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9年12月底新冠病毒「闖進」我們的生活,至今一年多的時間裡,它不但肆無忌憚地全球蔓延,造成了全球共計超過194萬(截至2021年1月11日)的死亡病例,還總是給我們製造一些意料之外的「驚喜」。
2021年1月2日,一項發表於《British Journal of Haematology》(《英國血液學雜誌》)的文章提到,一位61歲的癌症患者從新冠肺炎中康復後,體內腫瘤竟然逐步消退了。
一開始春雨君還以為是什麼洋蔥新聞,本著求實務真的態度去查詢了一下,竟然真的有這篇文章。
該文章名為《SARSCoV2induced remission of Hodgkin lymphoma》,由英國特魯羅皇家康沃爾醫院血液科的Sarah Challenor和David Tucker撰寫發表,但顯然作者也並不清楚其中的具體原理,推測可能是新冠病毒感染引發了患者體內的抗腫瘤免疫反應。
「太長不看」版:
1.研究人員猜測可能是SARS-CoV-2感染引發了患者體內的抗腫瘤免疫反應
2.腫瘤的免疫療法並不直接作用於腫瘤本身,而是通過增強免疫系統的能力,加強和指導人體免疫系統識別腫瘤特異性抗原,從而根除腫瘤細胞
3.溶瘤細胞可以特異性感染腫瘤細胞,並誘導免疫應答,從而發揮抗腫瘤的特性
因禍得福的霍奇金淋巴瘤病人
根據發表於《英國血液學雜誌》的原文,這名因禍得福的英國患者是感染了EBV(Epstein–Barr virus)的霍奇金淋巴瘤病人,並且FDG-PET/CT顯示其處於疾病晚期階段。
該患者此前曾因進行性淋巴結病及體重減輕而被轉到血液科,後來,患者因繼發於IgA腎病的終末期腎衰竭而接受血液透析。在接受腎移植失敗之後,他已經連續3年停止免疫抑制治療。
在確診霍奇金淋巴瘤不久後,這名患者就因呼吸困難而住院,隨後被確診為COVID-19並開始接受治療,期間臨床醫生沒有給這名患者進行糖皮質激素或免疫化療治療。11天後,患者出院回家療養。
4個月後,醫生發現患者身上淋巴結病變明顯減少,並且臨時PET/CT掃描顯示淋巴結病變廣泛消退,EBV病毒PCR也從一開始的4800拷貝/ml下降到413拷貝/ml。
(左圖為最初的PET/CT掃描結果,右圖為4個月後的PET/CT掃描結果)
儘管目前尚不清楚導致這位淋巴瘤患者腫瘤消退的具體機制,但基於此前的一些案例,研究人員猜測可能是SARS-CoV-2感染引發了患者體內的抗腫瘤免疫反應,從而導致霍金奇淋巴瘤的消退,作用機制可能是病原體特異性T細胞與腫瘤抗原的交叉反應以及感染時產生的炎性細胞因子激活自然殺傷細胞。
什麼是腫瘤免疫療法?
我們都知道,腫瘤的治療一直是臨床難題之一,傳統的治療方法有三種:手術、放療及化療。不管是手術切除病灶,還是放化療藥物,都是直接作用於癌細胞,相當於直接打擊「犯罪分子」,此類方法雖然效果明顯,但很難徹底消滅腫瘤細胞,同時又會損傷正常的細胞及組織,因此人們一直在尋找第四種腫瘤治療方法,來彌補傳統方法的不足之處。
近十年間,免疫療法逐漸成為治療腫瘤的重要手段。腫瘤的免疫療法並不直接作用於腫瘤本身,而是通過增強免疫系統的能力,加強和指導人體免疫系統識別腫瘤特異性抗原,從而根除腫瘤細胞。這種方法相當於加強警備力量,來打擊體內的「犯罪分子」。
之所以需要再次增強免疫系統的能力,是因為腫瘤細胞十分狡猾,善於偽裝,能在一開始的時候就「逃逸」免疫監視,讓免疫細胞無法識別,等到免疫系統發現這是「披著羊皮的狼」時,腫瘤細胞又會分泌一些物質來抑制免疫細胞的殺傷能力。
(T淋巴細胞激活與調節機制)
而有一些腫瘤免疫療法,可以「戳穿」腫瘤細胞的偽裝,將腫瘤細胞的特徵「告訴」免疫細胞,讓它們去「緝拿犯罪分子」;另一些免疫療法則可以加強免疫細胞的殺傷能力,讓它們對腫瘤細胞展開有效攻擊。
免疫療法是從根本上提升人體的免疫系統,達到對腫瘤細胞的控制及滅殺作用,因此對於人體機能影響較小,不會帶來嚴重的副作用,且能夠達到的殺瘤譜廣,復發率低。
溶瘤病毒或許也可以解釋
除了免疫療法,還有一種生物療法可以解釋文章開頭的神奇現象,那就是溶瘤病毒。早在2019年的時候,英國(又是英國圖片)一位膀胱癌患者曾在經歷一場感冒後,癌症痊癒了。
之後科學家研究發現,一種感冒病毒株可以感染癌細胞、讓腫瘤細胞升溫,導致癌細胞死亡。這其實就是溶瘤病毒的治療原理,你也可以簡單地理解為是「以毒攻毒」。
在我們常規認知裡,病毒都不是什麼好東西,可有一些病毒,經過我們「加工改造」以後,就可以「改邪歸正」,不「坑」正常細胞,只「坑」腫瘤細胞。
20世紀初,科學家偶然發現宮頸癌患者在感染狂犬病毒後腫瘤消失,初次意識到某些病毒或許能夠治療腫瘤,溶瘤病毒療法的概念即被提出。
根據溶瘤病毒基因組遺傳物質的不同,可分為DNA病毒和RNA病毒。常見的DNA病毒包括溶瘤腺病毒、溶瘤單純皰疹病毒、溶瘤痘苗病毒等,常見的RNA病毒包括呼腸孤病毒、柯薩奇病毒和新城疫病毒等。
從廣義上來說,溶瘤病毒其實也是腫瘤免疫療法的一種,因為它們可以直接殺死腫瘤細胞,誘導腫瘤細胞凋亡,也可以刺激腫瘤部位的免疫反應來間接地溶解腫瘤組織細胞。
不過,大多數溶瘤病毒的治療仍處於前期研究階段,如何保證溶瘤病毒的有效性、提高安全性、優化給藥途徑是目前研究的主要任務。
總之,不管是免疫療法還是溶瘤病毒,「新冠病毒感染導致癌症治癒」都是極其罕見的個例,只能為腫瘤治療提供思路或方向,普通人如果不是歐皇體質,建議最好不要嘗試。
編輯:春雨醫生
參考文獻:
[1]Sarah Challenor, David Tucker.SARS-CoV-2-induced remission of Hodgkin lymphoma.Br J Haematol. 2021 Jan 2.doi: 10.1111/bjh.17116. Online ahead of print.
[2]Alex D. Waldman. A guide to cancer immunotherapy: from T cell basic science to clinical practice.DOI: 10.1038/s41577-020-0306-5
[3]施米麗,劉曉波.腫瘤的免疫療法及其作用機制概述[J].動物醫學進展,2018,39(7):114-118.DOI:10.3969/j.issn.1007-5038.2018.07.025.
[4]寧小平,虞淦軍.溶瘤病毒的腫瘤臨床應用研究進展[J].中國腫瘤生物治療雜誌,2020,27(6):705-710.DOI:10.3872/j.issn.1007-385x.2020.06.018.
[5]黃宇,劉志超.溶瘤病毒在腫瘤治療中的動力學性質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20,(10):287-290.
[6]馬海燕.溶瘤病毒在乳腺癌治療中的研究進展[J].中國腫瘤臨床,2020,47(16):847-850.DOI:10.3969/j.issn.1000-8179.2020.16.787.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稿件,版權歸屬春雨醫生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授權與合作事宜請聯繫reading@chunyu.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