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活動可以預測到一次可怕的經歷何時將成為永久的恐懼記憶,這是《自然—神經科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得出的結論。這或許能為理解恐懼記憶是如何加深並保留這樣一種大腦在焦慮環境下出錯的過程提供研究依據。
Merel Kindt等人報告稱,他們能通過觀察大腦在經歷可怕事件時的活動模式來預測之後的恐怖記憶。研究人員讓受試者看一些面部和房屋的照片,其中偶爾會伴有小的電流刺激,同時用磁共振腦成像掃描記錄下大腦的活動情況。數周后,這些受試者再次觀看之前的照片,研究人員同時測試他們的害怕反應。結果發現,受試者產生持續的恐懼記憶時的大腦活動模式與其之前在觀看照片並受到電流刺激時大腦的活動模式具有相似性,與照片本身的內容反而沒什麼關係。相比恐懼反應較弱的受試者,那些有著強烈恐懼反應的受試者在初始掃描階段,面對受電流刺激時看到的照片的反應具有更大的相似性。(來源:中國科學報 張笑)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