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覺醒》:給正值中年的自己一個覺醒機會,讓成功主動靠近你

2021-01-14 巖巖的溫暖窩

王小波:人的一切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

在近幾年,常聽見有人這句話掛在嘴邊:你的認知決定你人生的高度,沒有人能賺到認知範圍以外的錢。

既然「認知」對我們如此重要,那「認知」到底是什麼?官方給出的答案是:認識、思維或知覺的自身發展,包括理解和推理的意識管理或過程,靠它獲得關於感覺或理念的知識。

用我們通俗的語言來說:認知就是我們通過自己有限的經驗,對事物的理解和領悟。當你的認知提高,對事物的看法也會達到新的高度。如果你一直維持目前的認知,生活將永遠一成不變,是不是很可怕?

在《認知覺醒》這本書中,作者周嶺講述了自己的經歷。曾經,他每天除了8小時的工作,其他的時間都用在了睡覺和看手機上面,一直在荒廢時間。

直到有一天,因為意外,身邊兩位關係極好的朋友,命運軌跡發生了巨變,他才突然想要改變,這時他已經36歲了。

從2017年開始,周嶺把工作以外的時間全部拿來學習,涉獵了各方面的知識,把自己從一個懶人變成大V,並寫了《認知覺醒》這本暢銷書。

作者在封頁上寫了這樣一段話:

想變好,卻總是缺乏耐心,急於求成?

想勤奮,卻總是心生惰性,自我消耗?

想努力,卻總是比拼毅力,苦苦支撐?

想精進,卻總是彎路不斷,迷茫無助?

有很多人都面臨這樣的問題,在《認知覺醒》這本書中,都能找到答案。今天,我詳細講解怎樣提高行動力。

01增強注意力的迴路,做出合理的計劃

在這個時代,網絡信息非常發達,每天都會給手機推送很多熱點,一旦開始看手機,注意力就漸漸向手機靠近,時間飛速溜走,想要把注意力從手機上移開,是一個非常艱難的過程。

但是,每天早上醒來,大腦經過重啟之後,會傳遞給我們一份非常乾淨的注意力。如果我們第一時間是拿起手機看資訊,那麼每一次的點擊,都會讓我們對手機產生更強烈的欲望,迴路不斷增強,注意力將粘粘在手機裡。

倘若我們醒來的第一時間不是看手機,而是開始看書或者工作,那麼也會產生同樣的效果,腦子裡面的感觸和問題越來越多,就會更加集中注意力在工作或閱讀上,形成正向的注意力迴路。

想要注意力的正向迴路更強,我們還要做一件事,就是對每天的工作進行細緻地安排,讓大腦始終處於工作狀態。

很多成功人士都是用這樣的「笨辦法」,每天沒有完成工作之前,先把手機鎖在抽屜裡,鑰匙放在遠一點地方,等工作完成後,再把手機拿出來。

當我們沒辦法保證行動力的時候,就必須要藉助這樣的辦法,讓自己漸漸養成好的習慣。

02不計較結果,埋頭苦幹

身邊有很多朋友,包括我自己,買了一堆書想提升自己,但是包裝都沒有拆完,買了一堆課,等到課程快要失效,還沒有去聽。

總是想要找到發家致富的辦法,卻不肯腳踏實地的努力。總覺得沒有看到結果,害怕付出沒有收穫。但是,總是停留在想一想,不肯向前踏出一步,永遠都不會成功。

有這樣一個成長悖論:想要看到結果再行動的人,往往無法看到結果。

我有一位朋友,看到別人寫文章賺了許多錢,她非常心動,跟著別人一起去報班,結果別人都做出成績了,她連一篇完整的文章都寫不出來。

問她為什麼不寫?她總說:寫了如果掙不到,那不就是浪費時間嗎?真是恨鐵不成鋼,你不寫怎麼能確定自己掙不到錢呢?不管怎樣,都應該把學費賺回來再說。

在《認知覺醒》中有這樣一段話,我覺得非常有道理:如果你覺得別人講的道理有理有據,而自己暫時無法反駁,碰巧自己又非常想做這件事,那就相信他們說的是對的,然後篤定的行動。

按照別人成功的方法,付出更多的行動和努力,就算達不到別人一樣的高度,那也會收穫更多。如果一直等待餡餅掉到自己身上,恐怕永遠只能羨慕別人。

先完成,再完美。只要你肯付出努力,就一定會有收穫。

03成功沒有捷徑,唯有死磕

看到別人副業做得有聲有色,你是不是也一直蠢蠢欲動?但你始終沒有邁出第一步,是在等待成功秘籍嗎?如果你真的這樣想,那就大錯特錯。

有一位寫文章的朋友,她從3年前踏入寫作行業的時候,還是一名小白,一起報名寫作班的同學,很多都已經放棄了,唯有她,在作者飽和的市場,走出一條屬於她的路,用稿費讓自己過上了富足的生活。

經常有人問她寫作有什麼技巧,她都回答沒有。寫作之初,她為了寫好一篇文章,拆解了無數文章,學習別人的框架,用詞手法,觀點分析,用筆一個字一個字記下來。

是那些堅持的日子成就她今天的成績,足不出戶也能有一份不錯的收入,既能陪伴孩子成長,又能憑自己的努力過上想要的生活。

無數個成功的案例都在告訴我們:想要在一個領域做出成績,只有持續不斷地付出時間和努力,在重複的基礎上增添新的想法,除此之外,沒有捷徑可言。

在《認知覺醒》這本書書中,有這樣一句話:對成長來講,道理都是「空頭支票」,改變才是「真金白銀」。

聽了再多道理,都不及你的行動重要。真正的成長不在於你懂得多少,而是你願意改變多少。

如果你也想提高你的認知,將沉睡的認知喚醒,強烈建議你讀一讀《認知覺醒》這本書,讓自己在有生之年,可以看見自己的成長。

有句話叫: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只要你願意改變,不管你是18歲、28歲、38歲、還是58歲,都來得及。

相關焦點

  • 能從三個維度看見自己 才是認知覺醒的開始
    我開始主動向我想學習的人靠攏,傾聽他們的聲音,過去喜歡把熱鬧嘈雜當充實的我不再愛逛街、不再愛各種局,開始了一心只讀實用書。這一年,我36歲,開始傾聽自己的聲音,從深處看見自己。從深處看見自己,消除模糊,讓自己活得明朗,認知覺醒的時候,才是新生之時。
  • 從這本書開始改變自我,做一個百分百擁有學習力的人《認知覺醒》
    如果你想學習,卻總是缺乏耐心、急於求成?如果你想努力,卻總是拼搏毅力、咬牙死撐?如果你想精進,卻總是頻頻受阻、迷茫無助?若你也位列其中,這本書《認知覺醒》可以幫助你擺脫困境,實現從這一刻開始改變自我,做一個100%擁有學習力的人!
  • 開啟自我改變原動力,「現在」,依然是認知覺醒的最好時機
    這個故事,你看懂了麼?讀《認知覺醒》之前,我似懂非懂;讀過《認知覺醒》之後,我恍然大悟。這就是在強調專注力的意義。這個故事來自一本書《認知覺醒》。《認知覺醒》的作者周嶺是自媒體人,一位心智探索者。他的文章被「人民日報」官方微博等多家媒體爭相轉載。這本書經歷三年時間完成。
  • 《認知覺醒》:整天忙碌卻依舊平庸?那是因為你不會運用元認知
    以前我會把這一切歸結為自己不夠努力,不夠自律,不夠吃苦,直到最近讀了一本叫《認知覺醒》的書,才發現這是因為自己不會運用元認知這雙「翅膀」,而那些做事高效、成績突出的人,就是因為他們很好地藉助了這雙「翅膀」。那麼,如果想改變現狀,我們具體應該怎麼做呢?下面我從「什麼是元認知」、「元認知能力如何影響我們」,「如何利用元認知能力改變自己」三個方面來分享我的看法。
  • 《認知覺醒》:個人認知能力體系構建的真相
    周嶺在《認知覺醒》在書中寫到的「觸動式學習法」,或許可以幫助我們有效建立個人認知體系,增加我們同時兼顧學習多項技能的概率。我們每一個人,成長過程中,已經自然而然的發展出一套自己的認知體系。當我們想要學習新知識的時候,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從我們自己出發,從當前的知識圈向外擴展。這樣做的好處,就是你不必再因為看到新知識自己卻無法短期內全盤了解而焦慮。而只需要在自己認知範圍的邊緣,去進行吸收和擴展。
  • 《認知覺醒》:在「邊緣」開啟自我改變的原動力
    周嶺在《認知覺醒:開啟改變自我的原動力》一書中為讀者分享了他的自我改變歷程和心得體會,他在書中的一個觀點我非常認同,大意是讀一本書的時候不要在意自己是否讀懂了整本書,而應該體會這本書中最觸動自己的一個點,這個觸動點可能是一個理論、一個案例、一個方法,或者只是一句話。
  • 一個人的成熟必須從覺醒自知到思想的產生,你覺醒自知了嗎?
    在統一的行為下,思想驅動又分為三:一是我們的行為都是在他人不幹涉為條件前提下自我產生,即自我思想驅動行為;二是不按照自己思想,也就是受制於人,別人給我們任務或者命令,我們按照他人思想而行為,即他人思想驅動行為;
  • 靈性覺醒篇17:覺醒是什麼,覺醒前有哪些徵兆,每個人都會覺醒嗎
    靈性覺醒也可以稱之為靈魂的覺醒。每個人在經歷靈性覺醒前,都只能看到現實世界這一個維度,覺得人只有一輩子,很多人不相信輪迴,只相信自己眼前看到的東西。靈魂寄居於人的身體,在未覺醒的身體中時,靈魂並沒有多少自由。因為它的所有想法都被現實世界所束縛。人們會因為現實世界的規則而選擇壓抑自己的心。
  • 《認知覺醒》用7個切實科學的方法,重啟自我原動力,助力成長
    你是否有這些問題困擾?想變好,卻總是缺乏耐心,急於求成?想勤奮,卻總是心生惰性,自我消耗?我想這是很多人面臨的困擾,我也位列其中。所以,這本書的標題文案吸引了我,希望通過讀這本書能得到看問題的不同視角和方法,幫助自己成長。讀完發現,確實有幫助,這是一本關於自我認知,覺醒,改變的個人成長指南。作者周嶺,身份是作家,自媒體人,心智探索者。
  • 《認知覺醒》:成長的本質,就是讓大腦的認知變得更加清晰
    當然,其中也包括我自己,除了知識量有一定增長,看待問題的方式、對問題的思考深度仍然沒什麼改變。我在迷茫中繼續學習,依然利用空餘時間看書和寫作,也意識到自己陷入了低水平的勤奮,但卻不知道該怎麼去改變。直到最近看到這本書--《認知覺醒》,一下子覺得醍醐灌頂,仿佛抓到一根救命稻草,找到自己的努力方向。
  • 《認知覺醒》|學會這3點,從此不再是寫作小白
    在時間的單行線上,你能為孩子留下什麼?從前車馬慢,還能用書信傳遞溫暖,現如今時代發展,在信息的洪流下,親子間的愛也被時間帶走,什麼都沒留下。2017年的某一天,36歲的周嶺突發夢想:能否把自己所見所聞所想加以整理,修訂成書送給自己的女兒周子琪?正是因為有了周嶺的奇思妙想,我才有幸讀到認知覺醒這本書。
  • 星球大戰 《櫻花三國》原力覺醒VS武魂覺醒
    導 讀 《星球大戰》中的原力覺醒,指的是原力這一種無處不在的超自然力量的覺醒,《櫻花三國》的武魂覺醒則是三國英魂勇武之力的覺醒。
  • 比勤奮更重要的,是認知覺醒,這2種思維希望你能早些頓悟
    人生到了中年以後,總算明白了,僅憑勤奮是不足以致富的,每個月只能拿著一點固定的工資,除去日常開銷、人情往來,基本就是月光族。想讓生活過得好,確實很困難。賺大錢,還是要靠思維。思維改變了,眼界打開了,你的財富才有可能實現倍速增長。
  • 三國殺:哪些武將覺醒很容易?賣一滴血,下回合就覺醒!
    三國殺中武將技能分為主動技,鎖定技,限定技還有體驗感非常強的覺醒技,很多武將在覺醒技觸發後,往往會獲得一些新技能,武將強度大大增強,遊戲體驗感也增加不少。很多武將的覺醒都比較依賴敵人的進攻,比如說鄧艾,還有江東小白板孫策,這些武將一般覺醒都比較難,動不動都是隊友死完了,自己一個人覺醒了,然後看著自己被圍毆,那麼有覺醒技的武將中,哪些比較容易觸發呢?
  • 《認知覺醒》:三個方法幫助你克服懶惰,提升行動力
    為什麼有的人可以做到知行合一,將想法付諸實踐,進而改變自己的生活,而有的人卻只能淪為「思想的巨人,行動的矮子?」為什麼很多事情總是知易行難?《認知覺醒》這本書告訴我們:學了知識,不加以運用,相當於無效學習,不如不學。具體來說,當我們知道了一個新知識,當時會覺得很有道理,覺得自己又學了一樣新技能,僅此而已。之後又不厭其煩地投入到下一個知識點的攫取中。
  • 手機APP時代,人類的認知覺醒,你會科學地玩手機麼?
    人類進入了一個移動網際網路的大時代。手機如同人類身體的人造器官,緊密的與人體日常連接在了一起。智慧型手機時代各種APP充斥著人們的視野,佔據了人們的視線,充斥並填補著人們的生活。接下來咱們通過哲科思維中的心理認知學來認識一下自己與手機之間的關係吧。人類與地球其他生物的最根本差別到底在哪裡?是會使用工具與不會使用工具的區別麼?猩猩也會使用木棍和投擲石塊,鳥類,螞蟻也一樣會利用石子樹枝搭建建築。
  • 《無人深空》怎麼做覺醒任務 覺醒任務攻略
    導 讀 《無人深空》覺醒任務介紹。
  • 覺醒與功德
    覺醒即明白宇宙知識並生命實相,功德即實踐並傳播宇宙知識並生命真相即愛心智慧並正能量!如果大家能認真閱讀並體悟下面我傳播的宇宙知識並生命真相,我想諸位都能夠覺醒並積累功德資糧!為成為真正生命,長存於宇宙間,打下堅實的基礎!
  • 《萬國覺醒》紫色武將覺醒優先級介紹 紫色武將優先覺醒選哪個
    很多小夥伴想知道,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萬國覺醒紫色武將覺醒優先級推薦,一起來看看吧! 萬國覺醒紫色武將覺醒優先級一覽 1.孫武 這個不必說,不管是範圍傷害還是步兵... 萬國覺醒紫色武將優先覺醒哪個?
  • 生存,就意味著毀滅——《異星覺醒》影評
    還有,我們的眼睛無法捕捉到快於二十四分之一秒的物體,如果一個物體足夠快,比如子彈,它從你的眼前飛過,你也根本看不見。所以,不要過於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自己的認知。 電影裡有幾句臺詞:If a species wants to survive, it must kill another:一個物種想求生存,就必須幹掉另一個;The survival of life means destroying others:生命體的存活意味著毀滅別人。假設一下,你家的後院就是整個宇宙。這時候有了一窩螞蟻,而這窩螞蟻已經進化出了自己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