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娑婆世界眾生,為什麼要多親近觀世音菩薩和地藏王菩薩

2020-12-04 法傑紫冉閣

世間眾生無論修行與否,都對觀世音菩薩耳熟能詳。這與這位菩薩的因地發願有關,在《悲華經》中記載了觀世音菩薩因地的發願。

當時阿彌陀佛還是轉輪聖王,而觀世音菩薩就是轉輪聖王的一名太子,名叫不眴。寶藏如來那時為轉輪聖王授記時,不眴太子就上前發願道:願我行菩薩道的時候,若有眾生遭受到種種苦惱恐怖等事,退失了追求正法的信念和力量,墮落到沒有光明的大黑暗處,身心不安憂愁孤獨貧窮困苦的時候,沒有可以求救保護的人,沒有依靠也沒有屋舍。

如果他能夠憶念著我,稱念我的名號,而那個求救的音聲被我天耳所聞,被我天眼所見,如是一切苦難眾生,若我不能為其免除如此種種痛苦煩惱者,終不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佛果。

不眴太子當時還發願,說將來阿彌陀佛入了無餘涅槃後,他將在那時成就佛果,繼續度脫一切受苦的眾生。寶藏佛當時就為不眴太子授記,不僅授其名字為「觀世音」,還說待無量壽佛涅槃後,觀世音菩薩即可成就佛果,名為遍出一切光明功德山王如來。

而在《法華經》中的《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裡,對觀世音菩薩針對娑婆世界眾生的救度發願介紹的更為詳細。

我們有什麼事要求佛菩薩,要看所求的佛菩薩是不是發了這個願,如果沒有,那我們求了後的感應就不大。比如阿彌陀佛發了大願要把眾生接引到西方極樂世界,我們以這個去求,阿彌陀佛就能滿我們這個願。

而觀世音菩薩就是觀眾生有求的音聲,然後來救度我們,所以被稱為救苦救難的大悲觀世音。因此眾生幾乎一有苦難就會想到觀世音菩薩。

但還有另外一尊菩薩,更是為了解救眾生而來,那就是地藏王菩薩。地藏王菩薩的因地發願比任何一位菩薩的誓願都更為廣大慈悲,所以稱為大願菩薩。「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不空,誓不成佛!」

其實地藏菩薩早已證得了佛果,被稱為諸佛之師,菩薩之母。在《地藏菩薩本願經》裡,本師釋迦摩尼佛說:與會來的這些諸佛和菩薩等大眾,無論是已成就的、未成就的,都曾經被地藏菩薩教化。還特別對觀世音菩薩說,讓他在末法時代一定要去積極弘揚地藏法門,說這個法門是救度末法時代眾生最殊勝的法門。

本師釋迦摩尼佛當時摸著地藏王菩薩的頂叮囑道:「令娑婆世界至彌勒出世以來眾生,悉使解脫,永離諸苦,遇佛授記。」這其實是把本師涅槃後救度眾生的大任交給了地藏王菩薩。雖然地藏被稱為菩薩,但以他的能力和他的大願,足以勝任接替本師繼續廣度眾生的重任。

所以本師才在經中三番五次叮囑與會的諸佛以及觀世音菩薩、文殊師利菩薩、虛空藏菩薩等等,要廣為弘揚地藏法門,讓眾生儘量都能接觸到這個法門,不至於遭受苦難,更不至於墮落惡道受苦。

很多同修說修持觀音法門和地藏法門不能出離六道吧?首先,身為生在末法時代的眾生我們,自身業障就重,各種苦難煩惱加身,你現世的問題已經壓得你喘不過氣了,你每天就在這其中拼命掙扎,根本就沒有餘力再去求出離。其次,觀世音菩薩是西方三聖之一,修持觀音法門一樣可以出離輪迴。而地藏王菩薩早已證得佛果,比如你修持地藏法門你讀《地藏經》只要你回向以此功德願生西方極樂世界,地藏王菩薩一定會送你過去。

曾有人問專修地藏法門的夢參法師,別人修念佛法門可以去西方極樂世界,他修地藏法門,將來會去哪呢?夢老說:「我想去哪,地藏菩薩就能把我送到哪!」

而且,這兩位菩薩專門為解救眾生的苦難而來,末法時代眾生就是因為業障重苦難多,才障礙我們自身難得清靜,修行上也難以遇到善緣、善知識。

什麼時機用什麼法,這一點非常重要。明明是末法時代的下等根器,非要去貪圖這個秘法那個大法的,只會離正路越來越遠,最後要麼是修行多年身心和境況沒有絲毫改變,要麼就是生出種種邪知邪見,最後變成魔子魔孫。

現實中有很多這樣的人,一說起佛理頭頭是道,講得比誰都有真知灼見,但你去看看他現世的生活,過得比誰都落魄。佛法是實修實證的,你是不是修得如法,靠空談沒用,而且佛法也不是讓我們忍飢挨餓,更不是這邊說著佛理,轉過身照樣貪圖名色財利。究竟是不是修得對路,我們自身最清楚。

所以如果我們覺得自身各種業障過多,不妨多親近觀世音菩薩和地藏王菩薩,按照菩薩指點的如理如法修行,不僅現世能得到安穩遂意,而且也一定能夠修行增上終成聖果。

註:文中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原創文章,隨喜轉載

相關焦點

  • 讀華嚴方知,地藏菩薩早已成佛
    和觀世音菩薩一樣,地藏菩薩面對眾生,應以何身得度則現何身,從現佛身、菩薩身、聲聞緣覺身,到天龍八部等種種身。  世尊釋迦牟尼佛對地藏菩薩身份的介紹、宣說,在各經論中皆有提及,地藏十輪經云:  「如是大士。成就無量不可思議殊勝功德。已能安住首楞伽摩勝三摩地。善能悟入如來境界。已得最勝無生法忍。於諸佛法已得自在。已能堪忍一切智位。
  • 佛說地藏菩薩利益人天不可思議功德之事
    若能以此布施福利,回向法界,是大國王等,於十劫中,常為大梵天王。』還有地藏:假如未來世,所有的國王和婆羅門等等的人,遇到佛的塔寺,或者佛的形像,以及菩薩聲聞闢支佛的形像,親自去經營辦理,供養布施。這些國王和等等的人,就會得到三劫成為帝釋天,受到非常殊勝微妙的快樂。如果能把這些布施的福報利益,回向法界一切眾生,這些國王和等等的人,在十劫的時間裡,常常成為大梵天王。
  • 地藏菩薩什麼時候能夠成佛?為何現在還是菩薩呢?
    地藏菩薩那很多人都非常清楚地藏王菩薩,都知道九華山是地藏王菩薩的道場,很多人就有疑問了,地藏王菩薩這功德如此大,為什麼還是菩薩呢?這是地藏菩薩在因地之時所發的大願,可是大家想想,今天救度出一個來,明天又兩個墮到惡道,這永遠都沒完沒了的,所以要成佛,就地獄和惡道裡不再有作惡眾生。這也是為什麼地藏菩薩還未成佛的原因之一。02地藏菩薩什麼時候成佛?
  • 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與阿彌陀佛,是父子關係你知道嗎
    常常把世間人分善人和惡人,其實他的本性並不是如此。《華嚴經》云:「一切眾生本來是佛」,所有人的本性都一樣,都具有佛性,佛性都是平等光明的。為什麼在世間顯現出善與惡?善導大師說:「但以遇緣有異,致令九品差別」。
  • 9.0級大地震發生前地藏菩薩像突然流淚!
    接下來,我在心中為國家和百姓祈福,而我這位姓萬的朋友就在旁邊關注,忽然她驚訝地說,你看,地藏菩薩忽然流淚了。我初時不信,可是抬頭一看,心中卻是無比訝異。菩薩果然流淚了。  我的心中忽然很悲痛,心中感悟:佛是否因為無法滿足我這個祈福的要求所以才流下了痛惜的淚水?  下面是我拍攝的三幅照片為證(絕非惡搞,以我的良心發誓!)
  • 四大菩薩坐騎及其象徵意義
    我國佛教中的四大菩薩:文殊菩薩、觀音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而這四位菩薩的坐騎都是完全不一樣的,所象徵的含義也有區別。又有文獻記載,觀世音菩薩的坐騎即為「朝天犼」。犼是什麼動物呢?《現代漢語詞典》解釋:「犼,獸名,似犬,食人。」據說,犼兇猛異常,別說吃人,連蛟龍都不是它的對手。
  • 地藏經的緣起——釋迦佛為母說法,十方菩薩諸天讚嘆
    請您點擊右上角的「關注」,和紅塵一起淨心學習,種諸善根雖然已經介紹了不少地藏法門的內容了,但是之前相對都比較分散,可能都是拿出其中一個或者幾個點來分享的,所以有師兄就來信說自己看不懂經文,能否從頭逐字逐句來說一下。最近正好疫情又有點抬頭,地藏經對此也有效果,但是一個人誦讀的力量是很渺小的,必須要更多的人加入才行,這大概也是因緣到了吧。
  • 《地藏經》的功德及利益
    此經是我們這一生修行證果的起點,地藏經是根基。不但十方諸佛菩薩來出席,十方世界一切天龍鬼神大眾也都到齊,顯示出孝道是盡虛空遍法界,目的是教我們認識孝道之偉大,孝道之不可思議。大家要知道,所有一切佛法都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離開孝道,沒有一法可得。要想修學成就,定要孝順父母,尊師重道。由此,我們才知道孝道的重要。此法門是一切諸佛所修、一切諸佛所成就的。佛教門徒皆以此經為報答親恩的第一孝經。
  • 佛教:聽地藏教誨,勤修戒定慧,去除貪嗔痴,遠離三惡道
    卍請您點擊上面的「關注」,和紅塵一起淨心學佛卍咱們今天繼續來聊《地藏菩薩本願經》,為什麼這部經我要反覆和各位師兄來分享呢?其實有以下幾個原因。第一,這部經的義理雖然深刻,但是內容真的很簡單,比較少涉及一些佛法中的複雜名相和概念,基本都是大白話。
  • 地藏王菩薩誕辰日(附地藏菩薩敦煌壁畫),亨特保羅拉杆箱主祭母
    地藏王菩薩誕辰日,亨特保羅拉杆箱主願母親安息傳說今天是以「大孝」和「大願」被廣為弘傳的地藏王菩薩的誕辰,亨特保羅拉杆箱主願母親安息得樂。地藏王菩薩在《地藏菩薩本願經》以孝女的面目出現,而《地藏菩薩本願經》也有佛門《孝經》之稱。《地藏菩薩本願經》載:在過去不可思議大劫的世界,地藏菩薩曾是一婆羅門女,她的母親不信三寶,修習邪道,死後墮到地獄受苦。婆羅門女變賣家產,以至誠恭敬,為母布施修福。後在定境中來到地獄,向鬼王詢問母親狀況。
  • 核雕中這四位菩薩有何寓意保佑什麼,你真的了解嗎?
    從古至今在中國乃至整個亞洲地區,觀音都是最受民眾歡迎的菩薩之一。文玩佩戴中也有"男戴觀音女戴佛」的說法!觀音只是佛教四大菩薩裡的一種,佛教裡還有普賢菩薩,文殊菩薩,地藏菩薩。其分別象徵著人們理想的四種人格,即:願(地藏王菩薩)、行(普賢菩薩)、智(文殊菩薩)、悲(觀世音菩薩)。
  • 娑婆世界的快樂,沒有一個是安穩的
    觀世音菩薩。有如是等大威神力。多所饒益。是故眾生。常應心念。若有女人。設欲求男。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設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眾人愛敬。經佛陀開示,眾生都已知離苦方法,而尚不知菩薩利生的方法,因此佛陀復說得樂之法,其中就包括「求子女」。
  • 八大菩薩分別是誰?佛教八大菩薩的來歷
    觀世音菩薩,西方三聖之一,具有平等無私的廣大悲願,當眾生遇到任何的困難和苦痛, 如能至誠稱念觀世音菩薩,就會得到菩薩的救護。他是一生補處的菩薩。所謂補處,是此菩薩可彌補佛陀位置的意思。  彌勒菩薩在大乘佛教經典中,常被稱為阿逸多菩薩摩訶薩,是世尊釋迦牟尼佛的繼任者,未來將在娑婆世界降生修道,成為娑婆世界的下一尊佛(也叫未來佛),即賢劫千佛中第五尊佛,常被稱為「當來下生彌勒尊佛」。被唯識學派奉為鼻祖,其龐大思想體系由無著菩薩、世親菩薩闡釋弘揚,深受中國大乘佛教大師支謙、道安和玄奘的推崇。
  • 菩薩在佛教中是什麼「地位」?菩薩和佛是什麼關係?
    菩薩只是自覺、覺他,覺行尚未圓滿。所以說菩薩要通過行菩薩道,也就是圓滿自利利他二利而成佛果之菩薩道來達到佛的覺行圓滿。菩薩和佛什麼關係呢?《金剛經》第二品 善現啟請分中長老須菩提就問佛說:「稀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為什麼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呢?
  • 一生專念地藏聖號,能縛鬼降神,容顏不老,往生極樂世界的老和尚
    易於上手和長久堅持,且易見成效。對於念佛、稱念諸佛菩薩名號之修法,從不同的見地和行持來看,可深可淺,三根普被,利鈍全收。同樣的念誦聖號,若結合菩提心、觀想、禪定、勝觀來修,其內涵遠遠超於常規的口頭稱誦而已。甚至猶如華嚴教理,一法即一切法,將整個佛法之精要,均攝於每天的佛號念誦中。
  • 娑婆世界就是堪忍世界,脫離不如意的煩惱世界,用什麼心態很重要
    在《法華玄贊》十卷有這樣來解釋「娑婆」,「娑婆」這兩字譯作「堪忍」。堪忍,這地方就是我們的世界,現在我們的世界名稱,叫做「堪忍的世界」,所以佛經裡面用「娑婆世界」。但是菩薩呢?菩薩有願來,「萬行利益眾生」。所以菩薩就來人間,要投入眾生群,也就需要「安樂教化眾生」。他要在眾生群中,行「六度萬行」。「多諸怨嫉,眾苦迫惱」。這個娑婆世界本來就是這樣,所以才叫做「娑婆世界」。除了天災、除了人禍、除了貧窮苦難,還有心理;心理多怨嫉,自己無法去做,就是怨嘆別人去做,種種的障礙,造成很多人間,付出也是要在堪忍中去付出。
  • 娑婆世界的眾生是從何來的呢?釋迦牟尼佛和阿彌陀佛為何來此度眾
    《地藏經》又說到【南閻浮提眾生,舉止動念,無不是罪,無不是業。】娑婆世界的眾生,其性剛強,難調難伏,連十方諸佛世界都擯棄,那娑婆世界的眾生是從何來的呢?釋迦牟尼佛和阿彌陀佛的願力和娑婆世界相應才來度化的嗎?請師父開示!
  • 地藏經:地藏經大意是什麼意思
    地藏經是一部可以引導我們懂得孝道的精神的佛學經典,而且修行地藏經也可以幫助我們增加面對挫折時勇氣和信心,使我們的意志更加的堅強,還可以讓我們懂得生命的過程和真諦,同時修行地藏經還會使我們懂得宇宙的真理。那麼地藏經講述了什麼意思呢?
  • 「夢參法師《佔察經的智慧》」借地藏菩薩給的神通察看三世因果
    現在跟大家說一說為什麼要學《佔察善惡業報經》,講講這部經的歷史的因緣。這部經翻譯到中國來,沒人學。從蕅益大師開始,因為他不會做《佔察善惡業報經》中地藏王菩薩所說的佔察輪相,沒辦法,他只能用紙寫上拈鬮,那麼這個法就沒辦法傳揚。但是,蕅益大師給《佔察善惡業報經》作了一個註解,叫《佔察義疏》,以後也就中斷了,沒人學,一直到弘一法師。弘一法師也是專弘地藏法門,他發願弘地藏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