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中的航空公司:乘客減少30億人次,客運改貨運是唯一生路

2020-09-23 全球即時通

全世界目前賺錢的少數幾家航空公司都在忙著運送貨物,而不是乘客。

根據《華爾街日報》的分析,在按收入計算的全球30家最大的航空公司中,只有4家報告了4-6月的利潤。它們的總部都設在出口重地韓國或中國臺灣,受益於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在家工作,對科技組件和電子小工具的需求激增,以及對個人防護設備的需求激增,其中大部分是亞洲生產的。對汽車零部件和其他亞洲製造商品的持續需求也有幫助。

該分析排除了一些沒有公布最近季度收益的主要航空公司。

據行業組織國際航空運輸協會估計,今年全行業貨運收入預計將達到約1110億美元。這僅比大流行前的預測略有上升,但客運收入的大幅下滑——國際航空運輸協會已將其對2020年的預測從最初的5810億美元下調至2410億美元——意味著貨運業的貢獻將佔整個行業收入的四分之一以上,而通常情況下貨運業的收入僅為八分之一。

對於最近一個季度出現盈利的四家航空公司:大韓航空、韓亞航空、中華航空、長榮航空,今年二季度貨運收入佔比從大韓航空的72%到中華航空的93%不等,而去年這個數字不超過三分之一。

2季度僅有4家航空公司報告盈利

行業組織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的數據顯示,當新冠疫情襲來時,全球客機腹部運輸能力約40%被摧毀。由於大流行引發大規模裁員和大量航班取消,並導致各國政府提供了逾1200億美元的援助,許多航空公司都希望填補這一缺口並提高貨運運力。他們暫時使用客機進行貨運操作,將貨物存放在行李架上並扣在座位上,或者乾脆將座位移走。旅客不被允許攜帶隨身行李登機。

盈利的四家航空公司獲利頗豐,因為它們已經擁有規模可觀的貨運機隊。利潤的提振來自全球航空運力供應不足,這導致從亞洲到美國或歐洲的普通航線的貨物運輸成本飆升;相反方向的增長更少。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的最新數據顯示,目前運力仍比去年低約三分之一。

市場研究機構TAC Index的數據顯示,費率已從近期高位回落,行業分析師說,今年晚些時候費率還會進一步下降,不過對新冠疫苗的運輸需求可能會改變這一局面。

航空貨物費率變化

總部位於首爾的大韓航空公司貨運業務部門負責人尹在東(音譯)說,總部位於首爾的大韓航空最近拆除了兩架飛機上的乘客座椅,並計劃很快對另外兩架飛機進行改造。一個意想不到的好處是,監管機構仍將其視為客運航班,這意味著貨物現在可以飛往緬甸仰光等以往貨運飛機難以到達的某些城市。

尹先生說,「他們可以飛到機場和其他貨機由於機場條件或缺乏操作設備而無法到達的目的地。」

但他們的優勢也是他們的局限性。首爾韓華投資證券公司的分析師金玉赫(音譯)說,根據航空法規,改裝後的客機不能像貨運飛機那樣多次停靠。它們只能往返,就像通常的載客飛機那樣。

來自韓國和臺灣的航空貨運公司,通常首先將本地製造的高價值電子元件運往內地或東南亞。在那裡,零件被卸下,飛機接起成品飛往歐洲或北美。在回家的路上,飛機經常攜帶新鮮的食品和藥品。

業內專家說,美國的航空公司雖然有聯邦政府的授權,但基本上還沒有取消座位來運送更多貨物,部分原因是大多數航班都是國內航班,使用的是窄體飛機,運力不足。

儘管如此,一位發言人說,在疫情爆發之初,美國航空公司僅利用飛機的腹部啟動了貨運航班,目前已飛行了數千次,僅達美航空公司1200次,目前平均每周約50次。該航空公司確實從一架波音777-200ER上撤掉了座位,使其貨運能力提高了35%。9月11日,這架飛機首次用於孟買和紐約之間的貨運包機。該發言人說,達美航空正在讓其777飛機退役,目前沒有重新配置更多飛機的計劃。

加拿大航空公司有三架波音777-300客機的座位也已經出來了,國際合併航空集團旗下的英國航空公司和德國漢莎航空等歐洲航空公司的座位也出現了空缺。中國南方航空公司對兩架空客A330客機進行了改裝。總部位於杜拜的阿聯航空擁有全球最大的航空貨運機隊之一。自6月以來,該公司已經取消了10架客機的經濟艙座位。

私人控股的阿聯航空公司總裁蒂姆•克拉克在一份書面聲明中表示:「航空業仍在以每月數十億美元的速度流失現金。我們正在復甦的道路上邁出一小步。」

航空專家表示,轉向貨運是一種權宜之計。位於佛羅裡達州代託納市的安布裡德爾航空大學的比揚-瓦西格說,「客運航空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是為乘客提供服務。」他專門研究航空經濟學。但根據聯合國下屬的國際民用航空組織的數據,預計今年乘坐飛機的乘客將比去年減少約30億人次,航空公司將減少約一半的可用座位,這等於在國際航線上減少約三分之二的座位。

商業航空公司的全球貨運收益率,對比去年同期

同時,大韓航空4-6月季度的營業利潤為9000萬美元,本土競爭對手韓亞航空為1900萬美元,臺灣長榮航空為600萬美元,同樣來自臺灣的中華航空為9200萬美元,是去年同期的4倍多。

本月,大韓航空部署了其首架改裝的波音777-300ER,去除了291個客艙座位中的大部分座位,使其之前22噸的極限運力增加了10.8噸,該航空公司表示。新清理出來的客艙和機腹裡裝滿了一箱箱汽車零部件、服裝和電子設備。

韓華投資證券分析師金先生說,「韓國航空公司擁有生產貨物的地理優勢,臺灣的航空公司也是如此。」

,,

譯者:吳十六

責編:吳十六

相關焦點

  • 國泰9月載客量同比銳減98.1% 預計2021年客運運力低於疫情前的50%
    由於COVID-19全球疫情持續,香港及多個巿場實施旅遊限制及檢疫措施,集團月內因應需求疲弱而繼續大幅削減運力。國泰航空與國泰港龍在九月份合共載客四萬七千零六十一人次,較2019年同月下跌98.1%,收入乘客千米數按年減少97%。乘客運載率下跌48.8個百分點至24.9%,以可用座位千米數計算的運力則下跌91%。
  • 「天空女皇」波音747退場 全球客運低迷 航空業靠貨運救市
    但與民航客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各國人員流動受限制的大背景下,航司不得不依靠貨運來獨撐大局。以新加坡航空(Singapore Airlines)為例,即便客運需求低迷,但新航9月載貨率較去年同期逆勢上升近30個百分點。
  • 九個月來哈薩克斯坦的航空公司收入下降了54%
    40%到2020年1月至9月,哈薩克斯坦的航空公司運送了380萬人次,比去年同期減少了40.4%。9月一個月,航空運輸就達到60.85萬人次,比今年8月增加了13.1%,但比去年9月減少了19.7%。前9個月的客運裡程達59億公裡,同比下降2.2倍。9月份,客運裡程量為9.418億公裡,比8月份增加46.5%,但比去年9月份減少35.5%。國際航空運輸協會降低了對2020年的運輸量預測。
  • 東海航空下月首航 成深圳本土唯一民營客運航空公司
    深圳特區報記者 沈勇 通訊員 唐燕燕 文/圖  作為深圳本土唯一的民營客運航空公司,東海航空的首條客運航線將於3月初正式起航,此外,東海航空今日將與波音公司籤署百億購機協議。  東海航空「客運夢」即將成真  據了解,東海航空於去年底拿到中國民航局的客運經營許可證,在此之前,東海在我國航空貨運及公務機領域已耕耘多年。  據悉,東海航空公司隸屬東海集團,成立於2002年11月,是當時經商務部、中國民航總局批准成立的國內首家民營中外合資貨運航空公司。
  • 疫情期間遇到飛機停飛 退改有門道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的一項評估認為,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蔓延對國際航運業造成巨大損失,預計全年營收將損失1130億美元,預計2020年航空業旅客收入可能縮水2520億美元,同比下降44%。此前,預計航空公司需要2000億美元的流動性支持來度過危機。  對於航空公司來說,在目前的狀況下,只能採用削減航班來緊急應對,各航空公司削減運力的數量不一。
  • 航空公司的寒冬來臨,航空貨運或成「一線生機」
    往來需求減少,收益持續下降沒有旅客的運輸,航空客運處於一個停滯的狀態,給航空公司造成巨大的損失,部分航空公司為了削減開支解僱了空乘人員,有些面臨倒閉的航空公司甚至解僱了機長搶手的醫療用品,搶手的航空貨運航空客運的停滯,讓航空公司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擊,隨著疫情引發的健康問題,醫療用品成了全球各國的搶手資源,醫療用品需求的擴大
  • 中、美互相阻止客運航空公司進出,雙方航班受影響分析
    因美國航空公司向中國申請恢復航線被拒,美國運輸部報復性宣布從6月16日起,阻止中國客運航空公司進出美國。,對兩國國際客運航空公司、廣大留學美國的中國留學人員、滯留美國的中國旅客、兩國的商務人員來說,在此次新冠疫情的影響下無疑更加雪上加霜。
  • 客機改貨機:疫情下航空公司的求生之道
    從加拿大航空(Air Canada)到中國國開行航空(CDB Aviation),各航空公司和租賃公司都在爭相將老舊客機永久改裝為貨機。    這為客機-貨機(P2F)轉換公司創造了巨大的商業機會,包括新加坡技術(ST)工程有限公司、以色列航空航天工業(IAI)和美國航空工程師公司都在這股熱潮中成為受益者。
  • 疫情對民航運輸企業的影響及對策建議
    國際航協的最新分析顯示,預計今年全球航空旅行需求將出現自2009年以來的首次下滑,2020年航空公司客運收入或將暴跌3140億美元,同比2019年下降55%,航空旅行的復甦將滯後於全球經濟的復甦,預計全球航空需求或到2023年才能恢復到2019年的水平,比全球GDP的復甦滯後兩年。今年上半年,我國民航全行業共完成旅客運輸量1.5億人次,為去年同期的45.8%。
  • 9月訪港旅客同比跌99.7% 國泰年內客運力難達疫情前10%
    10月19日,香港旅遊發展局公布9月訪港旅客量僅有9132人次,同比下跌達99.7%。旅客減少也導致跨境航空客運需求急劇萎縮,國泰航空(00293.HK)同日公布的9月份客運數據顯示,旗下的國泰航空與國泰港龍9月載客量較2019年同期亦下跌98.1%。
  • 2020年疫情下,少數航空公司扭虧為盈「偷偷發財」,其秘訣是
    「扭虧為盈」的關鍵是貨運。據悉,在客運需求下降之後,大韓航空和韓亞航空兩家韓國航空公司都在利用客運航班停飛後的運力來擴大貨運業務,結果讓人感到意外:兩家航空公司第二季度的貨運收入均增長了近95%。該航空公司的執行長告訴彭博社,疫情期間該航空公司貨運和部分航班(遣返)表現突出。據悉,該航空公司已經實現了收支平衡。同時表示,在8月份的財報中,它已經扭虧為盈,但確切的盈利數據並未透露。
  • 客運又是貨運
    新版《客規》對客運站進行了鬆綁,給了客運企業更多的餘地。客運企業運力進行物流起網,已經具備雛形。比如,新版《客規》允許客運班車在起訖地、中途停靠地所在城區沿途下客,這既是便利旅客出行,實際上也可以滿足貨運中轉的需求,沿途下客與沿途「下貨」,補齊物流網絡延伸的短板。
  • 為求破局,山航再推進「客改貨」航班運行
    2020新年伊始,新型冠狀病毒肆虐全國,疫情之初,正值一年一度「人類大遷徙」的春運期間,受此影響本應「顆粒歸倉、賺他個盆滿缽滿」的民航業,發展態勢急轉直下。2020年春運期間,民航累計運輸旅客運輸3482.2萬人次,同比減少19.8%。其中2月2日旅客運輸量僅45.88萬人次,單日同比大幅減少76.5%。
  • 武漢恢復首條國際客運航線 開啟疫情重振「加速」模式
    人民網武漢9月17日電 (金雨蒙)時隔8個月,因新冠肺炎疫情停飛的韓國至中國武漢往返航班9月16日正式復航,這也是自1月23日武漢天河國際機場國際及地區客運航線全部停航以來,恢復的首條國際客運航線。9月16日上午10:30,由韓國德威航空公司執飛的波音B737-800客機成功降落武漢天河國際機場。
  • 同一天,武漢天河機場復航首條客運航線和一條貨運航線
    武漢-首爾是這是自疫情發生以來湖北恢復的首條國際客運航線。9月16日上午10:30,由韓國德威航空公司執飛的波音B737-800客機成功降落武漢天河國際機場14:12,這架客機又搭載30多名旅客從武漢起飛,直達韓國首爾。這標誌著在疫情防控武漢保衛戰取得決定性成果後,武漢正加速構建國際國內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進一步打通國際大通道,推動對外開放。
  • 這家航空公司直接宣布退出日本市場
    據報導,由於經營困難,日本亞洲航空公司已決定終止航空業務,這也是疫情暴發以來第一家宣布退出日本市場的航空公司。日本亞航是由馬來西亞的亞洲航空公司聯合多家日本企業在2014年成立的一家廉價航空。在決定退出市場之前,日本亞航也嘗試了自救措施,但以失敗告終。
  • 美國航空公司在明年3月份以前只保留飛往北京的貨運航班
    :AAL)將在3月底前繼續運營乘客機前往北京首都國際機場的貨運航班,之後所有活動將轉為北京大興機場。這家總部位於德克薩斯州的航空公司周五宣布,3月27日達拉斯沃思堡(DFW)機場的客運服務恢復後,將把航班轉移到新的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這是世界上最大的機場。每天都會有波音787-8夢想飛機的航班。
  • 國泰航空8月載客約3.6萬人次,每月開支達15億-20億港元
    國泰航空與國泰港龍8月間共載客3.58萬人次,同比下滑98.8%,收入乘客千米數按年減少 98.1%。乘客運載率下跌60個百分點至19.9%,以可用座位千米數計算的運力下跌 92.2%。在 2020 年前8個月內,國泰航空與國泰港龍載運乘客人次較去年同期下跌 81.7%,運力下跌 72.8%, 而收入乘客千米數則下跌 79.2%。
  • 武漢直飛首爾客運航線復航!
    9月16日8:10許,一架由英國CargoLogicAir貨運航空公司執飛、愛派克斯國際物流運營的B747-400F全貨機徐徐降落在武漢天河據了解,該航線每周三班,由英國物流貨運航空公司執飛。同日上午10:30,由韓國德威航空公司執飛的波音B737-800客機成功降落武漢天河國際機場。13:55,這架客機將從這裡起飛,直達韓國首爾,成為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湖北恢復的首條國際客運航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