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電總局科技司對《廣播電視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定級指南》進行公示,華雲安作為標準的起草單位之一,在等級保護1.0的基礎上,對廣播電視、網絡視聽節目服務相關等級保護對象的網絡安全保護等級定級方法和定級流程進行了重新梳理,可以預見,隨著該標準的發布,廣電行業作為國家關鍵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等級保護2.0標準在廣播電視行業進入實質建設階段。
廣電賽道之上,華雲安全力奔跑
其實,在等保1.0時代,廣電行業就是等級保護建設的重點對象,信息系統的網絡安全防護亦是廣電行業重要內容。
將時間回溯至2011年,廣電總局在發布的《廣播電視安全播出管理規定》(總局令第62號),明確提出要開展信息系統等級保護工作。隨後,為進一步貫徹落實相關要求,廣電總局先後制定了《廣播電視相關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定級指南》(GD/J 037-2011)和《廣播電視相關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基本要求》(GD/J 038-2011)等相關標準與規範,作為規範全行業信息安全防護工作,提升安全播出保障能力的基礎性標準。
華雲安創始團隊從廣電信息安全起家,核心人員參與了《廣播電視相關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定級指南》GD/J 037-2011、《廣播電視相關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基本要求》GD/J038—2011、及剛剛結束公示的《廣播電視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定級指南》等廣播電視等級保護行業標準的起草,承接了中央電視臺新址信息安全諮詢與規劃設計項目、中央電視臺現臺址播出系統等級保護項目(四級)等多個省級以上項目,具備豐富的行業專業知識與經驗積澱。
讓創新成為構建廣電網絡安全的關鍵驅動力
當前,5G、IoT、IPv6、大數據、雲計算等新技術為廣電行業向智慧廣電融媒體的轉型提供了先進的技術支撐。而在等保2.0標準中,也將上述新技術、新應用場景列入標準範圍。在行業轉型與等保2.0標準雙重力量的疊加下,廣電行業的內在屬性和創造價值的方式也隨之發生嬗變。
在這種嬗變之下,基於廣電行業的行業特徵和特殊性,如何開展符合等保2.0標準的網絡安全建設與調整工作,如何在保證業務系統運行效率的前提下有效的控制並消除安全風險,都是網絡安全企業值得深思的問題。現階段的廣電行業網絡與信息安全建設需要我們轉變固有認知與模式,讓創新技術成為構建下一代應用創新與網絡安全的關鍵驅動力。
華雲安技術團隊基於在廣電行業的實踐經驗,依據行業網絡安全建設需求及業務特性,以靈洞自適應威脅與漏洞管理平臺和靈刃智能化滲透攻防系統為產品能力,提供自適應漏洞管理與智能化滲透測試服務。
靈洞全知圖譜
靈洞自適應威脅與漏洞管理平臺,以知識譜圖技術精準呈現業務風險,助力廣電用戶重構漏洞管理方式;靈刃智能化滲透攻防系統,藉助AI賦能,實現從宏觀層到微觀的全面分析,以攻促防幫助用戶無感高效地提升抵抗力。
靈刃—基於KillChain的攻擊路徑
華雲安將獨創的智能化漏洞閉環管理服務與智慧融媒體轉型深度融合,助力廣播電視行業各級各類播出機構能夠切實落實「對抗防禦」能力,實現集漏洞挖掘、檢測、分析、修復、情報、態勢感知於一體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實現網絡安全風險與威脅的可觀測、可分析、可度量、可預測、可修復、可追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