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鄉:整治 「空心房」 讓鄉村更美

2021-01-13 湖南24小時

胡建光打理自家的小菜園。

紅網湘鄉市分站訊(湘鄉融媒記者 吳明惠 潘永)「十三五」期間,湘鄉市紮實推進鄉村振興,節約集約利用農村土地,規範農村建房管理,全力推進「空心房」和「一戶多宅」專項整治工作,拆除「空心房」「違建房」「危險房」,變為微花園、微菜園和微果園,提升鄉村「顏值」。

育塅鄉石磴村胡建光家的菜園裡,白菜、香菜、芹菜等各種時令蔬菜長勢正旺。這個100多平方米的小菜園為胡建光的農家小院增添幾分田園風情的同時,還為他們一家子提供了豐富的新鮮蔬菜。

「這裡以前是『空心房』,我用於放柴、農用機械等雜物。」說起這片菜園,胡建光打開了話匣子。胡建光家的老房子有100多平方米,1994年另建新房後,他就利用老房子養殖牲禽、放置雜物。前幾年老房子因年久失修一側坍塌,成了破敗的「空心房」,即便是這樣,胡建光也捨不得拆。2020年,育塅鄉集中開展「空心房」和「一戶多宅」專項整治工作,工作人員多次上門做胡建光的思想工作,出於安全和美觀的考慮,胡建光最終同意拆除。當地政府免費為他拆除了「空心房」,平整了土地,並建議他復墾復綠,於是胡建光將平整後的土地布置成了漂亮的小菜園。「平時不光有新鮮的蔬菜吃,而且環境也變美了。」胡建光滿意地說。

自2018年以來,湘鄉市將「空心房」專項整治作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切入點,重點將城鄉主幹道沿線、沿河沿庫、現代農業示範園和特色小鎮等納入專項整治試點強力推進,對「空心房」「違建房」「危險房」做到應拆盡拆。截至目前,共拆除「空心房」1231棟176000多平方米,拆除棟數和面積居湘潭各縣區之首。

如今,走在湘鄉的鄉間大地上,昔日作為農村「傷疤」的「空心房」變成一片片菜園、果園或花園,一幅生態宜居的美麗新農村畫卷令人賞心悅目。

來源:紅網湘鄉市分站

作者:吳明惠 潘永

編輯:黃滔-湘潭站

本文為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連結和本聲明。

本文連結:

【來源:紅網湘鄉市分站】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雙峰「空心房」整治「治」出美麗鄉村
    「空心房存在著極大的安全隱患,影響著村容村貌和造成土地資源浪費,與鄉村振興和建設美麗鄉村格格不入。」鎮黨委書記羅武群,一語切中了「空心房」的時弊與要害:「在2020年脫貧攻堅質量『回頭看』匯集問題中發現,因『夾心屋』『連體房』等原因,危改戶和易扶戶的拆舊復墾任務繁重且難度大,其他農戶建新不拆舊,一處多宅,長期閒置,無人管理等『空心房』隨處可見,給鎮黨委政府出了一道難題。」
  • 湘鄉市:3年拆除「空心房」17.6萬平方米
    湘潭在線1月13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何興安)昔日有礙觀瞻的破舊「空心房」,拆除後變成了微花園、微菜園和微果園,鄉村「顏值」得到明顯提升。農村人居環境專項整治3年行動以來,湘鄉市共拆除空心房、違建房和危險房1231棟共17.6萬平方米,拆除棟數和面積均在湘潭市排首位。
  • 上猶開展城鄉人居環境整治掃描
    原標題:城鄉如畫映山水——上猶開展城鄉人居環境整治掃描仲夏時節,走馬上猶城鄉,一路美景。亮麗整潔的村落接續呈現,在綠水青山的映襯下,儼然一幅秀美的田園村居圖。城鄉如畫,向美而行。圍繞打造「乾乾淨淨、漂漂亮亮、井然有序、和諧宜居」的城鄉環境,上猶縣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高位推動,補齊短板,一個個村莊社區華麗變身,不僅有「顏值」,更有「氣質」,接連摘取「全國美麗鄉村創建先進縣」「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等國字號招牌,再次上榜「中國最美縣域榜單」。
  • 【百日攻堅】環境綜合整治讓鄉村顏值更「靚」
    人居環境美不美在全縣城鄉環境綜合整治百日攻堅提升行動開展以來,羊永鎮廣泛發動群眾,對村鎮房前屋後,主次巷道、公路沿線、河道進行了徹底的清理整治。近年來,臨潭縣明確目標任務,聚焦重點難點,持續用力抓好各領域環境整治
  • 興和縣:整治環境 鄉村「美顏」
    「現在不管是房前屋後,還是道路兩旁,再也看不到柴堆、糞堆和沙土堆了,村裡的環境變得越來越美了,飯後出門走走心情也好多了……」。興和縣賽烏素鎮興隆堡村民張富說。    近期,烏蘭察布市興和縣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建立「4+1」整治工作模式,即包村縣領導+幫扶科局長+鄉鎮主要領導+鄉鎮包片領導四人專班負責一個村的整治工作,逐村硏究謀劃怎麼整治、整治什麼、如何建立人居環境整治長效機制等問題,與脫貧攻堅一體推進落實。
  • 美麗鄉村新風貌 宜黃縣圳口鄉人居環境整治顯成效
    中國江西網/江西頭條新聞客戶端訊 通訊員郭浩、寧思敏報導:近年來,宜黃縣圳口鄉把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作為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首要任務。據了解,該村自2016年開始農村改廁改水工作,幾年來共完成改廁103戶,惠及五百多位村民,截至目前,全村8個村民組均完成改水改廁項目,「改廁改水項目讓村民生活更有品質,村民活的更有尊嚴,生活也更有滋味了。」固源村黨支部書記周太旺說。
  • 湘鄉:集思廣益聚智慧,科學編制「十四五」規劃
    中國湘鄉網12月1日訊(湘鄉融媒記者:譚浪)集思廣益,匯聚智慧。11月30日,湘鄉召開「十四五」規劃和七屆五次黨代會工作報告調研座談會,廣泛聽取部分部門鄉鎮的意見和建議。市領導謝岸燁、龔志光出席座談會。
  • 拆舊建新,花都清理破舊泥磚房19.68萬平方米
    伴隨著機器「隆隆」的轟鳴聲,花都區花東鎮一間間破舊的泥磚房被「蕩」為平地,昔日寧靜的鄉村正加速建設美麗宜居鄉村。 今年以來,花都區農業農村局將農村破舊泥磚房清理整治工作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切入點和2020年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中「三清三拆三整治」的重點工作。
  • 長汀宣成:鞏固脫貧成果 著力鄉村振興
    鄉黨委書記彭承丹說,目前正整合各類資金,探索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的路徑方法,在鞏固脫貧成果的基礎上,著力推進鄉村振興。在下畲村,楊成武將軍當年囑咐種下的一株株梧桐樹,如今已蒼翠挺拔,潔白的梧桐花迎風綻放。「我們充分利用將軍故裡的紅色資源,講好將軍故事,通過『黨建+旅遊+脫貧』,建設美麗鄉村,讓將軍故裡的群眾富起來,生活更好!」鄉長俞木貴說。產業興則鄉村興,鄉村興則百姓富。
  • 黔西紅板村:房靚寨美業多 群眾生活比蜜還甜
    房靚寨美業多 群眾生活比蜜還甜  秋天的黔西,秋高氣爽,城郊鄉村,野花遍地,瓜果飄香
  • 「連片創建」凸顯鄉村振興「矩陣效應」
    市農業農村事業服務中心黨組書記、主任李洪鍇接受記者採訪時說,今年以來,我市啟動連片創建鄉村振興示範區行動,以「生態、潔淨、整齊、美麗」為目標,堅持鄉村產業園區、生態景區、新型社區「三區同建」,鞏固提升「百村示範千村整治」成果,做好「山青」「水秀」「林綠」「景美」「業強」五篇文章,集中創建了一批鄉村振興示範片區,使美麗鄉村成為全域公園城市的靚麗風景,為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淄博特色板塊注入強勁活力。
  • 破舊泥磚屋應聲倒下,齊心協力建設美麗鄉村
    為將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推向縱深,韶關樂昌五山鎮堅持每月召開兩次現場會。7月8日下午,五山鎮第六場人居環境綜合整治暨農村破舊泥磚房拆除工作現場推進會石下村上黎組如期召開,鎮領導班子、各駐村工作組副組長、各村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參加了會議。
  • 江蘇特色田園鄉村建設:守護田園 讓鄉村「回歸」
    還有文化因素,外出打工的新一代已不習慣農村生活,農村『空心化』現象嚴重」。  崑山市錦溪鎮祝甸自然村三面環水、湖蕩環繞,村內至今留有保存完整的明清古磚窯19座。一度興盛的磚瓦燒制產業,同時也帶來圩田地貌破碎、生態肌理損害、農村田園風光延續面臨困境等問題。「祝甸自然村的發展和困境,也是蘇南後工業化時代村莊發展的一個縮影。」
  • 福州市加快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簡報(二)
    11786戶,其中新建改造三格式化糞池6336戶;垃圾有效處理方面,累計配置戶用乾濕垃圾桶71841對,清理陳年垃圾22750.5噸,聘用保潔員961名;規範農房建設方面,完成裸房整治●5月11日,區政府副區長黃宇清召開美麗鄉村建設裸房整治「以獎代補」實施方案專題研究會,對美麗鄉村裸房整治工作做了專項部署。
  • 翔安大宅火龍果豐收 鄉村振興脈動強勁
    (廈門日報記者 張奇輝 攝)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 曾嫣豔)秋天來了,莊稼地沉甸甸的收穫和那金燦燦的陽光,都很美。上午10點鐘的秋日陽光,灑在了翔安大宅碧綠點綴鮮紅的千畝火龍果地,風景美如畫。  一個個色澤豔麗的火龍果高掛枝頭,一車車滿載火龍果的貨車駛出種植基地。大宅,這個以傳統農業為主的小村莊果香四溢,處處一派繁忙景象。
  • 新顏舒展山水間———鄂城區人居環境整治掃描
    鄉村承載著獨特的田園記憶,生態宜居讓村民過得幸福又舒心。近年來,鄂城區加大鄉村綜合環境整治力度,在更高層次、更高水平上推動全區美麗鄉村建設,讓綠水青山重現,農情鄉愁長存。自然之美美在自然破磚瓦、舊壇罐,好像與「美麗」不相干。然而,在華伍村上熊灣,舊磚殘瓦壘砌成庭院圍牆,舊壇罐變身房前花盆,生鏽的犁、鍬、耙掛在牆上。
  • 湘潭市湘鄉一中新晉清華大學「優秀生源中學」
    :43:51 來源: 海外網 舉報   近日,清華大學「生源中學」授牌儀式在湖南省湘潭市湘鄉一中舉行
  • 粵美鄉村 如何從底圖到藍圖?
    鄉村振興的長遠性和全局性,決定了必須堅持先規劃後建設的原則,通盤考慮土地利用、產業發展、居民點布局、人居環境整治、生態保護和歷史傳承,編制「多規合一」的實用型村莊規劃。作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基礎性工作,新時代村莊規劃如何變底圖為鄉村振興的藍圖?廣東如何通過村莊規劃優化提升,塑造生態宜居和產業興旺的鄉村空間?為解答這一系列問題,南方日報今日起推出「一張圖裡的美麗鄉愁——廣東村莊規劃深調研」系列報導,敬請垂注。鄉村振興,規劃先行。這並非停留在文件中的一句口號。
  • 霑益區播樂鄉:「四個突出」抓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夯實鄉村振興基礎
    為進一步改善村莊人居環境,提升人民生活健康水平,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播樂鄉強化措施,上下聯動,「四個突出」,紮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在幹群同心協力整治農村人居環境的過程中,形成人人愛護鄉村環境衛生的新風尚,塑造群眾共建和諧美麗鄉村的良好形象。
  • 告別農村破舊泥磚房,龍門村民從「要我拆」轉變為「我要拆」
    在很多鄉村,泥磚土瓦的破舊老屋就像是沉睡凝滯的歷史,雖然記錄著祖輩生活的痕跡,但因為大多破舊不堪,早已失去了原本的居住功能,這些廢棄的房屋既存在安全隱患,又影響鄉村的面貌。2019年底,廣東省委農村工作辦公室、省農業農村廳等10部門聯合印發《關於開展我省農村泥磚房清理整治工作的指導意見》,全面打響農村破舊泥磚房清理整治攻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