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衛星面臨巨大威脅,美俄罕見統一戰線,避免悲劇發生

2020-10-31 春秋講武堂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我們的生活已經越發方便快捷。比如衛星的推廣與使用,就讓我國對天氣狀況有了更好的了解,同時現代化通信也得到了進一步加快。這些年來,為了讓國家得到更好的發展,各大國也開始爭相在發射衛星方面發力。

人類發射的衛星即人造衛星,其是以太空飛行載具如火箭、太空梭等發射到太空中,像天然衛星一樣環繞地球或其它行星的裝置,主要分為科學衛星,技術試驗衛星和應用衛星,將因研製、生產、使用者的目的不同而有著不同的用途。在太空飛行器發射總數中,人造衛星所佔的比例也是極大的,達到90%以上,這些種類繁多、用途各異的人造衛星,已經為人類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蘇聯是世界上將第一顆繞地球運行的人造衛星送入軌道的國家,於1957年10月4日獲得成功,這具有劃時代的意義。1958年1月31日,美國成功發射了第一顆「探險者」-1號人造衛星,中國則於1970年4月24日成功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1號。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在這一領域雖然起步較晚,但如今已經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績,5G技術的全面推廣,就足以證明中國的實力。

當然美國與俄羅斯的成績也相當不錯,為了在5G領域實現追趕,美國SpaceX公司甚至還提出了「星鏈」計劃,預計在5年時間內發射將近一萬兩千顆人造衛星,可謂是相當瘋狂了。不過無論這一計劃將服務於民用還是軍用,美國都必須要提高警惕,在各國衛星技術不斷提升之時,「衛星黑客」也逐漸浮出了水面,而這也是人造衛星所面臨的最大威脅,對此美俄也罕見統一了戰線,禁止悲劇的發生。

一直以來,信息安全都是十分關鍵的問題,想要電子戰技術得到更好的發展,也只有讓衛星安全得到保障才能做到。因此在防止「衛星黑客」一事上,各國都必須要統一戰線。為了維護網絡安全,如今美國也在為之努力,如全力彌補系統漏洞,甚至還組織相關比賽對BUG進行了排查等。

電子戰是交戰雙方爭奪電磁頻譜使用和控制權的手段,已成為繼陸海空天四維戰場之後的第五維戰場,其強弱也將成為決定戰爭勝負的重要因素,這種情況下,美國自然要對衛星安全多加重視。何況肅清環境對電子戰技術是否能取得突破至關重要,因此各國團結起來將很有必要。

相關焦點

  • 各國是時候站統一戰線了!衛星面臨威脅越來越大,哪國都逃不掉
    信息佔據主導的時代,衛星的作用也越來越突出,而與此同時,衛星的安全性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這也就促使各國不得不站在同一戰線上。事實上,除了美國之外,各國對於衛星的發展也十分關注,尤其是中國、俄羅斯、印度等國家,而就在各國驚喜於自己所獲得的成就時,巨大的威脅也在悄然到來
  • 這種動物,面臨巨大生存威脅!
    巴西政府公布的數據顯示,潘塔納爾溼地近6%的面積,大約8500平方公裡的土地,在今年1月至7月發生的火災中被燒毀,許多生活在這裡的瀕危野生動物受到嚴重威脅。△央視財經《天下財經》欄目視頻巴西國家空間研究所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位於巴西西部的潘塔納爾溼地今年以來已經發生
  • 美俄已經在做最壞打算?核戰爭或一觸即發,中國該何去何從
    令人感到不安的是,10月份,這款與核戰爭息息相關的「末日飛機」,從美俄兩國,都傳出了新的消息,許多人開始往不好的方向猜測,難道說,核戰爭真的有可能要發生了嗎?  所謂「末日飛機」,顧名思義,是一款能在「末日」時派上用場的飛機。而現代戰爭,能讓我們聯想到「末日」的,莫過於暴發一場核戰爭。早些年,也是因為曾出現這方面的擔憂,「末日飛機」應運而生。
  • 最大公約數:統一戰線的實質與功能
    同時,中西方思想文化的碰撞、傳統與現代思想觀念的衝突,無不導致統一戰線成員的思想更為複雜。隨著改革的深化,全民的自我意識普遍增強,統一戰線內部各方面的主人翁責任感和參與精神越發強烈。如何兼顧各方、求同存異,協調關係、化解矛盾,是新時期統一戰線面臨的重要課題。尋找、達成「最大重疊共識」是做好這一課題的有效途徑之一。
  • 統一戰線服務於中心工作
    會議所制定頒布的《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工作條例》,明確了統一戰線服務「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方向原則,規定各領域統戰工作的方針政策。《條例》注重研究解決新形勢下統戰工作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立足於黨的工作全局,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關於統一戰線的新思想新要求,吸收統戰工作新經驗新成果,堅持大團結大聯合的主題,既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的重要舉措,也是提高黨的統戰工作科學化水平的必然要求,對鞏固壯大愛國統一戰線具有重要意義。
  • 一個可避免的悲劇:因NASA刻意隱瞞,太空人回家路上缺氧而死
    這是一場悲劇,可是真正讓人耿耿於懷的是,這是一場可以避免的悲劇,如果不是NASA的刻意隱瞞,或許,這7位太空人都能擁有美好的生活。因為拍攝角度問題,機組人員不能確定是否有潛在的損壞,而且有如此巨大的碎片撞擊飛機也是很罕見的。保險起見,他們還是向國防部提出申請,希望能通過間諜衛星獲取更清晰的圖像,確認太空梭的受損部位和受損程度,但是NASA很快就拒絕了這個請求。
  • 北極上空出現巨大的臭氧層空洞,人類又面臨威脅了?
    最近,科學家發現在北極地區上空出現了一個巨大的臭氧層空洞,巨大到什麼程度呢?面積相當於3個格林蘭島。可能是有史以來出現的最大的一個。據科學網站報導,每年在南極上空都會出現臭氧層空洞,在南極正常,在北極就不正常了,因為北極上空出現臭氧層空洞是很罕見的現象。
  • 美:我們正面臨5大威脅,應力求共存,避免對抗
    金金榮指出,中美關係將出現「大變局」,他認為,中美關係是當今世上最為重要的外交關係,將對國際局勢產生巨大影響。此前,中美兩國雙邊關係,受川普政府的影響而降至冰點,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更是屢次充當美總統川普的「反華急先鋒」,在尼克森圖書館發表講話時,宣稱中美開啟「新冷戰」。金燦榮表示,這樣惡劣的中美局勢將在拜登登臺後逐漸消失。
  • 習近平總書記統一戰線重要思想的思維特徵
    三、以創新思維回應新時期統一戰線面臨的主要問題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注重以新思路、新視角觀察問題,繼承中有創新,堅持中有發展。圍繞著統一戰線工作,總書記的一系列重要講話都是從變化了的國內外環境出發,從統一戰線的現實現狀出發,科學回答了新形勢下需要什麼樣的統一戰線,以及怎樣鞏固和發展統一戰線等重大問題。
  • 人類或面臨這些威脅,值得重視
    如果按照這個想法,其實是忽略了一個問題,即使在沒有任何意外的情況下,我們也沒法避免一個問題,那就是太陽衰老。相信大家也知道,我們地球之所以能夠出現生機勃勃的景象,太陽「功不可沒」。如果太陽消失,世間萬物將不復存在,所以,我們是否能夠永存,太陽起到了很關鍵的作用。
  • 環球論壇丨美俄軍事對抗升級 會「擦槍走火」嗎?
    正值大選年,美國內要求對俄強硬的呼聲高漲,而總統川普一直有「通俄門」之嫌,給其競選帶來了巨大壓力。為擺脫嫌疑,美國政府加強在軍事上向俄示強,以烘託川普政府的「反俄」形象,助其競選連任。因此,對俄挑釁已成為川普政府顯示對俄示強,滿足國內政治需求的一種手段,也是美國內「政治遊戲」的一個工具。
  • 美俄兩軍再次發生對峙,時間地點十分特殊,少將已發出危險信號
    圖為雙方摩擦發生現場前段時間,在敘利亞戰場上出現驚險一幕:或許是在這十分特殊的時間和地點有些神經過敏,美俄兩軍的巡邏車隊再次發生對峙,而這次差點演變成正面衝突,美軍的防雷裝甲車竟採用危險駕駛方法將俄軍裝甲車擠下道路,有分析認為,近期一系列的摩擦衝突發生,很可能使美俄雙方一度子彈上膛,對於相關畫面在網上的流傳,五角大樓罕見保持沉默,而在此之前,駐敘俄軍一位少將已經對美軍增兵敘利亞發出危險信號。
  • 「共同敵人」已經出現,三巨頭罕見達成統一戰線,全球都要嚴陣以待
    但是科技的進步也總是伴隨著問題的出現,近日印度《歐亞時報》報導稱,中美俄三國正面臨著共同的敵人,它便是「黑客衛星」之所以可怕,主要是因為一旦一些黑客成功控制衛星,不僅可以通過飛控系統控制衛星在太空中製造「交通事故」,甚至還能使整個衛星網絡面臨癱瘓。
  • 現在最大的統一戰線問題是臺灣歸回祖國問題
    現在最大的統一戰線問題是臺灣歸回祖國問題1979年9月1日,鄧小平在聽取第14次全國統戰工作會議情況匯報時指出:「現在最大的統一戰線問題,是臺灣歸回祖國、實現祖國統一問題。」把祖國統一問題與統一戰線直接聯繫起來,凸顯了新時期統一戰線的愛國主義性質。從那時起,為祖國統一服務成為新時期統一戰線的光榮職責。  統一戰線的本質是大團結、大聯合,其根本任務是爭取人心、凝聚力量。
  • 天津塘沽遭遇大爆炸 該如何避免悲劇再發?
    摘要:  8月12日晚23:30左右,天津濱海新區第五大街與躍進路交叉口的一處貨櫃碼頭發生爆炸,現場火光沖天,附近居民能聽到巨大的爆炸聲,有強烈震感。截止至8月14日下午3時,已有56人遇難,其中包括21名消防官兵;住院721人,其中重症33人,危重症25人。
  • 科學家:5500萬年前曾發生深海生物大滅絕,類似悲劇或醞釀中
    事實上,我們現在面臨的問題不是火山是否會再次噴發的問題,而是氣候變暖的問題。研究人員認為我們現在釋放的二氧化碳速度是5500萬年前火山噴發釋放二氧化碳速度的3-8倍,所以他們擔心5500萬年前的悲劇可能會重新出現。
  • 常見昆蟲 也面臨滅絕威脅
    人們一直認為只有一些對棲息地要求高的珍稀昆蟲瀕臨滅絕,但新研究發現即便一些常見昆蟲也面臨巨大威脅。德國慕尼黑理工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日前在新一期英國《生物保存》雜誌上發表報告說,對棲息地要求不高的昆蟲往往依賴不同種群間的基因交換,與生活在特定棲息地的昆蟲相比,分布廣泛的昆蟲擁有更加多樣化的種內基因庫。
  • 人類歷史上僅有一例,美俄爭論不休
    但是隨著人類對地球的了解加深,我們開始將目光移向廣袤的宇宙,為了能夠探索宇宙的奧妙,世界各國開始在航天領域積極進取,截止目前,浩瀚的太空中共計存有數千顆人造衛星,它們是人類探索宇宙的眼睛,各國的航天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深圳垃圾處理面臨巨大挑戰
    他用了一組數字和案例,讓聽眾瞬間感受到垃圾處理不當帶來的不良後果:上世紀40年代,日本神奈川發生一起廢電池填埋汙染井水事件,產生的汞等重金屬汙染了井水,給周邊居民帶來災難。 「因此,垃圾處理必須做到提前預防,防止悲劇重演。」魏復盛院士說。對有害汙染物填埋場的處理問題,一定要做到有備無患,提前做充分研究,同時引進有實力的大企業和專業人才參與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