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形思考與表達的20堂課》職場與生活中,選擇圖解or思維導圖?

2021-01-15 宅醬零零0o

文/宅醬零零0o

能夠自己動腦思考、找出問題解決方案的人,才能在這個時代勝出 。

你有沒有發現,無論在工作中還是生活中,會思考的人總能表現的更出色。他們有清晰的工作思路,總能很輕鬆地解決棘手的難題,生活安排的也很合理,仿佛沒有什麼能令他們變色。

其實,思維能力是可以訓練的。我自己就是一個典型的不會思考的人,講話總是顛三倒四,抓不住重點;工作也是東一榔頭西一棒子。後來慢慢了解思維導圖的方法,逐步學會分清主次,說話也變得有條理了,工作變得輕鬆了一些。

作為思維導圖的受益者,我發現了《圖形思考與表達的20堂課》這本書,號稱是比思維導圖更簡單的圖形思維工具。我很好奇,這是真的嗎?

《圖形思考與表達的20堂課》是一本教你如何運用圖形來思考和表達的書,豆瓣8.4分。書的整體框架比較簡單,先介紹圖解的基本技術,再通過案例分析帶領我們思考,還展現了不同主題圖解的表達與改進。

書的作者久恆啟一一直主張「圖解溝通改變世界」的理論,因為在他的工作和生活中,他總能通過圖解處理很多棘手的事情,圖解改變了他的工作和人生。因此,他自稱「圖解工作者」,一生都在以圖解為武器,自我改造,並不斷傳播圖解的方式方法。

下面我將從圖解的意義、圖解流程及小技巧、圖解與思維導圖的異同三方面進行解讀,希望能帶給你一點啟發。

01為什麼要用圖解法?

神經科學領域,把大腦分為原始腦、哺乳動物腦、皮質腦3個層次,代表著大腦發育的過程是爬蟲動物時代發育成哺乳動物最後進化為新的大腦的。

我們的大腦終究留下了時代的印記,更喜歡簡潔化、結構性強、圖像化的內容,而圖解法恰好符合了這3個特性。因此,圖解是符合大腦特性的思維工具。

圖解不僅能激發我們構思問題的解決方案,也能在說服別人時發揮很大的作用。

圖解法要求我們把握內容的本質並畫出來。提煉關鍵詞句的練習,會大大加強大腦的理解能力。畫圖過程中需要思考各關鍵詞之間的關係以及聯繫(框架思考),而解題答案往往就在思考過程中慢慢呈現。

另外,字少易理解的圖形表達出來,由於符合大腦特性更易引起大家的注意,在傳達及討論上有優勢巨大。我們的思維用圖解法表達更清晰明了、有理有據,更容易說服對方,恰到好處的空白也能增加人們討論的興趣。

圖解有助於提升理解、企劃力與傳達力。而這三種能力是工作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圖解法能夠幫助我們理清工作思路、更好地表達自己,讓我們在職場和生活中更出色。

02 如何畫一個簡單的圖解?

抄寫——分類——關鍵詞——框架——不斷完善

1、抄寫。把自己認為重要的部分都摘錄下來,羅列在一張紙上。

2、分類。按照自己的理解把摘抄的部分進行分類。

3、關鍵詞。給自己的分類組合用一個簡單的關鍵詞概括出來。

4、框架。思考各關鍵詞該如何排列,從6種圓圈和7種箭頭中選擇最適合的一種來表達。

5、完善。最後我們要給圖解一個標題和結論,結論也就是解題方法可以寫在圖形傍邊,一目了然。

以上是我從書中歸納出來的圖解步驟。畫一個圖解說難不難、說容易也不容易。個人認為圖解中最重要的是找關鍵詞和框架。

圖解思考的關鍵能力是看透本質並提煉成詞的能力。用儘量精準的語言來歸納是一張圖解的基礎,我們需要多翻看字典,多積累詞組,才能在平時更好的選用最凝練的關鍵詞。

框架至關重要,這也是圖解法和思維導圖的最大區別。書中用6種圓圈表達關係、位置、結構,7種箭頭表達移動、順序、方向、關係,看似簡單,在畫圖過程中我們需要反覆思考那種表達更合適。

最後,圖解畫完了並不代表已經結束了。圖解代表並記錄著你思維方式的變化與成長。不同時期我們去畫同一張圖,也許你的想法會完全不一樣,不定期的查看並修改完善是必不可少的。

03選擇圖解法還是思維導圖法?

圖形思考法(堅持圖解法),與思維導圖之間存在某種神秘的聯繫,我稱之為旁系親屬關係。圖解與思維導圖的關鍵之處有異曲同工之妙,也有各自不同的屬性,可視情況運用到不同的地方。

相通之處在於:一是兩者都需要提煉關鍵詞,要學會抓重點,多練習可提高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二是兩者都要搭建整體的框架,能夠鍛鍊我們的大局觀和邏輯思維能力;三是兩者都是伴隨自身成長的思維工具,兩者都需要不斷在學習中完善。

區別之處在於:一是圖形思考法對關鍵字要求更簡煉,因為要畫更多框和箭頭,所以儘量要用最少的字來表達。二是圖解法注重關鍵詞之間的關係和結構,所以需要考慮比導圖更細緻的問題。

思維導圖和圖形思考法兩者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聯繫,但沒有好壞之分。選擇更適合自己的思維方式才是正確的打開方式。

以讀書為例運用到實際,圖形思考法是製作知識卡片的不二之選,它解釋的會比思維導圖更加清晰完備。而思維導圖是連結知識卡片的好方法,畢竟沒有那麼大的紙把所有圖解都包含在內。

結語

剛開始看序言和目錄,我發現這本書的內容好簡單,就是通過簡單的關鍵字、圓圈和箭頭來畫個圖而已。隨著閱讀的不斷深入,我才發現大道至簡這個道理,圖解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圖解法的樸實無華恰是返璞歸真的體現。

圖解,是陪著自己一起成長、持續進步的思考與表達工具。

圖解法與思維導圖和而不同,它們都能幫你理清工作思路、發現思維短板;也能幫你激發大腦活力,讓思考與討論更深入;更能讓你更好的表達自己,提升職場和生活競爭力。

工作和生活中,任何一件小事都可以通過圖解法或思維導圖來尋找答案。你確定不試試嗎?

我是@宅醬零零0o,分享好書與電影,一起學習成長~

相關焦點

  • 比思維導圖更簡單的圖形思維工具,讓你思考更有想法,表達更出色
    我在閱讀《圖形思考與表達的20堂課》時學到一個新詞——自我表達力。人與外界接觸,往往是使用自我表達力的過程:你參加公司會議,在會議上發表的意見;你寫的文章,文章中透露出你的觀點與思考等等。人真的是無時無刻不在思考,不在表達。現有的表達方式大概有4種:文字表達,語言表達,思維導圖與PPT表達。但這些表達方式於我們各有各的不便之處。
  • 解讀|風靡全球的思維導圖,究竟是什麼?你了解多少?
    思維導圖可以說是21世紀的一大創舉,不知不覺中我們的生活中已被思維導圖所充斥,輔導機構爭相推出的思維導圖培訓班,既有成人職場規劃也不乏兒童學習養成,無疑這一理論正指引著公司、企業及學校發展。思維導圖(Mindmap)它是一個外來的概念,是由英國東尼.博贊先生(Tony Buzan)一生的研究項目,是於70年代初提出的一個全腦開發、科學用腦的概念。它是一種表達發散性思維的有效圖形思維工具 ,與其說思維導圖是一種記筆記的方式,實際上它更接近於做筆記的一種方法。也就是說思維導圖更多的是用來記錄我們被激發的思維,並將這種從中心到周圍的非線性的思考整理記錄下來。
  • 思考可以有自己的形狀 將思維轉化為圖像
    這裡有兩個原因,一是圖示作為一種直觀化的表達,比語言文字這種線性結構有更大的優勢,它可以讓複雜的關係更好地顯現;二是用圖示來表示信息,分擔了人腦中工作記憶的負荷,使得工作記憶有更大的活動空間參與更深更廣的思考。01.
  • 乾貨分享|區分幾個與思維導圖相似的概念
    因此「思維導圖」的漢字是由「Mind Mapping」直接翻譯過來,比較準確和比較形象的翻譯。在臺灣翻譯叫做」心智圖「,其實還不如」思維導圖「準確。 2、 「思維導圖「的英語表達——如果你想用英語表達思維導圖這是一門課程(因為有些老師在培訓時,偶爾想秀一下英語)。」
  • 會思考的軟體——思維導圖 TheBrain Pro v9.0.205.0下載
    TheBrain(PersonalBrain)是一款非同尋常的思維導圖軟體,被譽為「會思考的軟體」,作為一個與 Mindmanager 和 Xmind 齊名的神器,問世十餘年來,其在全球範圍內吸引了上千家組織機構、數千萬個人用戶的使用。
  • 小學幾何基礎:認識圖形,了解圖形!
    適用年齡:7-9歲,二、三年級小可愛們,我們今天來學習幾何基礎,這是打開我們幾何圖形的第1堂課,大家都知道在整個數學的階段中,幾何的題目幾乎佔到了整個數學學習生涯中30%以上的比重。尤其是在高中階段,計算能力、分析能力和幾何空間能力更是對學生全面的考察,所以幾何圖形的認識以及幾何圖形的基礎,就是我們所必須要掌握的能力。今天我們就開始學習幾何,從最基礎的認識圖形開始,當然老師在之前的視頻中也給大家講解了,嗯,正方體展開圖的11種畫法,以及將房體展開圖找對立面的方式,那麼今天我們首先來認識幾何圖形,再來說一說,正方體展開圖的11種方式,以及找對立面的規律。
  • 襄陽一中高一化學組:畫好思維導圖太爽了
    畫好思維導圖,構建章節知識結構圖製備氫氧化鋁實驗,學生積極參與王雪梅評課談得失時,說的第一句話是:「在課堂上畫思維導圖來總結,真的太爽了!」她表示,以前歸納時寫滿黑板,自己板書時累,學生抄寫時也累,而思維導圖非常清晰地把這堂課的內容概括了出來,簡明扼要。
  • 用思維導圖觀察總結平面圖形的基本特徵,加深孩子對圖形的直觀認識
    點擊可查看視頻講解了解認識平面圖形,最直接的就是觀察平面圖上的圖形,觀察總結圖形的基本特徵。但僅停留在這一步還是不夠的,利用從實際物體中抽出平面圖形的過程,建立圖形與生活的聯繫,將圖形感官化,有助於我們掌握圖形。在具體實踐中,需要經過觀察和實際操作,加深對圖形的認識,積累認識圖形相關的經驗。
  • 思維導圖還能背單詞?還有什麼是思維導圖辦不到的嗎?
    有些詞彙是非常適合用圖形表達的,比如香蕉、蘋果。但有些詞彙則沒有那麼容易轉化為圖形,不過只要我們相信自己的想像力,就一定可以找出幫助我們記憶的圖形。可以用顏色來製作導圖具體說來,就是將已掌握的單詞和生詞混在一起,按照一定的規則分類,並畫成思維導圖。2、如何做出自己的單詞思維導圖?
  • 《閱讀7堂課》:針對不同書籍有不同的閱讀方法,文末有思維導圖
    秋葉大叔新出版了一本《閱讀7堂課》,在這本書裡,秋葉針對不同類型的書籍給出了不同的閱讀方法。10種閱讀方法幾乎涵蓋了所有品類的書籍。比如在我們休閒的時候,拿出一本書,目的是為了消遣放鬆。所以這個時候不必拘泥於用什麼方法閱讀,只要能夠讓大腦休息即可。不過休閒消遣類的書籍也並不是對自己沒有幫助的。閱讀這樣的書籍,可以讓我們大腦獲得放鬆,了解當下流行的趨勢。
  • 思維邏輯,發散思維——5款思維導圖畫法推薦
    本文經CC爸媽授權轉載,原標題《外國娃邏輯思維強大的秘密,就藏在這幾張圖裡!》,作者:C媽,未經允許請勿轉載。思維導圖,相信大家都有所耳聞。在美國,它是一款從幼兒到職場一直都能用的思維神器。思維導圖的英文名叫Thinking Map,又稱心智地圖。它是表達發散性思維的一種特別簡單又有效的圖形思維工具。 很多人都說為啥外國小孩思維能力都那麼強,思維的差異是與生俱來的嗎?顯然不是,其中的差異源於我們基礎教育的不同。
  • 怎麼畫漂亮的思維導圖?畫思維導圖簡單的方法是什麼
    思維導圖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運用的十分廣泛,它是一種將我們大腦中抽象的思考過程通過圖文並茂的發散性結構展現在一張圖上,它簡單卻很有效,是一種實用性的思維工具,那麼,思維導圖怎麼畫呢?有沒有簡單的方法呢?下面小編將給大家細細講解,一起來學習吧!
  • 如何快速掌握思維導圖的核心技巧?這裡給你答案
    即用直觀形象的圖示表達解釋抽象的事物,以方便人們快速理解其含義。例如,用雙圓相交圖表示重疊的邏輯關係。  2、輔助思考——以圖輔助思維。即用圖形的獨特功能來幫助提高記憶、分析、決策、創新等思維技能。例如,關鍵詞發散圖輔助提高記憶力。  3、啟迪智慧——以形啟發智慧。即用圖形的形狀結構,啟發思路,感悟智慧。例如,引發無限遐想的太極圖。
  • 象限圖、矩陣圖、五力分析圖是表達工具,誤用於思考反而束縛思維
    現在職場中應用非常廣泛的PPT,在本質上,就是對「概念(Idea)」的模型化演示。我們在思考中經常用到的各種象限圖、矩陣圖、五力分析圖等,其實都是對「概念(Idea)」的模型化演示,都屬於「概念(Concept)」。明白了這點,大家可以理清一個在職場中普遍存在的誤解:這些被很多人用在思考上的模型工具,並非是合適的「思考工具」,僅僅是用來表達的工具。
  • 專家講座:五星思維導圖—全腦思維的執行力提升
    01/05 講座時間:2011年4月15日 講座地點:北京 主講人:宋尚教授:中國職場思維導圖教父、HP思維訓練講師、中國最受歡迎的思維導圖培訓專家 課程題目:思維之劍——職場思維導圖精英訓練
  • 運用思維導圖學習知識,學習效率將提高數十倍
    思維導圖又叫做心智導圖,是表達發散性思維的有效圖形工具,使用起來非常簡單和相當方便,是一種超實用的思維工具。思維導圖是一種將思維形象化的方法,大家只要學過歷史就知道象形文字,其實就是中國古人最早就發現了思維導圖的原理,只是沒有通過一套理論進行論證。
  • 「暑假班」學霸寶典——思維導圖之八大圖示
    Thinking Map一共有8種類型,也叫八大圖示,分別對應人在思考時的8種思維過程,應用於孩子們的學習和生活,用來培養孩子們的閱讀、寫作、數學、邏輯思考、行為習慣等方面的能力。Thinking Map 特點①關係固定。每種Thinking Map各個部分之間的關係是固定的,用來描述一種固定的關係。②由易到難。
  • 思維導圖學習:探究東尼.博贊的《記憶導圖》
    :老虎、月亮、兔子和窗戶(2)更多的人選擇了「窗戶」。(5)「學會學習」是21世紀聯合國科教文組織提出教育的四大支柱(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學會生存、學會學習)中之一,也是中國中學生發展的核心素養之一(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教育工作者應該教學生如何思考、如何學習。
  • 「圖相」思考之三人問答(三): 圖像思考
    在整個學期大大部分評圖中,教授除了對建築圖像的意圖進行評論之外,不斷問詢的話題正是圍繞著圖像背後的真實性展開。學生在一輪輪被提醒了不符合邏輯的屋面排水,被遺漏的建築標識,沒有分縫的地板與過細過疏的欄杆之後,逐漸對建築的「細節」產生了一種敏感。於是建築渲染圖不僅是真實不欺瞞的,也成為了建築師推敲細部的利器——多種可能選擇下,與建築整體效果配合的效果得到了視覺的檢驗。
  • 8種思維導圖在情緒管理中的具體應用
    它用8張圖高度濃縮了8種基本的認知思維方式,使得思維導圖可以在任何學習中使用。我們千萬不能被學科知識局限了思維導圖的運用,生活中許多場合和機會都可以使用思維導圖來提升孩子的自我反省、批判性思維、表達溝通能力和處理問題的能動性。