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宇航局火星採樣任務引發爭議:可能會帶來致命病菌?

2020-12-05 ALENG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

【ALENG 自媒體】4月9日午間自媒體專稿,來自外星的致命生物給地球人類帶來巨大災難,這是很多科幻電影中常見的題材,儘管這些恐怖情節只發生在電影畫面中,但是隨著人類太空科技的進步,這些以前只會出現在電影中的情節,很可能會發生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美國宇航局的「毅力號」火星探測器即將於今年7月間發射,作為該任務的一個項目,毅力號火星車將採集足夠分量的火星土壤樣本,以便在未來的火星任務中將這些火星土壤樣本運會地球,供科學家進行研究。隨著任務的接近,關於這些火星土壤是否會給地球帶來致命病菌的爭議也逐漸出現,人們擔心,那些以前只能出現在電影畫面中的情節,很可能會在現實生活中重演。

「毅力號」火星車是美國宇航局下一代火星探測任務,按照計劃,毅力號將會在火星上一個古老的河流三角洲地區著陸,在任務期間,毅力號將主要探索該地區可能存在的遠古生命活動跡象,並且收集一定數量的火星土壤樣本進行封存,未來,這些樣本將會在隨後的火星項目中被運回地球,供科學家在實驗室中進行分析研究,以獲得更加直觀,也更精確的研究結論。

雖然能夠從火星上返回樣本供科學家直接分析研究,對於外星探索項目來說,這實在是一個了不起的進步,但是關於這些來自外星球的土壤是否可能包含有致命的外星病菌的擔憂也隨之而來。特別是新冠病毒在全球的蔓延,人們有理由擔心:如果這些樣本含有某種尚不明確的病毒或者細菌,那麼,對於地球人類,甚至整個地球生物圈來說,將會是一個無法預估後果的嚴重情況。

對火星土壤樣本是否安全的爭議

美國宇航局前行星保護官員卡西·康利認為,公眾關注火星樣本返回計劃,這是很自然的事情。他說,「自太空探索開始以來,行星保護規則已經要求將來自火星的樣本視為限制返回地球的類別,因為這需要最嚴格的密閉措施,以保護樣本和地球。」卡西·康利認為,人類對地球生物學的研究,尚有很多不足甚至空白的領域,對於火星生物學來說,我們同樣了解甚少,所以,這些擔心是有理由的。

加州SETI(外星搜尋計劃)項目高級研究院J. Andy Spry則認為,即使火星土壤中有某種病菌或者生物,也需要能夠與地球生命相互適應,共同進化,才可能具有爆發性能力,如果我們對這些來自火星的土壤樣本嚴格封存,使得他們沒有機會能夠地球生命接觸,那麼,它們就不會進化出能夠爆發性傳播的能力,因此,「在地外環境中進化和適應的生物實體極不可能利用地球上的生命形式進行傳播。」

分歧顯而易見,但是即使像Andy Spry所說,火星生物不可能在地球環境中生存,作為預防措施,我們也應該有足夠安全的設備和環境對這些樣本進行嚴密保護。

目前的保護措施

事實上,迄今為止,全球幾乎所有的外星探測計劃都遵循著一些基本的倫理和道德規則,比如,即使探測器不會返回地球,為了確保這些探測器可能汙染目標天體的環境,事先需要對探測器進行嚴格的消毒處理。

美國宇航局的卡西尼號探測器在任務結束後,為了防止探測器墜毀在可能存在外星生命的土衛二和土衛六上,科學家選擇讓卡西尼號墜入土星大氣層燒毀,而上世紀的阿波羅登月計劃期間,返回地球的太空人曾被要求隔離居住一周時間。因此,科學家認為,對於來自火星的土壤樣本,也應該有一個專門的區域對其進行嚴格保護,防止可能會出現的任何意外情況。

不過,儘管美國宇航局尚未建設一個專門的設備來儲存這些火星樣本,以減少公眾的擔憂,但是科學家有充足的時間來做好準備。毅力號將要採集的火星土壤樣本,目前尚沒有任何明確的時間表被帶回地球,按照目前的計劃,這些樣本最快也需要15年左右的時間才可能被取回來。

實際上,人類已經從外星球上取回了很多的土壤和巖石樣本。這些樣本包括阿波羅登月期間太空人採集的月球土壤和巖石樣本、日本宇航局的隼鳥1號太空飛行器採集的小行星糸川的土壤樣本,隼鳥2號採集的小行星龍宮的土壤樣本正在返回地球的路上,而美國宇航局的OSIRIS-REx探測器也即將在小行星Bennu上著陸採樣並且返回地球。無論這些外星土壤中是否包含致命病菌,人類都不能對此掉以輕心,否則,很難說那些只有電影中才有的情節是否會在現實中上演。

令人擔憂的是,美國宇航局的《行星保護指南》已經在考慮將火星列為行星保護2級,這意味著該機構認為來自火星的土壤樣本是安全的,已經有科學家對此持反對意見,要求美國宇航局仍然將火星環境列為行星保護3級或者4級,以確保來自這個無論從哪個方面來看,都跟地球非常相似的行星樣本不會對人類造成威脅。

相關焦點

  • 美國宇航局火星採樣任務引發爭議:可能會帶來致命病菌?
    【ALENG 自媒體】4月9日午間自媒體專稿,來自外星的致命生物給地球人類帶來巨大災難,這是很多科幻電影中常見的題材,儘管這些恐怖情節只發生在電影畫面中,但是隨著人類太空科技的進步,這些以前只會出現在電影中的情節,很可能會發生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
  • 為宣傳美國宇航局火星任務,推特問誰最想離開地球?但話題卻偏了
    推特試圖宣傳美國宇航局周四(7月30日)從佛羅裡達發射的火星任務,但並沒有完全按照其計劃發展,因為人們要麼表明他們對即將發生的事件一無所知,要麼不感興趣。7月29日,周三,推特官方帳戶發布話題:「誰最想離開這個星球(Who wants to be transported off this planet?)」
  • 美國火星車遭遇生存警告:如果帶回致命病毒,比新冠疫情更嚴重
    編者按:毅力號火星車這次還有一個任務,要採集20多個試管的火星巖石樣本。NASA預計在2026年進行兩次發射,第一次將一個名為樣品檢索著陸器(SRL)的裝置送到火星,第二次發射將地球返回軌道器(ERO)送到火星軌道上。用兩次發射將火星樣本帶回地球,但這也引發了一些科學家提出了生存警告:如果帶回致命病毒,比新冠疫情更嚴重。
  • 美國宇航局:想把人類帶到月球和火星上,而不是細菌
    根據太空總署署長吉姆·布萊登斯汀(Jim Bridenstine)的說法,美國宇航局新發布的臨時指令(NID)將涵蓋對火星的載人和機器人飛行任務,以及預期中對火星的載人飛行任務。在宣布這些新的NID第二天,美國宇航局已經將一項相關合同授予加州SETI研究所。
  • NASA決定拓展在火星和土星的飛行任務
    美國宇航局援引「產生了非凡科學」的發現,決定在其兩項行星科學任務的基礎上再增加幾年:木星朱諾號任務和火星洞察著陸器。 經過一個漫長的審查過程,NASA的結論是,這兩個任務「增加了我們對太陽系的了解,以及刺激產生新的一套不同問題。」 行星科學部主任洛裡·格拉斯(Lori Glaze)在一份聲明中說:「高級審查已經證實,這兩個行星科學任務可能會繼續帶來新的發現,並產生有關我們太陽系的新問題。」。
  • 美國宇航局的下一個火星探測器發射
    毅力號火星漫遊車的概念圖在弗羅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美國宇航局的有效載荷危險維修設施中,美國宇航局的毅力號火星探測車被封裝在它的阿特拉斯五號火箭有效載荷整流罩中。美國航天航空局的下一個火星探測器的發射計劃又被推遲了。
  • 火星2020:美國宇航局會在火星表面出動直升機
    美國宇航局正在測試自己在另一個星球上駕駛直升機的能力,以完成即將到來的火星任務,機智號直升機將與火星車一起前往火星。機智號會附著在火星車的腹部,並由一個防護罩在降落過程中提供保護。圖源:美國宇航局「身為美國宇航局局長,最讓我興奮的事情就是準備觀看直升機在另一個世界飛行,」美國宇航局局長吉姆·布裡登斯廷在新聞發布會上說。「這是史無前例的嘗試,而現在我們準備好了。」
  • 火星2020:美國宇航局會在火星表面出動直升機
    2020年發射窗口開啟,美國宇航局的毅力號火星車將踏上火星之旅。近20年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一直在向這顆紅色星球發送火星探測車,他們在塵土飛揚的火星表面獨自漫遊了多年。美國宇航局正在測試自己在另一個星球上駕駛直升機的能力,以完成即將到來的火星任務,機智號直升機將與火星車一起前往火星。機智號會附著在火星車的腹部,並由一個防護罩在降落過程中提供保護。
  • 美國宇航局的 MAVEN任務圓滿成功,揭開了火星大氣消失的神秘面紗
    但由於火星的直徑僅為地球的一半,質量僅為地球的百分之幾,而且它離太陽的距離也比地球遠得多,所以它的命運和地球是非常、非常不同的。雖然火星已變得寒冷、乾燥,而且十分荒涼,但在我們的星球上,各種生物仍活躍在海洋中。即便是在火星表面上新發現的液態水,也不能改變火星進化與地球截然不同的事實。
  • 毅力」號火星探測器是美國宇航局迄今為止最先進的火星探測器。
    「毅力」號火星探測器是美國宇航局迄今為止最先進的火星探測器,它正在繼續對這顆紅色星球的調查。這是美國宇航局第五艘前往火星的火星探測器,「毅力」號是在前人的工作和科學發現的基礎上設計的。通過STEM課程和自己動手的項目,讓學生在課堂上和家中完成這項任務的激動人心的工程和科學,包括生物學、地質學、物理、數學、工程、編碼和語言藝術。
  • 美國宇航局的毅力號火星車前往火星尋求古生物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最新的火星車毅力號計劃(火星毅力)於周四發射,是一項天體生物學任務,旨在尋找紅色星球上古老的微生物生命的跡象,並首次將直升機無人駕駛飛機帶到另一個星球。毅力號的目標是更進一步,尋找「居住」在火星上生物遺蹟。美國宇航局局長吉姆·布萊登斯汀說:「在人類歷史上,沒有比發現不屬於我們自己的生物更大的發現了。」&39;好吧,還有什麼其他的生命在那裡?我們怎麼去?我們如何研究它?』。
  • 登陸火星的第一位太空人將是女性?美國宇航局局長認為如此
    不過,在美國宇航局(NASA)局長看來,婦女能頂整個天。這位曾經開過預警機的飛行員局長表示,第一個登上火星的人類,將是一名女性。美國宇航局局長吉姆·布萊登斯汀(Jim Bridenstine)上任以來,多次表示對月球和火星的興趣,他表示,時隔半個世紀之後,人類再次登陸月球時,第一位踏上月球土地的將是一位女性。
  • 英媒盤點2019年重大科學新聞,中國嫦娥四號任務等入選
    另外,《自然》還展望了2020年可能會對科學界產生重大影響的事件,其中包括多個國家的火星探測任務,還有中國的嫦娥五號任務等。資料圖 新華社供圖回眸2019凝望深空2019年,人類加快邁向深空的步伐。倫理爭議2019年,生物醫學領域的一些研究引發倫理爭議。美國耶魯大學學者領銜的團隊在豬死亡數小時後取出豬腦,並通過模擬豬腦血液循環在細胞層面恢復某些循環和神經功能。雖然這項研究並沒有恢復與意識和認知相關的腦活動,但仍引起科學家「有無必要重新定義腦死亡」的爭論。
  • 美國宇航局的火星直升機,將如何到達火星?並在火星上飛翔呢?
    美國宇航局獨創性火星直升機將與毅力號火星車漫遊者一起穿越3.14億英裡(5.05億公裡)的星際空間到達火星。但是對於在另一個星球上進行第一次實驗性飛行測試的團隊來說,設計最後5英寸(13釐米)的旅程一直是最具挑戰性的。為了安全地導航這5英寸(「毅力」號從存放在火星車上的地方到火星表面的距離)發明了巧妙的火星直升機運送系統。
  • 在火星上發現的"金字塔",美國宇航局保密
    沃林還認為,這些火星人在這顆紅色星球上建造了紀念碑,美國宇航局一直對此保密。 沃林在他的博客ET資料庫中寫道:「另一件事是一個巨大的雕塑頭,有一隻同樣大小的手,有四個可見的手指(黃色突出顯示),旁邊是一個龍頭骨(橙色突出顯示)。這可能是一個巨大物種變成巨大化石的證據。
  • 為了將人類送上火星,美國宇航局正在推進的六項技術
    火星是科幻小說靈感的一個重要來源。它既是一個被人熟知,被研究得很透徹的星球,又是一個與眾不同,遠到足以讓人產生異域冒險的地方。美國宇航局出於許多同樣的原因,將目光投向了這顆紅色星球。 機器人,包括即將發射到火星的 &34;號火星車,讓我們了解了火星表面的情況。這些信息有助於為未來人類登陸火星的任務。
  • 美國宇航局尋找火星生命的證據
    美國宇航局將於7月30日發射下一代毅力號火星探測器,這是一個六輪機器人,其任務是部署一架微型直升機,測試未來人類任務的設備,以及尋找火星過去生命的痕跡。
  • 美國宇航局毅力號火星探測器將在今年2月18日到達火星
    去年夏天,美國宇航局的毅力號火星探測器從佛羅裡達州的卡納維拉爾角發射升空。2021年2月18日,它將抵達火星,尋找過去或者現在生命存在的證據。除此之外,毅力號還有一個極為特殊的工作,那就是為火星樣本返回任務做準備,火星樣本返回任務是總稱,這其中還需要至少三次額外的任務,毅力號就是該任務的第一步。
  • 美國宇航局是如何為下一個火星任務建造一輛自動駕駛汽車
    本月晚些時候,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有望發射其最新的火星探測器「毅力號」,這是對紅色星球的首次實物考察。它的工作是收集和存儲地質樣品,以便最終將其返回地球。毅力號將花費大量時間鑽探古老的火星河三角洲傑澤羅隕石坑,並收集該地樣本,這些樣本可能包含外星生命的最初證據。
  • 在日本之後,美國航空宇航局探測器今日也成功登錄小行星
    美國宇航局今日剛剛將一艘宇宙飛船降落在一顆小行星上,如果一切按計劃進行,它將從小行星表面帶回一些灰塵、泥土和卵石樣本。這讓此次任務有信心在一個被稱為 "夜鶯 "的場地上嘗試機動性取樣,儘管這個地點只有幾個停車位那麼大。考慮到這種地形,如果Osiris-Rex夾住一塊巨石或以奇怪的角度接觸到不平整的表面,有很多事情可能會出錯。事實上也確實如此,所以Osiris-Rex將開始準備在其中一個備份地點進行二次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