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中有導致恐懼記憶反覆的神經元:有助於治療焦慮

2020-12-05 驅動之家

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神經科學家發現,大腦中的一組細胞是導致恐懼記憶突然反覆出現的原因(人類大腦中最神秘區域)。這一發現或許有助於研究者就某些治療焦慮、恐懼症和創傷後應激障礙的方法應該如何使用提出新的建議。

在這項發表於近日《自然-神經科學》的新研究中,研究人員描述了「(恐懼記憶)消退神經元」的識別,這些神經元在激活時可以抑制恐懼記憶,而在未被激活時會讓恐懼記憶重現。

從巴甫洛夫用狗做實驗的時代開始,科學家就了解到,那些我們以為放到腦後的記憶會在不恰當的時候出現,引發所謂的「自發恢復」——消退了的條件反應即使不再給予強化訓練,也可能重新被激發,再次出現。不過,科學家並不清楚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

「最初的恐懼經常會在大腦中重現,但我們對其中的機制知之甚少,」研究作者之一、神經科學助理教授麥可·德魯說,「這類研究可以幫助我們理解焦慮和創傷後應激障礙等疾病的潛在原因,也有助於我們研究潛在的治療方法。」

德魯及其團隊的驚喜之一是發現抑制恐懼記憶的腦細胞就隱藏在海馬體中。傳統上,科學家總是將恐懼與大腦的另一部分——杏仁核——聯繫在一起。海馬體與記憶和空間導航等多種功能有關,似乎也在融入恐懼情境(比如將恐懼記憶與事件發生地點聯繫起來)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這一發現或許可以解釋暴露療法——治療恐懼引起的精神問題的主要方法之一——為什麼有時會毫無效果。暴露療法促進了新的安全記憶形成,通過這些新記憶來覆蓋原始的恐懼記憶。例如,如果一個人在被蜘蛛咬傷後變得害怕蜘蛛,那他可以接受暴露治療,讓蜘蛛爬到自己身上。這些安全的記憶被稱為「消退記憶」。

「消退並不意味著消除原始的恐懼記憶,而是創造了一種抑制或與原始恐懼競爭的新記憶,」德魯說,「我們的論文表明,海馬體產生了包括恐懼和消退在內的記憶痕跡,這些海馬體痕跡之間的競爭決定了恐懼是被表達還是被抑制。」

有鑑於此,研究者可能需要重新審視暴露治療的頻率和時間,並且探索開發新型藥物的可能性。在實驗中,德魯和他的團隊將小鼠置於一個特製的盒子中,用一種無害的振動來引發恐懼。之後,其中一隻小鼠在身處盒子之中時表現出了恐懼行為,直到它反覆進入盒子而沒有振動,形成消退記憶之後,這隻小鼠才不再害怕。

科學家採用光遺傳學技術開啟和關閉消退神經元,實現了人工激活恐懼記憶和抑制消退痕跡記憶。「人工抑制這些所謂的消退神經元可以使恐懼重現,而刺激它們則可以阻止這一過程,」德魯說,「這些實驗揭示了抑制非適應性恐懼和預防恐懼復發的潛在途徑。」

- THE END -

#大腦

原文連結:新浪科技 責任編輯:

相關焦點

  • 研究將恐懼反應神經元確定為潛在的焦慮治療靶點
    據外媒New Atlas報導,北卡羅來納大學(UNC)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在小鼠大腦中發現了一組神經元,它們似乎控制著對恐懼的生理反應,如心悸和瞳孔放大。Pnoc此前一直被認為與疼痛敏感性和動機有關,在新的研究中,研究小組對表達它的神經元進行了成像。利用雙光子顯微鏡,研究人員觀察了小鼠中Pnoc神經元的活動,而動物正暴露在愉快或不愉快的氣味中。研究小組觀察到,在對這兩種氣味的反應中,這些神經元會發射,小鼠的瞳孔會迅速放大--這可能是一種焦慮和獎賞反應,視情況而定。在接下來的實驗中,研究人員採取了更積極的方法。
  • 陳根:從恐懼產生到解鎖焦慮,治療焦慮新靶點
    文/陳根時下,不論是以擔心或恐懼為特徵的焦慮障礙,還是人口愈發龐大的抑鬱症群體,都已成為現代社會人們日益關涉的問題。對於焦慮來說,儘管焦慮在進化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面對迫在眉睫的危險時,它會激發人們戰鬥或逃跑的反應以保護人們。
  • 焦頭爛額:焦慮對大腦的多重損傷
    動物及人類試驗中均觀察到,應激可引起杏仁核過度活躍、PFC及海馬結構受損,從而導致情緒調節及認知功能受損。可見,病理性焦慮/應激可對大腦造成損傷,但這一損傷是可逆的,可通過藥物及非藥物治療逆轉。 急性應激狀態時,杏仁核作用可引起PFC中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水平增高,進而激活藍斑去甲腎上腺素能神經元。動物實驗中,使用多巴胺或腎上腺素激動劑引起PFC功能激活,使PFC中兒茶酚胺釋放增加,可造成以工作記憶為主的功能受損。
  • 大腦中有個「分子音量旋鈕」:有助於調節學習和記憶功能
    研究結果表明,調節大腦中電信號的「分子音量旋鈕」有助於調節學習和記憶功能。這一發現可以幫助研究人員尋找治療神經系統疾病的方法,包括阿爾茨海默病、帕金森病和癲癇。突觸是神經元上的微小接觸點,可使大腦中的神經元以不同的頻率進行交流。
  • 腦科學日報:喚醒焦慮恐懼的神經元;音樂訓練與抑制控制的關係
    焦慮?恐懼?大腦中哪些細胞在作祟?發表在Cell子刊!來源:腦友記BrainUpPNOC的表達定義了adBNST內GABA能神經元的亞群諸如恐懼和焦慮之類的強烈情緒往往伴隨著可測量的身體變化,包括血壓升高、心率和呼吸加快、瞳孔擴大。這些所謂的「生理喚醒反應」在精神疾病例如焦慮症和抑鬱症中通常異常地偏高或偏低。
  • 大腦如何「刪除」不快的記憶 科學家告訴你
    原標題:大腦如何「刪除」不快的記憶 科學家發現大腦中的一種迴路可以幫助我們遺忘恐懼和焦慮。 新的研究發現了一種神經迴路,它使大腦具有「刪除」不良記憶的能力,這項發現也許可以為PTSD等焦慮症找到新的治療方法。   恐懼像大多數情感一樣具有複雜的神經機制。以往的研究結果表明,兩個特定的大腦區域參與形成和調控恐懼反應。杏仁核是我們太陽穴深處的兩個弧形的腦組織,它參與情緒反應,當我們感到害怕時這個區域會變得活躍。
  • 聚焦神經元重要研究 解讀大腦奧秘
    發現重寫創傷記憶的神經元doi:10.1126/science.aas9875 doi:10.1126/science.aau0035對創傷經歷的回憶會導致精神健康問題,如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這會破壞一個人的生活。據估計,當前將近三分之一的人會在他們生命中的某個時刻遭受恐懼或應激相關的障礙。
  • 《神經元》:大腦中特殊分子控制突觸可塑性
  • 復旦大學腦科學研究院新發現:幹擾腦內杏仁核活動可促進消除恐懼記憶
    恐懼記憶為何總是消散不掉?復旦大學腦科學研究院禹永春課題組有新發現:他們的實驗表明,將胚胎腦內抑制性神經前體細胞移植到成年動物的杏仁核中,可有效抑制恐懼記憶「再生長」,這也為消退恐懼記憶提供新策略。相關成果今日在線發表於《神經元》(Neuron)雜誌。
  • 復旦腦科學研究新發現:控制腦內杏仁核可消除恐懼記憶
    恐懼記憶消散不掉怎麼辦?復旦大學腦科學研究院研究員禹永春課題組有新發現。實驗表明,將胚胎腦內抑制性神經前體細胞移植到成年動物的杏仁核中,可有效抑制恐懼記憶「再生長」。相關成果日前在線發表於《神經元》雜誌。
  • Mol Psychiatry:長期壓力導致的焦慮和抑鬱症或許有藥可醫!
    2016年6月6日訊/生物谷BIOON/--眾所周知,長期壓力會導致焦慮和抑鬱症。目前,紐約洛克菲勒大學的研究者們已經揭示長期壓力對大腦結構造成的變化,及引起這些症狀的原因,而且,可能有辦法預防這些症狀的發生。
  • 高壓、抑鬱、焦慮、分心,這些扼殺現代人的困境,要如何改變?|第六...
    神經元像身體細胞一樣,會分裂和增殖。新生的神經元是完全空白的幹細胞,要經歷一個發育過程才能形成神經細胞。一個神經細胞要生存並加入到神經系統中,就必須生長出它的軸突。運動產生大量神經元,而環境優化的刺激則有助於神經元的存活。
  • 大腦新生神經元:加速你遺忘的「催化劑」
    如今,神經生物學家們正在重新思考新生神經元以及整個海馬體在大腦中的作用。圖1:海馬體新生神經元可能參與的一些過程。記憶連接The Memory Link「成年動物大腦中存在新生神經元」這一假說最早出現在上世紀60年代初。
  • 焦慮症最嚴重會怎麼樣 疫情過後焦慮失眠怎麼辦
    在實際臨床案例中發現,癌症經常喜歡「點名」一些受到挫折,並且長期處於焦慮、精神壓抑、沮喪、恐懼、悲哀這類情緒的人。 一旦被確診就要配合進行專業護理和治療。治療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1、不要給患者打上病人的標籤,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心理負擔,一個沒生病的人總是反覆被提醒的病,會加重病症的症狀。
  • 《神經元》:科學家發現記憶形成機理
  • 如何強化或抑制記憶?刺激大腦特定區域或可操縱記憶
    北京時間7月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科學家們有朝一日也許能「操縱」人們的大腦、從而杜絕創傷性記憶對心智的情緒影響,大腦中的一處小型結構也許是未來治療抑鬱症、焦慮症、以及創傷後應激障礙症(PTSD)的關鍵,醫生們可以利用這一結構,強化患者的正面記憶、或抑制負面記憶。
  • 試試抑制這類神經元;不同壓力下的焦慮或抑鬱樣行為;患有...
    另外,團隊還將這個假說搬到了活體小鼠上,發現鬍鬚刺激導致的LTP也能在活體小鼠腦中導致PAP體積比下調。  doi: 10.1016/j.neuron.2020.08.030  疾病與治療  家族性精神疾病風險下,  大腦會有怎樣的成長軌跡?
  • 腦科學日報:長期恐懼如何演變成焦慮;做孕婦,開心最重要!
    1,研究揭示:長期恐懼如何演變成焦慮... 來源:中國生物技術網 近日,發表在《NeuroImage(神經影像學)》上的一項研究中,來自美國新墨西哥大學的一個研究團隊首次確定了從恐懼演變到焦慮的腦神經相關聯繫。
  • 《大腦修復術》5:如何擁有強大的記憶力?
    正在學習的知識快速地臨時存儲在海馬中,接下來幾個小時到幾天,被寫入大腦新皮質,這個過程也是從短時記憶到長時記憶的過程,該過程主要在睡覺的時候進行。影響記憶力的因素嚴重的抑鬱和焦慮會影響記憶力嚴重的抑鬱症患者大腦中的海馬神經元會有20%凋亡,海馬是負責記憶的關鍵腦區,因此抑鬱症患者的認知能力會變差。焦慮會影響神經元的成長。
  • 一種大腦活動模式形成永久恐懼記憶
    大腦活動可以預測到一次可怕的經歷何時將成為永久的恐懼記憶,這是《自然—神經科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得出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