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NLP「理解層次貫通法」,從困惑中突破:職場學會與焦慮共存

2020-12-05 閃亮金星

戰勝焦慮,你就成了強者;你的成長,超乎你想像!

2019年是李瑞北漂的第10個年頭,至今未婚無車無房,那些曾經與他在北京一起實習過的同學,陸陸續續都回老家了,到現在為止能堅持到最後也就他自己了。

那天我電話再次問他:「不要硬撐了,你為什麼還不回去?」

他說:「我在北京工資能拿到1萬,回老家一半都到不了。在北京沒錢買房,大家都買不起房,就沒有什麼攀比之心,在北京不買車,也可以說是搖不上號;最重點的就是在北京沒有女朋友不丟人,但是在老家人同齡人都結婚而你連個女朋友都沒有,太丟人。」

我聽了表示無語,李瑞看我半天不說話,最終沒有繃住,情緒失控:「老同學,你說我是不是北漂久了心理不正常了?我也感到很痛苦,我想回去,可是又下不了決心,我真的很努力很拼,我盡力了!」

電話中我盡力的去安慰他,我一邊聽著他的哭泣聲,一邊耳邊讓我想起了汪峰的那首《北京》

北漂到底漂哭了多少人?

據說北漂有近千萬人在哭、在流淚,但北京人來人往的火車站每天都會有很多懷著夢想的人到來,也會有很多黯然神傷的人離去。人來人往的北京城,到處都是夢開始的地方,也是夢結束的地方。

可是北京從來不相信眼淚,只相信方向、目標和拼搏的結果。

因奔跑遭遇挫折而哭泣的人,可能有部分人是因為沒有系統化學習一項技能,缺少底層的生存技能,也有不少的人一直很拼,卻又找不到努力的方向。

01

很想拼命努力一把,但是努力不起來?

昨天刷知乎(接近2000萬熱度的一個話題):很想拼命努力一把,但是努不起來?碰見問題想逃避,看勵志故事的雞血不到半天就和原來一樣了,任務越積越多都堆到了最後,這不是我想的生活,但我無法改變一切。

社會真心不缺努力的人,但最終成功的往往卻是少數的。這是因為只有少部分人是真實的努力,而大部分人,只是沉浸在「努力」的焦慮中。

真實努力的人,其實是不會在乎自己努力還是不努力,他們往往會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眼前的事情本身,然後專注投入。

而沉浸在「努力」焦慮狀態的人,會過分強調努力,更關注「努力」形式帶來的好處,但對自己的努力是否對目標有幫助心裡其實是沒有底的。

可能很多人都會說:「那是因為窮啊!」似乎是所有問題的終極答案。然而那些想不開的年輕人真的不是窮死的,我們會覺得焦慮,無非是因為現在的我們,跟想像中的自己很有距離。

尤其在看到一些文章:《摩拜創始人套現15億: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北京,有2000萬人假裝在生活》、《第一批90後已經出家了》……有人在販賣焦慮,有人在消費焦慮,焦慮就像空氣中的某種成分,一直包圍著我們。

網友:30歲前一定要年薪百萬,40歲前要給後代留下祖產,否則人到中年兜裡沒錢,真是要多悲慘有多悲慘。

於是剛剛畢業的年輕人剛踏入社會,青年危機就迎面而來,你必須要為愛情事業家庭買單,你並不平靜,你開始焦慮了。

焦慮本質不是貧窮和物質上的匱乏,而是我們自己,欲望攀比的心,你是總看著別人,心裡焦慮,沒底氣。

焦慮的時候你從來就不會想這是種動力,失敗的時候不會想它是成功的母親,淋著雨的時候不會想它總會停下或許還會有彩虹。適當的焦慮是前進的動力,可過度的焦慮只能讓生活變得毫無意義。

02

我『越努力越焦慮』,卻每天給自己加油打氣『越努力越幸運』

想起一篇文章《凌晨3點不回家:成年人的世界是你想不到的心酸》,很多人天天加班到深夜,凌晨三點還在工作,甚至還有人直接加班到天亮,一個比一個拼命。因為他們信奉「越努力越幸運」、「吃虧是福」、「一切都是上天最好的安排」。

李明是一家遊戲公司做開發工程師,每個月底都有績效考核。因為工作效率很高,接到的工作量幾乎是最大的,經常加班到凌晨。而且連續半年多負責的十幾個上線功能沒出一個BUG,這在公司內是罕見的。

但是每次考核,他的績效往往都是排倒數。李明忍不住問領導:「我一個月內發布了三個大功能,以及改了十幾個小需求,而且零BUG。為什麼我的績效墊底?」

領導:「你工作做的很好,我們都很滿意,但績效肯定不能只看你的工作表現啊。比如說你的工程意識比較差點。經常在一些沒必要的地方做大量優化,去降低算法時間複雜度,但其實不會強很多。」

李明:「等於說我經常加班到深夜,幹了那麼多活,很多都是沒必要的無用的了?」

不久後,公司面臨裁員其中就有李明。

實際上很多人越努力越焦慮,也疑惑不是「越努力越幸運」嗎?你覺得自己為了生活拼命的樣子心酸又焦慮,但是實際上,你只感動了自己,生活和工作仍然是一團亂麻,沒有太多改變,開始懷疑堅持的意義。

在《演員請就位》的綜藝節目中,趙薇手上的女選手叫劉雅瑟,今年30歲也不是特別年輕的一個年紀了,卻已拍戲13年,當她表演完哭著說了一番話,讓我記憶猶新。

我不想長大,但是現實逼著我長大了,當演員十幾年,既沒有掙到錢,還浪費了很多時間,也沒有時間陪父母,沒有給予到父母多少東西,還沒開始紅就已經過氣了。

當她說出這番話時,數位參賽的演員都感同身受,忍不住跟著她落淚,因為他們都是沒有出圈的小演員,得到的東西很少,失去的東西卻很多。

03

過度的焦慮,會陷入「假裝努力」,往往離我們的目標越來越遠

焦慮都是不好的嗎?但過度的焦慮,便會造成我們效率變低,距離目標越來越遠。

美國心理學家耶基斯和多德森通過實驗研究,發現了耶基斯-多德森定律。即動機強度處於中等時,也就是當我們保持在中等水平的焦慮狀態時,工作和學習的效率最高。

保持中等強度的焦慮,會讓我們保持適度的興奮感,會有一定的積極性去調動相應的身體機能去完成某項任務。

但是,動機強度過低或過高都不好。強度過低時,人們會缺乏做任務的積極性,工作效率不會高。強度過高時,個體又容易處於過度焦慮和緊張的狀態,會干擾記憶、思維等正常的心理活動,也會降低工作效率。

焦慮情緒的本質,是一種對於潛在失控的恐懼。而過度的焦慮,便會造成我們效率變低,距離我們的目標越來越遠。例如:

1、不確定性越大時,我們的焦慮程度就越高。

2、當我們面對的情形是未知、不確定的時候,這會帶給我們一種不在掌控之中的感覺,讓我們覺得不安全。

3、而面對一種潛在的失控,或不安全,我們所感到的焦慮,其實是人潛意識中的恐懼,甚至是危及生存的恐懼。

過度的焦慮會干擾記憶、思維,降低效率,職場競爭越激烈,越多人變得進入低水平勤奮,表面上很忙碌,腦子卻停懶於思考轉,拒絕學習新知識新技能,成為一臺無法升級的機器,沒有價值,還高估自己,儼然成了一種「假裝努力」。

請不要陷入「假裝很努力」,因為結果不會陪著你演戲。這個世界只看結果,不看過程。

在人生這條道路上,為了掩飾自己的不安與焦慮,假裝很努力,麻痺了自己,浪費了時間,距離自己理想的生活和目標越來越遠。

送上《摔跤吧,爸爸》電影中一句臺詞:「這個世界充滿假象,唯有痛苦從不說謊。正如成績永遠不會說謊一樣,一分耕耘才有一份收穫,努力從來不是表演出來的,是踐行出來的。

04

運用NLP「理解層次貫通法」,明白從困惑中突破,學會與焦慮共存

NLP(神經語言程序學)目前世界上最實用有效的一門心理行為科學。一個引領人走向正面、陽光、積極、和諧的學問;是一套塑造新生活的首選法門;是一種老百姓自己的實用心理學。

許多世界名人都接受過 NLP培訓,世界500強企業中的 60%採用NLP培訓員工,其中理解層次是NLP中的一個核心概念。

NLP理解層次:對一件事情的理解,我們可以分成6個不同的層次,而這個層次是有高低之分的。這就是所謂的低維度和高維度,用更高維度就可以進行降維打擊。它的思考模式取下:

它對應的是想法是:

第6層:都是你們的錯!第5層:我還不夠努力!第4層:方法總比問題多!第3層:什麼才是最重要的?第2層:因為我是***,所以我會***第1層:人活著就是為了改變世界!

你會發現最底層(第6層)的思維模式就是抱怨環境,如果我們一直在這個層面上掙扎太久,我們會逐漸淪為怨婦,顯然抱怨並不能解決我們最實際的問題。當然不是每個人都是頂級人才,也不是每個人都要去改變世界,也有很多人是第四,第五流人才,也能過得很好。

不要太煩惱,每次遇到無法解決問題,可以試著跳出來,往上一個層次來思考。在使用用這個技巧前,必須事先定下一個目標或者一件想處理的事情。接下來我們通過一位職業諮詢師幫助一位焦慮的職場人士,運用「NLP理解層次貫通法」案例步驟:

1、準備

預先準備六張紙,上面分別寫上:環境、行為、能力、信念/價值、身份和精神。把六張紙依次序排成一條直線鋪在地上,每張紙間隔一小步的距離。

2、環境

現在你踏上『環境』的紙上,請你想一想與『目標』有關的人、事、物、時間、地點的資料。這個目標涉及一些什麼人?在什麼地方或者環境?牽涉一些怎樣的時間上的問題。

例如:你想在什麼時候完成目標?在什麼時候開始有變化的出現?還有這個目標牽涉些什麼?什麼物品?把這些想一遍,不用急,只有當你已經完全地把有關地環境因素想過一遍,我繼續下一步。」

3、行為

現在踏在『行為』地紙上。想一想,與『目標』有關地事情,你現在是怎麼做的?你過去是怎樣做的?請你把現在的做法想一遍。完全地把過去和現在的做法想了一遍,才需要點點頭,好讓我知道帶領你繼續下去。」

4、能力

「現在請你向前走一步,踏上『能力』的紙上。在這裡請你想一想,你曾經考慮過有些什麼不同的做法,或者現在想考慮的?你擁有些什麼能力,能夠幫助你達到目標?你尚需一些怎樣的能力,會對事情有幫助?只有當你已經完全地想過一遍,才需要點點頭。」

5、信念、價值

「現在,你向前踏上一步,踏入『信念、價值』的紙上。想一想這個目標應該是怎樣的?有些什麼意義?其中什麼是最重要的?這個目標可以帶給你什麼?你想從中得到什麼?」

不要去刻意找出文字的描述,把注意力集中在潛意識的一點,對它說:『讓我感覺一下關於這個目標的信念、意義、什麼是重要的……』這樣反覆對潛意識說話。」

6、身份

在這裡絕大部分的信息從潛意識升上來,都不能用文字表達或者清晰地理解。反覆地對自己說:『我是一個怎樣的人?在我人生裡我是一個怎樣的人?這個目標怎樣幫我實現這個身份?』放鬆自己,對潛意識說,讓潛意識用些時間去與你溝通。有些人會看到一些景象,聽到一些聲音,也有些人會有一些感覺升起。』」

7、精神

「這個頂級層次,指的是你和這個世界的關係,把注意力集中在潛意識,請它與你溝通,讓你知道在這個世界上你存在的意義,對這個世界來說,你可以產生的影響,可以怎樣讓你感受得到?對潛意識反覆地說:『讓我感受到在我人生之中,最深層次地力量是怎樣地,與它溝通,你會有那份感覺湧現的時候。」

當我們逐層去思考,去努力的時候,內部的平衡就會被打破,大腦就會千方百計阻止你努力。例如讓你犯困、讓身體各部分都不舒服,這就是為什麼想改變會那麼痛苦,你要對抗的的是一個修行了數億年的道行高深一的大腦。

希望這篇文章可以對那些對現狀不滿,害怕自己停滯不前,在職場中遇到挫折的人能帶來一定幫助。當你遇到無法解決問題,可以試著跳出來,往上一個層次來思考。

相關焦點

  • 職業規劃導師:來了解專長,避免陷入職場困惑、迷茫、焦慮漩渦!
    本文我將和大家一起了解「專長」,一起面對職場中一些困惑、迷茫、焦慮等等職業現狀。看完本文有助於我們解決這些職場困惑:1、通過不斷跳槽找到自己最適合的工作?2、計劃趕不上變化,沒必要做職業規劃?3、個人的職業道路要怎麼走?專精還是廣博?
  • 深度學習在NLP中的運用?從分詞、詞性到機器翻譯、對話系統
    自然語言是人類知識的抽象濃縮表示,而自然語言理解是人工智慧研究領域中極具挑戰的一個分支。上次,《自然語言處理在 2017 年有哪些值得期待的發展?》中,我們已經講到,2016 年是深度學習大潮衝擊 NLP 的一年,通過去年一年的努力,深度學習在 NLP 領域已經站穩了腳跟。
  • 理論篇—NLP的六個理解層次
    它不是玄而又玄的東西,它是現代科學研究中,一些科學家探索而得的成果。後來,它被應用於不同的場景,又有不同的導師以自己的理解、行為價值觀來詮釋,分支可能有千種,咱們不去細究。我在這裡只提核心基本原理。咱們平常人學會了,能自由應用在日常工作、學習、生活的場景中,就能受益匪淺。
  • 孩子學習沒動力,運用NLP思維邏輯層次思維,提升孩子學習力
    訓練孩子學習能力日常化的方法,今天和大家介紹在職場員工培訓中會接觸到的NLP思維,將認知提升到更高的境界,孩子學習不再被動,主動學習才能形成持久的學習力。NLP思維邏輯層次是英國格雷戈裡·貝特森提出,經過後人整理得出的一種認知層次,以表層的認知不足以推動動力的深層力量,但通過NLP邏輯卻可以實現這一點。
  • nlp領域發生了新的技術突破,用attention機制研究nlp領域
    近期,nlp領域發生了一系列的技術突破。包括:attention機制,cnn,adaptive attention network(an),兩層cnn相比較,an表現優於一層的cn。今天我們將從這兩種attention機制開始研究nlp領域突破性技術!
  • NLP 與 NLU:從語言理解到語言處理
    同理,在自然語言處理領域中,自然語言處理(NLP)的概念是否會讓位於自然語言理解(NLU)? 或者兩個概念之間的關係是否變得更微妙,更複雜,抑或只是技術的發展?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仔細研究NLP和NLU的概念以及它們在AI相關技術中的優勢。值得注意的是,NLP和NLU儘管有時可以互相交換使用,但它們實際上是兩個有一些重疊的不同概念。
  • 職場的內捲化,藏著打工人的焦慮和老闆的經濟學
    職場是一座圍城,裡面的人想出來,外面的人進不去。 困在「內捲化」裡的員工,和不斷精簡提效的企業主,如何在後疫情時代重新定位僱傭關係,突破當下的就業困境? 就業持久戰,打多久?戰什麼? 今年是一個不設經濟目標的年份。
  • 職場思維:努力工作未必是成功捷徑,學會應對降維打擊是智慧選擇
    職場上,大多數人都容易陷入固有模式,給自己在沒有介入前,就自己設置了一個框架,讓自己在這個設定好的框架中拼搏。殊不知,時下的創新思維卻沒有界線,一切隨需求、按能力而定,誰強誰做主,不看過程只看結果的爭鬥也讓一切結果毫無預測可言。人的成長,應該從認知開始升級。
  • 失眠、焦慮、易怒 年輕人初入職場該如何適應
    醫案:小張,30歲,失眠+焦慮小張剛過30歲,卻已失眠4年多。小張研究生畢業後順利入職,焦慮卻隨之而來,擔憂自己無法勝任工作、擔憂與同事的關係等等,整夜無法入睡,需長期服用安眠藥助眠。平時稍微一點動靜,就很容易被驚嚇到。出汗多,偶爾還頭暈。
  • 國內自然語言處理(NLP)研究組
    中國大陸地區:微軟亞研自然語言計算組 Natural Language Computing (NLC) Grouphttps://www.microsoft.com/en-us/research/group/natural-language-computing/www.microsoft.com百度自然語言處理百度自然語言處理 - 理解語言,擁有智能,改變世界
  • 職場孤獨症:其實有解 - 職場 - 世界經理人網站
    人在組織中,孤獨感正如同在池塘中放入幾十隻小小的摺紙船,看似一片船在一起,也都同時隨著水波而上下起伏,但它們卻都無力相助,潑去一碰水打翻幾隻,剩下的依然蕩漾著。你在組織中有這樣的體會嗎?老胡希望帶著更多的企業和職場人改變這一點,孤獨有解,千萬不要把「負責」當成為孤獨的理由。
  • 為什麼會出現職場「35歲現象」?
    近年來,一個年齡現象困惑了很多用人單位和求職者:「35歲現象」。在一些公司,員工一旦邁進35歲門檻,就不禁擔心自己的未來職場生涯,「35歲焦慮症」也隨之而來。35歲為什麼能成為一種年齡現象?面對「35歲焦慮症」,我們需要抱有何種心態?一起來看。
  • 職場潛規則:人在職場混,掌握這3個意識,輕鬆掌握主動權
    在工作場所中,有許多已經畢業多年但沒有找到高薪工作的員工。實際上,他們非常困惑。近日,在論壇上,看到一個已經畢業的研究生,現在透露自己的月薪還不到1萬元。他覺得工資真的太低了,他很困惑。他不知道如何工作,但他不敢輕易辭職,因為他擔心辭職後找不到更高的薪水。實際上,人在職場混,掌握這3個意識,輕鬆掌握主動權。
  • NLP 新手必看!這是一份覆蓋全面的基於 PyTorch 和 keras 的 NLP...
    項目的 GitHub 地址為:https://github.com/lyeoni/nlp-tutorial。這是一個教你逐步實現和適應簡單的實詞 NLP 任務的教程:項目裡面有 4 個資源:神經機器翻譯、問答匹配、新聞分類和電影分級。這些資源都提供了源碼,對初學者來說,極為友好。初學者可以學會建立自己的模型。
  • 邏輯層次—不能忽略的NLP思維利器
    但我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個邏輯層次,或者也可以稱為理解層次,則是更核心的一種思維模型,甚至可以通過這個來理解為什麼「黃金思維圈」會有效。首先,我簡單介紹一下什麼是NLP(後續會有更多內容詳細介紹一些NLP的工具):NLP是神經語言程序學(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的英文縮寫。
  • 《圖形思考與表達的20堂課》職場與生活中,選擇圖解or思維導圖?
    你有沒有發現,無論在工作中還是生活中,會思考的人總能表現的更出色。他們有清晰的工作思路,總能很輕鬆地解決棘手的難題,生活安排的也很合理,仿佛沒有什麼能令他們變色。其實,思維能力是可以訓練的。我自己就是一個典型的不會思考的人,講話總是顛三倒四,抓不住重點;工作也是東一榔頭西一棒子。後來慢慢了解思維導圖的方法,逐步學會分清主次,說話也變得有條理了,工作變得輕鬆了一些。
  • 不做人生囚徒:過了30歲一定要學會這個原則,避免焦慮
    我是伍七七,關注我,為你分享好書呀~《哈佛商業評論》曾經提出一個概念,叫做「職場囚徒」,這一類人既不會正面宣傳公司的形象,又不會努力工作,而且還打定主意繼續留在公司。年輕的時候我們都充滿幹勁,想要在職場中大幹一場,一定要在30歲之前買車買房。
  • 下周開始,雙子座火星進入合作宮,職場有好消息,但要防止焦慮
    這個時候的雙子座可能會有一些焦慮的心態,急於求成,但又不知道從何下手,把自己進入忙碌的狀態,甚至把自己身體都忙得非常疲憊,仍然沒有收到什麼效果。雙子座有時候為自己制定的目標太高,很多事情要穩紮穩打,一步一步平穩進行的,只要雙子座耐心等待,不斷的努力,下周開始,雙子座的好運一定會到來。
  • 你很容易焦慮嗎?也許是你的智商太高了!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員觀察了學生對引發焦慮事件的反應及行為。這項實驗十分有趣,值得我們不斷重複地去重複它的細節。1. 無論智商測試分數高低,所有參與實驗的學生拿到的任務都是在軟體程序上給藝術作品估價,但估價並不是實驗目的真正目的。2. 每個學生都會單獨完成評估工作。而只要學生一打開這個「軟體程序」,一個可怕的病毒就會隨即被激活。
  • 中年人的職場危機感為何如此強烈
    尤其是現在的中年人,面對新的遊戲規則,變得茫然,變得無措,好像自己多年的職場優勢變得蕩然無存了。總之,現在的中年人,一定是被濃濃的危機感包圍著,逐漸變得越來越焦慮。那麼這種危機感強烈的人一般都是因為疏忽了以下四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