝果落,南天竹卻是越冷越漂亮,滿是鮮紅的葉子和果實
    我家附近有一個小公園,是散步休閒的好地方。雖然說現在是冬天,但是這個公園裡面的植物還很茂盛,看不出來蕭瑟的樣子。其中最顯眼的要算南天竹了,它的葉子有火紅的,有橘紅的,還有沒有變紅的呈現綠色的,五顏六色,上面還掛了很多小紅豆,非常漂亮。
  • 植物有壽命 葉子也有壽命極限,最長壽命的植物葉子是它
    植物壽命有長有短,它們的葉子壽命也有長有短。松柏的葉子可以活到3~5年,紫杉樹的葉子可以活到6~10年,冷杉樹的葉子可以活到12年。百歲蘭的莖部粗短,左右長著兩片寬寬的葉子,就象皮帶一樣,一般有3m長,有的甚至長到6~7m。百歲蘭終生只有一對葉子,陪著它經過一個個春夏秋冬,寒來暑往,從生到死。百歲蘭的壽命比較長,如果不發生意外,可以活幾百年,甚至上千年。它的兩片葉子也就成了百歲葉、千歲葉。
  • 存活1.6億年的植物「活化石」長什麼樣?
    近日,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董重博士等人與美國科研人員一起合作,在內蒙古寧城縣道虎溝村的侏羅紀化石層中,發現了兩枚1.6億年前的穗花杉化石植物。相關研究成果近日發表在《國家科學評論》上。科學家是如何辨別出1.6億年前化石的真實身份?作為植物界的「活化石」,穗花杉與它的祖先相比有什麼改變?它們如今的生存狀態又如何呢?
  • 花和草還有果哪一個是最早的被子植物?
    2007年,遼西又傳來了好消息,中國學者發現了距今1.6億年前的被子植物化石—中華施氏果,從而將被子植物的化石記錄又向前推進了3000多萬年。中華施氏果化石是一個處於幼年期的雌性花序,大約1釐米寬、6釐米長,上面長著20多個成對的雌性生殖器官。 長期以來,被子植物的起源一直是讓人困惑的演化生物學難題。
  • 植物果實的「秘密」它們看似簡單,實則相當複雜!
    植物的果實看似簡單,實際上相當複雜;特別是種類繁多,往往讓人搞不清楚。本文就植物果實的成因和果實類型做一些普及性介紹。開花與結實有花植物要經過開花、傳粉、授精等幾個過程才能形成果實,其中的詳細變化情況,本文從略,只大致介紹其中的某部分;花中的雌蕊是植物能夠結實的器官,雌蕊的柱頭接受花粉後,花粉萌發產生花粉管,通過花柱進入子房中的胚珠內,將產生的精子與胚珠中的卵細胞結合,成為合子,合子可以生長發育成胚,胚就是一個幼小的植物,它包含胚根、胚軸、胚芽和子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