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師父:
《大悲經》中說:【娑婆世界,諸眾生等,煩惱厚重,專行惡業,如是眾生,諸佛世界所不容受,是一千四佛所放舍者,是他方諸佛世界之所擯棄,以重業故。】
《地藏經》又說到【南閻浮提眾生,舉止動念,無不是罪,無不是業。】
娑婆世界的眾生,其性剛強,難調難伏,連十方諸佛世界都擯棄,那娑婆世界的眾生是從何來的呢?
釋迦牟尼佛和阿彌陀佛的願力和娑婆世界相應才來度化的嗎?請師父開示!
【曙提師父答】
娑婆是梵語音譯,意為堪忍。
從眾生角度,
此土眾生業力深重,執苦為樂,
忍受諸苦而不思出離;
從佛菩薩角度,
釋迦牟尼等佛菩薩很能忍受勞累,
在汙濁的「娑婆世界」中不懈地教化眾生,
表現出大智、大悲和大勇的精神。
所以,此土又叫忍土,
是凡聖同居之土。
娑婆世界是由釋迦牟尼佛的因地大願而成就果地的莊嚴,
此世界的眾生多由眾業所感而來。
所以說,由於此世界眾生業報差別不同,
也導致大家所見娑婆世界的面貌不一,
凡夫眼中高下不平
天人眼中淨如琉璃……
這一點,《維摩詰經》中有詳細講,
同學們可以去學習一下。
正因我們的剛強難化,
不為餘佛國土攝受,
所以釋迦牟尼佛才發願
成就這樣一個世界來接受我們,
唯其如此,才顯釋迦佛的大悲,
也唯其如此,
我們才要更加珍惜難得的人身和難聞的佛法。
至於阿彌陀佛,
這尊佛所攝的三輩九品都是不退的菩薩,
我們在此世界能聽聞彌陀的名號,
全賴釋迦牟尼佛的慈悲推薦。
曙提法師開示《金剛經》中「一合相」的含義
聽說沒有受過皈依和五戒的不可以讀誦楞嚴咒,是真的嗎?
曙師問答錄|經常做噩夢、奇怪的夢,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