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劉慈欣是經濟學家?我從《三體》中看到了經濟學原理

2021-01-09 網易

2020-05-18 07:19:55 來源: 發現一家好店

舉報

  讀過劉慈欣《三體》的都知道,這部作品最令人回味無窮之處,在於其提出的宇宙社會學定理,以及猜疑鏈和技術爆炸兩個概念,從而推導出「黑暗森林」法則。

  

  我對這些定理、概念和法則也深深著迷,但仔細一想,其實它們背後隱含著很基本的經濟學原理。

  1、供求關係的均衡

  宇宙社會學第二基本公理指出:文明不斷增長和擴張,但宇宙中的物質總量保持不變。

  這句話用經濟學解釋,就是總供給保持不變,但需求不斷增長。

  在市場經濟中,這種情況下,價格是最好的調節手段,也就是供不應求下,漲價是需求供求均衡最好的方法。但在宇宙當中,文明與文明之間並沒有建立起基於市場經濟的貿易,所以價格無法發揮作用。那麼為達到均衡,就只有一種辦法,那便是抑制需求的增長。

  當宇宙中的文明明白這個道理時,就不可能與另外的文明和平共處,因為抑制需求最好的方式,就是直接消滅掉需求,也就是滅掉整個文明。

  

  2、囚徒困境

  《三體》中,邏輯發現宇宙社會學原理時,引入了「猜疑鏈」這個概念,主要內容是:一個文明無法判斷另一個文明對自己是善意或惡意的;一個文明無法判斷另一個文明認為自己是善意或惡意的。

  把它簡化到兩個個體,就是你會猜疑我是怎麼想的,我會猜疑你是怎麼想的,就算你知道我是怎麼想的,我也知道你是怎麼想的,但你還會猜疑我是怎麼想你的,我也會猜疑你是怎麼想我的,就算你知道我是怎麼想你的,我也知道你是怎麼想我的,你還是會猜疑我是怎麼想你是怎麼想我的,我也會猜疑你是怎麼想我是怎麼想你......如此循環下去,形成一條猜疑鏈,最終結果就是雙方不可能建立互信,而是選擇消滅對方。

  這個原理在經濟學上,其實有個專業的名詞,叫「囚徒困境」。用它來解釋,就是:

  兩個文明如果選擇合作,可以共享資源,甚至聯合起來對付第三個文明。但如果其中一個背叛,選擇不背叛的一個,面臨的結果就是被毀滅。也就是雙方都選擇合作會加分,但一方選擇合作另一方選擇背叛,選擇合作的一方就會遭受滅頂之災,而選擇背叛的一方沒有損失。

  雙方都會猜疑對方的最優策略,最終的結果就是不可能合作。

  

除了這些,你還能想到其他的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劉慈欣訪談錄(中):《三體》有續集嗎?電影進展如何?
    劉慈欣:對。  李召:《三體》寫小說還好辦,但太陽系末日之戰拍成電影難度應該是很高的,比如說怎麼把它(太陽系)變成一個二維的。  劉慈欣:對,難度比較高。  李召:來採訪之前我問我的朋友,如果拍成電影,您更喜歡看到哪一個情節?他的想法倒是跟您有點巧合,他更關注質子怎麼二維化展開那個情節,電影裡一定會出現吧?
  • 《三體》短片出世,劉慈欣看完稱:這是我心目中的《三體》電影
    《三體》是中國科幻小說界的巔峰之作,擁有大量的粉絲。作者劉慈欣也被稱為「中國科幻第一人」。隨著改編自劉慈欣同名小說的電影《流浪地球》的熱播,《三體》的粉絲們希望儘快看到《三體》的上映。然而,自2015年開拍歷經5年,遲遲未能上映,這讓《三體》的粉絲大失所望。但此時,另一部以「三體」為原型改編的電影《水滴》問世。
  • 劉慈欣《三體》:原稿的開頭比現在看到的更震撼,也更殘酷
    《三體》第一部《地球往事》面世已有十年之久,在這十年裡中國文學發生了不少事情,在網絡小說和自媒體寫作造成的混亂局面之下,劉慈欣帶著他的三部曲猶如一道照進黑暗森林中的光芒進入了大眾的視野。十年過去了,《三體》帶給我的震驚絲毫沒有減退,身邊也越來越多的朋友變成了《三體》的讀者。
  • 潘石屹:我把《三體》讀了3遍!劉慈欣:看看就行,我寫著玩兒的
    潘石屹:我把《三體》讀了3遍!劉慈欣:看看就行,我寫著玩兒的著名企業家潘石屹就是《三體》的忠實粉絲,此前,潘石屹曾經親切的對作者劉慈欣說:「我把《三體》讀了3遍!」然後劉慈欣卻回答道:「看看就行,沒必要讀這麼多遍,我寫著玩兒的。」《三體》是如何一飛沖天的?
  • 劉慈欣訪談錄(上):《三體》創作與修改秘聞
    ▲ 2016年7月10日,在山西太原,呆子刀和劉慈欣展開了一場深度的對話。【呆子刀系列訪談提要】《三體》中著名的三星到底在哪裡?原稿為何被修改?新版《三體》到底修改了什麼?為什麼修改?《三體》有什麼漏洞?《三體》是怎麼火起來的?劉慈欣如何看待宇宙中的叢林法則?劉慈欣為何喜歡寫木星?劉慈欣如何評價霍金的「突破攝星」計劃?
  • 僅僅看了劉慈欣《三體》第一部,這些情節便徹底顛覆了我的認知!
    劉慈欣的小說《三體》,如雷貫耳!很多年前自己就很想好好讀一下,因為《三體》是部「三部曲」的小說,體量有點大,導致很長時間都有抗拒心理。只是沒想到的是,2019中國電影的春節檔,劉慈欣同名小說改編的《流浪地球》大火,這也讓我下定決心,好好拜讀一下這部獲得「雨果獎」的科幻作品。
  • 終於拍出了8.7分的《三體》,劉慈欣:這是我心中的《三體》電影
    《三體》是中國科幻小說的巔峰之作,具有數量龐大的粉絲,作者劉慈欣更是被稱為「中國科幻第一人」。隨著劉慈欣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漂泊地球》的熱映,「三體」迷們希望早日能看到《三體》電影化。但是《三體》電影自2015年開拍以來,遲遲無法上映,讓「三體」迷頗為絕望。可此時另一部依據《三體》改編的電影《水滴》橫空出世了。
  • 歐巴馬:劉慈欣的《三體》讓我覺得當美國總統太卑微,太弱小了
    對於這本著作,劉慈欣自爆大部分創作內容都是在電力系統的工作崗位上完成的,就像他說的:「在崗位上寫作,有一種佔便宜的感覺,因為每個人面前都有一臺電腦,別人只看到你坐在電腦面前打字,誰也不知道你在寫科幻小說。」那這本小說有多好看呢?
  • 劉慈欣送小島秀夫《三體》英文版:希望在中國看到您更多遊戲作品
    小島秀夫的最新作《死亡擱淺》已經正式發售了,如此超前的遊戲作品自然少不了從著名作品中獲取的靈感。大家應該都知道小島是一個電影迷和科幻迷,此前小島曾經力薦國內著名科幻作品《三體》,今日(11月11日),小島也收到了從原著作者劉慈欣那裡寄來的英文版《三體》。
  • 卡神對話劉慈欣秒變"粉絲":希望看到《三體》被拍出來
    今天下午,為了宣傳這部本周五公映的新片而來到北京的詹姆斯·卡梅隆,與中國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展開一場大神之間的對話。這場對話名為「卡梅隆的科幻故事:對話劉慈欣」,放在這個《流浪地球》大火的時間段,無疑又有了另外一層意義。果然一開場,劉慈欣便提問卡神:今年中國春節有兩部成本很高的科幻電影上映,且獲得巨大的成功,這可能是中國科幻電影良好的開端。
  • 劉慈欣《三體》中的引力波_深度報導_山西新聞網 - 主流媒體 山西...
    身穿「三體」圖標的T恤,劉慈欣在芝加哥密西根湖邊。        最近,許多關於引力波的文章提到了劉慈欣的《三體》,美國人為他們的LIGO驕傲,晉人也能從《三體》中找到自豪。《三體》中的引力波源自怎樣的構思?
  • 劉慈欣:我也不知道為什麼《三體》那麼火
    在陽臺上抽半根雪茄的工夫,劉慈欣與我尬聊了幾句:「今天的科幻寫作跟十幾二十幾年前沒區別,真正的科幻讀者不多。你看現在,寫科幻的估計有一萬多人,有名氣的二三十人,有影響力的作品更少。」「今天我有一種感覺,科幻作家好像比科學家更受歡迎得多啊」,南方科技大學校長陳十一院士與劉慈欣同臺講座時,訝異於科幻作家耀目的「明星光環」:「我走到哪裡,沒有說一上來就照相、籤字的,有點羨慕。」在科幻大會的創意市集上,與大劉一起閒逛的中國科協領導,也被粉絲之浪擠到了人群邊緣。
  • 人生決策中,經常用到的經濟學原理,是何方神聖?
    這篇文章給大家介紹「海龜人生」知識體系的模塊之一——「經濟學與生活」中的經濟學十大原理(引用來源:尼可拉斯·格裡高利·曼昆的著作《經濟學原理》[1])。經濟(economy)這個詞來源於希臘語oikonomos,它的意思是「管理一個家庭的人」。乍一看,這個來源似乎有點奇特。
  • 劉慈欣《三體》中,對程心的選擇表明民主什麼樣的弊端?左派大劉
    劉慈欣《三體》中,對程心的選擇表明民主什麼樣的弊端?,無論是《流浪地球》還是《三體》等等,大致都能看出,劉慈欣本人對民主,對基層人民還是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小編在這裡絕對不上綱上線,咱們就事論事的討論討論,在《三體》中,除去科幻的元素,還蘊含了大劉的哪些「心聲」。
  • 卡梅隆想看《三體》電影,劉慈欣說你得等
    現場,卡梅隆毫不掩飾自己對劉慈欣小說《三體》的欣賞,並一再催促何時才能看到《三體》電影版,「我特別想看到《三體》影視化,如果你發現《三體》在美國賣得很好,那一定是我的推銷起了作用(笑)。」面對卡梅隆的要求,劉慈欣認為《三體》的創作需要漫長的時間,「對中國目前的情況來說,還是可能會拍一些在故事上和視覺上比較容易的科幻電影,《三體》要影視化是比較困難的,也是需要很長時間的。」
  • 劉慈欣:《三體》之外,我只是個普通的工程師
    他說自己身上沒有那些我們期待的精彩故事,我不信!——科幻作家韓松黑暗森林法則,猜疑鏈,技術爆炸……《三體2》以前所未有的高度,把我們對《三體3》的期待推到了頂峰,結果沒讓我們失望,第一個收到書稿的編輯姚海軍表示——「完全超出了人的這個預想,他能爆發成這樣子。」
  • 《三體》中的英雄類型與劉慈欣的絕望寓言
    科幻小說是一個天然造就各種極端情境的文類,但像《三體》這樣具有鮮明存在主義意蘊的作品卻不多。我們需要追問的是,劉慈欣為什麼在當下寫出這樣一部作品? 《三體》在當代中國的文化語境中意味著什麼,對我們又有何啟發?
  • 無法倖免,寫《三體》的劉慈欣也開始「遞刀子」了……
    作為一個科幻迷,最近有一件事情讓我萬分激動,那就是Netflix(奈飛)要拍攝劉慈欣的作品《三體》了。中國文化走出去,這是一件好事。至於最後拍的好不好,那是藝術層面的問題。但我萬萬沒有想到,國內卻有一批人認為劉慈欣此舉是在給國外「遞刀子」。在知乎上,就有這麼一個問題,如何看待奈飛拍攝《三體》?有人就寫道,「劉慈欣遞給敵手一把鋒利的思想武器」。
  • 科幻《三體》是利用上班時間偷寫的,劉慈欣:我好像佔了單位便宜
    因此劉慈欣在年輕時,喜歡打麻將。但是有一次,劉慈欣與同事打麻將。他手氣不好,一晚上就輸了800塊。在那時,可是劉慈欣一個月的工資。從此以後,劉慈欣痛定思痛,決定永不再玩麻將。為此,劉慈欣還曾對媒體打趣道:「我唯一不普通之處 就是從不玩麻將。」
  • 好萊塢導演卡梅隆想拍《三體》電影,劉慈欣:我覺得你們拍不出來
    之前,為了宣傳電影《阿麗塔》,美國好萊塢著名導演來到國內出席活動,當時《三體》的作者劉慈欣也參加了。活動期間,卡梅隆多次暗示劉慈欣把《三體》的電影版權交給自己,並且很有信心將他拍成6部。當時卡梅隆非常得意地說:「我知道《三體》有很多的粉絲,但如果在美國這本書銷售量猛增的話,那可能就是因為我把它推薦給了大家。」但是劉慈欣似乎並不給「面子」,明裡暗裡的拒絕了卡梅隆的提議,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他覺得,好萊塢是拍不出《三體》電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