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造美好的記憶、刪除痛苦的回憶……在科幻影視中,有這樣一種神奇的技術,它能編輯人的記憶和感覺,讓人們體驗更為豐富的人生經歷,忘掉令人不悅的往事。但是,這樣的技術真的可以實現嗎?
近日,有科學家宣布已研發出一種編輯人腦記憶的技術——大腦全息調製器技術,能利用全息投影將記憶和感覺編輯並傳輸進大腦。科學家認為,在神經元中植入某種感光蛋白質,即可通過閃光激活或抑制神經元,利用全息投影自由激活特定的一組神經元,使它們呈現真實大腦活動的模式,進而將記憶和感覺複製到大腦中。
研發人員稱,該技術可用於控制假肢,使癱瘓的人重新擁有觸感,甚至可以將實時的圖像和視頻轉換為盲人的大腦活動,讓盲人重見光明。研究人員通過不斷監控大腦神經活動,並相應地決定激活哪組神經元以模擬對應的大腦反應模式和節奏,從而實現製造感覺、控制假肢等功能。
當前,大腦全息調製器技術雖處於初期階段,但蘊藏著巨大潛力。研究人員已經完成對老鼠大腦中一塊包含2000到3000個神經元區域的實驗。實驗中,藉助計算機生成全息圖像,將光束投射在老鼠大腦的軀體感覺皮質組織中,通過實時監控,發現老鼠的大腦活動和真實感覺刺激引起的反應相同,說明該技術成功實現了記憶和感覺的移植。
這項技術目前只能應用於大腦的一小塊區域,而且所需設備非常龐大。研究人員稱,這種技術未來可以擴大到更廣闊的大腦外層空間,而設備的尺寸將會縮小到可以裝進背包。那時,對大腦的「記憶」和「感覺」進行編輯控制的想法將更易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