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績效工資多高為好?

2021-01-13 健康界

作者|秦永方

提出這問題,說實在的我也不好說醫生該拿多高為好,因為我國的醫生不是自由職業,由於是單位人決定了我國醫生待遇不高的關鍵因素,醫生作為單位人如果收入太高,容易導致內部分配公平度問題,到底醫生收入該拿多高為好?

1.國外醫生收入幾何?

美國:著名的醫學網站Medscape發布了2018年醫師薪酬報告。Medscape根據美國29個醫學科室的20,000餘名醫師進行數據調查,最終得出一份全美臨床醫學的畢業薪資數據。整體來說,臨床醫師的平均收入為299,000美元,相比去年,臨床醫師的收入水平有所增加:2017年初級醫師的收入為217,000美元(增長6,000美元),專家收入為316,000美元(增長13,000美元)。

整形外科、牙齒矯形科、心內科醫師收入繼續位列前三甲。榜單倒數第一至第五分別為公共衛生(199,000美元)、兒科(212,000美元)、糖尿病內分泌科(212,000美元)、家庭醫學科(219,000美元)、內科(230,000美元)。美國醫科類專業,滿意度最高的科室為急診科(74%),其次為呼吸內科(70%)和皮膚科(70%)。對收入最不滿意的科室為康復科(46%)。

加拿大:依據加拿大健康信息研究所2017年9月發布的報告,加拿大衛生部每年支付臨床醫生,平均每個醫生為33.9萬加元,相當於人民幣166.11萬元。

最低的家庭醫生平均年薪27.5萬加元,相當於年薪人民幣134.75萬元。外科專科醫生平均年薪46.1萬元,相當於年薪人民幣225.89元,是普通加拿大人的五倍之多(2017年12月02日,加拿大政府公告,按照全職、每周工作40個小時計算,11.40加元/小時,全年年薪23712加元,相當於年薪人民幣116189元)。

護士起薪一般為40000加元(年薪),相當於人民幣196000元。高年資護士在加拿大的起薪是55000加元(年薪),加班領取1.5倍工資,所以年薪可達70000加元左右,相當於人民幣343000元。

今年2月,魁北克省醫生聯合會與加拿大當地政府達成一項協定,為該省的1萬名醫生每年漲薪約1.4%。醫生要求取消有關加薪的決定。發起拒絕漲薪抗議的魁北克醫療保險醫生組織表示,在當前護士等其他同行業職工工作條件艱苦,而患者也由於醫療資源急劇減少難以獲得必要服務之際,醫生們在良心上無法接受漲薪。

英國:據英國《電訊報》報導,BBC調查顯示,2016—2017年度,英國全職男性醫生的平均收入(含獎金)約為12.8萬英鎊(約合人民幣112萬);全職女性醫生的平均收入(含獎金)約為11.4萬英鎊(約合人民幣101萬),比男性醫生低12%,即1.4萬英鎊。醫生收入是國民人均收入的4-5倍。

日本:醫生的收入和地位一直位列日本各行業的榜首。國民平均年收入一般為400萬—500萬日元,開業醫生的平均年收入要遠遠高於這個數字,中年醫生平均年收入可達10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60多萬元)。是國民平均收入的1倍。

新加坡:新加坡醫生平均收入7千多新幣,也屬於高收入群體。尤其是資深專科醫生,月收入超過2萬新幣(約合人民幣10萬),是當地收入最高也最受尊敬的職業。是國民平均收入的5.5倍。

韓國:根據韓國保健福祉部3月14日發表的「國民保健醫療調查」顯示,韓國醫生的平均月工資為1304萬韓元(約合7.75萬元人民幣),是韓國一般正式編制勞動者平均月工資的4.6倍。

古巴:醫生的月收入約為500多比索(合人民幣100多元),比人均收入高2/3,與律師工資處於同一水平線。

印度:大型醫院集團中醫生的月薪為8萬~15萬盧比不等(合人民幣1萬~2萬元);但也有很多醫生放棄優厚的物質條件,在為窮人服務的醫院供職,他們的月薪僅為2.5萬~3.5萬盧比(合人民幣3000~4000元)

越南:醫生每月的工資收入大概是1,600,000多越南盾(合人民幣不足600元)。但據報導,紅包等灰色收入可達當地醫生透明收入的10~20倍,這也使醫生躋身高收入群體。

2.我國醫生收入如何?

臺灣地區:臺灣醫生收入不光來源於看病,還來源於教學、行政業績。一個普通的內科醫生的月收入平均為10萬人民幣。事實上,由服務量多少決定的業績收入,只佔醫生收入的三分之一。是平均收入的3倍。

香港地區:中國香港醫生初入行時的平均月收入就超過5萬港幣,且會逐漸按年資增加。擁有10年工齡的醫生的月收入約10萬港幣(約合7萬9千人民幣)。是平均收入的2.5倍。

我國內地:調查顯示,2016年醫生整體收入7144元/月,比2015年5950元/月,人均增長1194元/月,增幅20%。約是平均收入的1.8倍。

3.我國醫生績效多高為好?

醫生由於培養周期長、職業風險高、技術難度大、責任擔當重,不同於其他事業單位,按照現行的規培制度需要8年的培養時間,加之需要實踐的積累,培養周期長,培訓教育投入成本較大。我國醫生薪酬如何設計才好?收入到底多高為好?

(1)醫生薪酬框架如何設計?

目前大部分醫生享有編制身份優勢,還沒有形成自由執業群體,關鍵的是體制因素限制,這也決定了醫生薪酬設計還需要綜合兼顧。醫生薪酬制度設計,要先了解維持外部公平性,了解行情提高競爭性;其次是處理內部公平性,主要包括基本工資、職務和技能工資、績效工資。

基本工資:可以參考目前政府制定的基本工資體系,以後隨著醫生自由執業興起,作為基礎薪酬的參考依據。

職務職稱工資:這個需要設置,基本工資體系裡雖然有這個因素,但不能充分體現醫生職務職稱的價值,應按照各職務職稱的相關因素進行評價打分,測算職務職稱的相對價值。譽方醫管上萬人大樣本量評價調研案例,各科醫生的職務職稱相對價值係數變化趨勢基本趨同。

績效工資:目前最具調動積極性、體現多勞多得的有效激勵制度。在我國醫保支付沒有單獨支付醫師費的前提下,醫院應重點針對工作量效率指標、醫療項目風險難度係數(RBRVS)、病種風險難度係數(DRG)、成本控制「四輪驅動「,圍繞效率、效果、效益重點設計。把醫生最關注的夜班、加班、會診等體現價值技術含量、風險及勞動強度的指標融於到工作量指標,即可規避不允許亂發津貼補貼的政策規定,也有利於體現醫生工作特點。

(2)醫生績效工資多高為好?

醫生收入水平是否合理,不但關係到醫生勞動價值的體現,直接影響到醫改成敗。醫生的名義工資不能體現醫生的勞動價值付出,雖然名義收入差距不大,如果考慮到目前的醫生隱形收入,其實差異已經不小,這是客觀存在的現實,我們不能迴避。醫生的收入到底多少為好?不僅僅需要考慮醫生收入的提高,還要兼顧醫院內外部分配關係的競爭和公平,不是簡單的事情。

在長期的醫院績效諮詢活動中,對醫生價值進行評價樣本量分析,醫生的人均收入扣除基本工資為績效工資收入,績效工資控制在醫院人均績效工資的2倍左右為宜,因為需要充分考慮醫院目前的現實,工資總額管理制度,醫務性收入價格不合理問題,醫院財務支付能力問題,內部分配差異容忍度問題等。

醫生的人均收入控制在當地人均收入的3-4倍為宜,最高不要超過5倍,既可以體現醫生的價值,讓醫生過上有收入尊嚴的生活,也有力保持合理的分配差異,有利於和諧社會關係的營造。過高的刺激醫生收入的期望值,不僅不利於醫患關係融洽,經濟上也是不現實的,錢從何來是繞不過的課題?衛生經濟規律使然,會讓我們面對現實。

相關焦點

  • 院長、科主任該拿多少績效工資?
    我在《中國衛生》2016年9期《院長究竟該拿多少錢》一文中提出:在醫院績效諮詢調查及對院長崗位價值評價實踐中,個人認為結合公立醫院特點實際,院長績效工資應是平均績效工資的4-5倍比較合理,6-8倍比較符合院長實際崗位價值(但是目前階段認可度較低,因為醫院對管理價值認可度還不高),最低待遇也不應低於3倍。
  • 關於發放2018年績效工資通知
    各校區管委,各部門、各單位:根據《山東科技大學績效工資實施辦法(試行)》(山科大人字〔2019〕3號)文件精神,經學校研究,現就2018年度工作人員績效工資發放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一、2018年績效工資核算標準(一)基礎性績效工資2018年工作人員基礎性績效工資基本標準為:3520元
  • 事業單位,尤其是教師的績效工資發放,大家意見較大,如何解決
    事業單位人員每月是要扣績效工資的,這個大家都知道。但扣完以後,怎麼發放,是大家最為關心的,也是非議最大的。一般事業單位,比如直屬、局屬的管理類事業單位,扣績效工資也就是個程序,每月都扣,扣半年集中發放,一分不多,一分不少,和考核無關。
  • 為什麼績效工資要按級別發?領導拿到手是員工的幾倍?
    我以前所在的事業單位,績效工資就是按級別來的。普通員工按「1」來發,也就是在基礎工資外,個人幹多少拿多少,多勞多得。中層副職按「1.2」來發,即按照員工每月的平均績效工資乘以1.2計發。中層正職按「1.4」計發,即員工的平均績效乘以1.4。
  • 2020年,教師工資大幅上漲!一線教師:校長績效2萬,我的是負數
    相比往年,不少教師對於2020年充滿了期待,去年底國務院教育督查辦提出將此項工作作為督查重點,今年初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明確提出還要提高教師社會地位,工資待遇上漲似乎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不過,最近有一位老師爆料了學校內部的績效工資分配方法,並將自己2019年的績效工資公布,結果著實讓人意外。
  • 教授年終績效8塊錢?成都某高校多名老師拉橫幅喊不公,學生:心酸
    該校數10名教授和老師拉著橫幅在高呼「績效不公,還我績效」。其中有一名教授直言,自己辛苦了一年,但是績效帳單明細上,自己最終拿到的績效工資只有8塊錢。還有部分年輕教師根本就沒有拿到績效工資,甚至還存在倒扣的現象。但是行政的工資普遍比教學崗的老師工資要高,比如行政崗的10級辦事員,他們的年終績效工資比4級教授的年終績效工資還要多1萬多元,這是讓大家沒法接受的現實。
  • 衛計委:基層全科醫生職稱不再唯英文和論文為評審標準
    中國網1月25日訊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改革完善全科醫生培養與使用激勵機制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曾益新指出,目前最突出的問題是全科醫生崗位的吸引力不足,《意見》將著眼於解決這一問題。
  • 老師扣除績效工資二次分配,是薅羊毛嗎?
    教師得績效,初期的目的肯定是好的,因為在整個教師隊伍中,總是存在一些混日子的教師,將其一部分工資拿出來,進行二次分配,不但有利於督促老師們認真工作,而且也是對一線教師的辛苦付出的肯定,肯定值得點讚。
  • 醫生護士工資大曝光,一把辛酸淚
    英英:我是武漢的一個小三甲醫院的住院醫師,我的明暗收入大約為每月2000元左右,其實收入不高也就算了,就怕病人和我扯皮,沒錢大不了房子住小,別人開車我騎自行車,但要是有人和我扯皮那心理壓力太大了,搞的人好難受。還在學醫的學生們,趕緊考基礎的研究生吧,當醫生真的沒意思。
  • 大唐否認員工最低工資18萬 高於煤企因學歷高
    這張流傳於網絡的標準表顯示,大唐集團及子公司的最低崗位收入標記數值為18,亦被誤作大唐集團最低年薪為18萬元。但大唐集團相關人士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實際上該表數值為大唐集團職工月薪的點數,「當時每個點為30-50元,即最低工資為月收入540-900元。」「絕對不可能有18萬這麼多。」
  • 年底績效考核,用OA客觀公平好操作
    但是公平公正的績效考核又何其難,想必管理者們都心知肚明,怎麼樣用數據說話,讓績效考核客觀公平好操作,華天動力協同OA系統的績效管理平臺用起來,以科學公平的績效考核為參考,對員工實現更加公平公正的獎懲,該加薪的一個不漏,該升職的放心提拔。一、360度考核法 全面又客觀華天動力協同OA系統採用的是更加全面、客觀的360度考核法。
  • [特別推薦] 關於「學院績效基金」的幾個問題
    這是因為,目前我校的工資體系中,崗位津貼佔絕大比重(2012年崗位津貼基數大幅度提高之後就更為明顯),而業績津貼佔的比重很小。同時,崗位工資的差距,也不夠大,小於國家工資體系中的級別差距。例如,國家工資體系中,二級教授比三級教授工資高16.6%,而我校的崗位工資部分只高7.0%。其他級別的崗位工資差別情況也類似。業績津貼比重小,就使得大鍋飯現象突出。
  • 黑龍江一醫院招聘碩士醫生,月工資比不上食堂打雜,只有1700元
    在大家的心目中都會覺得作為一個醫生必然工資就比較高,畢竟平時所做的工作都是救死扶傷,但是最近有一則來自於醫院的招聘廣告,馬上就引起了大家的討論。根據這則招聘信息可以清楚地顯示到這家醫院,準備招一個綜合外科的醫生,還有內科病房的醫生,要求學歷在碩士以上並且需要獲得職業醫生資格證,但是有這麼多的要求,工資的待遇卻只有1700元,難怪很多人都覺得有些不可理喻,與之相比的就是食堂工作人員,不需要有任何的限制,只需要獲得健康證,工資的待遇就可以達到2000元,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老師工資待遇揭秘,最讓人羨慕的就是公積金,基本和到手工資接近
    入職第三年,到手工資6K,公積金3.6K,老公在天津市檢察系統,副科級別,一個月加一起大概16K左右。我大學學的英語,剛畢業也是志存高遠,所以來到一家公司做國際貿易專員,公司有固定客戶,主要負責維護客戶關係。每個月工資3500-4000,雙休,偶爾會加班,經常出差,表現好的,年底會有5K-10K的年終獎。因為是新人,所以部門裡的好多雜活都是我幹,包括每個月去人事部領大家的工資條。
  • 公務員"被公開"工資不能與收入混淆
    (2月11日《南方都市報》)  公務員「被公開」的2001-4000元工資,你信嗎?反正我不信,正如網友的質疑:這工資「只是收入的一部分」;也正如網友所言,「好低哦,靠這工資買房,要到下輩子吧。」確實,公務員「被公開」的工資只是其收入的冰山一角,「被公開」的工資不能與收入混淆。  無論公務員還是很多企事業單位,收入一般由三部分組成:卡上發的工資、績效工資和獎金。
  • 中國哪個地區的老師工資最高
    這是因為,2009年1月1日起,我國義務教育學校正式工作人員,已開始按國家規定執行事業單位崗位績效工資政策。教師的工資構成因而分成崗位工資、薪級工資、績效工資和津貼補貼四大部分,其中績效工資又分為基礎性和獎勵性,各佔70%和30%。
  • 山東市縣兩級事業單位今年按績效考核 劃分為A、B、C三個等級
    記者7月8日從省編辦獲悉,為破解事業單位監督管理難題,提高公益服務質量和效率,我省在全國率先推行事業單位績效考核制度,年底前全省市縣兩級事業單位將實現績效考核。 早在2011年,東營市就開始進行事業單位績效考核試點,目前已對教育、衛生、農業、城市管理系統和副縣級以上共204個事業單位開展績效考核。
  •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看看蘇杭教師工資待遇明細表
    去年入的編制,教齡一年,二級職稱,到手工資算上班主任費200,共4800多。聽說班主任工資要漲到400,不知道什麼時候給發。績效我只發了去年四個半月的,4700多。平均績效一年一萬二吧。市區工資沒有偏遠補助,也只有春節和中秋節能發點過節禮,工資還是很透明的。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吧。
  • 高績效團隊的3個終極密碼
    高績效團隊怎麼做幾年前,工業設計師彼得·斯基爾曼從史丹福大學、加利福尼亞大學和東京大學等院校召集了一群商學院學生組成若干個4人小組,讓每個小組使用20根未煮過的義大利麵、1個1米長的透明膠帶、1根1米長的細線以及1顆棉花糖搭建一座塔,能搭多高就搭多高。
  • 某高校教授年終績效僅8元,這也太低了點吧?
    剛看到一則文章,如下所示:一所高校在2021年新年之際,眾教師因為年終績效問題,而提出異議。據文章所說,知情人透露,該校績效制度是「重行政輕科研」等,有些行政崗位的員工拿到的薪酬,要比在科研教育崗位的教授高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