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NG 自媒體】4月9日午間自媒體專稿,來自外星的致命生物給地球人類帶來巨大災難,這是很多科幻電影中常見的題材,儘管這些恐怖情節只發生在電影畫面中,但是隨著人類太空科技的進步,這些以前只會出現在電影中的情節,很可能會發生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美國宇航局的「毅力號」火星探測器即將於今年7月間發射,作為該任務的一個項目,毅力號火星車將採集足夠分量的火星土壤樣本,以便在未來的火星任務中將這些火星土壤樣本運會地球,供科學家進行研究。隨著任務的接近,關於這些火星土壤是否會給地球帶來致命病菌的爭議也逐漸出現,人們擔心,那些以前只能出現在電影畫面中的情節,很可能會在現實生活中重演。
「毅力號」火星車是美國宇航局下一代火星探測任務,按照計劃,毅力號將會在火星上一個古老的河流三角洲地區著陸,在任務期間,毅力號將主要探索該地區可能存在的遠古生命活動跡象,並且收集一定數量的火星土壤樣本進行封存,未來,這些樣本將會在隨後的火星項目中被運回地球,供科學家在實驗室中進行分析研究,以獲得更加直觀,也更精確的研究結論。
雖然能夠從火星上返回樣本供科學家直接分析研究,對於外星探索項目來說,這實在是一個了不起的進步,但是關於這些來自外星球的土壤是否可能包含有致命的外星病菌的擔憂也隨之而來。特別是新冠病毒在全球的蔓延,人們有理由擔心:如果這些樣本含有某種尚不明確的病毒或者細菌,那麼,對於地球人類,甚至整個地球生物圈來說,將會是一個無法預估後果的嚴重情況。
美國宇航局前行星保護官員卡西·康利認為,公眾關注火星樣本返回計劃,這是很自然的事情。他說,「自太空探索開始以來,行星保護規則已經要求將來自火星的樣本視為限制返回地球的類別,因為這需要最嚴格的密閉措施,以保護樣本和地球。」卡西·康利認為,人類對地球生物學的研究,尚有很多不足甚至空白的領域,對於火星生物學來說,我們同樣了解甚少,所以,這些擔心是有理由的。
加州SETI(外星搜尋計劃)項目高級研究院J. Andy Spry則認為,即使火星土壤中有某種病菌或者生物,也需要能夠與地球生命相互適應,共同進化,才可能具有爆發性能力,如果我們對這些來自火星的土壤樣本嚴格封存,使得他們沒有機會能夠地球生命接觸,那麼,它們就不會進化出能夠爆發性傳播的能力,因此,「在地外環境中進化和適應的生物實體極不可能利用地球上的生命形式進行傳播。」
分歧顯而易見,但是即使像Andy Spry所說,火星生物不可能在地球環境中生存,作為預防措施,我們也應該有足夠安全的設備和環境對這些樣本進行嚴密保護。
事實上,迄今為止,全球幾乎所有的外星探測計劃都遵循著一些基本的倫理和道德規則,比如,即使探測器不會返回地球,為了確保這些探測器可能汙染目標天體的環境,事先需要對探測器進行嚴格的消毒處理。
美國宇航局的卡西尼號探測器在任務結束後,為了防止探測器墜毀在可能存在外星生命的土衛二和土衛六上,科學家選擇讓卡西尼號墜入土星大氣層燒毀,而上世紀的阿波羅登月計劃期間,返回地球的太空人曾被要求隔離居住一周時間。因此,科學家認為,對於來自火星的土壤樣本,也應該有一個專門的區域對其進行嚴格保護,防止可能會出現的任何意外情況。
不過,儘管美國宇航局尚未建設一個專門的設備來儲存這些火星樣本,以減少公眾的擔憂,但是科學家有充足的時間來做好準備。毅力號將要採集的火星土壤樣本,目前尚沒有任何明確的時間表被帶回地球,按照目前的計劃,這些樣本最快也需要15年左右的時間才可能被取回來。
實際上,人類已經從外星球上取回了很多的土壤和巖石樣本。這些樣本包括阿波羅登月期間太空人採集的月球土壤和巖石樣本、日本宇航局的隼鳥1號太空飛行器採集的小行星糸川的土壤樣本,隼鳥2號採集的小行星龍宮的土壤樣本正在返回地球的路上,而美國宇航局的OSIRIS-REx探測器也即將在小行星Bennu上著陸採樣並且返回地球。無論這些外星土壤中是否包含致命病菌,人類都不能對此掉以輕心,否則,很難說那些只有電影中才有的情節是否會在現實中上演。
令人擔憂的是,美國宇航局的《行星保護指南》已經在考慮將火星列為行星保護2級,這意味著該機構認為來自火星的土壤樣本是安全的,已經有科學家對此持反對意見,要求美國宇航局仍然將火星環境列為行星保護3級或者4級,以確保來自這個無論從哪個方面來看,都跟地球非常相似的行星樣本不會對人類造成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